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华夏50etf
07月29日讯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基金07月28日上涨1.22%,现价1.147元,成交105059.73万元。当前本基金场外净值为1.1600元,环比上个交易日上涨1.22%,场内价格溢价率为0.09%。
本基金跟踪指数为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最新报告期内,本基金收益率为-19.75%,业绩比较基准为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
数据显示,近1月本基金净值下跌0.65%,近3个月本基金净值上涨23.21%,近6月本基金净值下跌9.27%,近1年本基金净值下跌26.40%,成立以来本基金累计净值为0.8056元。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张弘弢,自2020年09月28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9.44%。
荣膺,自2020年09月28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9.44%。
2020年上半年基金业绩揭晓,医疗板块成为毫无疑问的C位,包揽基金业绩前十名,回报率均超70%。“我也想投,但是目前医疗股普遍估值这么高,还要不要买?买哪些细分行业?”基民潘女士发出疑问,相信也是不少基民的心声。
:2020年上半年为什么医疗板块能遥遥领先?
赵蓓:疫情期间医药的需求相对刚性,所以受到的影响相对其他行业较小;此外部分与抗疫相关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也拉动了行业的需求。所以医药行业前期有较为明显的超额收益。
:你的选股和持仓策略是什么?
赵蓓:我会先以自上而下的视角,在医药行业中优选赛道,确保把握住大的产业性机会。然后在看好的医药赛道中去挑选股票,看哪些估值合理,哪些估值贵了。成长性是重中之重,长期成长性能维持,估值高一些也能被消化。
我的投资风格是持股集中度比较高、持股周期比较长。我的组合中股票大致在20多只,对于看好的股票经常会持股比例较高,很多股票买完了就会持有很多年,所以换手率在市场中一直也比较低。我认为,集中持股的置信度,相比分散持股要高。医药行业大概有300多只股票,从中挑选出20只股票的准确度肯定比选出100只股票要高。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持股聚焦意味着研究聚焦,这会带来研究准确度的提升。如果明确看准了这个方向,我会把这个公司配置到上限,最大化为我贡献超额收益。
:医药股估值也处于历史高位,如何看待医药行业高估值背后的风险?
赵蓓:估值反映的是投资者对于公司长期成长性的预期。决定估值到底向上还是向下波动的,是景气度。从相对估值的角度来讲,景气度高的子行业估值一定会提升,景气度低的行业估值一定会下降。
具体一点,比如创新药,它很长时间都可以维持在较好的增速,我们做过模拟,发现这个产业未来十年的复合增长率都在30%以上,这种行业的估值一定会走高。再比如,医药流通,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领域,之前有三四十倍的估值,但是现在很多企业才只有大概七八倍的估值。这反映了一旦行业失去了成长性,那么估值会跌到一个非常低的位置。包括过去几年仿制药估值也跌得很多,背后的原因就是集中采购政策出现变化,导致市场对于仿制药未来的成长开始担忧。
:下半年医药板块走势?内部是否会有分化?
赵蓓:二季度以后,市场的主线一方面在于中国经济的恢复,另一方面在于海外疫情拉动的部分抗疫相关需求。长期来看,我们还是会回归到医药产业本身的分析逻辑上去,长期看好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医疗服务,还有一些与医保控费、政策免疫相关的细分方向,以及包括制剂出口,不在医保范围的一些特色专科药等领域。
我觉得医药板块最大的特征在于成长性,医药行业大概率未来会长期以快于GDP的速度增长。买医药行业主要在于买成长性,而不是在于“防御”。
:对于普通投资者,下半年医疗主题基金你建议怎么投?
