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实现内部交易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还未卖出集团外的内部交易,对整个集团而言并没有产生损益,所以需要把的内部未实现交易损益抵消。
1、合并财务报表时,关键在于抵消未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调整投资收益和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确保所有交易的公平反映。
2、这个权益法下的长投那个利润份额调整啊,要把那个交易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按照公允价值来算。也就是说,300万元的无形资产,400万元是公允价值,10年,也就是要多摊销10万一年。
3、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4、完全权益法调整长期股权投资,不需要消除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投资收益。
第一个80%的部分属于对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后续计量的问题,第二个60%是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抵消,二者处理不同。我对第一个80%进行说明。
要把自己的那部分利润通过一个途径抵消掉,故在乘以比例之前,要从B的净利润减去那部分利润。后续内容,就是A对B公司实现利润的分录,计入到长投的投资收益。
借:库存商品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虽然乙公司的利润没有增加,在考虑长期股权投资的内部交易抵消的问题时,考虑的是投资单位的抵消,即甲公司的抵消,而不是乙公司的抵消,抵消的分录是甲公司的,与乙公司无关。
内部交易发生的在合并报表时,如果没有对外销售需要冲销掉,站在整体的角度来看是没有形成收益,相当与左手拿到右手,内部不存在利润,故要冲销掉。即原来确认的收入、成本 等都的冲销掉。
先说逆流 举个例子,假如甲占乙20%,年末按20%计算应得的利润360万,其中有逆流交易,差额按20%计算是50万。
完全权益法调整长期股权投资,不需要消除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投资收益。
全部消除法。这种方法以实体理论为依据,对集团内部销售所形成的未实现损益进行全部消除,因而合并净利润中不包括集团内部未实现损益。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都规定采用这种处理方法。2) 部分消除法。
产生的汇兑损益不管是否在本期内实现,均应计入本期损益。这种处理方法与企业整个经济业务的处理一致,但是在汇率波动较大或汇率持续单向变动时,账面所反映的损益会长期虚增或虚减。
视同全部出售再买回一部分。未实现内部损益全部转入投资收益。
若2012年甲取得乙40%的股权,用权益法核算。2012年乙企业实现利润1000万元。其中2012年6月甲向乙出售一项固定资产,该固定资产在甲企业的账面价值为300万元,售价为400万元。该资产预计可使用年限为5年。
这个要从总体角度来看,我举个列子:假设年初你爸有个240元的东西,可以使用5年。你有现金300,你爸把那东西给了你,你把钱给了你爸。
举个例子,假如甲占乙20%,年末按20%计算应得的利润360万,其中有逆流交易,差额按20%计算是50万。
未发生变卖或报废的内部交易固定资产的抵销,将期初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借:期初未分配利润,贷:固定资产—原价(期初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存货成本中含有未实现损益,存货高估或低估了。未实现内部交易出现在联营、合营和母子公司之间的交易,首先是要有内部交易,其次是“未实现”就是未对第三方出售或固定资产未折旧完、未处置等。
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合并的时候:①将与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销,账务处理是,借:营业外收入,贷:固定资产—原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