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4月22日,小编了解到,科创板上市公司博睿数据(688229.SH)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3,884.04万元,同比减少15.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13.91万元,同比减少48.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14.23万元,同比减少60.81%。
同时公布关于2020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为真实反映北京博睿宏远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情况,公司于2020年末对公司的应收账款、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无形资产等进行了全面清查,在清查的基础上,对应收账款回收的可能性、各类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等事项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评估后,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拟对以下应收票据坏账损失、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等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债权投资等,本公司以单项或组合的方式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和财务担保合同等的预期信用损失进行估计。
本公司考虑有关过去事项、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等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计算合同应收的现金流量与预期能收到的现金流量之间差额的现值的概率加权金额,确认预期信用损失。
如果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本公司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如果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本公司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金额,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通过比较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违约的风险与在初始确认日发生违约的风险,以确定金融工具预计存续期内发生违约风险的相对变化,以评估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通常逾期超过30日,本公司即认为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已显著增加,除非有确凿证据证明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
如果金融工具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信用风险较低,本公司即认为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
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某项金融资产已经发生信用减值,则本公司在单项基础上对该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对于由《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2017)规范的交易形成的应收款项和合同资产,无论是否包含重大融资成分,本公司始终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
对于租赁应收款,本公司选择始终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
本公司不再合理预期金融资产合同现金流量能够全部或部分收回的,直接减记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
根据上述标准,2020年公司计提应收款项减值损失3,356,170.17元,其中应收账款计提信用减值损失3,225,608.64元,商业承兑汇票计提信用减值损失82,154.46元,其他应收款计提信用减值损失48,407.07元。
本次计提各项信用减值和资产减值准备减少公司2020年度利润总额3,356,170.17元,上述金额已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确认。
本次计提信用减值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符合《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公司相关会计政策的规定,遵循谨慎性、合理性原则,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能够更真实、准确地反映公司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及经营成果,不存在操纵利润、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的行为。”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元(含税)。截至审议本次利润分配预案的董事会召开日,公司总股本为44,400,000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888万元(含税),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包含中期已分配的现金红利)占公司累计可供分配利润40.82%,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自成立以来,博睿数据始终秉承“以数据赋能IT运维”的理念,致力为企业级客户提供应用性能监测服务、销售应用性能监测软件及提供其他相关服务。公司主要业务属于IT运维管理(ITOM)领域的重要分支——应用性能管理(APM)行业。
公司产品可通过监测、分析、优化企业软件应用的性能状况,如APP是否卡顿崩溃、交易的响应时间、服务器负载情况等,帮助企业精准定位影响其软件应用使用性能和用户体验的原因,助力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
此外,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约3055.78万元,同比增长6.61%;归母净利润亏损约1579.81万元,同比下降546.99%