赵蓓:如果把医药行业看作一个池塘,上市公司看作鱼,2019年初我们对医药行业进行了梳理和十年展望,归纳出两张行业结构的饼图,看到了整个池塘里面的“鱼群”分布。我们先对2017年中国卫生总费用结构做了梳理,并且测算不同细分子行业到2027年的占比。
我们发现医疗服务占卫生总费用比例会从51%上升到74%,仿制药从17%下降到6%,创新药从不足1%提高到7%,中药从12%下降到6%,辅助用药从3%下降到0,医疗器械从15%下降到6%。从这个变化,我们看到医疗服务的长期景气度很高,创新药也有非常大的产业机会,医疗器械的比重虽然下降,但主要压缩的是流通环节,出厂端还是会有稳定增长,具有创新能力的细分领域龙头依然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而仿制药、中药和辅助用药则会面临长期景气度下滑的风险。基于这个对于中长期前景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创新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是鱼多的池塘,而仿制药、中药、辅助用药是鱼少的池塘。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建议还是选择长期业绩能够稳健的、排在前列以及团队人员比较稳定的基金,规避业绩波动比较大、人员波动大的基金。
07月26日讯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基金07月25日下跌0.79%,现价1.133元,成交79128.4万元。当前本基金场外净值为1.1231元,环比上个交易日下跌1.06%,场内价格溢价率为0.08%。
本基金跟踪指数为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最新报告期内,本基金收益率为-19.75%,业绩比较基准为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
数据显示,近1月本基金净值下跌2.42%,近3个月本基金净值上涨21.82%,近6月本基金净值下跌15.42%,近1年本基金净值下跌30.78%,成立以来本基金累计净值为0.7800元。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张弘弢,自2020年09月28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21.17%。
荣膺,自2020年09月28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21.17%。
大家好,我是小Y,这几天主流的基金公司都在推一个指数,叫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四个顶流基金公司,华夏,易方达,汇添富和南方各募集80亿。那么这个ETF到底如何,值不值得买?咱们慢慢来分析。
首先MSCI指数又叫名晟指数,是外资机构最认可的指数,有超14.5万亿美元资产以MSCI旗下指数作为基准,超85%的国际股票基金以MSCI指数作为业绩比较基准。而MSCI中国A50指数简单说就是在MSCI指数中优中选优,白马中挑黑马的一个指数。
在A股历来有聪明钱之称的北上资金一直以来追踪的标的也在这个ETF成份股中。这个ETF由两部分构成,一共50只个股,其中会在陆港通中选取各行业市值最靠前的2支企业,然后剩余的在MSCI指数中选择市值最靠前的28支企业。前者是为了保证指数可以覆盖中国各个经济领域,使得整体表现较为均衡,后者则是降低传统行业的比重,因为历来中国大市值公司会以日常消费和金融为主,通过在MSCI中选择市值靠前的个股,可以有效提升新能源和医疗板块的比重,更加贴合未来中国碳达峰,碳中和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国情和格局。
或者再简单地说,前者就是代表我们常说的茅指数,它属于各行业的龙头组成部分,后者就是我们常说的宁组合,代表着高成长景气赛道。这样的组成成分不仅可以使得指数本身的成长性得到提高,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品本身波动,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涨跌,更适合长期持有。所以整体看来产品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是咱们买产品,尤其是这类ETF,上市后会和股票一样交易,那他就和买股票一样涉及到了择股和择时的问题。择股角度看,这个产品没有问题,非常优质,那么择时角度来看又如何呢?
当前市场点位处于3600点,处于今年指数的中高区域,长期看可能不算很高,指数会节节攀升,但是短期看并不算低点,同时这一波指数反弹的主力集中在了咱们上文提及的茅指数和宁组合当中,而北向资金最近三个工作日累计流入超300亿,流入个股主要集中在我们上文所说的ETF成分股中,短期看位置稍微高一些,究其原因可能和最近发行的这个产品有关。四家顶流一共募集320亿,11月8日上市,上市前一般ETF会保持和指数对应的涨跌幅,所以也就是说这320亿大概率是在11月8日前要建仓完毕,把所有成分股买好,那么市场就可能出现资金提前埋伏到对标概念股中,毕竟有已知的明牌320亿资金来托底,这些个股大跌可能性基本没有了。这就和之前双创50ETF很类似,募集中指数表现不错,结束以后指数可能短期就有所承压。
所以看好这个ETF的,不妨考虑等待市场募集结束,产品上市后在二级市场交易买入,或许成本会更低一些,当然也不排除中间会有更多利好刺激,或者北向资金继续流入,导致上市后ETF指数继续往上的情况,但是无论如何,长期来看,这个指数作为资产配置来说都是值得购买的。大家觉得这个ETF如何?到底是否值得配置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告诉我~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华夏50etf》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华夏50etf、工银瑞信基金天天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