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德基金,诺德基金罗世锋

2022-08-07 3:50:17 证券 yurongpawn

诺德基金



本文目录一览:



8月1日广电计量(002967)涨5.23%创60日新高,收盘报25.15元,换手率2.85%,成交量6.72万手,成交额1.65亿元。该股为华为海思、中芯国际概念股、大飞机、食品安全、土壤修复概念热股。资金流向数据方面,8月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18.94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737.17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856.11万元。

重仓广电计量的公募基金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7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5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9.32。

根据2022半年报公募基金重仓股数据,重仓该股的公募基金共2家,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公募基金为诺德价值优势混合。诺德价值优势混合目前规模为45.91亿元,最新净值3.1592(7月29日),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31%,近一年下跌4.96%。该公募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罗世锋。罗世锋在任的基金产品包括:诺德周期策略混合,管理时间为2015年6月20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135.44%;诺德价值发现一年持有混合,管理时间为2021年6月1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6.78%。

诺德价值优势混合的前十大重仓股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002792

通宇通讯(002792.SZ)发布公告,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累计收到各类政府补助资金合计1753万元,其中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资金共503万元,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2.24%;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1250万元,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0.46%。




诺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07月14日讯【增聘情况】巨灵财经数据显示,诺德新生活A(006887)、诺德新生活C(006888)今日新增基金经理周建胜管理。

基金




诺德基金罗世锋

29年前的一个周末,沃伦·巴菲特来到比尔·盖茨家中做客。他们从早上一直聊到太阳落山。晚饭的时候,盖茨父亲问道:“你们认为,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出人意料的是,两人的答案均是“专注”。

巴菲特是全球最为知名的投资者。现实中,他几乎对艺术、文学、旅行等充耳不闻,唯一的爱好就是投资。他专注于价值投资,以“滚雪球”的方式取得了长期惊人的回报。

诺德基金罗世锋同样专注于价值投资。在诺德基金深耕投资研究12载,取得了1年排名全市场第6、5年第8的好业绩(数据Wind,截至2021年5月6日)。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专注

罗世锋,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2008年毕业后进入诺德基金,从研究员成长为全市场投资业绩排名靠前的基金经理和诺德基金研究总监。


他入行的12年,也是在诺德基金学习和成长的12年。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绩优基金经理,罗世锋长期以来都在积极寻找“未来发展空间大、所处行业前景稳定、企业渗透率能够持续提升”等各方面的机会。一方面他会用波特五力模型等方式锁定优质赛道,另一方面用自下而上的方法精选个股。

罗世锋在投研体系中强调三点:第一、深耕企业的基本面,剖析价值创造过程;第二,聚焦优势产业,专注长期确定性收益;第三,注重风险控制,追求长期的业绩回报。

在与晓资管的对话中,罗世峰提到:“我最大的优势就是专注。这么多年我一直专注于价值投资。事实证明,价值投资不仅给我带来了很好的个人成长,也让我获得了较为不错的长期收益。”

在谈到业绩顶流的话题时,罗世锋认为是诺德成就了他。但在别人看来,两者应该是相互成就。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6日,罗世锋近五年管理的基金产品平均回报为254.07%,全市场排名第8;近一年管理的基金产品平均回报为108.01%,全市场排名第6。

另据海通证券统计,截至2021年3月31日,诺德基金最近五年权益类公募基金平均收益167.95%,在98家可比的公募基金公司中第3名。

由此可见,无论罗世锋还是诺德基金,两者的业绩均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持有了好公司,时间是最大的趋势

罗世锋非常认可巴菲特长期投资的理念。他说:“我是一个长跑型选手。虽然短期收益有时也不错,但相比短期回报,我更愿意进行长期价值投资。”

今年一季度,核心资产调整,加剧了市场震荡。有些基金经理被迫调仓,净值也出现了较大回撤。相比之下,罗世锋表现得颇为淡定。据基金一季报披露信息,相较去年年末他管理的产品在一季度末的持仓并没有太大的变动。

“我们几乎不会去抱团核心资产,而是始终基于价值(理念)去选股。并且,在持有的过程中会一直对个股基本面的情况以及估值水平进行反复验证。只要基本面没有变化、估值合理,我们就有持股的底气,在面对市场短期波动时也不会过分担心。”罗世锋称,“我们持仓当中也有白马股,但我们不刻意去选择白马股,很多公司都是买入之后才慢慢变成白马。”