5月4日丨ST西源(600139.SH)公布,公司股票将于2022年5月5日停牌1天。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起始日为2022年5月6日,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的股票简称为*ST西源,股票代码为600139,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仍为5%。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将继续在风险警示板交易。
4月27日,小编了解到,A股上市公司博睿数据(代码:688229.SH)发布2022年一季度业绩报告。
2022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16.23万元,同比增长5.25%,净亏损2319.02万元,亏损同比扩大46.79%,基本每股收益为-0.52元。
公司所属行业为计算机应用。
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7.98亿元,营业利润为-2914.71万元,应收账款为6931.39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53.70万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420.21万元。
博睿数据,公司全称北京博睿宏远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02月29日,现任总经理李凯,主营业务为为企业级客户提供应用性能监测服务、销售应用性能监测软件及提供其他相关服务。
在不少IPO项目遭遇否决和撤材料的同时,科创板的再融资审核也出现了新动态。
博睿数据(688229.SH)3月8日公告称,其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可转债申请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下称上市委)的2022年第15次会议上未能获得通过。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科创板创设并开市运行两年多来,首起遭到上市委否决的再融资项目。
作为此次上会申请可转债发行的主角,博睿数据上市不到两年就出现了业绩变脸,而上市委在会议上对其此次包括先前IPO的信息披露、风险提示及融资必要性等多个要素提出多项质疑。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被否案例的出现,意味着科创板的再融资审核坚持了从严的监管尺度和审查标准,而对上市公司来说,也并非“一上了之”,其增发等后续资本运作仍需要以较高的信息披露和规范标准来予以匹配。
上市变脸遭诘问
作为一家2020年登陆科创板的网络服务检测企业,博睿数据上市还不到两年就出现了业绩的大幅“倒退”,成为制约其再融资合理性的关键问题。
根据财报数据,博睿数据在2018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的报告期内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1亿元、0.56亿元、0.22亿元和-0.81亿元。
对此,上市委要求博睿数据解释其上市后净利润立即大幅下滑的原因,并结合其APM (应用性能管理)业务的发展趋势说明自身持续经营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由于上市后出现了业绩变脸,交易所也对其IPO阶段的信披问题进行了“秋后算账”,并要求其说明 IPO 招股说明书的相关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是否充分,同时要求保荐代表人发表明确意见。
“虽然科创板并不强制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提出硬性要求,但如果上市后的业绩突然出现了变脸,意味着之前IPO阶段的风险提示、信息披露可能存在瑕疵。”上海一位投行人士指出,“这也说明监管层在再融资环节对科创板公司可能出现的‘业绩变脸’问题保持了从严、审慎的监管态势。”
此外,博睿数据账面仍然具有较大规模的货币资金,此时的募投合理性也遭到了交易所的质疑。
截至2021年9月底,博睿数据仍然持有高达6.64亿元的货币资金,占其资产总额的82.18%,其现金充沛程度明显较高,且同期负债总额仅有0.33亿元。
“这是一家典型的轻资产技术公司,而且账上现金非常充沛,这个时候在发可转债融资,很容易引来市场的‘圈钱’质疑。”上述投行人士指出。
此外,此番博睿数据申请发行的2.55亿元可转债将用于NPM(网络性能监测 )产品研发升级及产业化、研发中心升级建设、营销网络建设三大项目,而两年前IPO时募资的4.13亿元则用于用户数字化体验产品升级建设、应用发现跟踪诊断产品升级建设、研发中心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等用途。
在业内看来,短短两年期间的两次补血用途一定程度上存在业务交叉或重合,其合理性显然有待进一步论证。
对此,上市委要求博睿数据具体说明其此次融资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进一步解释此次融资项目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与 IPO 相关募投项目、目前募投外相关项目的关系,是否属于重复投入。
“本次募投大量资金实际用于新购楼宇及装修,相关投资是否属于投资于科技创新领域的业务”上市委会上进一步提问称,“就本次募投 NPM 产品研发升级及产业化项目,说明发行人的竞争优势及技术先进性、申请文件测算预期收入和毛利率的合理性。”
科创板开启再融资被否先河
无论由于业绩变脸还是融资合理性不足,但博睿数据此次流产的可转债募资计划仍然成为了科创板市场的无先例事件。
信风(ID:TradeWind01)统计Wind数据注意到,科创板设立以来的2年多来,上市委共上会审查再融资项目达32只,其中可转债项目达15只、定增项目17只;其中,博睿数据的此次可转债发行是截至目前唯一一只遭到上市委否决的再融资项目。
“转债项目开始遭到否决了,说明上市委针对这些已上市的科创板公司的后续融资监管还在持续从严发力。”一位中字头券商投行人士指出,“如果是一些问题项目,不但会受到交易所的问询,甚至相关再融资申请也会在上会后遭到否决。”
从博睿数据被否的这一案例来看,不排除后续还会有更多定增、转债等再融资申请折戟于交易所的审核程序。
“这可能只是一个开始,后续不排除会有更多再融资项目面临这种审核压力。”上述中字头投行人士认为,“重点应当关注上市后业绩无预兆变脸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不充分的、以及自身融资合理性缺乏足够论证的一些项目。”
在业内看来,这一项目的被否,也是对已上市科创板企业后续资本运作的一个“警醒”。
“这也说明科创板乃至注册制之后的从严审核不仅体现在上市前的IPO审核环节,上市后的再融资环节一样会受到监管部门和市场机制的强力约束。”该投行人士称,“上市公司应当用更高的信披标准来约束自身,并审慎制定资本运作规划。”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博睿数据》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博睿数据、600139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