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文:懂车帝分享 陈旭明
吉利帝豪 醇电混动官图
[懂车帝分享 产品] 近日,吉利汽车官方公布旗下首款醇电混动轿车的动力配置信息,该车基于第4代帝豪打造,采用醇电混动技术,百公里“醇耗”为9.2升,官方称其相当于油车百公里油耗3升的使用成本。另据介绍,新车将在今年二季度上市销售。作为参考,现款在售第4代帝豪燃油版车型官方指导价为6.99-8.89万元,目前吉利官方尚未透露该醇电混动车型的售价。
吉利帝豪 醇电混动申报图
动力无疑是该车的核心部分。吉利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搭载1.8升醇电混动发动机和3挡混动电驱DHT PRO变速箱。其中,1.8升醇电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达41.5%,每公里成本不到3毛钱,相当于“油价重回3元时代”;3挡混动电驱DHT Pro变速箱拥有三挡速比,结构紧凑,官方称其最大输出扭矩4920牛·米,扭质比达41牛·米/公斤,以97.5%传动效率实现40%节能率。
参考工信部申报信息,其搭载的1.8升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97千瓦,与此前销售的吉利帝豪GL甲醇车型动力基本一致,排放达到了国六标准。(以上数据均来自吉利汽车官方)
吉利帝豪 醇电混动官图
在外观设计方面,该车与在售的第4代帝豪燃油版整体造型一致,不过在前包围两侧的装饰、车尾下包围等处增加了绿色饰条,以彰显其特殊身份。在尺寸方面,该车长宽高分别为4638/1820/1460毫米,轴距为2650毫米,与在售第4代帝豪燃油版尺寸完全一致。新车将提供16英寸、17英寸轮辋,还配备无钥匙进入、360度全景影像、倒车雷达、内置ETC等配置。
新车背景、竞品分析:
吉利帝豪 醇电混动官图
据吉利汽车官方介绍,其在甲醇汽车产业的研究起点可以追溯到2005年,是甲醇汽车行业绝对的拓荒者。在这17年间,吉利在该领域的投入已超过30亿元,收获相关核心专利200余件,不仅掌握了“采集二氧化碳合成清洁甲醇燃料”的技术生产实力,也具备了甲醇汽车整车研发、制造、销售的全链体系能力。
同时,吉利也是国内最早将甲醇汽车研发成果投入到实际使用场景,使甲醇汽车开始商用。17年来吉利共开发出六代20余款甲醇乘用车和商用车,总计投放市场2.7万辆甲醇汽车,总运行里程达80亿公里。自2013年以来,还多次参与晋中、贵阳等国内外多个甲醇汽车试点项目,行业占比高达64%,助力中国甲醇汽车整车技术发展。
吉利帝豪甲醇巡游出租汽车(图片来源于网络)
目前吉利拥有甲醇版的车型有甲醇重卡、帝豪、帝豪GS、帝豪GL、远景等,部分车型已经列入我国汽车产品公告目录,不过受政策所限,目前的市场应用仅在试点地区,主要为山西以及贵州贵阳等地。同时,市场上也几乎没有与吉利帝豪醇电混动轿车相似的竞争
2022年3月18日,成都市锦江区在锦江区都市工业国际创新港项目现场隆重举行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据了解,此次锦江区集中开工重大功能性项目共21个,总投资约190亿元,年度投资55亿元以上。其中:产业化项目11个,总投资约170亿元;基础设施项目5个,总投资约10亿元;民生社会事业项目4个,总投资约3亿元;生态环保项目1个,总投资约7亿元。
锦江都市工业国际创新港项目效果图
红星新闻
其中,锦江区都市工业国际创新港项目是由华侨凤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50亿元,建设包括标志性的高层研发办公中心、独立研发中心或企业总部、多功能的国际会议展演中心、商务中心,以及符合海归生活方式的生活超市、咖啡简餐、运动健身等生活配套,形成创新氛围浓厚、综合功能配套完善、特色鲜明的都市工业国际创新港。
华侨凤凰集团副总经理邹明烘告诉
目前,锦江区面向社会公开发布《锦江投资项目机会清单》,共推出产业、民生、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4个投资领域的55个重大项目,投资总额达100亿元;土地推介项目20个,出让面积约765亩。
锦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此次项目集中开工为新的起点,聚焦三大产业功能区建设,高起点谋划项目、超常规引进项目、大力度落实项目,坚决打赢项目攻坚战,同时,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协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让项目推进每个环节都能“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
红星新闻
编辑 谭王雨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甲醇汽车,正在从试点走向规模化。
2021年12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有一个细节引发汽车行业持续关注。《规划》提到,把“促进甲醇汽车等替代燃料汽车推广”纳入“绿色产品和节能环保装备供给工程”,把“二氧化碳耦合制甲醇”列入“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工程”。
这意味着,工信部明确把甲醇汽车作为“绿色产品”,也意味着未来几年,甲醇燃料及甲醇汽车将从试点走向市场甚至规模化,在汽车行业得到更多应用。作为国产车的领军车企,吉利汽车很早便开始推动绿色甲醇发展,并深耕甲醇汽车16年,是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五省市甲醇汽车试点运行项目中投放甲醇汽车数量最多的汽车企业,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
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绿色甲醇将大有可为
推广新能源汽车,初心是减碳。而“减碳的关键在于改变能源结构,风能和太阳能、以液体形式存储的绿色甲醇将成为最合理的能源解决方案之一。有了绿色甲醇,汽车内燃机就有机会成为绿色能源动力,实现低碳排放。更重要的是,如果大面积运用以绿色甲醇作为原料的能源系统,可实现如今煤炭不到1/5的碳排放量。”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澳大利亚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表示。
