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6月14日丨容大感光(300576.SZ)公布,公司于近日收到魏志均出具的《关于股份减持计划实施完毕的告知函》。截至公告日,魏志均减持股份计划期限届满,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截止2022年6月13日,公司监事魏志均未通过任何方式减持公司股份。
撰文/AI财经社 周享玥
编辑/ 游勇
一家最近因被网友戏称为“铁憨憨”而出圈的公司,出乎意料地成了角逐海航赛程中的黑马。
9月12日晚间,*ST海航发布公告称,海航集团的航空主业战略投资者已确定为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下称辽宁方大),若投资完成,辽宁方大可能会成为*ST海航控股股东。
这也意味着,在宣布破产重整226天后,千亿巨轮海航集团的“白衣骑士”即将落定。而这个接盘方辽宁方大颇有些特殊,它财大气粗却素来低调神秘。
前不久,辽宁方大还因为河南洪灾捐款事件出圈。起因是辽宁方大默默给河南捐款2亿元(1亿元现金+1亿物资),习惯了野性消费的网友,疯狂在互联网上寻找方大,希望买点他家东西表示支持。结果网友发现,这家以炭素、钢铁、医药为主业,兼营矿山、房地产等产业的大型企业生产的产品,都不是普通人能支持得了的。
“房买不起,药不能乱吃,那就买点猪饲料给狗子吧,应该也能吃哈。”一位网友调侃。类似的评论在抖音里铺天盖地,但其实很多网友也搞错了,方大集团并不卖猪饲料,卖猪饲料的是正大集团。
如今,辽宁方大因为可能控股海航而再次出圈。许多人好奇,它到底是什么来头?
(图源:视觉中国)
“黑马”辽宁方大是怎么逆袭的?
在角逐海航这场比赛中,辽宁方大算不上热门选手。
海航集团在今年1月宣布破产重整以来,外界一直好奇将会由谁接手。2021年3月,海航公开为航空主业招募战略投资者的消息传出以后,王均瑶的“均瑶系”、郭广昌的“复星系”以及方威的“方大系”(即辽宁方大)等更是陆续现身在潜在竞购方之列,甚至一度有传言京东、中国平安等均有意介入海航重整。
而航空资产一直以来都是海航的门面和安身立命之本,是海航集团旗下最为优质的资产。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其航空主业共运营有668架商用飞机,132架通航飞机,客运航线数量超1500条。
根据海航方面给出的竞争规则,“参赛者”需要有良好的商业信誉、较好的财务实力,同时需要确保重整后的海航依旧聚焦于航空主业发展。
为此,旗下拥有吉祥航空的“均瑶系”一度被寄予厚望。吉祥航空拥有78架空客A320系列客机与波音787-9梦想客机,是国内第二大民营航空公司,而吉祥航空的出资金额达到300亿元。紧接着,郭广昌的“复星系”也派出了自己的主力选手之一豫园股份,报出的收购重整金额是400亿元。
6月,辽宁方大悄悄在海南成立了海南方大航空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0亿元,注册地也选在海航总部所在地海口市。但显然,就航空产业经验这块,此前从未涉及过航空领域的辽宁方大在一众竞争者中不占据优势。
不过,辽宁方大一向擅长资产整合和资本运作。其实控人、方大集团董事会主席方威早年就因擅长资本运作,以低价接盘传统资产后通过精简成本等方式盘活公司业绩后退出,获得过“国资捕手”的称号。
方威是辽宁沈阳人,与多数草根企业家一样,自幼家贫,父亲曾以收铁片、铁丝、铁棍废品为生。而后来有关他第一桶金的主流说法同样与钢铁有关——“方威最早在辽宁抚顺收购废铁卖给当地钢铁厂,后来一家钢铁厂用一个铁矿抵欠他的钱,几年后,铁矿的价值飙升,方威由此发家”。
而据媒体早年间报道,1994年,21岁的方威甚至还出任过万达商贸中心总经理,“端过”王健林家的饭碗。
(图源:视觉中国)
但方威第一次“抄底”国有资产要等到2002年,此时,辽宁方大已经成立两年,抚顺一家国有炭素厂出现经营困难,29岁的方威就将其收购了下来,开始进入炭素行业,并于当年实现扭亏为盈。此后几年间,方威又相继收购重组了抚顺莱河矿业、沈阳焦化煤气、成都蓉光炭素、合肥炭素等企业,几经盘活下,至2005年末,方大集团总资产就已经达到13.95亿元,当年实现净利润2769万元。
