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证券代码:600830 证券简称:香溢融通 公告编号:临时2022-035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 香溢融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入伙杭州昀晖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杭州昀晖),通过杭州星昂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杭州星昂)间接投资于花样年集团(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样年集团)杭州市滨江区的浦乐单元R21-21a地产项目,获取固定收益。后该项目出现违约,杭州星昂诉杭州花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花浦)、花样年集团(中国)有限公司、上海花样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花样年)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1年11月25日立案。
● 公司涉诉金额:5000万元本金。
● 涉诉案件已判决但尚未生效,目前无法准确评估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有待进一步处置推进。
一、本次投资业务的基本情况
2021年6月,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5000万元投资杭州昀晖,杭州昀晖通过杭州星昂间接投资于杭州市滨江区的浦乐单元R21-21a地产项目,该地块出让面积为48286平方米,为住宅用地。公司实缴出资5000万元用于上述地产项目,该笔投资的预期收益率为10.8%/年。
该项目的具体投资方式
杭州花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地产项目
间接持股***
剩余9%股权质押给杭州星昂,已办理出质登记
作为劣后级有限合伙人,已实缴57192万元。
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5000万元
***
提供借款,借款期限为4个月
杭州项晨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执行事务合伙人:杭州仪禾
杭州昀晖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执行事务合伙人:杭州仪禾
作为有限合伙人
杭州星昂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普通合伙人:杭州仪禾
作为优先级有限合伙人已实缴106220万元。
杭州花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公司)
上海花样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花样年集团(中国)有限公司
(担保方)
***
已支付土地款163412万元。
杭州星昂受让其91%股权
香溢融通
根据杭州星昂与花样年集团的协议约定,花样年集团为杭州花浦及相关方与杭州星昂签署的合作协议及借款合同项下的全部义务和责任提供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杭州星昂于2021年6月18日向杭州花浦提供借款163412万元,其中杭州项晨作为优先级有限合伙人实缴106220万元(包括公司实缴出资款5000万元),劣后级有限合伙人上海花样年实缴57192万元。
二、类金融投资业务涉及诉讼的进展情况
2021年10月18日,按照约定,杭州星昂和杭州花浦的借款到期,杭州花浦未能按期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该项目出现违约,杭州星昂向杭州花浦、花样年集团、上海花样年提起诉讼,诉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于2021年11月25日立案,并出具了(2021)浙01民初2913号案件受理通知书。(详见公司临时公告2021-065)
2022年5月25日,上述案件判决,公司获悉判决结果。杭州星昂的诉讼请求具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予以支持。判决情况
一、杭州花浦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杭州星昂返还借款本金1634120000 元、支付利息10161713.33 元;二、杭州花浦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杭州星昂支付逾期利息10905253.33 元(暂算至2021 年11 月11 日,自2021 年11 月12日起以1062200000元为基数按年利率15.4%继续计付至该款实际清偿之日止);三、杭州花浦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杭州星昂赔偿律师费损失1000000 元、财产保全责任保险费745284 元;四、花样年集团对杭州花浦的上述第一、二、三项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花样年集团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在其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内向杭州花浦追偿;五、如杭州花浦未按期履行上述第一、二、三项债务,杭州星昂有权以上海花样年所有的杭州花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450 万股股权(9%质押股权)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股权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上海花样年承担担保责任后,有权向杭州花浦追偿。本案案件受理费、财产保全费由杭州花浦、花样年集团、上海花样年共同负担。
三、对公司本期或期后利润的影响
本次诉讼已判决但尚未生效,目前无法准确评估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将依法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合伙企业管理人加快推进相关处置工作,努力维护公司权益,并根据相关诉讼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特此公告。
香溢融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2年5月27日
华谊兄弟会退市吗?