甲醇是清洁的含氧液体燃料,具有储运用便捷,资源丰富,用途广泛的特点,是一种非常好的液体储氢、运氢载体。“绿色甲醇液体燃料的广泛使用,不仅能够解决石油不够的问题,充分利用其能量密度高、储运安全便捷的优点,而且还是打破石油美元及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战略。”刘科院士表示。
“类似吉利生产的甲醇内燃机,就已经成了绿色能源。吉利等生产的甲醇内燃机车技术已相当成熟,今天西安、贵阳等十几个城市的公共汽车、营运车都使用甲醇作为燃料,开了好几年,没有任何问题。”刘科院士表示。
资料显示,吉利深耕甲醇燃料汽车已有16年时间,是我国最早开始甲醇汽车研发并且实现产业化的汽车企业,是我国第一家获得甲醇汽车产品公告的汽车企业,也是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五省市甲醇汽车试点运行项目中投放甲醇汽车数量最多的汽车企业。
经过16年的技术攻关,吉利解决了甲醇在内燃机应用上的世界级技术难题,形成核心技术专利近200件,使吉利成为全球唯一拥有量产甲醇汽车技术的企业。而搭载雷神智擎Hi·X混动系统的甲醇混动车型也将于明年上市。
事实上,在推进绿色甲醇发展上,吉利做了很多努力。除了在产业布局上加大甲醇的投入,全国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多次在两会期间就甲醇汽车提出议案与建议,为我国甲醇的发展建言献策。
2009年的两会上,还是全国政协委员的李书福便提交了一份题为“关于尽快出台甲醇车国家标准的提案”,呼吁尽快完成甲醇汽车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2017年、2019年,李书福两次为甲醇燃料以及甲醇汽车发声。
市场化实践丰富
我国绿色甲醇正走向规模化
正如李书福所言,推动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的普及,不仅条件成熟,而且符合我国能源国情。
据悉,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甲醇生产国和使用国,甲醇资源丰富,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具备大规模生产供应能力。全球首套千吨级规模的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已经在兰州成功示范;山西省赛鼎设计研究院正在建设垃圾、秸秆气化制生物质甲醇装置,预计生产成本与煤制甲醇相当,利用我国每年约7.5亿吨的生物质体量,可制取绿色甲醇超过3亿吨。吉利于2015年投资的冰岛碳循环国际公司,利用地热发电制氢与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可再生甲醇,年产4000吨。
作为全球甲醇汽车运营周期长、覆盖区域广、规模车辆大的地区,贵州省已建立完善的甲醇汽车生产、销售、服务体系和甲醇燃料输配送供应保障体系,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广甲醇汽车16400辆,总运行里程超过65亿公里。据统计,每年贵阳甲醇出租车可替代汽油约15万吨。
成熟的技术以及良好的基础建设,为甲醇汽车发展提供了优渥的市场环境。截至目前,吉利开发包括乘用车、商用车在内近20款甲醇燃料车型。在工信部甲醇汽车试点项目中,投入甲醇汽车占试点总数近90%。吉利甲醇乘用车已规模化运行2.7万辆,总运行里程达到80亿公里,最高单车运行里程120万公里。
对于中国而言,在交通领域应用甲醇燃料不仅能降低碳排放,同时也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资料显示,中国能源结构是缺油、少气、富煤,我们的油对外依存因素达到70%左右,天然气也超过了50%了。而这也意味着,一旦有不稳定的因素出现,我国经济就会在能源问题上出现短板。
根据我国液体能源需求量预测,如果甲醇燃料应用规模达到3.5亿吨以上,可将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降到30%以下,这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走出国门
展示碳中和的中国智慧与力量
碳中和不仅是中国要实现的目标,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为达到碳中和目标,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区一些新建项目就采用了甲醇,以满足当地市场对低碳社会的发展要求。
不过,在全球甲醇行业协会首席运营官格雷戈里·多兰看来,“使用甲醇作为燃料可能最早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和欧洲,但西方世界现在是学生,中国已经成为这个领域名副其实的老师。”
作为最早深耕甲醇燃料的汽车企业,也是甲醇汽车发展极具代表性的企业,吉利从绿色低碳出发,早早地 “走出去”,在欧洲推进先进的绿色甲醇发展。2015年,吉利宣布对冰岛碳循环国际公司进行总额4550万美元投资,成为在北欧国家冰岛开展甲醇汽车测试运行的首家汽车企业。
吉利投资的冰岛甲醇公司拥有的ETL技术,通过采集二氧化碳合成清洁甲醇燃料,合成甲醇所用的氢气则是以地热发电产生的电经电解水制成。以这种方式制取甲醇的技术,比化石能源制取甲醇的技术更具环境友好性。
吉利也在这次投资中将六辆甲醇汽车赠送给了这家公司,并在冰岛开展了甲醇汽车测试运行项目,希望推广甲醇燃料汽车在冰岛乃至欧洲其他地区的使用。2021年,吉利投资的冰岛甲醇公司,在中国、冰岛等世界各地推广使用***甲醇汽车。
可以说,在探索绿色能源发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中国已经走在了前面,以吉利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也在积极推动甲醇燃料及甲醇汽车的发展,并走出国门,用自己的方式为实现碳中和贡献力量。
在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汽车较为常见,氢能源汽车也在冬奥会上亮过相,甲醇汽车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工信部第355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公示中,我们发现了一款甲醇混合动力轿车-帝豪醇电,见到了它的申报图和部分信息。该款车型以第4代帝豪为载体,搭载全球首款甲醇发动机和3挡混动电驱DHT 变速箱,可看做星越L Hi·X上的那台三缸汽油发动机换成了1.8L甲醇发动机。百公里醇耗在9L左右,无需充电,每公里出行成本低于三毛钱,驱动电机功率大,动力并不弱,真正做到“低能耗”与“强动力”兼得。这么好的新能源汽车,为何至今没能普及呢?
