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深圳赛格大厦
9月7日,广东深圳发布关于赛格广场大厦恢复使用的公告,全文
关于赛格广场大厦恢复使用的公告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赛格广场大厦桅杆顺利拆除,已按科学程序认定大厦结构安全,有感振动风险已消除。自2021年9月8日起,赛格广场大厦裙楼及塔楼将全部恢复运营使用。
赛格广场大厦桅杆拆除工程
现场指挥部
2021年9月7日
此前报道
5月18日,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街道赛格大厦出现摇晃。
5月22日,据深圳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微信公众号消息,专业机构对赛格大厦的房屋沉降、倾斜率、加速度等情况持续进行实时监测。专家组表示,截至当日中午各项监测数据正常,未超出相应标准要求。
7月15日,据深圳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专家组意见显示,通过大量检测、监测、试验和分析论证,并经多方复核、鉴定,赛格广场大厦在设计荷载范围内和正常使用情况下主体结构是安全的,可继续使用。
专家组认为,拆除桅杆可以有效解决大厦有感振动问题,桅杆原有的防雷、航标功能可在桅杆拆除后在楼顶重新布设。
据深圳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号披露,桅杆风致涡激共振是引发大厦有感振动的主要外因。大厦使用20余年后,局部楼层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及桅杆连接点等累积损伤使结构频率、阻尼比等动力特性发生了改变,桅杆和大厦主体结构具有了2.12Hz的共同振动频率,形成了共振的必要条件。上述局部累积损伤只是对结构动力特性产生了影响,不影响主体结构安全。
深圳市住建局负责人称,该局组织制定的桅杆拆除施工方案经过三重把关:一是原设计单位就拆除施工对主体结构安全的影响进行了复核;二是根据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对施工方案提供的咨询意见,进一步完善了拆除方案;三是拆除方案通过了由住建部、省住建厅推荐的专家以及深圳市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论证。
11月04日讯 鹏华中证国防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简称:鹏华中证国防指数分级,代码160630)公布最新净值,上涨3.33%。本基金单位净值为1.117元,累计净值为1.255元。
鹏华中证国防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成立于2014-11-13,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国防指数*95.00% + 银行活期存款*5.00%”。本基金成立以来收益3.35%,今年以来收益47.75%,近一月收益-0.53%,近一年收益51.99%,近三年收益27.40%。近一年,本基金排名同类(243/762),成立以来,本基金排名同类(806/929)。
定投排行数据显示,近一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30.14%,近两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43.22%,近三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43.23%,近五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28.15%。(点此查看定投排行)
基金经理为陈龙,自2019年03月19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42.06%。
最新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为航发动力(持仓比例7.35% )、中航飞机(持仓比例6.31% )、中国长城(持仓比例5.58% )、航天发展(持仓比例5.41% )、中航机电(持仓比例5.29% )、中航光电(持仓比例5.05% )、中航沈飞(持仓比例4.77% )、高德红外(持仓比例4.36% )、海格通信(持仓比例4.27% )、中国卫星(持仓比例3.89% ),合计占资金总资产的比例为52.28%,整体持股集中度(高)。
最新报告期的上一报告期内,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为中航飞机(持仓比例6.51% )、海格通信(持仓比例6.32% )、中国长城(持仓比例6.15% )、中航光电(持仓比例5.98% )、航发动力(持仓比例5.60% )、高德红外(持仓比例4.94% )、中国卫星(持仓比例4.83% )、航天发展(持仓比例4.65% )、光威复材(持仓比例4.31% )、中航机电(持仓比例3.78% ),合计占资金总资产的比例为53.07%,整体持股集中度(高)。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本基金秉承指数基金的投资策略,力争跟踪指数的收益,并将基金跟踪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020年3季度,A股呈现冲高回落走势,7月份大幅上行,8月份高位震荡,9月份则出现显著的调整。报告期内上证指数上涨7.82%,深证成指上涨7.63%,本基金跟踪的中证国防指数上涨31.17%。
本报告期内,组合净值增长率为29.53%,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29.58%,基金年化跟踪误差为0.77%。
据深圳发布,受深圳市住建部门委托,5月18日晚上21时至19日下午15时,多家专业机构对赛格大厦的振动、倾斜、沉降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该三项指标均远远小于规范允许值,监测数据未显示异常情况。具体通报
①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及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两家机构独立连续监测结果表明,赛格大厦69层振动最大加速度发生在19日13时51分,均小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关于办公、旅馆顶点风振加速度限值0.25m/s2的规定,两家机构监测幅值分别为0.045m/s2和0.044m/s2。
②经深圳市房屋安全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鉴定中心对赛格大厦倾斜进行测量,测量结果显示倾斜率位于0.01%~0.02%之间。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倾斜率测量结果远低于规范标准(<0.2%)。
③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对赛格大厦沉降监测结果在0.00mm~-0.05mm之间,变化值稳定,建筑物沉降稳定。
目前,大厦主体结构及周边环境未发现涉及安全异常情况,大厦主体结构安全。产生震动的具体原因正进一步核查中,相关情况将及时通报。
延伸阅读: 深圳赛格大厦摇晃后楼内人员疏散:部分商户进楼内发货,物业催促尽快离开
5月18日,深圳华强北72层高楼赛格大厦突然发生摇晃,随后楼内人员全部疏散,大楼封闭。19日上午,极目新闻
4楼一名商户告诉
(原标题:赛格大厦晃动,深圳最新通报!) 北晚新视觉综合 深圳发布 极目新闻
新京报快讯(见习
对于振动原因,专家认为,桅杆风致涡激共振是引发大厦有感振动的主要外因,大厦及桅杆动力特性的改变,是引发大厦20余年后才发生有感振动的主要内因。
新京报
疑问1
桅杆有什么用,可否拆除?