因为疫情,电影公司的一季度业绩,普遍都很差,比如今天的主角华谊兄弟,一季度营收2.28亿,同比下滑61%,净利润-1.43亿,继续亏损。
对,是继续亏损,华谊兄弟2018年亏6.52亿,2019年亏39.6亿,如果它不是创业板公司,今年的华谊兄弟就是ST华谊,如果ST华谊可能会让人误解为是卖轮胎的华谊集团,它也可能叫ST华兄,或者ST谊弟。
但创业板的规矩是,如果连续三年亏损,就直接退市了。在这个关键的第三年,又碰到了疫情,所以2020年的华谊兄弟,真是到了生死关头了。
华谊兄弟会退市吗?现在谈这个问题,似乎还有点早。因为翻看华谊兄弟过往十一年的A股历史,你会知道他会有充足的资本手段来应付这次危机,比如,就在前几天,华谊兄弟就新出了一个23亿的定增方案,腾讯、阿里、复星等大佬雪中送炭,向华谊伸出了援手。
十多年来,华谊的财技眼花缭乱,资本的泡沫吹了又破,它的A股历史,本身就是一部电影,一部关于资本的罗曼蒂克消亡史。
华谊上市是明星的狂欢
很多国外品牌在中国都有对标的山寨品牌,华纳兄弟在中国的影子公司,就是华谊兄弟。
1994年,大院子弟王中军和王中磊创立了华谊,一开始华谊还只是一家广告公司,1998年,看好电影市场的两兄弟一口气投资了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姜文的《鬼子来了》和冯小刚的《没完没了》,结果,大导演高口碑的《荆轲》和《鬼子》票房扑街,只有贺岁喜剧《没完没了》大卖。
这让兄弟俩明白什么电影才是赚钱的,华谊和冯小刚,也开启了深度捆绑的模式。
2007年,当筹备上市的华谊兄弟启动增资入股,冯小刚就第一时间入了股。
当时,华谊的入股价只要五毛三,旗下导演和艺人均可参与,个人总额度为180万股,不过,当时参与购买的明星不多,冯小刚买了151万股,张纪中买了113万股,李冰冰和任泉均买了18.9万股。
除了旗下的明星,兄弟俩的商界朋友们也入了股,大佬马云买了635万股,江南春买了310万股。
2008年,华谊上市基本板上钉钉,华谊再一次开启增资入股,给明星员工们上市前最后一次上车机会,这次入股价已经涨到3块钱,都赶上一瓶大瓶的农夫山泉了,但醒悟过来的明星们显然不再愿意错过这个机会,冯小刚等人继续加仓,黄晓明则拿出All In的架势,一举用完180万额度,成为持股数量最多的明星。
这里还是要给黄教主的投资手法点赞的,在不确定的2007年选择观望,在确定性较大的2008年梭哈重仓,最后的收益,远高于一开始就轻仓入股的李冰冰。
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开闸,华谊兄弟成为首批上市的28家企业之一。华谊的发行价为28元,这个价格,已经远远高于黄晓明入股的3.5元,更不要说冯小刚李冰冰们第一次入股的0.53元。
但这只是发行价啊,华谊首日一度涨到91.8元,最终收盘70.8元。李冰冰第一次入股的10万变成了1338万,冯小刚第一次入股的80万瞬间变成1亿,黄晓明的540万则立马变成了1.26亿,即使放到现在,华谊从高点下跌了85%,后复权后股价仍高达65元。
据徐帆说,冯小刚的华谊股票最终卖了2个亿,她还吐槽说光缴税就缴了4000万。
所以说,上市就是老股东的暴富机会,有趣的是,当时华谊的一哥葛优和一姐周迅因对金融市场不感兴趣,接连两次放弃了增资(暴富)机会。
拍电影的华谊靠投资赚钱?
上市以后,华谊兄弟就开启了不断的投资、套现、定增、重组、对赌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初期也取得了丰厚的回报。
2010年,上市仅1年的华谊兄弟就启动了并购,1.48亿收购了掌趣科技22%的股权,成为后者上市前的战略投资者。2年后,掌趣科技登陆创业板,华谊兄弟也开启了疯狂的套现之旅,2013-2017年五年间,华谊分15次减持掌趣,最终套现28亿!