严格意义上说,甲醇汽车尚且不算新能源汽车
从字面意思理解,除了以汽油、柴油作为燃料,其它能源都算新能源,包括电能,氢燃料,甲醇燃料也算新能源。不过国家政策方面,还暂时未将甲醇汽车纳入新能源汽车的范畴,无法享受电动车和氢燃料汽车在政策上的福利,所以甲醇汽车的规模、产业化的进展就显得迟缓。2022年,李书福再次建议,在我国全面推广应用甲醇汽车,将甲醇汽车纳入新能源汽车发展体系和管理范畴,给予甲醇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同样的政策支持,带动更多的企业投入甲醇汽车的研发,加快实现交通领域碳中和。
哪点原因制约了甲醇汽车纳入新能源?
主要原因是它的缺点过于明显。电动车的主要缺陷在于里程焦虑,氢燃料汽车的主要短板在氢燃料的制取和运输成本高,产业化道路暂时难以产生利润,而甲醇汽车的问题可不是里程焦虑和利润低这么简单,它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对人来说,甲醇有一定腐蚀性和毒性,人口服中毒最低剂量约为100mg/kg体重,经口摄入0.3~1g/kg可致死,另外它还易挥发,在运输和使用中有危险,所以很多人对甲醇汽车表示担心,如果甲醇汽车和甲醇补充站将来大规模使用,随之带来的危险性就更大;对车而言,甲醇以及其不充分燃烧产物具备一定的腐蚀性,会降低发动机和其他零件的耐用性,这也是车企研发的技术难点。所以,政策上还暂时未将甲醇汽车列入新能源类型。
由于未得到政策支持,甲醇汽车的发展缺少有效的政策指导,参与到甲醇汽车及产业链的企业较少。同时,在甲醇汽车的科普程度远不及纯电车的情况下,消费群体对甲醇汽车不了解而持观望态度,制约了甲醇汽车发展。
缺点明显,甲醇汽车有着不容忽视的优点
相比于汽油车,甲醇更环保。同等工况下,甲醇汽车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分别降低80%、95%和59%;与电动车比,甲醇汽车的充能时间短,和加油差不多,且续航受低温天气的影响微乎其微;相比于氢燃料汽车,甲醇的提取更容易,生产甲醇的原料主要是煤炭、天然气和焦炉气等,我国这类资源的储存丰富。另外,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的甲醇,常温下就是液态,运输和储蓄过程与传统燃油接近,整体使用成本比氢能源低得多。
甲醇汽车的个别缺陷能通过混动技术解决
甲醇的热值较低,不到汽油热值的一半,所以相同转速下动力会变弱一倍以上。不过这方面短板可以通过混动技术来规避。以帝豪醇电为例,低速工况下,甲醇发动机运转用来发电,充入动力电池,只需配合大功率驱动电机即可满足动力需求。同时,它的3挡电驱DHT变速箱能更早实现发动机与电动机并联,低速用电驱模式,中高速并联,发动机对于动力只起到辅助作用,很好的解决了动力问题。
写在最后
新能源是未来,但现在的电动车、氢燃料汽车和甲醇汽车都有各自的短板,无法单独成为理想的未来。在从燃油到未来新能源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一种有利有弊的燃料形式都不应该错过,或许有一天它的缺陷可以被解决掉,也或许仅把它用在特殊场合,而规避掉弊端。我想更大的可能是,未来电动车、氢燃料汽车和甲醇汽车相互补充,应用在不同场景,不同地区,共同减少碳排放。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甲醇汽车》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甲醇汽车、锦江投资最新消息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