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跨境通股票
截止到昨天(9月30日),2020年度国储棉轮出工作今日已结束,共计66个交易日,累计计划出库50.40万吨,累计成交50.34万吨,累计成交率99.87%,其中新疆棉成交28.32万吨,地产棉成交22.02万吨;成交*价13120元/吨,*价10440元/吨。双节后,国储棉价托底支撑作用不再,市场棉花价格走势又该如何?
期现价格震荡上行同比偏强
进入三季度以来,随着市场皮棉消费的陆续恢复,国内棉价基本呈现震荡偏强上行态势。截止到9月30日,棉花期货主力收盘价12795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780元/吨,同比涨幅6.5%;而郑棉期价作为现货市场价格的风向标,两者走势大体相同,据数据显示,截止至今,国内新疆棉3128报价12900-13000元/吨,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籽棉价格高开加工成本支撑
据跟踪,随着9月份新年度棉花陆续开秤,籽棉收购价大体呈现高开态势。截止到9月30日,北疆机采籽棉价格5.6-5.8元/公斤(衣分40%),较去年同期略高0.5元/公斤,南疆手采棉6.3-6.5元/公斤(衣分40%),较去年同期略高0.5-0.7元/公斤。其主要原因一是今年度轧花厂生产线增加,加工产能扩大,而新棉产量基本稳定,市场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二是新棉未集中上市,籽棉供应量不足,轧花厂抢收情绪蔓延。
就目前来看,北疆机采棉加工成本在13200元/吨,南疆手采棉加工成本在13700元/吨左右,目前期现盘面处于倒挂,但在皮棉成本支撑下,盘面下跌空间较小。
下游纱价小涨“金九”需求略显
进入金九阶段,国内纱价整体小幅抬升。目前纯棉32s环锭纺价格18974元/吨,较月初价格上涨317元/吨,涨幅1.7%。主要受传统消费旺季需求带动,纱线市场订单略有增加,且成品库存较去年同期偏少,在原料坚挺价格支撑下,纱线报价略有走强态势。另据海关总署数据,8月,纺织服装出口2169.6亿元,增长22.6%,其中纺织品出口1032.3亿元,增长49.7%,服装出口1137.3亿元,增长5.2%。2020年1-8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13188.8亿元,增长11.6%,其中纺织品出口7375.5亿元,增长37.8%,服装出口5813.3亿元,下降10.2%。整体来看,纺织服装出口数据转好,但修复较缓慢。
宏观多空因素交织
目前国内棉市基本面供大于求格局已是常态化,而宏观面消息对棉花期货价格走势影响偏强。利空方面。近期欧美疫情恐有继续蔓延态势,国外出口订单继续受阻,而国内秋冬季二次疫情复发可能性不可小觑,市场担忧情绪未消。利多方面,截止至今,2020年度国储棉拍卖工作基本结束,据统计,目前国储棉库存仅剩150万吨左右,已低于警戒线位置,而根据国家有关机构发布,如国内外棉花市场发生重大变化,根据市场调控等需要,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对轮换安排作必要调整,那么新年度不排除收储可能性。
综上所述,在传统金九下游需求带动下,棉市交投略好,期现价格震荡偏强。双节后,即将是新棉大量上市期,市场供应端将宽松,但受传统旺季以及皮棉加工成本支撑,棉花价格大涨大跌可能性不大。宏观面上,关注美国总统大选、全球秋冬疫情发展情况以及国内收储消息,建议市场人士审时度势,在收购新棉方面切不可盲目du涨后市。
连续3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累计偏离-16.87%。5月17日早间,跨境通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交易异常并对此作出说明。
跨境通方面表示,目前跨境通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且在股票异常波动期间,跨境通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的股东并未出现买卖股票的情况。
据悉,跨境通股票自 2021年5月7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特别处理。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0 年修订)》相关规定,跨境通在首个会计年度出现以下六个情形之一,深圳证券交易所将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据了解,2020年跨境通实现营业收入170.21亿元,同比小幅下滑4.77 %,同时重要盈利指标均呈持续亏损状态,且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其中实现净利润-33.76亿元,较上年同期-27.24亿元亏损幅度扩大6.52亿元。
2021年一季度,跨境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降30.81%至31.11亿元,利润总额同比大幅下滑57.43%至0.72亿元。
