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航天机电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半年度业绩扭亏为盈,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00万元至2400万元。
截至2022年7月14日收盘,航天机电(600151)报收于10.84元,上涨3.83%,换手率0.95%,成交量13.64万手,成交额1.47亿元。资金流向数据方面,7月1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074.19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649.29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424.9万元。融资融券方面近5日融资净流出1949.15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3.86万,融券余额增加。
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航天机电(600151)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利润率、经营现金流/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0.5星,好价格指标1星,综合指标0.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5星)
航天机电主营业务:卫星及卫星应用、运载火箭应用及其他民用航天相关产品的研制开发,汽车空调器、传感器、电机、自动天线等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及设备、电子电器、通讯设备、家用电器等产品,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的进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本企业包括本企业控股的成员企业,太阳能电池专用设备,太阳能发电、特种气瓶(限纤维全缠绕铝内胆气瓶),复合材料制造应用(涉及行政许可的凭许可证经营)。公司董事长为荆怀靖。公司总经理为赵立。
在国内曾发生过很多例,医生因为长时间手术,走出手术室后猝死的情况,而现如今随着手术机器人的替代,这种情况已经渐渐消失,但是手术机器人的价格也随着国内的用量增加,而水涨船高,手术机器人在国内究竟有多受追捧呢?
中国是人口大国,相应地也成为了医疗大国,由于医保等社会福利的存在,所以多数人能够负担得起手术费用,因此手术机器人的用量需求越来越高,以至于在8年内需求总量达到了13万次。
也就是说,在8年的时间内,国内累计用手术机器人做了13万次手术,利用率可想而知。
这类手术机器人简单来说就是医生的替代品,通过对其进行监管和操控,让医生们从手术台前解放出来,大大节约了人力,还提高了效率。
很多需要经验丰富医生才能做的手术,靠着手术机器人就能够轻易完成。
而国内的各大*医院对这类高端产品的追求热度也居高不下,在2018年,国内累计有21个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共斥资6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78亿,从国外采购了大批手术机器人。
但是遗憾的是,面对中国医疗市场的超大消耗量,盛产手术机器人的美国企业们开始在价格上做文章。
按照美国比较流行的达芬奇品牌的价格来算,一台的要价就得2236万元,按照2018年国内医院花费3.78亿采购的标准来算,同年国内也就只买到了16台这样的机器,几乎都不够医院们分的。
尽管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质量高,且应用范围广,但是一台要价2236万,未免会超出绝大多数医院的承受能力。
要知道同为2018年,国内医院的平均负债率已经超过了40%,也就是说全国有4成的医院背负着或多或少的债务。
而且国内有90%的高端医疗设备,需要从国外进口,每年从海外购买各类医疗设备,就要花去总计3380亿人民币。
如此巨大的消耗规模,国内医院自然难以负担,因此大家在抱怨看病贵的同时,其实国内医院也不赚钱,完全是为了回本,多数钱都被美国企业们赚走了。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多年,就拿手术机器人来说,美国企业垄断国内市场已经足足有15年。
不过幸运的是,国内已经有企业选择了自主研发,国内的徐凯团队就凭借*名为“术锐”的手术机器人实现了对国外15年垄断的打破。
据了解这款术锐手术机器人,虽然在操作技术和应用范围内仍不够成熟,但是却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手术原理,只要假以时日,实现量产,彻底取代美企的产品指日可待。
目前国内不少医疗机构开始主动跟术锐生产方谈合作,据了解这些医院每购买一台术锐机器人,就能够比购买达芬奇机器人节约95%的成本。
一直到2020年,全球手术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已经突破了524亿人民币,这其中已经有了国产机器人的参与,未来势必会拿下更多国内,甚至是国外市场。
不过对于国产机器人而言,挑战并非只有来自外企的竞争,本土医院和机构的认可也是难以回避的问题。
在国内不少医疗机构还是愿意采购达芬奇产品,因为在他们看来,一方面达芬奇的手术机器人用了很久,大家都非常熟悉如何操作,且性能非常稳定,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他们不愿意轻易更换产品设备。
而另一方面,由于术锐等手术机器人生产商发展时间短,不少技术还不够纯熟,不一定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因此谨慎起见,不少医院宁可高价买国外的产品,也不愿意买术锐的机器人。
在这里需要说的是,国产突破是迟早的事情,但是如果没有本土企业来应用和提出改进建议,未来国产的设备依旧没有发挥的空间。
况且即便是达芬奇的手术机器人,一经面世的时候也需要医院来率先使用,如果当时多数医院不敢用达芬奇产品,何来今天的成就。
所以希望本土医院也能够给国产设备一点发展的机会,争取早日实现国产替代。
航天机电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半年度业绩扭亏为盈,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00万元至2400万元。
截至2022年7月14日收盘,航天机电(600151)报收于10.84元,上涨3.83%,换手率0.95%,成交量13.64万手,成交额1.47亿元。资金流向数据方面,7月1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074.19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649.29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424.9万元。融资融券方面近5日融资净流出1949.15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3.86万,融券余额增加。
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航天机电(600151)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利润率、经营现金流/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0.5星,好价格指标1星,综合指标0.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5星)
航天机电主营业务:卫星及卫星应用、运载火箭应用及其他民用航天相关产品的研制开发,汽车空调器、传感器、电机、自动天线等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及设备、电子电器、通讯设备、家用电器等产品,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的进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本企业包括本企业控股的成员企业,太阳能电池专用设备,太阳能发电、特种气瓶(限纤维全缠绕铝内胆气瓶),复合材料制造应用(涉及行政许可的凭许可证经营)。公司董事长为荆怀靖。公司总经理为赵立。
航天机电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1-6月盈利1600万元至2400万元,同比上年增244.17%至316.25%。
公告中解释本次业绩变动的原因为:
1.在“碳中和”目标、清洁能源转型的推动下,光伏产业需求旺盛,公司紧抓市场机遇,对光伏产线进行升级改造,产能释放,印度、欧洲、美国市场出口量增长,光伏产业业绩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2.公司制定外汇管理策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外汇管理工作,受美元、卢布汇率升值影响,本期汇兑收益同比大幅增加。
航天机电2022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8.21亿元,同比上升39.94%;归母净利润-1741.49万元,同比下降16.86%;扣非净利润-2147.87万元,同比下降24.49%;负债率46.38%,投资收益483.85万元,财务费用2001.75万元,毛利率6.64%。
该股最近90天内无机构评级。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259.74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185.29万,融券余额减少。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航天机电(600151)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利润率、经营现金流/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0.5星,好价格指标1星,综合指标0.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5星)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航天机电600151*消息公告》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航天机电600151*消息公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多少钱一台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