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公募基金2021年四季报披露已拉开大幕。
继中银基金、安信基金之后,1月15日,国投瑞银基金披露旗下部分基金四季报。值得注意的是,旗下专注新能源领域投资的基金经理施成管理的4只基金全部披露了四季报,而这也是首位披露四季报的百亿级基金经理。
持续高仓位,四季度聚焦新能源上游
作为一名新锐基金经理,施成自2019年3月起先后担任国投瑞银先进制造、国投瑞银新能源A、国投瑞银进宝、国投瑞银产业趋势A的基金经理,主要聚焦于新能源、制造业和TMT等领域投资。2021年二季度起,随着新能源的火爆行情,施成管理的基金净值一路走高,曾一度创造三只2021年之前成立的基金全数年内单位净值翻倍的佳绩。不过,此后随着锂电板块的回调,这三只基金净值也出现下滑,年内收益都约为60%左右。
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施成管理的四只基金合计规模达211.66亿元。这四只基金股票仓位均超过90%,且集中度相对较高,主要投向新能源赛道,包括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而单从四季度来看,其投资方向更加聚焦于新能源上游。
重仓股方面,上述四只基金十大重仓股基本一致。以施成在管规模最大的国投瑞银新能源为例,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四季度较三季度相比变换三只:联泓新科、新安股份、晶瑞电材淡出前十大重仓股,西藏矿业、盐湖股份、盛新锂能跻身前十大重仓股,分列第七、九、十大重仓股。另外,其前十大重仓股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四季度末时合计为62.56%,与三季度末时的53.63%相比,持仓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在四季报中,施成对2021年三季度的限电做出了详尽分析,他认为,限电对于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都产生了一些扰动,在限电逐步缓解后,我们可以从后视镜重新分析和评估这一事件带来的深远影响。“从能源的供给角度,结合政策,我们认为碳中和的实现是长期的目标和任务,并不会一蹴而就,未来不会通过‘运动式’来实现减碳。因此整个能源的供应会更加有序,新能源的发展也会更加从容,通过可持续发展来实现碳中和。”
开年遇回撤,新能源赛道投资怎么看?
2022年开年以来,新能源赛道出现大幅回撤,相关基金业绩承压,施成管理的四只基金年内跌幅均已超12%。不过,施成依然持续看好新兴产业,且更为关注上游环节。
施成在四季报中表示,新兴产业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断提升,目前的盈利持续向上游转移,中下游其他环节的盈利在被压缩。预计未来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都会呈现这一状态。直到最后的瓶颈环节解除后,产业链的高附加值会向下游或终端应用转移。
具体行业来看,设备制造业方面,随着新兴产业的快速增长,光伏、锂电、半导体等产能扩张都在持续进行。施成表示,潜在需求方面并没有问题。但对于整体的工业增速方面,总量中期来看都会受到电力“紧平衡”的制约。因此目前我们主要是继续观察后续变化,以及更加集中投向和新兴产业相关的制造业领域。
目前,对于新能源赛道的投资,基金经理的观点出现了一定分歧。
景顺长城基金杨锐文持谨慎乐观态度。他指出,过热的市场对产业的发展是不利的,中上游材料的价格过度上涨已经带来了很多的新进入者,各路资本开始围堵国内外的锂矿,化工巨头也纷纷宣布进军电动车材料领域。他认为,2021年的电动化是全面性beta行情,但是,到2022年电动化将会出现明显的分化,更需要寻找alpha的机会。
长城基金则表示,新能源板块的中长期趋势非常明确,一方面短期调整带来的缺口会成为很好的参与时机,另一方面当前板块内部已经出现分化,应当更加聚焦于产业链环节和个股基本面的变化与空间。
而对于新能源板块近期的下跌,信达澳银基金冯明远认为,从三、五年甚至更长的一个维度,在我们国家碳中和的政策框架之下,整个风光储能这一块,新能源板块的发展前景非常的明确的。因为产业是一个长期的维度,资本市场股价每天都在波动,短期的波动其实挺正常的,“有时候小狗它走得远还会走回来,然后可能它慢慢又会走远。”
2019年,方正中期期货经营业绩继续攀升,硕果累累。公司在收入保持稳定的同时,利润持续增长,客户权益、手续费收入市场份额继续提升,在行业中的竞争力稳步增强。方正中期期货总裁许丹良在接受期货日报
近日,方正中期期货总裁许丹良在接受期货日报
规划新三年战略
核心是“一稳两破局”
2019年,方正中期期货按照股东的统一部署,开始了新三年战略规划。据许丹良介绍,方正中期期货新三年战略规划的核心是“一稳两破局”:“稳”就是牢牢守住经纪业务优势;“两破局”就是要在风险管理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上实现突破,要大力发展风险管理业务,稳步发展财富管理业务。
从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要大力发展风险管理业务。现在期货公司的客户存在个性化的风险管理需求,而交易所场内交易是标准化产品,一般的产业客户很难完全对接,这就需要期货公司作为专业期货经营机构,运用场内交易的标准化产品,为实体经济个性化的风险管理需求提供一揽子服务。
在财富管理方面,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目前期货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偏小,以场内标准化产品为主,方正中期期货将进一步加强投研能力建设和自主管理水平,实现稳步发展。
“方正中期期货要进一步打造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大总部’,依靠‘大中台’强有力地支持一线业务、服务一线业务。”许丹良向期货日报
从“低质低价”
向“优质优价”转型