而后,方威开始转战资本市场,先是在2006年,拿下了连亏两年濒临退市的上市碳素公司海龙科技,将旗下三家碳素企业注入其中,实现借壳上市,并更名为方大碳素;紧接着,方威又在2009年和2010年,先后将长力股份(后改名方大特钢)和*ST锦化(后改名方大化工)收归到了辽宁方大麾下。而2018年以后,在国企混改背景下,方威再次加大了收购力度,不仅拿下了第四家上市公司东北制药,还将吉林化纤、中兴商业、凌钢股份和北方重工等多家东北国企都纳入了“方大系”。
而这些曾经陷入困境的国企,在被辽宁方大收购后,都被赋予了“点石成金”的故事。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13日收盘,辽宁方大旗下4家上市公司方大碳素、方大特钢、中兴商业和东北制药市值分别为465.9亿元、20.58亿元、217.5亿元、74.81亿元,合计市值约778.79亿元。
至于“集团老大”辽宁方大,不仅在北京、上海两个超一线城市分别拥有一个实体总部以及一个金融和医药总部,更是早在2019年就实现了销售收入和总资产的“双千亿”,并在2020年再度突破1200亿元大关。
而随着“方大系”的不断壮大,方威早在2008年就以23.6亿元身家登上了“新财富500富人榜”,并在39岁那年以150亿元财富值排在了《2012胡润少壮派富豪榜》第二位,超过了同为白手起家的陈天桥、江南春等人,仅次于杨惠妍。2018年,方威更是以450亿元财富排在钢铁行业第一位,成为了“钢铁首富”。
如今,面对海南省国资委实控的这个巨无霸(*ST海航由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控股,海南国资委是实控人),方大还是将其拿下。方威曾在集团年会上说:“到我老了干不动的那天,会把企业交给党和政府,不会留给子女,这是为了下一代好,同时也是为我们干部员工负责,党和政府给了平台,我必须要回报国家,所以方大集团收购企业不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以前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
而据业内人士分析,最终决定这场比赛中谁能胜出的关键因素还是在价格上,毕竟,海航目前最急需解决的正是债务问题。此前,在*ST海航的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上,管理人就曾披露,已收到来自数千家债权人的申报金额近3500亿元。
不差钱的方主席
很多人知道辽宁方大这家公司,很有可能是因为每年A股排出的上市公司高管天价年薪榜单。
早在2012年,辽宁方大旗下的上市公司方大特钢的时任董事长钟崇武就曾以1516.7万元年薪,排在了当年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第二名,仅次于万科董事长王石的1560万元。次年,钟崇武更是直接赶超王石,以高达1973.54万元的薪酬登上了A股高管之首,并继续蝉联了2014年和2015年的冠军之位,堪称“A股打工皇帝”。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方大系”另一家上市公司方大炭素。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年薪top2,就分别来自于方大碳素时任董事长党锡江、方大特钢时任董事长谢飞鸣,分别获得了4076.97万元和3169.97万元年薪。
除了给高管大手笔发工资,方大每年春节前给员工发钱,发的都是一捆一捆的现金,这些百元大钞砌成了现金墙,视觉冲击力非常强。而背后都会悬挂一条横幅:衷心感谢方威主席的深情厚爱。
据媒体当时的报道,2018年,辽宁方大旗下一家孙公司九江萍钢钢铁有限公司就筑起了“现金墙”,该公司1万名左右的员工均可获得人均5万元的现金红包。而在此之外,辽宁方大还在方大特钢、方大炭素等旗下公司也都发放了人均上万元的现金红包。
此后,“方大系”的“现金墙”甚至成了网友们每年春节前夕必定围观的一项“传统”。就连2018年才并入“方大系”的东北制药也不例外。据公开信息,东北制药在2019年1月摆出了一堵共计8000万元的“现金墙”,给员工派发人均一万元的现金红包。最近的一次则是在2021年春节前夕,方大特钢为5000余名员工每人派发了1万元红包,甚至连60岁以上退休员工也可以领到人均1000元的红包。
