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月绩效工资=本人所提取的绩效工资金额+校平均绩效工资的18%;副主任月绩效工资=本人所提取的绩效工资金额+校平均绩效工资的.10%;(说明:校平均绩效工资=全校绩效工资总额/校参加改革人数。
奖励性绩效工资则侧重于工作量和贡献,学校在县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可以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班主任工作、农村教师补贴、超课时工作以及教育教学成果等多方面因素,制定灵活的分配方案。学校需在秋季开学后的两个月内提交方案审批,每学期可进行一次或两次分配,体现了对优秀工作的激励。
绩效工资分为两部分,基础性和奖励性。基础性绩效工资占总量的70%,体现地区经济发展、物价和岗位职责等因素,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则根据工作量和贡献,通过考核确定分配方式和办法。意见中特别设立班主任津贴、岗位津贴、农村学校教师补贴、超课时津贴和教育教学成果奖励等项目,以激励教师。
法律分析:教师绩效工资是经国务院同意,自2009年1月1日起,首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分配政策。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对于依法保障教师收入水平,激发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书育人事业,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具有重大意义。
主任月绩效工资=本人所提取的绩效工资金额+校平均绩效工资的18%;副主任月绩效工资=本人所提取的绩效工资金额+校平均绩效工资的.10%;(说明:校平均绩效工资=全校绩效工资总额/校参加改革人数。
1、在这次增加的教师津补贴工资中,分为基础性津补贴和奖励性津补贴,对履行了岗位职责、完成了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教师,全额发放基础性工资,奖励性津补贴(每人每月400元)作为教师绩效工资,由学校统一管理支配,以体现岗位责任和工作业绩。
2、首先,基础性绩效工资占总额的70%,主要由岗位津贴、生活补贴和农村学校教师补贴构成。市直学校的补贴结构有所不同,仅设生活补贴,而县区的义务教育学校可自行决定生活补贴和农村教师补贴分配。特别强调,农村学校教师补贴会根据工作条件的艰苦程度进行等次区分,对边远和艰苦乡村学校给予额外倾斜。
3、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管理人员、工勤人员的基础性绩效工资分配系数和人月标准如下:副高30,中级13,助理级03,员级00,高级12,技师09,技师01,高级工0.98,中级工0.96,初级工0.96,人月标准(元)分别为413,359,327,317,356,347,320,311,305。
4、对口升学成绩、统考成绩、教考分离成绩计算绩效工资。毕业生技能鉴定、就业、培训、鉴定工作影响绩效工资。管理人员、工勤岗按目标考核分数计算绩效工资。岗位绩效工资发放 岗位绩效工资按月和学期考核相结合,各科室计算汇总,校长审核,公示后由财务室按月和学期发放。
5、奖励性绩效工资根据年度综合考评结果发放,班主任津贴按月发放,其他项目年度考核后一次性发放。旨在鼓励教师爱岗敬业、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与分配机制,本方案旨在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教师职业发展,实现学校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