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8月17日周三,三大指数今日高开高走,沪指逼近3300点整数关口,创业板指午后一度涨近2%,赛道股持续受资金追捧。
截止收盘,沪指涨0.45%,深成指涨1.01%,创业板指涨1.7%。
个股涨跌互现,两市成交连续第二个交易日破万亿。以每日额度余额口径,北向资金截至A股收盘净流入95亿元;以买卖成交额口径,北向资金净买入近69亿元。
盘面上,光伏板块继续大涨、券商股再度走强,培育钻石、虚拟电厂、国产航母等板块走势活跃,有色钨、有机硅、草甘膦、炭黑等板块跌幅居前。
光伏板块继续活跃,光热发电概念发酵,川润股份、蓝科高新、三维化学、联诚精密等多股涨停。
多只高位人气股午后大涨,宝塔实业上演地天板,南方精工涨停创新高,大港股份一度触板。
券商股再度走强,华西证券、国元证券涨停。
绿色电力板块开盘异动拉升,华西能源、江苏新能、乐山电力涨停,广宇发展涨超7%,立新能源、南网能源、新筑股份、华能国际等跟涨。
消息面上,水电出力受汛期来水极度偏枯冲击严重以及高温天气带来的需求负荷扰动,使得四川省内在汛期出现罕见的大范围限电情况。考虑到西南地区整体来水偏枯以及水电西电东送电量规模庞大,缺电问题可能在水电大省及沿海地区蔓延。
三孩、辅助生殖概念股开盘活跃,贝因美、威创股份、达嘉维康、麦迪科技等纷纷高开。
消息上,国家卫健委等十七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推进辅助生殖技术制度建设,优化生育休假制度。
皇氏集团3连板,最终收涨2.22%,此前其在股价异动公告中公布了三项涉及光伏领域的合作,子公司参与投资建设年产20GW 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
而皇氏集团此次参与投建的20GW Topcon是什么概念?中原证券一份研报显示,经不完全统计,截止7月底,A股光伏上市公司已披露的投产、规划以及在建的Topcon产能为119.9GW,其中晶科能源、中来股份、钧达股份以及晶澳科技已投运的Topcon产能为37.9GW。
由此看来,皇氏集团此次一口气便参与投建20GW Topcon高效电池,大有逆袭行业龙头之势。
问题真的如此严重吗,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几何?
世卫组织把武汉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突发卫生事件(PHEIC),这只靴子算是落地了,但余音未了。
这几天来,众多自媒体与经济界人士在给这件事的影响做着解释,看一看标题就能明白他们的担忧:
“被界定为疫区国,或将远超中美贸易战的影响”
“对中国经济而言,冠状病毒可能比非典更为严重”
“我的公司只能再撑两个月”,“快救救疫情下的中小企业”
口气最严重的一个说:中国经济将倒退二十年。
问题真的如此严重吗,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几何?刀哥与6位经济学专家做了交流。
中国经济将倒退二十年?
