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股市,谁敢说自己没点“股神”潜质?十年来,上证指数就像一个失控的滑梯,刚开始还稳稳地爬,结果不小心一滑,直冲云霄,然后“哎呀妈呀”一头栽下去。这十年,谁不是在“炒股”的路上,边哭边笑,边du边祥林?让我们用一根放大镜,细细研究这一场十年“股海惊魂记”。
讲真,十年前,2013年,股市还刚刚起飞,指数在2000点附近悠哉地晃悠,那时候还没有什么“中小创”、没有那啥“科创板”,只有满眼的蓝筹股在“摇尾巴”。那会儿,散户还在“买买买”的狂欢中,股市仿佛一块永不枯竭的蛋糕,吃一口还有惊喜。
可是,到了2015年,故事突然变得“跌宕起伏”。一年内,从5000点疯狂飙升到那么高的天价,然后刷刷地掉下来,像是踩了“滑板”,那股突然“断崖式”下跌,真是让人怀疑人生。有人说这是“股灾”,其实更像是“情绪灾”。你能想象吗?那段时间,朋友圈里全是“割韭菜”、“散户血泪史”,笑到最后的,还是那些“老油条”。
接下来,2017年,指数又开始“舔舔”着上去,像个调皮的孩子,努力追赶着“大牛”。那段时间,创业板成为了新宠,创新创业的火药味十足。大家手里拿着“牛市”的牌,脸上挂着“你追我跑”的表情,仿佛明天就是“黄金周”。结果,没想到又一波“杀”得让人喊“你玩吗?!”
2018年,冲高回落,股市像极了“打地鼠”,窜了几天,结果“歇了”。这一年,贸易战、经济减速、政策收紧,市场瞬间变“闷葫芦”。许多“韭菜”朋友开始琢磨:这股市到底什么时候才是真正的“春天”?“韭菜”们的心情,就像“猫吃老鼠”——每天期待,却又怕被咬一口。
2019年,行情小有反转,指数慢慢“磨磨蹭蹭”地攀升。中国版的“牛市联盟”悄然成形。很多散户都觉得,“哎呀,这回可以抄底,等着‘分钱’”。可是,2020年的疫情一来,整个市场“佛系”状态被打破,各方神仙都要在“隔离区”里打牌。股市就像是“被关在家里的猫”,时高时低。
2021年,涨得猛得跟打了鸡血似的,指数轻松闯关,突破了3500点。那时候,谁还在担心“泡沫”,谁还在担心“泡泡”?股市一片“红火”,散户们的银行存款也“滋滋”地从银行账户中流出,往“沪市”里扑去。但你猜怎么着?到了年底,行情又变“绿油油”,犹如“被大风刮走的气球”。
2022年,市场变得“战斗民族”不少,无论是疫情还是全球局势都像是在跟中国股市“过招”。指数连续“跳水”,犹如“潜龙在渊”,让人心惊胆战。散户们“震撼教育”——什么叫“赚快钱”的套路?心态经不起折腾的只有一句话:别盯着短线,要看长远。
进入2023年,市场渐渐回暖,指数开始“晒太阳”,像是“打了个盹儿”,结果醒来发现天变得明亮。科技、医药、新能源……一批“兵团”入驻,把行情带出了“迷茫期”。今天,上证指数大概在3300点到3500点间“摇摆”。这波行情,像极了“吃瓜群众的坐标”:看似平静,实际上波涛暗涌。
究竟十年之间,上证大盘经历了多少次“过山车”式的冲刺与坠落?从2013年的起步到2015年的“啪啪打脸”,再到未来的“能不能别再玩我了”,每一次波动都像是电影里的高潮片段,扣人心弦。有人说,股市像“看电影”,精彩也刺激,没准下一秒就“转折大反转”。
说到底,十年的走势图就像一本“股市百科”,藏着无数故事。有人在“风口浪尖”中赚了个盆满钵满,也有人在“跌到怀疑人生”时迷失了方向。可是别忘了,最牛的是你用心观察的那份“心跳”。股市的每个波动,都在告诉你:风起云涌,勇者留步,否则,谁敢保证坐 yacht 不会成为“翻车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