可以说,在奖励员工这件事上,方威确实足够“大方”,也擅长以各种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2020年10月,方大九钢就曾举办一个“轿车发放仪式”,耗资5亿元,奖励员工2933台江铃福特领界和1183台一汽大众迈腾。而发放奖励的原因,则是因为方大九钢在被辽宁方大收购前实际上处于濒临破产的状态,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方威承诺从2016年开始,方大九钢如果能连续5年实现预定利润目标,就向每位员工奖励一辆价值10万元左右的轿车。
而辽宁方大的最近一次出圈则是今年7月发生河南水灾后,辽宁方大大手一挥,第一时间捐出总价2亿元的现金和物资。
(图源:辽宁方大官方
但不同于其他捐款企业,辽宁方大联系河南省慈善总会商量捐款时已是当天晚上9点以后,银行的大额转账系统已经关闭,辽宁方大为了保证当天捐款到位,于是将1亿元现金分成了一百笔,每次转账100万元,总共转了100次。
这一举动无疑戳中了一众网友的心。但热心的网友一查才发现,这家企业的官方微博粉丝才91个,官微甚至因为长期不用弄丢了密码,完全没有任何宣传,而这样“做好事不留名”的事,并非第一次,此前多次地震中,辽宁方大曾向灾区捐赠过数千万元。去年新冠疫情期间更是向湖北捐赠了3亿元,获得过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称号。
于是,辽宁方大不仅喜获了一个“辽宁憨憨”的戏称,更是靠着#辽宁企业转账100次援助河南#、#送辽宁憨憨上热搜#等话题在微博引起了热议。引得一众网友直呼,“这样的企业必须支持一下”,却因辽宁方大只有炭素、钢铁、化工和医药等产品,感叹一声,“打扰了,这个真的支持不起”。
不过,方大收购海航之后,网友可以去乘坐海南航空,开始“野性消费”了。
但海航方面目前还未披露重整计划草案,而这一重整计划草案也须经法院裁定批准后方可生效,辽宁方大最终是否能够成功上位,上位后又是否能够靠着多年盘活国资的经验,成功救海航于水火,暂时还难有定论。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分享出品,
当地时间3月16日晚至17日凌晨,日本福岛地区接连发生三次、最高震级为7.3级的地震,并造成福岛、东京多地停电,导致4人死亡,逾百人受伤。日本气象厅官员表示,未来两到三天仍有很大可能再次发生强震。
先是国际地缘事件,现在日本又发生地震,一系列的消息,让原本略微舒缓的半导体供应链再度绷紧,芯慌可能加剧。
3月17至18日,半导体板块应声上涨,其中,容大感光一马当先,两天内涨幅28%,目前公司市值68.23亿元。
光刻胶国产替代或加速
据悉,本次日本大地震的震中位于福岛县外海,主要辐射到日本东北、关东及中部区域,在此区域内有东芝、索尼、瑞萨、信越及胜高的一些工厂,因此波及的半导体产品较广,主要涉及MCU、CIS、大硅片及电子化学品等。
芯片的供应链长且复杂,链条中的某一环受损,都会导致最终的成品蒙受打击。再加上目前全球半导体产能本就紧张,如果事件进一步发酵,可能会加剧下游的结构性缺货。
2021年2月,日本福岛就曾经发生超过7级地震,导致信越化学在福岛的晶圆工厂短暂停工,且KrF光刻胶产线受到破坏。更深远的影响则是,中国数家晶圆厂遭遇KrF光刻胶断供,并间接促使国产光刻胶的替代进程加快。
所以,本次地震同样引发市场担忧,日本光刻胶产能可能受限,影响半导体供应链安全,从而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光刻胶又称光致抗蚀剂,由感光树脂、增感剂和溶剂3种主要成分组成的对光敏感的混合液体。光刻技术目前被广泛用于电路图形生成和复制,是半导体制造最为关键的技术。
据SEMI预测,2021年全球半导体光刻胶及其配套试剂的总体市场规模占比将达12.9%,仅次于硅片和电子特气;2025年国内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亿元。随着我国半导体晶圆代工的产能持续攀升,为我国半导体光刻胶的市场也带了较为广阔的空间。