可以说,拍电影这么些年,华谊从来没赚过这么多钱。既然搞资本比拍电影赚钱,那为什么还要好好拍电影呢。
2011年5月,华谊引入了巨头腾讯,腾讯花了4.5亿在大宗平台接了马云、江南春等人的股份,这可能是马云和*两大首富之间历史上唯一一次交易,马云趁机套现2亿,腾讯在这笔操作上也不亏,入股价16元,前复权后是3.6元,一轮史诗级的过山车之后,现在仍盈利10%多。
作为回报,在2013年,华谊6.7亿收购了腾讯持股的银汉科技50.88%股份。但这笔操作对于华谊来讲也不亏,2014-2017年,银汉净利润分别为3.6亿、2.4亿、1.2亿,虽然逐年下滑,且第三年没有完成业绩承诺,但一半的收购款赚回来了。在2017年,华谊6.47亿将银汉25.8%的股权转给林芝家兴和冷美华,等于说,银汉的估值不降反升,华谊又赚到了。
同样是在2013年,华谊2.1亿参股了耀莱,获得了20%股份,一年后,华谊又将这些股份以4.6亿价格转给了文投控股,短短一年时间,再次净赚2.5亿。
年底,华谊还打算3.98亿收购永乐影视51%股份,但这笔收购没有成功。实际上,程力栋的这家公司,可能天生跟A股无缘,在卖身华谊失败之后,永乐在随后多年还找了中昌海运、康强电子、宏达新材、当代东方等多个A股买家,但随着监管的收紧,最终还是没有把自己送上资本市场,也算是A股一大奇葩。
从永乐影视的这个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到A股当年重组的混乱,这种混乱的基础是创业板的泡沫大牛市,在那场重组的牛市中,只要是重组就送你涨停板,很多上市公司老板已经无心经营,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寻找重组标的上,尤其是那些注册在横店或霍尔果斯的影视公司。
华谊兄弟在这一阶段顺风顺水的发展,除了享受到电影市场大爆发的红利,更多的,则是享受到资本市场泡沫的红利。
2015年8月,牛市刚刚落幕,但很多人仍然沉浸在牛市的信仰里,华谊兄弟搭上了末班车,完成36亿巨额定增,阿里创投、腾讯、平安、中信建投四大巨头以24.73元的价格入股,当时没有人想到,这几个巨头最终会成为冤大头。
按5月11日收盘价算,这些巨头们已经亏损了65%。按金额算,阿里创投亏了9.9亿,腾讯亏了8.3亿,马云虽然自己在华谊身上赚了很多,但还是坑了阿里啊。
被资本反噬的华谊兄弟
这些年华谊兄弟发展不顺,有大环境的因素,影视行业的资本泡沫破灭,票补刹车,行业整顿,范冰冰和冯小刚深陷税务风波。但更多的,还是自身的因素,资本运作的恶果开始显现,华谊开始被资本反噬。
2015年10月,不差钱的华谊兄弟以7.56亿现金收购东阳浩瀚70%的股份,彼时东阳浩瀚是一家成立仅1天的空壳公司,这家公司啥都没有,只有明星,华谊当时买的,正是李晨、冯绍峰、Angela Baby、郑凯、杜淳和陈赫6名股东的股份,这6个明星中,其中有4个是炙手可热的跑男。
这种买空壳公司绑定股东的做法,华谊早在2013年就试水过,当时华谊是花了2.52亿收购了张国立的常升70%股权,并签署了对赌协议,为了完成对赌,张国立说他不得不接很多烂片。
看起来,这是华谊再一次向他们的明星员工在派发红包,就像上市前那样。但与当年轻松赚10倍不同,这次明星们是有对赌压力的,张国立三年对赌1亿,跑男团五年对赌5.9亿,随后并购的东阳美拉,冯小刚也需在5年内为华谊贡献6.6亿。
这种资本运作模式,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首先,它本身就涉嫌到利益输送,伤害了上市公司股东利益。因为无论是常升,还是浩瀚,还是美拉,华谊都是用现金收购的,即便他们这五年里什么都不做,单就是把华谊投资的钱用来当作业绩补偿还给华谊,他们本身也是赚的。
其次,那种超高的业绩承诺,想要完成本来就不现实。特别是当行业也迅速从繁荣走向萧条的时候,2019年,原本承诺1.5亿净利润的浩瀚亏了7000万,跑男们面临2个多亿的索赔,原本承诺1.7亿净利润的东阳美拉,最终实现了1.6亿,勉强完成承诺,而在前一年,深陷《手机2》风波的冯小刚刚赔了公司7000万。
没有完成业绩承诺,上市公司就面临商誉的减值。2019年,华谊兄弟亏了39亿,其中就包含25亿的商誉减值。
2016年之后,华谊兄弟的业绩开始一落千丈,四年里有三年扣非是亏损的,年度票房榜中,我们越来越少的看到华谊出品的电影,公司的实景娱乐项目也是雷声大雨点小,看不到业绩上的亮点。
华谊兄弟的保壳大战
回到开头的问题,华谊兄弟会退市吗?理论上,在严峻的2020年,华谊是很有可能继续亏损的,从而退市。但擅长资本运作的兄弟俩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2019年年底,华谊已经做出了背水一战的架势。
在年报中看,华谊为了保壳,主要做了两件事:
第一就是上文提到的商誉减值,关于商誉减值,我们这边不再具体展开,大家可以留言讨论,2019年,华谊已经把一些业绩不佳的商誉资产计提掉了,具体包含12.5亿的英雄互娱,4.77亿的银汉科技,3.6亿的东阳美拉等。去年减值了,今年减值的压力就小很多。
第二就是甩卖亏损资产,使这些资产出表。2019年,出表的资产包括亏损的卖座网和亏损的浩瀚。以卖座网为例,华谊原先持股51%,是并表的,但在19年12月,华谊将4%股份作价904万卖给了陈应奎,因为不再并表,华谊就因为这笔操作少亏了4567万。而华谊甩掉浩瀚,不仅甩掉了亏损,也甩掉了商誉。
关于华谊的这次操作,深交所显然也有些看不过去,向他发了问询函,让他解释这次业绩洗澡的合理性,尤其是会计师还出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洗完澡之后,华谊仍然面临2020年的业绩压力,毕竟,疫情之下,公司上半年业绩交了白卷,下半年的电影市场,可能会迎来报复性反弹,但华谊手上的项目,比如去年遗留下来的《八佰》,比如《749局》,能否取得高票房仍存未知。
所以,华谊最后的杀手锏,仍是卖资产。卖什么呢?观澜湖旅游,东阳美拉,还是银汉?相信华谊总会有办法,最终留在这个世上最柔情的资本市场吧。