罗世锋的思路正如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所说的:“如果公司内在价值并无变化,基本面并无变化,那么投资者应把自己看作一家有价值公司的部分拥有者。股价波动是‘市场’先生与你做交易建议的报价,如果报价好,利用它;如果报价不好,不理它。让市价服务你,而不是主宰你。”

事实证明,罗世锋专注长期价值投资的选择是正确的。今年以来,他管理的产品净值在短期调整之后,不仅很快回归正轨,而且收益表现全部为正,在同类基金当中始终排名居前。

罗世锋尽管长期业绩出众,但目前在管权益类公募基金仅2只。很快,由他拟任基金经理的新发产品——诺德价值发现一年持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代码:012150)将于5月17日正式发行。他说,自己会把证券投资当成终生事业。“(我)不需要华丽转身,只想一点一点地积累、脚踏实地地成长。”

正所谓“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通”,罗世锋专注于价值投资的方式历经多轮牛熊考验,取得了长期不错的业绩回报。接下来,晓资管将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来剖析这位绩优基金经理的制胜之道。

立足能力圈投资,赚自己能赚到的钱

晓资管:能否先简单做个自我介绍?

罗世锋:我2000年从浙大物理系毕业,先在实业工作了6年;之后又去了清华大学读研究生。2008年毕业之后在诺德基金做了6年研究员,之后转做基金经理。过去12年我一直都在诺德基金。

在我加入的时候,诺德基金刚刚成立两年。在这里,我得到了很多锻炼的机会。比如,当研究员的时候,诺德并没有限定研究员只能关注单一的某个领域。我当时跟踪的范围还是挺广的,研究过大部分的消费行业,传统周期以及偏周期的制造行业。

我从2014年开始担任基金经理到现在,一共管理过5只基金。目前在管产品2只,管理时间均超过五年。在这两只长期管理的产品当中,诺德周期策略混合获得了2019年度五年期年度稳健回报基金产品奖;诺德价值优势混合获得 2017年度一年期积极混合型明星基金奖。成立以来,这两只基金的收益行业排名均在前10%,整体来看业绩还是比较不错的。

晓资管:基金经理六年,业绩很不错。你的投资体系是如何建立的?

罗世锋:巴菲特说过:“要在自己理解力允许的范围内投资。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我从2014年开始做基金经理到现在,取得的收益是和对自身能力边界的清晰认知有很大关系。

我是一个做事专注的人。基金行业从业人员流动率很大,能在一家基金公司工作十年以上的人并不多。我在诺德工作12年,这应该也算得上是专注的一个外在体现。做基金经理以来,我专注于价值投资,不断归纳、总结、迭代投资经验,并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升化为投资逻辑,再将这种逻辑在投资过程中演绎到极致。事实证明,专注于价值投资能给长期收益带来很好的回馈。

在选股的过程中,我也充分利用了这个优势。自己本身是消费行业研究员出身,对大消费比较了解,在投资的时候,会专注于将基金产品的投向围绕着大消费行业展开。我认为,投资过程中需要把自己擅长的东西做精,将能力圈不断地聚焦,做到长期可持续发展。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投资,相比于跟随市场热点变化,去投向那些不熟悉的领域,更具备安全边际。

晓资管:投资能力有没有在某个特定时期出现飞跃?

罗世锋:我从2008年入市到现在,经历了几轮牛熊。可能,有些人在波动中、遇到挫折之后就顿悟了或者理念出现了升华,实现了一定的飞跃,但我目前可能还没有这种体会。在诺德的这12年间,自己的投资理念是慢慢成熟,变完善的。我不求走得有多快,反而觉得走慢些好。因为,只有走得慢,才能走得稳,才不容易摔跟头。

证券投资这件事情,它不仅是我一生的事业,也是我的兴趣与爱好所在。我不需要华丽转身,短期的胜利会让人变得浮躁,甚至会被冲昏头脑。我只想一步一步慢慢去积累,让自己成长起来。所以,对于投资获取收益来说,我不会刻意去追求短期高收益,相反更愿意选择长期有持续性的公司所带来的稳健收益。虽然有时候短期跑得比较不错,但是我把自己定义为长跑型选手,希望得到大家对自己长期投资能力的认可。

晓资管:你的投资风格应该偏自下而上?