不过由于技术实力、起步较晚等因素,2020年中国半导体光刻胶中,内资企业市场份额仅为29%,外资企业市场份额达71%。其中,日本在半导体材料领域堪称“卡脖子”地位,信越化学的光刻胶产品位于全球第一梯队,占据全球20%的光刻胶市场。
虽然当前我国光刻胶与全球先进水平差距甚远,但伴随全球半导体产业东移,加上我国持续增长的下游需求和政策支持力度,今后国产替代将成为长期趋势。
平安证券研报指出,目前国内半导体光刻胶主要以低端产品为主,技术水平与国外差距甚远。但在多项国家政策支持和大基金注资的背景下,国产替代将成为长期趋势。国内产业链下游企业逐渐意识到核心材料国产化的重要性,国内厂商也在积极研发中高端产品、加速客户和产品导入、扩建相关产能,在探索中砥砺前行,从而抓住国产化的契机。目前已有少数企业已开始崭露头角,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定增6.7亿,发力光刻胶
容大感光位于深圳市,目前已逐步形成了PCB感光油墨、光刻胶及配套化学品、特种油墨三大主营业务,公司还是经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值得一看的是公司的光刻胶业务。光刻胶根据应用领域不同,主要可分为PCB光刻胶、显示用光刻胶和半导体光刻胶。目前公司的光刻胶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平板显示和LED芯片,技术门槛相对不高。
营收方面,目前容大感光的光刻机业务占比较低,不超过10%,不过增速较高。容大感光2018至2020年销售额由1376.45万元增长至2533.01万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5.66%,公司目前已与莱宝高科、扬杰科技、三安光电等下游重点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不过,容大感光仍在扩张产能。3月7日,容大感光发布公告称,拟定增募资不超过6.7亿元,用于光刻胶项目。
具体包括:年产1.20亿平方米感光干膜光刻胶项目,年产1.53万吨显示用光刻胶、半导体光刻胶及配套化学品,建设单体包括研发楼、车间、仓库、储罐等。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将新增感光干膜、显示用光刻胶和半导体光刻胶产能,其中显示用光刻胶主要以TFT阵列用光刻胶为主,半导体光刻胶主要以g/i线光刻胶为主。
公司表示,通过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公司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巩固行业领先地位,顺应光刻胶行业国产化替代的大背景。
结语——
容大感光研报覆盖较少,由于沾边光刻胶业务,股价强势反弹。不过公司的产品和半导体级别的光刻胶有一定区别,本次反弹,更像是一次事件性的催化,体现出A股市场对于半导体国产替代的预期。
当地时间3月16日晚至17日凌晨,日本福岛地区接连发生三次、最高震级为7.3级的地震,并造成福岛、东京多地停电,导致4人死亡,逾百人受伤。日本气象厅官员表示,未来两到三天仍有很大可能再次发生强震。
先是国际地缘事件,现在日本又发生地震,一系列的消息,让原本略微舒缓的半导体供应链再度绷紧,芯慌可能加剧。
3月17至18日,半导体板块应声上涨,其中,容大感光一马当先,两天内涨幅28%,目前公司市值68.23亿元。
光刻胶国产替代或加速
据悉,本次日本大地震的震中位于福岛县外海,主要辐射到日本东北、关东及中部区域,在此区域内有东芝、索尼、瑞萨、信越及胜高的一些工厂,因此波及的半导体产品较广,主要涉及MCU、CIS、大硅片及电子化学品等。
芯片的供应链长且复杂,链条中的某一环受损,都会导致最终的成品蒙受打击。再加上目前全球半导体产能本就紧张,如果事件进一步发酵,可能会加剧下游的结构性缺货。
2021年2月,日本福岛就曾经发生超过7级地震,导致信越化学在福岛的晶圆工厂短暂停工,且KrF光刻胶产线受到破坏。更深远的影响则是,中国数家晶圆厂遭遇KrF光刻胶断供,并间接促使国产光刻胶的替代进程加快。
