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6月1日,瑞信宣布完成对瑞信方正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瑞信方正”)的增资,正式取得在华合资证券公司的控股权。同时,瑞信中国区副主席、瑞信方正现任董事胡知鸷女士获任命为瑞信方正董事长一职。
4月17日,中国证监会对瑞信方正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变更控股股东一事作出了批复。核准瑞士信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瑞信)成为瑞信方正主要股东、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按照此次证监会批复的增资方案,瑞信将出资6.2847亿元参与增资,其中2.8898亿元将在增资完成后纳入瑞信方正注册资本,该公司注册资本也将由8亿元攀升至10.8898亿元。剩余的3.3949亿元则将计入瑞信方正资本公积。
瑞信方正成立于2008年,总部设于北京。2016年10月,瑞信方正在深圳前海推出了证券经纪业务,交易和执行能力不断提升。
2019年4月,方正证券发布公告称,瑞信计划以非公开协议方式单方面向瑞信方正增资6.28亿元。增资完成后,瑞士信贷对瑞信方正的持股比例由增资前的33.3%提高至51%,并成为瑞信方正的控股股东,方正证券则放弃本次增资权。
“取得合资公司控股权后,瑞信会继续推进在华投资,立足这一重要市场,积极发挥自身综合优势,为中国本土和海外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顾问服务和金融产品。”瑞信称。
在完成正式控股的同时,瑞信中国区副主席、瑞信方正现任董事胡知鸷获任命为瑞信方正董事长,负责推进瑞信在华发展战略以及合资公司未来业务计划的落实。
瑞信方面介绍,胡知鸷在瑞信任职将近二十年,在投资银行领域有着深厚经验和卓越成绩,在团队领导和业务管理方面始终秉承以客户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的理念,是业内中国项目经验最丰富的投行专家之一。作为瑞信方正董事长,胡知鸷将以瑞信重点服务的企业家和私营企业客户为核心,帮助提升瑞信方正的业务承揽能力,同时负责瑞信与政府管理部门和监管机构的沟通协调工作。
外资控股券商已经扩展至六家。
2018年,中国宣布将合资证券、基金管理和期货公司的外资投资比例限制放宽至51%,三年后不再设限。证监会在当年4月28日发布《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允许外资控股合资证券公司,同时明确,将逐步放开合资证券公司业务范围。
随后,瑞银集团率先在2018年12月1日宣布将提升所持有的瑞银证券股份,持股比例由24.99%增加至51%,成为首家实现控股合资证券公司的外资金融机构。
2019年3月29日,证监会发布消息称,于近日依法核准设立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的控股股东分别是美国的摩根大通和日本的野村控股。
2019年7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有关举措》,将原定于2021年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的时点提前到2020年。
2020年3月13日,证监会宣布,自2020年4月1日起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可根据法律法规、证监会有关规定和相关服务指南的要求,依法提交设立证券公司或变更公司实际控制人的申请。这一政策的到来比2019年10月11日时证监会的发文最终提前了8个月。
而在3月17日,高盛宣布,已获中国证监会核准,将在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持股比例从33%增至51%。同时,高盛也表示,将寻求尽早实现100%的所有权。同日,摩根士丹利表示,有关交易完成后,摩根士丹利在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的持股比例将从49%升至51%。
深交所2020年10月12日交易公开信息显示,鹏鼎控股因属于当日跌幅偏离值达7%的证券而登上龙虎榜。鹏鼎控股当日报收54.95元,涨跌幅为-6.61%,偏离值达-9.33%,换手率4.87%,振幅10.91%,成交额13.18亿元。
10月12日席位详情如下:
龙虎榜数据显示,今日共7个机构席位出现在龙虎榜单上,分别位列买二、买三、买四、买五、卖三、卖四、卖五,合计净买入3798.18万元,占该股今日总成交额的2.88%。除此之外还有洋河股份、北方华创、思瑞浦等18只个股榜单上出现了机构的身影,其中10家呈现机构净买入,获净买入最多的是洋河股份,净买额为2.01亿元;8家呈现机构净卖出,其中遭净卖出最高的为吉比特,净卖额为1.24亿元。
今日龙虎榜单上出现了深股通的身影,占据了买一、卖二的位置,净买入2046.94万元,占当日成交总额的1.55%。除此之外深股通还参与到了完美世界、三七互娱、洋河股份等6只个股中,其中2家呈现深股通净买入,获净买入最多的是三七互娱,净买额为2397.81万元;4家呈现深股通净卖出,遭净卖出最高的为完美世界,净卖额为1.23亿元。
注:文中合计数据已进行去重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成为合资券商瑞信方正证券控股股东一年后,瑞信集团终于把瑞信方正证券中的“方正”二字给拿掉了。
近日,瑞信集团公告,其在中国的合资证券公司瑞信方正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瑞信方正”)已更名为瑞信证券(中国)有限公司(简称“瑞信证券”),意味着瑞信集团在中国境内构建的业务平台完成又一重大举措。
瑞信集团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杜英树(Carsten Stoehr)表示,“此次证券合资企业更名是瑞信持续大力发展在华业务征程中的一项重大里程碑。我们将在未来集中力量扩大经营部署,提升业务能力,致力成为一家在中国本土市场拥有雄厚投行业务实力的全球领先财富管理机构。”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随着金融对外开放政策进一步推进,尤其是去年4月证监会取消证券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后,外资大行布局中国资本市场按下“加速键”,纷纷实现控股或新设券商。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中国证券业在高速发展,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在全面推行注册制大背景下,中国证券市场对外资吸引力与日俱增。不过,外资券商在中国的发展尚属初期,短期内仍然面临资本规模、业务牌照、网点较少等限制。
瑞信方正证券更名瑞信证券
近日,瑞信集团在官微上宣布,该集团在中国的合资证券公司瑞信方正证券正式更名为瑞信证券。