罗世锋:对的。我是一个自下而上的选股型选手。在长期的价值投资实践中,力求对个股基本面做到深度研究。但是,在总结多年的投资经验后,我发现组合里面的收益或者说能赚到的钱,很大程度归因于选到了优秀的行业。所以,赛道的重要性也不能被忽视。

我们在日常也会把一部分精力放在产业研究上。实际上,研究个股与分析行业并不是割裂的。我们追求做到两者兼顾,并致力于寻找一些长期机会比较大、稳健程度比较高、确定性相对强或者成长性比较好的行业,然后在这些行业里找出真正的好公司。

总的来说,那些没有长期逻辑的企业自然就会从股票池中被剔除了。举个例子,就化妆品这个行业而言,我不确定十年之后玻尿酸会不会被其他产品替代,喜茶是不是还有人愿意花一个小时排队去买?但可以确定的是,矿泉水大概率还是有人愿意喝,酱油还是居家必备品。

晓资管:你认为什么样的股票值得重仓?

罗世锋:那些值得进行长期价值投资的好公司。重仓股里面不应该出现基本面有瑕疵的公司。除此之外,我还比较注重性价比、流动性两个要素。

投资标的具备性价比,获得收益的把握相对来说就会有所提高。比如,去年五六月份的时候,我们买入了十几个点的光伏。光伏板块的投资收益经过一年时间的发酵之后涨幅已经很可观。目前来说,我虽然还是非常看好光伏板块,不过阶段性的仓位可能就不会那么重了,这就是依据性价比的看法。

从流动性角度选股来看,对于规模小或者流动性差的公司,我都不太考虑重仓买入。人肯定会有犯错误的时候。重仓这类公司,一旦犯错,就很容易酿成大错。我们现在管理的基金规模还不大,问题不会太明显。但是,当我们产品的规模不断的上涨,一旦重仓买入流动性差的公司,那么一旦出问题,我们就很难“掉头”。

不随波逐流,发现属于自己的沧海遗珠

晓资管:一季度市场波动幅度有点大,但你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正收益。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罗世锋:今年一季度核心资产大幅波动,对整个市场环境都有一定的冲击。有些基金经理可能会选择通过调整仓位来对抗大幅回撤的风险。但是,你也可以看到,一季报披露后我的基金仓位和去年四季度相比,调整幅度并不大。

这样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市场短期波动难以避免。从最近几轮牛熊转换的情况来看:在调整之后,一旦市场平稳下来,被错杀的标的可能很快就会重新走回正轨。目前,在我们认知范围内可以进行长期价值投资的好公司并不多,我们持续深度研究跟踪的也就只有几十只股票。所以,我们的持仓会比较集中,前十大重仓基本就占到了60%左右。我们都十分看好,才会选择重仓持有;除非选到了更具发展前景的企业,否则不会轻易调仓。

今年一季度核心资产大幅调整主要是因为估值过高。我们一直在尽可能规避估值过高的标的。所以一季度的调整对产品净值影响不是很大。

晓资管:换手率不断在降低,说明风格持续在往长期持有方向转?

罗世锋:短时间内,持仓结构、投资思路一般不会有大的变化。我们基于长期逻辑去做价值投资,就不会频繁调仓。虽然现在持仓当中有一些个股出现一定程度的回撤,但是我们当初选择它们并不是因他们多热门,而是基于独立的思路。我们一直在对这些企业做持续的做跟踪和调研。当这些公司基本面都没有什么变化,甚至出现了更好的局面,我们为什么要抛弃筹码呢?

就像去年六月份,由于疫情因素,大家对于光伏产业链发展预期十分悲观。但是,我去实地调研,发现了很多积极的迹象。基于我非常看好行业本身,并考虑到行业基本面也没问题,海外疫情对其影响并没有那么大,而且疫情影响还在不断的消减,所以我在6月份调研一轮之后,将光伏的仓位调到较高位置,并且一直持有。去年我们持仓的一只光伏个股到后来涨了5倍多。我觉得不要总想着在市场乐观的时候,去跟别人抢赛道、抢机会、追筹码;在大家都悲观的时候,又跟着一起抛出筹码。投资还是应该具备独立思维,在市场调整的时候,有时候反而会出现更多的机会。

晓资管:有没有看错过?能不能举个例子?