01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
这怎么可能。疫情最多影响2020年,下半年就可能开始走出困境。
世卫组织此前5次宣布这种国际关注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包括2019年非洲刚果(金)的埃博拉病毒、2016年的寨卡病毒、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2014年脊灰野病毒、2009年的美国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到此次的中国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国是第6个案例。
与前5个相比,中国经济可能会从疫情恢复得更快。
到1月31日上午11点,全国确诊病例是9720个,湖北确诊5806个,占全国的59.7%,30日一天,湖北新增了1220个病例,说明湖北新增病例仍处于高发阶段。从31日往前倒推14天,基本是在钟南山接受***采访称新型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这个时间点之前,在这之后,防治疫情人际传播手段持续上马,所以我们可以把最近一周新增病例看作一个峰值。从这个角度上讲,不能拿情况最坏的峰值时的数据来衡量整个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这次疫情的分布非常分散。除湖北外,有13个省份确诊人数在百人以上。确诊人数排第二的浙江确诊病例只有湖北的不到1/10。537个病例,分散在浙江10.55万平方千米的面积,5737万的人口当中,相当于10万分之一人口的感染人数,包括疑似人群人数很有限。
前期武汉疫情防控的一些工作的确需要反思,但社会层面没必要因此而大规模的恐慌。如果我们针对疫情的特点,精准施策,按照常识办事,按照规律办事,按照逻辑办事,疫情是可控的,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也是可控的。
02人大重阳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何伟文:
世卫组织的决定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过,作为一个联合国下属的专门机构,它只是提出专业的意见,最终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还是由各个主权国家来决定。一些国家可能会以此为依据,让旅游、航班往来受限。但货物往来涉及到的贸易和投资不会因此而完全停止,只能说受到阻滞,会放慢。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结合世界卫生组织以往宣布的几次案例,会发现它这个决定是动态的、可以撤销的,3个月后会重新评估,所以只要我们疫情防护工作做得好,是完全有机会解除PHEIC的。
03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
2003年“非典”时期,大家也认为经济运行情况可能很糟,结果比大家预想得要好得多,疫情很快就过去了。当然现在的形势与2003年有很大不同,当时刚刚走出通缩,经济在往过热的方向走,外部环境也比现在要好。
04***财经频道评论员刘戈:
如果跟2003年相比,我认为此次影响可能要更大。中国经济的体量和结构已经大不一样。那时候中国刚刚加入WTO不久,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比较低,制造业占的比重大,通过工厂加班加点,很快就能恢复。但服务业恢复起来就没那么容易。
现在人们的防护意识也比以前强烈,社会对疫情有过激反应,这也会加大对经济的影响。至于影响有多大,要看疫情延续的时间。包括对生产链条以及对出口企业订单的影响。
05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
形象地说,2003年的时候中国经济在爬坡,挺过困难期,到了当年三四季度强劲反弹。现在的中国经济处于从高速向中高速的转换区间,往下走的时候,是怕有人推你一下的。
但中国经济也不会“一朝回到解放前”,因为实力已非2003年可比。只要全国一盘棋,齐心协力,每个人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尽快恢复交通、物流、消费,灾难一定会过去的。这不是口号,是实情。
06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
疫情持续的越长对经济的伤害越大。我算了一下,如果未来20天疫情能够控制住,短期对国民经济的伤害将不到0.4%,未来300天长期影响将摊销。
现在主要问题在于社会和消费层面对疫情反应过度,就如同2003年时,有人一次囤了80年都吃不完的盐。
07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
