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是指狭义货币供应量,对应的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
1、M1M2是一种反应指标和金融工具,主要使用于货币供应量上。M1指狭义货币,涵盖狭义货币M0(货币)和企业活期存款。M2指广义货币,涵盖M1加上准货币,准货币是银行存款、非银行机构存款、公积金存款等。
2、代表的意义不同: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同时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
3、M1是指狭义货币供应量,对应的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
4、M0、MMM3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指标。M1反映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同时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5、M1是经济周期波动和价格波动的先行指标。密切监测和监管M1,对于抑制通货膨胀和实现经济健康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6、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 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 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M0、MMM3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指标。M1反映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同时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其中,M1 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量,流动性较强;M2 是广义货币量,M2与M1,的差额是准货币,流动性较弱;M3 是考虑到金融创新的现状而设立的,暂未测算。
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 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 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一,M1和M2是货币供应的类别。人们一般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来衡量、分析和调控。
代表的意义不同: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同时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
m1 是指狭义货币供应量,对应的m2 是广义货币供应量。
M1:宏观经济,(M0)+活期存款。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
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 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 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和狭义货币相对应,货币供给的一种形式或口径,以M2来表示,其计算方法是交易货币(M1,即社会流通货币总量加上活期存款)以及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