不仅营收、利润双双降低,近日跨境通高层管理人员也频繁变动。
5月8日,跨境通发布公告称,徐佳东先生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监事李杰女士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监事职务,内部审计负责人王小玉女士因工作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内部审计负责人职务。
5月13日,跨境通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林义伟先生、独立董事李忠轩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相关职务,林义伟先生和李忠轩先生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3月25日消息 国内期货市场,棉花期货主力合约报14710元/吨,跌2.36%,创下2020年12月23日以来新低。
在美联储加息,大宗商品大跌背景下;棉花期货也遭到疯狂抛售,今日棉花一度大跌8%,价格*触及16885元/吨,创近10个月新低。自6月份以来,棉花一路下跌,累计跌幅达到17%!ICE棉花本月跌幅更是超过20%。>>>期货双向交易,做空也能赚钱,马上开通期货账户
对于棉花为何持续大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美联储疯狂加息经济衰退担忧升温
近期,在美国大幅加息背景下(6月加息75个基点),全球进入加息周期,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情绪升温。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挫,铜、铁矿、煤炭等价格均遭重创;处于高位农产品也未能幸免,棉花期货自22000关口一路跌至17000附近。并且美联储在7月至少还会加息50个基点以上,市场担忧情绪对大宗价格施压。
2、美国全面禁止新疆棉
欧美对疆棉的抵制加强,据市场消息,拜登政府对新疆产品全面实施禁令,从2022年6月开始,美国海关将针对中国进口的产品加强审查,一旦查出该产品所用棉花来源于中国新疆、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将被扣押甚至当场销毁。
3、供应端维持宽松局面
据棉花信息网数据,5月全国棉花商业库存416.28万吨,同比增加58.49万吨(增幅16.3%),为历史同期*水平,且同比增幅持续扩大,显示出上游棉花供应宽松的局面。目前新疆仍有大量棉花尚待销售,销售进度大幅慢于往年同期水平。随着还贷日期不断逼近,轧花厂面对严重的亏损,等待国家轮入政策预期落地。
国际方面,美国农业部6月供需报告继续下调2021/2022年度全球棉花产量及期末库存,主要因印度和巴西产量下调较多。本年度国际棉花供应偏紧格局仍未改变,支撑外盘棉花市场继续高位运行。不过,高棉价对消费的抑制效应正在显现,美国农业部下调了本年度及下年度的全球棉花消费量,全球终端需求增速也在边际放缓。
4、消费淡季、需求低迷
目前,正值纺织业消费淡季,且下游订单不足导致需求走弱。东南亚国家面对疫情躺平导致订单外流,纺织企业订单持续不足,产成品库存不断累积。随着纺织进入淡季,新增订单不足,需求本身就疲弱,而5月下旬-6月棉花期现货价格的持续快速下跌令贸易商及下游企业采购节奏进一步放缓,平均开工率仍然维持在5成以下的低位水平。
国泰君安期货分析称,受ICE棉花大幅下跌影响,市场悲观情绪继续蔓延,国内棉花期货进一步下跌。国际棉花价格的大幅下行,特别是棉花远期价格的下行,让市场对新年度的棉花需求前景更加悲观,这种对需求极度悲观的情绪,目前主导国内外棉花市场,阶段性行情的止跌企稳,仍然需要看到需求端给予支撑,无论是下游的集中采购,抑或是政策的支持。
熊市慢慢!棉花中长期或继续下跌
对于棉花后续走势,申银万国期货分析称,国内新年度棉花产量预计持稳,但下游需求持续不佳,外贸出口形势严峻,而上游轧花厂还贷压力不断增加,短期棉价将继续承压。不过近期郑棉跌幅较大,利空因素已经部分被反映,市场目前正在等待反弹驱动的出现,对于新疆棉轮入政策的呼声不断升温,如果后期国家进行收储,那么棉价仍有大幅反弹的可能性。不过在2022/23年度全球棉市供需宽松的基调下,棉价中长期走势依旧趋弱。
东证期货在半年度报告中指出,棉花整体进入熊市。悲观的需求前景主导下,国际棉市前景偏空;国内供需双弱,上游轧花厂的库存及资金压力仍有待消解,下游纺织仍面临着“产品库存积压、订单不足”的困境,未来内需边际改善的幅度不确定、外需在欧美对疆棉的加大抵制下也不乐观,需求前景难以给予市场坚定的信心,再加上6-7月是纺织淡季,美联储7月份可能还将激进加息,外部宏观环境偏空。
因此,预计三季度郑棉弱势行情料将延续,势头或有所减缓,四季度新棉收购上市期存在收储的预期,叠加利空情绪在三季度得到持续释放,四季度价格或现弱反弹。整体而言,下半年郑棉熊市难以扭转。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棉花期货价格走势图》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棉花期货价格走势图、跨境通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