还有各地方在疫情面前急于表现自己的因素。
会不会出现规模性失业和倒闭?
01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
失业和倒闭是正在发生的事,要尽快解决。这就好像,别人打了我一拳,脸有了一块淤青,不能让淤青伤害到视力,要尽快处理一下,重新上场参与战斗。
从宏观上来讲,失业和倒闭都不会成“潮”。2003年的时候,还没有数字经济这个概念。过去10年,数字经济劳动就业弹性比传统车间制造经济高得多。10年前,我国经济每增长1%提供的就业岗位是90万个,现在每增长1%提供的就业岗位是130-150万个。大家这两天自隔离在家不出门,是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在给大家供应物资,快递类经济拉动了线上经济的成长,创造的就业岗位比制造经济还要大。
但是要小心,一些传统制造业经济和线下实体店,在长期的结构性调整和短期疫情的夹击下,有可能就此关门。比如因为超大型城市“封城”,原先在商场里卖服装鞋帽日用品的,以往已经被线上经济步步相逼,这次就有可能挺不过去;还有钢铁、冶金、汽车零部件等的过剩产能,可能因为运输和汽车销售下降而遭遇困难;还有需要在户外、广场、CBD等聚集性场所运营的门店,也可能出现倒闭和失业现象。
02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
挑战在上半年,南方的工厂可能招不到工人,因为工人出不去。而北方有些地方可能开不了工,因为没有市场。民众抢购蔬菜水果米面,不急需的都不买了,其他消费会被推迟。这一波影响,小℡☎联系:企业首当其冲。
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
01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
政策应该是非常明确的,要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宽松政策和利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不是刺激有效需求,而是使供给得到支持。
02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
我们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消费拉动经济,但我们一定要恢复消费。前提是交通正常化,第一步是恢复,第二步是正常,第三步是刺激消费。
要注意为企业减税降费,企业生产利润上升,就可以增加工资。但税费降了,政府的税收收入保证也是个问题。
有的工厂即便倒闭,也不一定意味着工人失业,可以当地就业,就地转岗,这也是一种拉动经济。我主张回乡工人在政府的帮助下就地倡导就业,鼓励自我创业,在当地解决就业问题,壮大区域化经济。
注意恢复与国际的合作,国际需要中国商品,中国也需要国际市场。
最重要的是,不要恐慌,不要自己吓自己。
03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
在疫情中面临困难的企业,政府一定要帮助他们软性着陆,不能见死不救。比如超大型城市“封城”,有的企业租1000平米的店面,一个月租金30万元人民币作用,政府可以帮助这些企业与房东协调,企业少交一些,房东多让一些,分阶段渡过难关,不能出现房东把租户锅碗瓢盆一下扔到大街上的情况。
建立一个因疫情发生对实体经济造成倒逼和失业现象的政策再保险制度。给予确有困难的企业救助,为失业员工提供再就业培训,鼓励他们到中介类机构而不是大学中的官僚型机构进行培训,帮助他们在疫情期间找到线上经济的方向。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
金融投资网
大盘在越过30日均线后出现震荡,波动有所加大。
沪指周二小幅高开后震荡走高,盘中刷新近期反弹高点并在3300点整数关口附近受阻回落,向下60日均线支撑明显,最终收盘出现阴十字星。深成指同样在冲高后出现震荡走势,收盘涨幅明显回落。截至收盘,沪指报收3277.88点,上涨0.05%;深成指报收12470.11点,上涨0.08%;创业板指报收2731.39点,上涨0.47%。两市成交量在连续萎缩后开始小幅放大。
盘面上,一体压铸、猪肉、钒电池、风电等板块涨幅居前。酒店餐饮、保险、云科技、半导体等则处在板块跌幅榜前列。个股方面,大盘波动加大涨幅收窄,上涨个股家数依旧明显多于下跌。两市共76股封死涨停板,仅有1股跌停。
周二大盘上攻挑战3300点整数关口未果引发市场关注。
巨丰财经指出,沪指一度冲击3300点整数关口,不过整体迎来冲高回落,说明3300点短期的压力还是比较大,而这个位置基本上是此前整理平台的密集成交位。如果能轻松突破,那么就意味着此前下行缺口也很快会得到回补。但是在当前市场存量资金博弈背景下,这个突破还是有些困难。不过,指数在上周四放量收出中阳后,最近三日保持横盘整理,这里蓄势的概率反而在增加。