瑞信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司徒瀚(Helman Sitohang)表示,中国对于瑞信而言意味着无限机遇,在瑞信全球和区域性战略中至关重要。随着中国金融服务市场的不断开放,瑞信集团将持续大力投资发展在华业务,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资料显示,更名前的瑞信方正证券,设立于2008年10月,总部位于北京,注册资本8亿元,股东方为瑞信集团和方正证券。
2020年4月,证监会核准瑞信方正证券增加和变更资本,以及变更控股股东申请。2020年6月,注册资本由8亿元增加至10.89亿元,方正证券在此轮增资中股权遭遇稀释,从66.7%下降为49%,而瑞信集团持有瑞信方正证券股权则从33.3%变更为51%成为瑞信方正证券控股股东,后续瑞信方正证券董事长和总经理均发生了变动。
2020年年报显示,瑞信方正证券展业范围包括:证券承销与保荐,以及财务顾问服务,而在经纪业务方面,瑞信证券只有1家营业部,经纪业务仅限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20年度,相较于2019年,该公司经纪业务总佣金实现了165%的同比增长,税前经纪业务佣金总收入达到了2亿元。
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瑞信证券总资产15.44亿元,行业排名97。去年该公司实现营收2.83亿元,归母净利1180万元,在行业分别排在第95名和89名。
瑞信集团表示,自去年6月增持证券公司股权至51%以来,该公司已招募了60多位业务和企业职能部门员工。瑞信证券2020年报显示,截至 2020 年底末,该公司共有员工150名,其中投行业务人员最多,达到61名。
瑞信证券在2020年年报中表示,在新业务开拓和牌照方面,经纪业务部门正在推进和研究将公司的经纪业务牌照范围扩展至全国范围。同时,瑞信证券正在积极协调公司其他部门,申请基金销售、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等业务资质,以期为经纪业务客户提供更全面的产品和服务,提升经纪业务的市场竞争力。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北大方正集团因近年来陷入困境,除了与外资方合作的瑞信方正证券被剔除“冠名权”,此前与东亚银行、武汉当地国资合资的方正东亚信托,因为控股股东变更为武汉金控集团;2017年6月方正东亚信托被更名为国通信托,名字中也剔除了“方正”二字。
外资控股券商增至9家
近年来,随着金融政策对外开放进一步实施,中国证券市场对外资吸引力增强,外资也纷纷通过增资或新设渠道成为券商的控股股东,掌控在华券商的话语权。
2020年4月,证监会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东持股比例限制,即此前51%的外资股东限制彻底取消。
券商中国记者梳理,目前外资控股券商合计达到9家,分别为汇丰前海证券、瑞信证券、高盛高华证券、瑞银证券、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大和证券和星展证券。
其中,瑞银证券、高盛高华证券、瑞信证券、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等,均是外资股东通过提高持股比例实现控股。后续,外资股东高盛集团宣布拟直接收购其他股东股权,***持股高盛高华证券,该券商有望变身为首家外商独资券商。不过,天眼查APP显示,高盛集团***持股尚未完成工商变更。
而摩根大通证券(中国)、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大和证券、星展证券则是外资新设立的控股券商。此外,汇丰前海证券成为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协议下设立的首家外资控股券商,汇丰银行持股比例为51%。
粤开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李兴表示,越来越多外资持股券商实现控股,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外资控股有助于加强其对证券公司的控股权,可与母公司开展更多业务协同,也有利于减少因不同股东战略分歧产生的经营障碍;
二是目前中国证券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在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行注册制的大背景下,未来证券市场参与主体将迅速增加,中国证券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实际上,自取消证券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以来,外资机构对中国资本市场布局按下“加速键”,尤其是今年以来更为明显。
今年3月15日,瑞银证券16%的股权在北交所官网挂牌转让,受让方为瑞银集团,转让成功后,瑞银集团持有的瑞银证券股权将增加至67%。
今年4月,法国巴黎银行向证监会递交材料,拟申请设立法巴证券,而在去年9月和10月渣打银行以及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均向证监会递交材料,拟分别设立渣打证券和青岛意才证券,不过均未透露外资股权比例。
6月7日,新设合资券商星展证券也获得了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该券商第一大股东为新加坡最大的商业银行星展银行,持股比例51%,6 月 18 日在上海举行开业揭牌仪式。
6月10日,大和证券(中国)正式获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业务范围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意味着这家日资控股券商正式对外展业。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外资券商在国内发展尚处于初期,受制于资本规模、业务牌照和网点较少以及缺乏协同等,尚未充分发挥外资在跨境业务、资产管理和衍生品业务方面优势。总体而言,外资的进入,能倒逼国内券商创新发展,在对外开放和公平竞争同时,监管层也有望进一步放宽国内券商的业务创新空间。
百万用户都在看
会员简称为:瑞信证券,会员编码为:000687。
官网资料显示,瑞信证券(中国)有限责任公司(英文名称Credit Suisse Securities (China) Limited,英文简称:CSS)是由瑞信与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其中瑞信持股比例为51%。
公司主营业务是向本土市场客户提供一系列资本市场服务,包括证券承销与保荐,以及财务顾问服务。公司还在深圳前海开展证券经纪业务,持续扩展其交易及执行实力。
瑞信证券经中国证监会下发批复,于2008年10月24日正式设立。公司原称瑞信方正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部位于北京。
2020年6月,瑞信证券完成注册资本增加和变更,瑞信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2021年6月,瑞信方正更名为瑞信证券(中国)有限公司。
本文源自资本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