期货行业要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而做好服务的核心在于人才。许丹良认为,需要改变现在“低质低价”的行业初级竞争模式,逐渐向“优质优价”模式转型,期货行业才能积累利润、集聚人才,从而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11月21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证券基金行业文化建设动员大会上表示:证券基金行业是金融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但现在行业竞争一定程度上存在“底线竞争”的倾向,简单打价格战,专业附加值低。长此以往,不仅损害了队伍的能力,也拉低了行业的格局,影响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破坏了良性发展的生态。
许丹良认为,在期货行业即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期货公司迫切需要依托股东背景,找准自身定位,不断提升专业服务水平,构建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从“低质低价”的竞争模式向“优质优价”转型。
将合规和风控
视为公司发展底线
谈及方正中期期货连续6年获得期货公司分类评价的最高评级,许丹良表示,当前期货行业步入转型期,期货公司要加强合规管理,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实现创新发展和合规风控的动态平衡。
“行方正,以致远”,在合规经营方面,方正中期期货坚持“规范、诚信、专业、创新、共赢”的经营原则,坚持严格管理、依法经营,多年来一直持续、稳定、规范开展各项经营活动,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形象。
“方正中期期货每年元旦过后的第一次会议是合规和风控专题会议,公司各部门负责人都要出席,这已经形成了惯例。”许丹良告诉期货日报
在他看来,期货市场是交易风险的市场,期货公司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风险无处不在,直面风险、控制风险是期货行业发展的初心和使命。风险管理的理念,是公司本身就应具备的企业文化。
打造独具特色
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节”
每名员工每天都会数次经过方正中期期货的“企业文化走廊”,该走廊根据呈现内容和位置功能的不同分为公司介绍、获奖展示、文化活动、高管形象、员工风采等若干区域。对内让身处办公环境中的员工看见“文化”,对外向众多来访的高层领导和客户有效直观地传递公司优质的企业文化氛围。
据许丹良介绍,方正中期期货党总支在企业中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着力打造“红色引擎”。先后前往井冈山、遵义、西柏坡等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培训,通过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实景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实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增强企业员工建设祖国、建功企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与此同时,公司党总支连续两年将公开党课确立为年度工作会议的“必选动作”和“开场”,先后邀请罗援将军、戴旭教授以军人的视角讲授公开党课,以中国新时代、世界大变局及国家安全形势为授课内容,引导与会人员树立大局观,培育家国情怀和爱党、爱国、爱企意识。
方正中期期货的企业文化是:具有家国情怀,满怀责任感与使命感,以服务实体经济、实现金融报国为己任;具有共同的理想,以公司为事业,勇于担当,万众一心,追求企业卓越发展。
秉承“重在精准
胜在特色”的扶贫理念
2018年,方正中期期货荣获国务院扶贫办、中国社科院联合发布的《企业精准扶贫50佳案例(2018)》之一。
许丹良介绍说,近年来,方正中期期货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高度重视责任担当意识,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反哺社会,以金融报国为己任,将发挥期货行业特色服务实体经济、协助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公司的使命与责任。为此,方正中期期货组建了专门的扶贫工作小组,由公司总裁亲自挂帅督导,对公司整体扶贫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全面部署,探索多样化扶贫方式。
方正中期期货秉承“重在精准,胜在特色”的扶贫理念,通过期货特色帮扶、产业帮扶、教育帮扶等精准扶贫模式,帮助贫困地区企业及农户抵御市场价格风险,促进并优化生产及经营,助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带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在更宽领域和更广层次上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尽最大努力为贫困地区受帮扶对象的生产生活带来切实的帮助和利好。
据期货日报
公募基金2021年四季报披露已拉开大幕。
继中银基金、安信基金之后,1月15日,国投瑞银基金披露旗下部分基金四季报。值得注意的是,旗下专注新能源领域投资的基金经理施成管理的4只基金全部披露了四季报,而这也是首位披露四季报的百亿级基金经理。
持续高仓位,四季度聚焦新能源上游