罗世锋:做投资不可能永远不犯错。从担任基金经理到现在,我觉得犯过一个错误令自己触动挺大。在2017年的时候,我们重仓了眼科的龙头。当时,做了很深入的研究, 也调研了很多门店,觉得这家公司确实非常优秀。但是买入后一年的时间,这个公司的估值就从40倍涨到了接近80倍,市值达到了近800亿。涨得太快了!我们认为估值也过高了,就做了大幅减仓。但实际上,当前这家公司的市值已经达到了3000亿。毫无疑问,我们错失了一只大牛股。

通过这个错误我也得出了结论:对于价值的理解如果单纯通过简单的PE水平去看待,就过于肤浅了。一家企业的价值,实际上更多是取决于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如果单纯因为涨得快、估值高就要减仓,就会犯我刚才提到的错误。投资还是要把眼光放长远,如果当时用十年以上的维度去判断,我们曾经重仓的那家公司,虽然接近80倍的估值,实际也是在合理区间。

晓资管:你觉得核心资产“抱团”也是价值投资?

罗世锋:我们做价值投资是基于自己的投资逻辑去开展工作。虽然在持仓当中也会有白马股,但是我们不会特意去选择白马股,而是更多去考虑它是否具备发展空间。

在我的过往持仓中,很多公司都是买入之后才慢慢变成白马的。例如,很早就重仓的某只眼视光龙头,现在也是一只白马股。我们是在它刚上市的时候就买入的,在最早的时候还是它的前几大机构股东。我们在选股的过程中,不会基于市场的主流趋势去选股,或者说去抱团核心资产。而是基于价值逻辑去选股,在持有的过程中我们也会一直基于个股基本面进行反复验证。基本面持续向好就是我们持股最大的底气,所以基本不会因为市场的短期波动去做大幅度的调仓。这就像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说的一样,“如果公司内在价值并无变化,基本面并无变化,那么投资者应把自己看作一家有价值公司的部分拥有者。股价波动是“市场”先生与你作交易建议的报价,如果报价好,利用它;如果报价不好,不理它。让市价服务你,而不是主宰你”。

晓资管:做投资时,怎样判断估值是否合理?

罗世锋:我觉得要判断一家公司估值是否合理,最基本的一点是你必须了解清楚这家公司的真实情况,比如未来的发展空间多大、所处的行业前景是否具备稳定性、行业龙头是否有提升能力、在行业当中的渗透率是多少。当市场认为一家公司估值过高了,可能会让它快速消化高估值,调整到一个看起来不贵的位置。如果你真正了解这家公司,且发现他未来发展空间很大,在调整之后买入其实是一笔更划算的生意;如果竞争力不强或未来发展空间有限,那调整的时候买入无疑就是空手接飞刀。所以,估值的高低是相对而言的,重点还是看你对这家公司的价值是否真正理解。

价投叠加均衡配置,追求收益可持续

晓资管:过去几年,你一直重仓大消费,接下来投资组合会做调整?

罗世锋:我之前认为,投资只要买到好的行业和好的公司就可以。但是遇到一些问题后也慢慢悟出了一些道理。科技和制造类企业整体而言周期性和波动性都较大,虽然配置的可能都是好行业的好公司,但是周期性波动还是带来了较大的向下回撤。最近几年,我的资产配置中,大消费领域占的仓位权重达到了60%-70%,剩下仓位则是配置一些科技、高端制造作为辅助。这样做虽然可能会丧失一些弹性,但组合业绩的稳定性却提高了很多。

对于消费领域,我个人是比较擅长的,所以接下来的投资,这块持仓还是会占据较大比例。但我也会做好分散投资,因为每一个行业的逻辑都是不一样的,像家电的风格和白酒就有很大的区别,医药更不一样。每一个时间节点市场的风口也不一样。为了防范风险,我的配置不会集中于某一个细分行业,而是会对每一个行业进行均衡配置。行业分层且多样化的配置,刚好可以提升组合的稳定性。

我的目标是力争做到在任何市场风格下,投资组合的收益都能表现的比较稳健。

晓资管:平时是怎么做调研的?调研过程又是如何做到去伪存真的?

罗世锋:在调研分配上,调研公司财务、了解公司文化及运营状况这些只占一小部分。我们的调研重心会放在产业链的上下游。通常,直接对上市公司调研几次之后就会发现,大致风格都是类似的,想要了解一些新的内容可能需要从更多的渠道入手,比如从公司前员工、供应商、竞争对手那里相对会了解到更加真实的信息。所以,我们的调研更加侧重于把静态模式转为动态的方式,通过产业链的调研来验证一家公司真正的竞争力和产业趋势的强弱。例如,对于车企的调研,我们会实地调研,也会在车展的时候找很多车企去聊,和供应商以及供应商的同行去聊。通过这样多角度的调研,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真实有用的信息。

晓资管:目前有看好的行业?