挖贝网1月28日,香溢融通(600830)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盈公告,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80万元到2060万元。
公告显示,业绩预告期间: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65万元到540万元。
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32.71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745.64万元。
本期业绩预盈的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影响:本期融资租赁业务规模上升较快,收入较上期增长70%以上;非融资类担保业务新增业务量同比增加,收入较上期增长20%以上;类金融投资业务规模显著增长,投资收益较上期增长230%以上。
公司新拓展的特殊资产业务规模增长迅速,收入较上期445万元增长420%以上。
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公司本期收到大额房屋拆迁补偿款,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影响额约1161万元。
挖贝网资料显示,香溢融通从事的主要业务包含典当、担保、融资租赁、类金融投资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尝试开展了白酒零售,但发生额微小。
对财务造假“零容忍”!
近期,香溢融通因前高管为牟取不当业绩奖励而实施财务造假,收到宁波证监局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该案因造假动机特殊、造假手法隐蔽、造假行为持续时间长受到监管部门和市场关注。
公司公告
高管牟取不正当业绩奖励实施财务造假
香溢融通4月9日披露的公告显示,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宁波证监局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
据了解,2018年,香溢融通董事会换届内部审计发现财报造假,并向证监会报告。2019年1月,证监会对香溢融通立案调查。经查,香溢融通涉嫌恶意违规确认投资收益导致2015-2016年财报虚假。
公开资料显示,香溢融通的上市时间可追溯到1994年2月,是宁波最早的一批上市公司之一,主营范围有典当、担保、融资租赁、财富管理、贸易等。公司公告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详细披露了上市公司高管为牟取不当业绩奖励而实施财务造假的过程。
经查,2015年12月,为完成香溢融通董事会对下属事业部的利润考核指标,提高管理层薪酬,时任公司总经理邱樟海决策转让子公司香溢投资持有的东海瑞京-瑞龙7号资管计划(简称瑞龙7号)和子公司香溢金联持有的君证投资1号资管计划 (简称君证1号)产品份额的收益权共10300万元。同时子公司香溢担保与两个产品的受让方分别签订《担保服务合同》约定,产品到期清算后,若实际收益低于上述各自收益权转让款加年化12%的收益,不足部分由香溢担保和香溢融通补足。上述担保事项均未履行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程序,香溢投资和香溢金联于2015年违规确认投资收益10300万元。
2016年,前述两项资管产品到期清算。因产品实际收益低于收益权转让价款和利息收益,触发香溢融通对产品受让方的收益补足义务。于是,香溢融通通过与“瑞龙7号”受让方指定的“过桥”公司签订虚假融资租赁合同,以支付3550万元融资租赁款形式完成收益款差额补足。通过虚构投资项目,以虚假投资有限合伙份额2606万元的方式向“君证1号”受让方指定公司划款完成收益款差额补足。
香溢融通未按规定披露瑞龙7号、君证1号收益权转让业务的担保事项,提前确认投资收益实施财务造假,致使公司2015-2016年财报披露不实。其中,2015年虚增净利润7758万元,占2015年披露净利润的50%;2016年虚减净利润2928万元,占2016年披露净利润的25%。
拟对时任董事长等采取禁入措施
公告显示,邱樟海系香溢融通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的组织者和决策者,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时任香溢融通董事、总经理。潘昵琥时任香溢融通董事长,未履行勤勉尽责义务,是香溢融通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沈成德时任香溢融通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分管香溢金联和香溢担保,系香溢融通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的参与者,是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刘正线时任香溢融通副总经理,分管香溢租赁和香溢投资,系香溢融通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的参与者,是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夏卫东时任香溢融通总稽核师,系香溢融通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的参与者,是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林蔚晴时任香溢融通董事会秘书,未履行勤勉尽责义务,是香溢融通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依据《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宁波证监局拟对相关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
