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产配置上,高净值人群倾向于多元化。他们认为资产配置就像行驶在大海中的帆船,包括稳健的主体资产(如房产、中长期储蓄险等)、进取型资产(如股票、基金等)、保障(如健康险)、以及日常现金流(如日常生活支出的资金)。
该报告揭示了不同群体在理财目标、风险偏好及对私人银行的认知等方面的差异。高净值人群倾向于中等风险与保守的投资策略,在金融环境变化影响下,更加谨慎地进行投资决策。45%-55%的中低风险投资者表现出更为保守的态度,转向低风险、高流动性的投资或撤资。
国内高净值人群呈现以下特征:更年轻化:新兴高净值人群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至40岁之间,相比以往的高净值人群,呈现出更加年轻化的趋势。他们的财富来源多为科技企业,反映了当前科技行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崛起和重要性。
高净值人群可以分为五大类型:炫秀派、勤勉派、切实派、保守派、均衡派。
1、年报告指出,中国私人财富市场潜力巨大,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依然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势头。2008年中国内地个人持有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人民币的高净值人群约30万人,共持有8万亿人民币的可投资资产。
2、《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的解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财富分布地域差异显著:广东、上海、北京等五省市的高净值人群数量超过2万人。山东、辽宁、河北等六省市的高净值人群数量相对较少,仅有一至二万人。数据揭示了东西部以及沿海与中小城市之间在富豪数量上的显著差距。
3、统计分析发现,中国高净值人群可以根据职业和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分为六大类,他们在投资态度、需求和行为上展现出显著差异。
4、就私人财富规模而言,2008年,中国高净值人群共持有8万亿人民币的可投资资产,其中,超高净值人群个人财富总量达到4万亿人民币,在高净值人群内部财富占比达到16%。这份报告是*通过大规模一手调研收集数据,涉及了全国17个省份的近30个城市,收集了近700份有效调研样本。
5、《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估计至2009年底,中国个人持有可投资资产达一千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人群将达到32万人,同比增长6%;其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超过9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