作为一名新锐基金经理,施成自2019年3月起先后担任国投瑞银先进制造、国投瑞银新能源A、国投瑞银进宝、国投瑞银产业趋势A的基金经理,主要聚焦于新能源、制造业和TMT等领域投资。2021年二季度起,随着新能源的火爆行情,施成管理的基金净值一路走高,曾一度创造三只2021年之前成立的基金全数年内单位净值翻倍的佳绩。不过,此后随着锂电板块的回调,这三只基金净值也出现下滑,年内收益都约为60%左右。
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施成管理的四只基金合计规模达211.66亿元。这四只基金股票仓位均超过90%,且集中度相对较高,主要投向新能源赛道,包括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而单从四季度来看,其投资方向更加聚焦于新能源上游。
重仓股方面,上述四只基金十大重仓股基本一致。以施成在管规模最大的国投瑞银新能源为例,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四季度较三季度相比变换三只:联泓新科、新安股份、晶瑞电材淡出前十大重仓股,西藏矿业、盐湖股份、盛新锂能跻身前十大重仓股,分列第七、九、十大重仓股。另外,其前十大重仓股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四季度末时合计为62.56%,与三季度末时的53.63%相比,持仓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在四季报中,施成对2021年三季度的限电做出了详尽分析,他认为,限电对于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都产生了一些扰动,在限电逐步缓解后,我们可以从后视镜重新分析和评估这一事件带来的深远影响。“从能源的供给角度,结合政策,我们认为碳中和的实现是长期的目标和任务,并不会一蹴而就,未来不会通过‘运动式’来实现减碳。因此整个能源的供应会更加有序,新能源的发展也会更加从容,通过可持续发展来实现碳中和。”
开年遇回撤,新能源赛道投资怎么看?
2022年开年以来,新能源赛道出现大幅回撤,相关基金业绩承压,施成管理的四只基金年内跌幅均已超12%。不过,施成依然持续看好新兴产业,且更为关注上游环节。
施成在四季报中表示,新兴产业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断提升,目前的盈利持续向上游转移,中下游其他环节的盈利在被压缩。预计未来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都会呈现这一状态。直到最后的瓶颈环节解除后,产业链的高附加值会向下游或终端应用转移。
具体行业来看,设备制造业方面,随着新兴产业的快速增长,光伏、锂电、半导体等产能扩张都在持续进行。施成表示,潜在需求方面并没有问题。但对于整体的工业增速方面,总量中期来看都会受到电力“紧平衡”的制约。因此目前我们主要是继续观察后续变化,以及更加集中投向和新兴产业相关的制造业领域。
目前,对于新能源赛道的投资,基金经理的观点出现了一定分歧。
景顺长城基金杨锐文持谨慎乐观态度。他指出,过热的市场对产业的发展是不利的,中上游材料的价格过度上涨已经带来了很多的新进入者,各路资本开始围堵国内外的锂矿,化工巨头也纷纷宣布进军电动车材料领域。他认为,2021年的电动化是全面性beta行情,但是,到2022年电动化将会出现明显的分化,更需要寻找alpha的机会。
长城基金则表示,新能源板块的中长期趋势非常明确,一方面短期调整带来的缺口会成为很好的参与时机,另一方面当前板块内部已经出现分化,应当更加聚焦于产业链环节和个股基本面的变化与空间。
而对于新能源板块近期的下跌,信达澳银基金冯明远认为,从三、五年甚至更长的一个维度,在我们国家碳中和的政策框架之下,整个风光储能这一块,新能源板块的发展前景非常的明确的。因为产业是一个长期的维度,资本市场股价每天都在波动,短期的波动其实挺正常的,“有时候小狗它走得远还会走回来,然后可能它慢慢又会走远。”
7月4日生物股份(600201)涨6.31%,收盘报9.77元,换手率4.28%,成交量47.97万手,成交额4.59亿元。资金流向数据方面,7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579.34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250.79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3328.56万元。融资融券方面近5日融资净流入43.65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38.27万,融券余额减少。
重仓生物股份的前十大公募基金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9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2.1。
根据2022Q1季报公募基金重仓股数据,重仓该股的公募基金共9家,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公募基金为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A。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A目前规模为126.65亿元,最新净值1.5025(7月1日),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44%,近一年下跌13.93%。该公募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赵枫。
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A的前十大重仓股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基金十大重仓股》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基金十大重仓股、方正期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