所以,本次地震同样引发市场担忧,日本光刻胶产能可能受限,影响半导体供应链安全,从而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光刻胶又称光致抗蚀剂,由感光树脂、增感剂和溶剂3种主要成分组成的对光敏感的混合液体。光刻技术目前被广泛用于电路图形生成和复制,是半导体制造最为关键的技术。
据SEMI预测,2021年全球半导体光刻胶及其配套试剂的总体市场规模占比将达12.9%,仅次于硅片和电子特气;2025年国内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亿元。随着我国半导体晶圆代工的产能持续攀升,为我国半导体光刻胶的市场也带了较为广阔的空间。
不过由于技术实力、起步较晚等因素,2020年中国半导体光刻胶中,内资企业市场份额仅为29%,外资企业市场份额达71%。其中,日本在半导体材料领域堪称“卡脖子”地位,信越化学的光刻胶产品位于全球第一梯队,占据全球20%的光刻胶市场。
虽然当前我国光刻胶与全球先进水平差距甚远,但伴随全球半导体产业东移,加上我国持续增长的下游需求和政策支持力度,今后国产替代将成为长期趋势。
平安证券研报指出,目前国内半导体光刻胶主要以低端产品为主,技术水平与国外差距甚远。但在多项国家政策支持和大基金注资的背景下,国产替代将成为长期趋势。国内产业链下游企业逐渐意识到核心材料国产化的重要性,国内厂商也在积极研发中高端产品、加速客户和产品导入、扩建相关产能,在探索中砥砺前行,从而抓住国产化的契机。目前已有少数企业已开始崭露头角,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定增6.7亿,发力光刻胶
容大感光位于深圳市,目前已逐步形成了PCB感光油墨、光刻胶及配套化学品、特种油墨三大主营业务,公司还是经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值得一看的是公司的光刻胶业务。光刻胶根据应用领域不同,主要可分为PCB光刻胶、显示用光刻胶和半导体光刻胶。目前公司的光刻胶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平板显示和LED芯片,技术门槛相对不高。
营收方面,目前容大感光的光刻机业务占比较低,不超过10%,不过增速较高。容大感光2018至2020年销售额由1376.45万元增长至2533.01万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5.66%,公司目前已与莱宝高科、扬杰科技、三安光电等下游重点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不过,容大感光仍在扩张产能。3月7日,容大感光发布公告称,拟定增募资不超过6.7亿元,用于光刻胶项目。
具体包括:年产1.20亿平方米感光干膜光刻胶项目,年产1.53万吨显示用光刻胶、半导体光刻胶及配套化学品,建设单体包括研发楼、车间、仓库、储罐等。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将新增感光干膜、显示用光刻胶和半导体光刻胶产能,其中显示用光刻胶主要以TFT阵列用光刻胶为主,半导体光刻胶主要以g/i线光刻胶为主。
公司表示,通过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公司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巩固行业领先地位,顺应光刻胶行业国产化替代的大背景。
结语——
容大感光研报覆盖较少,由于沾边光刻胶业务,股价强势反弹。不过公司的产品和半导体级别的光刻胶有一定区别,本次反弹,更像是一次事件性的催化,体现出A股市场对于半导体国产替代的预期。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容大感光(300576)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容大感光(300576)股吧、方大集团董事长背景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