1、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是指对于采用权益法或者是成本法进行核算的时候,是会存在母公司将商品销售给子公司或是子公司将商品销售给母公司的会计处理的。
1、顺流交易在编制合并报表的时候,是将投资单位和其子公司看做是一个整体,所以原来抵销的内部未实现损益就不应该抵销了,此时就应该重新补确认投资收益,以真实的反应所取得的投资收益金额。
2、顺流交易:从合并口径来看,实际上是把该部分销售损益中相对于自己持股的部分作为看做了被投资企业的股利分配,并按照合并报表中的调整要求进行调整。
3、把合并会计报表看作是母公司会计报表的延伸和扩展。第二,实体理论。按照实体理论,在企业集团内把所有的股东同等看待,不论是多数股东还是少数股东均作为该集团内的股东,并不过分强调控股公司股东的权益。
4、子公司向母公司出售资产所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应当按照母公司对该子公司的分配比例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之间分配抵销。
5、贷:营业陈本 存货(等科目)而这里的不是子公司,不纳入合并范围,但是甲是有子公司的,需要做合并报表。所以合并报表中要抵消属于母公司份额的部分。
1、合并报表中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在编制抵消分录时,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下同)或其他方式形成的存货、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所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应当抵销。
2、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营业成本 这笔分录不是为了调整合并报表本期的期初数,本期的期初数照抄上年合并报表年末数就是了。
3、抵销内部销售收入、成本和内部销售形成的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失。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的抵销分录如下:借:营业收入 存货 贷:营业成本 将内部销售形成的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失进行分摊。
4、在合并报表中抵消内部交易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编制合并抵消分录来实现。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内部交易。内部交易是指企业集团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之间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形成的交易。
实际上不是抵消合营企业的。其实这里说的“子公司”不是乙,是甲公司有子公司和合营和联营的企业没有关系,合营和联营的企业的资产和权益也不并入甲公司的合并报表。
联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不合并报表;控股子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需要合并报表。联营企业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相同或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法人或事业单位法人,按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共同投资组成的经济组织。
当时受母公司理论的影响,计算合并净利润时已扣除少数股东损益,故未实现损益的抵销不会影响少数股东损益;而对于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的处理,未进行规范。
第2种,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时不考虑内部交易,而在母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和所有者权益项目抵消后,再作内部交易抵消。
存货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存货 内部存货交易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抵消处理包括三方面内容:分别是内部存货交易未实现销售损益抵销的处理;存货计提跌价准备的抵销处理;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的处理。
由于子公司个别报表的留存收益没有考虑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的影响,所以实务中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无需因此调整。
从企业集团角度看,该交易只是物资的内部调拨,不会产生损益。
因为2012年还没卖出(在财务报表上一直存在,就必须要抵消),所以在对存货的原价进行了抵消就会产生了递延所得税资产。还有一个抵消分录与正式会计分录是不一样的,抵消分录不在正式报表中体现,仅仅是为了编制合并报表。
调整子公司净利润的方法是:其简便思路是,将相关调整、抵销分录编制完后,加减上述分录中影响当期合并利润的项目借贷方金额即可。
因为2012年还没卖出(在财务报表上一直存在,就必须要抵消),所以在对存货的原价进行了抵消就会产生了递延所得税资产。还有一个抵消分录与正式会计分录是不一样的,抵消分录不在正式报表中体现,仅仅是为了编制合并报表。
如果子公司的评估的公允价值和它自己的账面价值不一致的时候,就会产生递延所得税。然后母公司在做合并报表的时候必须按照子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来合并。
递延所得税资产 ,就是递延到以后缴纳的税款,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 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6 000 上例中,若B公司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大于年原值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账面余值60 000元,企业集团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最多只能抵销6 000元,超过部分不能抵销,因为企业集团的固定资产已发生了减值。
【错误】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抵销母子公司间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
贷:存货 360 此时剩余存货计税基础为1600×60%=960万元,在乙公司个别报表账面价值960万元,在合并报表层面账面价值600万元。此后乙公司个别报表计提减值准备460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