执业建筑师沈涛介绍,桅杆最初是指船上悬挂帆和旗帜、装设天线、支撑观测台的高的柱杆,后来建筑行业桅杆也有避雷或者航标的作用。桅杆可以拆除,拆除后在楼体顶部可以重新布置避雷针或者航标。
7月14日在回答媒体提问时,深圳专家方面也认为,拆除桅杆可以有效解决大厦有感振动问题,桅杆原有的防雷、航标功能可在桅杆拆除后在楼顶重新布设。同时,深圳市住建局负责人表示,桅杆拆除方案经过了重重把关,也将于近期实施。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会员郑涛也强调,这种防雷、航标功能对于大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可能会以其他形式存在,这个很好实现。
疑问2
桅杆风致涡激共振是如何产生的?
那么,专家提到的“桅杆风致涡激共振”是什么意思?它又是如何发生的呢?
沈涛介绍,“桅杆风致涡激共振”说得通俗点就是高处风速较大,风吹过桅杆在周围形成风涡,导致桅杆振动,桅杆跟楼体连接的地方因为一些原因产生共振,从而带动大楼一起振动。
此前,哈工大(深圳)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肖仪清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深圳市气象局用超声风速仪测出了大楼的天台上的最大风速约是10米/秒,考虑到超声风速仪安装的位置是离楼顶大约两米左右的高度,桅杆要比楼顶高几十米,可见,上面的风速已经超过了10米/秒。
“相当于我把瓶子装满水固定在地面上,然后瓶盖上面扎了一根针,水比较重,所以轻轻拨动这根针,这瓶水产生的颤动完全不会引人注意。但是如果稍微用力拨动这根针,这根针震动比较强烈,可能跟瓶盖产生共振,一定程度上会带动整瓶水晃动,有点‘四两拨千斤’的味道。”沈涛说道。
疑问3
共振有多大能量或危害?
郑涛介绍,振动现象其实很常见,只要运动就会产生振动,很多情况下,建筑自身能形成动态的平衡,只不过平时振动的幅度可能比较小,我们可能很难感觉出来。
深圳赛格广场大厦这次的振动之所以能够明显地被人们感觉到,是因为振动的幅度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也就是产生了共振现象。新京报
郑涛介绍,共振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应用,比如我们会尽量避免在过桥时齐步走,这样会使得桥梁振动的幅度逐渐加大,超过一定程度,就会出现桥梁坍塌。另一方面,划龙舟和拔河时,我们也会利用大家协调一致同步用力产生共振,从而产生最大的作用力。
在此次深圳赛格广场大厦振动事件中,专家通过调查得出结论:在稳态且持续一定时间的特定风场条件下,大厦桅杆产生了频率为2.12赫兹的第四阶反向位非对称涡激共振,激发了大厦主体结构频率同为2.12赫兹的高阶弯扭组合模态,进而引起大厦主体结构有感振动。肖仪清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赛格广场大厦的情况是不容易出现的。
疑问4
什么情况下容易产生共振?
郑涛进一步指出,共振现象容易发生在老化的建筑上。“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我买了一辆车,刚开始开着还可以,但过上几年可能就不太好开了。建筑也是这样,一栋大厦就是一部机器。虽然从外表看上去它是一个整体,但是内部构件及其之间的连接十分复杂。时间久了,各个构件及其连接的振幅就会发生变化,导致建筑整体不协调,从而产生共振现象,造成一定的损害,达不到1加1大于2的效果。”
资料显示,深圳赛格广场大厦于1996年动工修建,1999年9月完工,2000年全面落成,由高级工程师、著名建筑师陈世民大师设计,2001年被评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是目前世界最高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大厦。大厦总高345.8米,总建筑层79层,地上 75层,地下4层。
深圳专家组调查后认为,大厦使用20余年后,局部楼层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及桅杆连接点等累积损伤使结构频率、阻尼比等动力特性发生了改变,构成了此次振动的主要内因。
广州知名房地产专家韩世同也认为,赛格广场大厦的建设年代比较早,在抗震、防风方面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可能与后来的摩天大楼不完全一样,但很显然也达到了抗震、防风的标准。时隔20年,大楼结构等各方面的变化,造成了此次的共振现象。
疑问5
建筑如何避免共振?
韩世同介绍,现在一部分大楼采取了一些可靠的措施,比如去掉桅杆、减少风阻。
郑涛还提到,深圳赛格广场大厦是传统的钢型结构,比较普遍,现在也会利用一些新型的结构来避免产生这种共振现象,增强建筑的稳定性,最典型的就是迪拜的哈利法塔。
韩世同提到,对深圳赛格广场大厦发生振动的事情,他感触很深的就是广东省对该事件的重视。据悉,在赛格广场大厦振动事件发生以后,深圳市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对大厦内人员进行有序疏散,每天通过官方渠道发布赛格广场大厦的监测数据。韩世同认为,这种做法值得各地借鉴。未来在建造超高层建筑时,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大楼的抗震、防风、消防等方面多加注意。
新京报见习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深圳赛格大厦》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深圳赛格大厦、鹏华国防160630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