罗世锋:新能源汽车算一个。目前很多传统的车企在积极转型,新能源汽车的市占率在不断提高,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未来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汽车是毋庸置疑的。在新能源汽车当中,我们比较关注动力电池产业链,因为中国的动力电池产业链目前已经走在了全球的最前端,未来10年甚至20年中国都能保持这样一个比较强的领先优势。

除此之外,从制造业的角度来看,我们在自动驾驶这个环节也有一些布局。当前基于特斯拉对整个自动驾驶技术的引领,渗透率在快速提升,虽然现在还充满着一些不确定性,但是大的方向还是比较明确的。另外还有消费电子制造等方向,未来都有可能会成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核心优势。

晓资管:光伏产业链怎么看?

罗世锋:首先从大的趋势上来看,新能源为阻止全球变暖做了重要的贡献,这样能够为人类发展创造价值的行业一定是优秀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当前在新能源产业链当中,光伏产业链具备很强的竞争力,我相信中国的光伏未来会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可能大家觉得光伏听起来很虚,有点像讲情怀、不务实,但实际上它确实不断在为社会创造价值,“天道酬勤,厚德载物”是我非常认可的价值观,我相信那些真正为光伏发展做贡献的企业,社会一定会给它相应的经济上的回报。

我们在光伏上面做了很多研究。对于光伏行业的理解以及未来发展,我非常认可高瓴资本张磊先生在《价值》这本书里面写到的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的最大价值在于两点,其一是能够看清楚事物的本质,其二是能够在理解本质的基础上自由地创新。光伏发电的原理主要是用太阳光光子照到硅基芯片表面形成电子流并发电,本质上是具有电子行业属性的。这个行业它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类摩尔定律的,因此行业效率提高得很快,成本下降也非常快,当前光伏的成本可能不及十年前的十分之一。对于光伏企业而言,如果想做到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扩大生产,降低成本,而且需要不断研发创新,提高技术壁垒,才能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做到脱颖而出。

晓资管:当前火爆的新兴消费值得关注?

罗世锋:新兴消费确实有很多新的方向,我们对此也很重视。目前来看比较火爆的有医美、奶茶等等,不过有些行业是因为网红效应才受到过度关注的,网红效应相对是短期逻辑。我是属于风险偏好比较低的,一定要有十足的把握才会去投资。不过整体上,新兴消费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消费行业的未来趋势,我们一直都紧密跟踪,希望能从中把握长期的确定性机会。

晓资管:社区电商呢?

罗世锋:社区电商是一个新颖的渠道模式,发展到现在还处于初级的阶段,所以短期我们不会去直投社区电商。不过从长期来看,社区电商还是会让消费者产生一定的依赖性,未来有望成为一个主流的渠道之一。我们目前有几个研究员也在持续的跟进研究,毕竟我们研究它的发展也可以更加深入了解我们当前相关投资标的的发展情况。

晓资管:白酒还香?

罗世锋:判断一个行业的发展,一般要看他的空间和格局。从空间来说,白酒行业整体的成长性并不大,但是从格局上看,白酒仍具有很大的市场,结构性的机会非常明显,所以这个行业长期还是值得关注的。

从喝酒这个层面来看,大家对于白酒的口感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喜欢喝酱香型的不一定习惯喝浓香型的,白酒的口味本身也有一定的粘性。另外白酒具备一定的社交属性,他是商务社交的一个粘合剂,在这一点上高端白酒的需求和低端白酒就有一定的差别。除了消费属性之外,我们再往上层看,白酒还具备一定的金融属性,很多人都把窖藏白酒当成一种投资,所以我觉得白酒这个行业的确定性非常强。现阶段估值确实有点偏高,但是估值偏高我认为更多是基于市场的流动性,可能短期大家分歧比较大,但是从长期来看,白酒行业还是具备结构性机会。

晓资管:关于接下来要发的新基金,也谈两句吧?

罗世锋:对于新基金,投资逻辑以及投资框架思路基本会和以前一样,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在具体投向上,新基金同我之前管理的产品会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可以投向于港股。实际上我在做研究员期间就已经开始研究港股了,不过因为之前管理的基金有投向限制,虽然只能研究不能买,不过我们对港股的不少优质标的已经具备很深入的研究理解了。新基金发行后,我们会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一些相对应的配置。

总体而言,通过多年投资经验的积累,我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之下,机会还是大于风险的。在这个时间点发出新基金,还增加了港股的投向,对我们建仓来说也有很大的益处,所以我们对新基金是充满信心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诺德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诺德基金、002792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