依据《证券法》第二百三十三条和《证券市场禁入规定》(证监会令第115号)第三条第一项、第四条、第五条的规定,宁波证监局拟决定对公司时任董事长等采取相应禁入措施。
业内人士:案件呈现三大特点
业内人士指出,此案造假动机特殊、造假手法隐蔽、造假行为持续时间长,具备典型代表性。
“相比应对股票质押爆仓风险等常规造假动机,此案较有代表性。本案业绩造假源自公司部分高管为牟取不正当业绩奖励,不惜实施财务造假,无异于监守自盗。”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一方面,其违反了对公司和董事的忠诚义务;另一方面,其违反了信息披露“及时、准确、完整、真实、公平”五性原则。对于上述案件,应当严格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要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重典治乱、猛药去疴。
上海创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许峰指出,作为上市公司高管,不仅不勤勉尽责服务上市公司,反而为了私人利益虚增上市公司业绩,这种做法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值得关注的是,此案中,管理层与交易对手方相互串通,监守自盗,造假手法较为隐蔽。香溢融通与交易对手方明面上签订让协议,但私下对转让行为进行担保,对不应确认收益权转让的转让收益进行确认。在年审会计师和证券交易所的问询下,公司管理层与交易对手方串通,组成“攻守同盟”,联合隐瞒担保事项的存在,担保合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抽屉协议”。
此外,此案造假行为持续时间长。公司管理层为完成当年考核利润突击造假虚增投资收益开始,在之后近3年的时间里,公司在虚构的融资租赁业务和投资业务的掩护下,多次转出资金补偿对手方损失。直到2018年底公司董事会换届,内部进行审计时才暴露该造假事项。
信披违法违规成本大幅提高
从近期行政处罚案例来看,信息披露继续成为监管重点。证监会日前公布的20起典型违法案例中,保千里、美丽生态、天翔环境、海印股份4家公司被指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随着新证券法的出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成本也大幅提高。
新证券法对信息披露处罚力度显著加重,罚款金额区间和上限大幅提升,将进一步提升对于信披违规的震慑力。其中,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报告或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罚款由30万-60万元提高至50万-500万元,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的罚款由3万-30万元提高至20万-200万元;信息披露义务人报告或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信息披露义务人的罚款由30万-60万元提高至100万-1000万元,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的罚款由3万-30万元提高至50万-500万元。
刘俊海指出,无论是新证券法还是原证券法,在法律适用时都要坚守法治思维,用足用好相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责任人民事赔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信用制裁等,法律适用方面要能够做到激浊扬清、惩恶扬善。
“近期国务院金融委、证监会反复强调严打资本市场造假行为,释放监管从严信号。”刘俊海进一步指出,近期,证监会打击财务造假力度持续加强,具体来看,监管部门愈加善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充分践行法治监管、勤勉监管、从严监管、精准监管、靶向监管、阳光监管、民本监管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市场效果。
证监会表示,将持续强化打击财务造假等各类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督促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严格依法履行各项信息披露义务,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推动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高。
➤道指连跌三日!美股遭遇利空消息,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
➤这才是“纯正”的科创板基金!首批4家基金公司上报申请,主投科创板标的
➤又一家P2P出事!借款余额逾63亿元,有上市公司实控人牵涉其中
➤近10个交易日107股创新高,它们有个最大特点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香溢融通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香溢融通股吧、华谊兄弟股票现在能买吗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