对于近期市场运行走势,巨丰财经表示,在结构性行情当中,如果说7月以来的调整是震荡下行趋势,那么随着新的向好预期提振,8月以来的反弹就或许是震荡上行趋势。这种趋势还在延续,目前没有发现更多不利的因素。而此时有基本面支撑,市场投资情绪回升,场内资金虽然增量有限,但北向资金逐步回流,市场处在蓄势之中,一旦信心再次提升,站上3300点或许仅是时间问题。短期来看,社融数据大幅回落对市场有所抑制,不过央行“降息”之下对实体经济带来利好,也有利于市场信心再度提振。上周指数放量中阳之后,本周横盘震荡,情绪回升之下,大盘蓄势之后仍有上行的动力。
从短期技术面来看,源达投顾指出,上证指数午后有所走低,之后维持窄幅震荡格局,最终收在平盘线附近。日线级别结束连阳走势,不过依旧运行在5日线上方,但上方也面临多重压力。量能虽有放大但依旧不足,短期预计震荡整理将会是大概率事件。创业板指继续保持连阳走势,但午后并未成功守住34日线,而且60分钟级别上Macd黄白两线有汇聚之势,短期注意关注指标的修复情况。上证50走势相对低迷,日线上走出两连阴,这个位置指数想向上发起攻击,权重方向也要有所配合,所以接下来金融等权重股的表现也很关键。操作策略上,指数冲高回落呈现震荡整理走势,但个股活跃度依旧有所保持,因此当下可轻指数重个股。
2月9日消息 周二A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早盘市场震荡上行并涨超1%,创业板指重回3300点上方;午后A股维持震荡走高的态势,深成指涨逾2%,沪指收复3600点。
截至收盘,沪指涨2.01%,报3603.49点,深成指涨2.36%,报15630.57点,创业板指涨1.71%,报3334.24点。两市成交额8373.6亿元;北上资金实际净流入26.24亿元。两市91股涨停,12股跌停(含ST)。
行业板块全线飘红,航天航空、化纤行业、有色金属、玻璃陶瓷、煤炭采选等涨幅靠前,银行、木业家具、珠宝首饰、旅游酒店、装修装饰等涨幅较小;高送转、MLCC、钛白粉、稀土永磁、医疗美容等概念板块活跃。
军工板块发力,南岭民爆、航发动力、振华科技、天箭科技、苏州龙杰、火炬电子、洪都航空、西部材料等涨停;
光伏行业活跃,联泓新科、亿晶光电、洛阳玻璃、京运通涨停;
稀土永磁板块上攻,川能动力、盛和资源、厦门钨业、章源钨业涨停;
有色金属板块大涨,翔鹭钨业、中钨高新、吉翔股份、天山铝业涨停;
煤炭板块持续受关注,陕西黑猫18天13板,神火股份、开滦股份、郑州煤电涨停;
医疗美容概念爆发,爱美克涨停创历史新高,股价突破1000元关口,华东医药、澳洋健康涨停,华熙生物、昊海生物涨超10%;
可降解塑料概念受宠,恒力石化、皖维高新、彤程新材涨停,金发科技、中泰化学、金丹科技亦有出色表现;
钛白粉概念股走强,金浦钛业、凯盛科技涨停,中核钛白、安宁股份、惠云钛业等涨幅靠前;
重卡销量数据喜人,中国中期、福田汽车涨停,徐工机械、东风汽车等纷纷上涨;
比特币价格大涨,数字货币概念高开,智度股份涨停;
油气设服板块走高,中海油服涨停,中曼石油、潜能恒信等上涨;
受利好消息刺激,中药板块尾盘崛起,东阿阿胶涨停,云南白药总市值超2000亿元,仁和药业、马应龙、香雪制药跟随走高;
券商板块午后升温,财通证券涨停,、湘财股份、国金证券、第一创业等纷纷走高;
酿酒行业依旧耀眼,珠江啤酒、伊力特、老白干酒不同程度上涨,贵州茅台总市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
个股方面,控股股东拟变更为新疆投资,京蓝科技连续三日涨停;
内斗不停恐被ST,皖通科技跌停;
大连港证券简称变更为“辽港股份”,股价跌停;
次新股重庆银行再度跌停,上市首日开板后连续两日跌停。
【机构论市】
巨丰投顾:在多方积极乐观的态度以及市场基本面的支撑下,节后市场仍有继续上行的可能。而随着流动性驱动转化为业绩的驱动,节后市场更多的应该关注业绩为主的结构性机会。其中,对于经济复苏中后期的周期以及消费类中盘股,可重点挖掘和跟踪。
源达:节前依然是轻仓关注超跌主线——大消费方向,对于具有估值优势的个股可做重点关注,无论是从央行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向还是从行业估值角度,包括市场防御性特征,其中的机构资金持续低位加仓的细分龙头品种值得关注。另外,中线方向科技、新能源车近两日随着指数的反弹有不错表现,可持续关注。
和信投顾:沪指和创业板指延续反弹,沪指站上20天线,突破短期阻力区间,但量能无明显释放,因此维持早盘观点不变,短线不宜追涨,择机高抛低吸,但需踏准节奏,合理控制仓位。
中信证券:预计春节后市场将回归轮动慢涨的均衡状态,节前建议布局“五大安全”领域中高性价比的军工、科技和农业。
安信证券:建议节前积极布局三大方向,一是年报业绩呈现高景气的行业;二是业绩优秀、逻辑清晰、估值合理,适合新基金建仓的白马龙头;三是有望受益于疫情好转迎来复苏的行业。行业重点关注:食品饮料、银行、医药、家具、家电、化工、军工等。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沪指大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沪指大涨、中国经济衰退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