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出乎意料了!今天由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结算工程款综合单价系数〖工程预付款起扣点 综合单价的计算公式 〗方面的知识吧、
1、计算公式一般为:综合单价=/清单工程量。其中,直接工程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间断性措施费用和其他直接费用则根据具体工程内容和合同约定而定。通过这个公式,可以更加准确地计算每个分项工程的成本,从而确保工程的盈利性和成本控制。
2、②起扣点计算法。式中:T——起扣点(即工程预付款开始扣回时)的累计完成工程金额;P——承包工程合同总额;M——工程预付款总额;N——主要材料及构件所占比重。预付款担保①含义:指承包人与发包人签订合同后领取预付款前,承包人正确、合理使用发包人支付的预付款而提供的担保。
3、第二节:记住产量定额和时间定额的互换,标准砖砌体计算公式,损耗率公式,单位产品机械时间定额。第三节:无第四节:赢得值法,施工成本分析方法(因素分析法)下面的公式第五节:工程预付款起扣点公式(这个可能你不好理解,你去百度一下,看下例子就明白了),价格调值公式。
4、工程进度款计算的两个方面:工程量确认和单价的计算方法(可调工料单价和固定综合单价)通常情况下,发包人只办理总包的付款事项。分包人的工程款由发包人根据总分包合同规定向总包提出分包付款数额,由总包人审查后列入“工程价款结算帐单”统一向发包人办理收款手续,然后结转给分包人。
5、第二节内容包括产量定额和时间定额的互换,标准砖砌体的计算公式,损耗率公式以及单位产品机械时间定额。第三节则没有特别强调的内容。第四节重点在于赢得值法和施工成本分析方法(因素分析法)下的公式。第五节介绍了工程预付款的起扣点公式,以及价格调值公式。
6、第二节的内容相对简单,需要记住产量定额和时间定额之间的转换关系,标准砖砌体计算公式,损耗率公式以及单位产品机械时间定额。第三节的内容不多,第四节则是赢得值法和施工成本分析方法(因素分析法)下的公式。
〖壹〗、应依据实际发生的工程量进行结算。招标文件中工程量与实际发生量不一致是很正常的事情,主要涉及测量误差、施工工序以及工程变更等多种因素。现在工程招标一般要求施工单位报综合单价,你的招标文件中也应注明最终结算价以实际发生量为准,结算价=综合单价*实际发生量。
〖贰〗、然后就按合同约定办呗。通常是按实际施工的工作量结算的。现在工程款都是按工作量结算而不是按建筑面积吧?只有卖给购房户的房子才是按面积计算的。具体多少工作量,就按造价预算来计,有标外工作量的另算,这些应该是每个月都计算好并报监理单位审核、建设单位确认的。
〖叁〗、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单层住宅如内部带有部分楼层(如阁楼)也应计算建筑面积。(2)多层或高层住宅建筑的建筑面积,是按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其底层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或二层以上按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按合同约定范围(10%以dao)的工程款为:2000×(1+10%)×400=880000元。
+2000*10%)*400+(2400-2200)*400*0.9=952000元2000(1+10%)*400+(2400-2200)*400*0.9=952000元。
合同中有约定按合同约定,如果没有约定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6条调整,实际工程量少清单工程量15%以上,综合单价调高。
确定组合定额子目清单项目一般以一个“综合实体”考虑,包括了较多的工程内容,计价时,可能出现一个清单项目对应多个定额子目的情况。因此计算综合单价的第一步就是将清单项目的工程内容与定额项目的工程内容进行比较,结合清单项目的特征描述,确定拟组价清单项目应该由哪几个定额子目来组合。
合同中没写明措施费包干那工程量可以调整。综合单价法只针对价格。
实际完成工程量超出了合同(范本)条款中约定的10%~15%;由于工程量增加原投标综合单价也要重新(调整)做。原来招标时的(工程量)清单是结算时工程量的参考数。是招标档案内容之一,装在工程内业档案里。
按合同约定范围(10%以dao)的工程款为:2000×(1+10%)×400=880000元。
实际工程量2400立方米已经超过清单工程量2000*1=2200立方米,所以按照合同约定,综合单价调整为400*0.9=360元/立方米,进而,该混凝土工程的结算价款为2400*360=84*10000元=84万元。
每季度第一个月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按照去年的苗价行情综合取定编制的《工程苗木材料预算调整价格》。
分享到这结束了,希望上面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