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集团看,只要内部交易的存货尚未向外界出售,那就没有实现,因而损益多计了。从集团内部其他企业购入的期末存货是以内部转移价格记账的,存货成本中含有未实现损益,存货高估或低估了。
逆流交易甲公司合并报表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 80 贷:存货 80 (400*20%=80)上面的分录可以理解为,逆流交易乙卖给甲1000万产品,成本600万。
逆流交易在编制合并报表的时候,是将投资单位和其子公司或母公司看做是一个整体了,所以要把个报中原来抵销的内部未实现损益恢复过来,此时就应该重新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其合并报表的分录为,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存货等。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存货 损益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互相抵。资产类科目和资产类科目互相抵,所以顺流交易抵消涉及的三个科目都是损益类的科目,而逆流交易,涉及的两个科目都是资产类科目。
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意思是:企业母公司和子公司均是独立的法人,当它们之间发生存货销售业务时,销售公司的账上确认销售利润或损失。
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是指对于采用权益法或者是成本法进行核算的时候,是会存在母公司将商品销售给子公司或是子公司将商品销售给母公司的会计处理的。
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是一个经济专有词汇 (英文: unrealized gains or losses),关于内部交易损益,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前,我国仅对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内部交易进行了会计规范,并且将未实现损益的抵销全部调整合并净利润。
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意思是(以存货为例):存货只要没有卖出集团,内部销售利润永远实现不了,因为存货在内部转来转去并不给集团增加利润,所以销售方确认的收入在集团看来是未实现的。
这里指的未实现销售损益,是指投资方与被投资方内部销售形成的收益,由于相应存货还没有销售到两公司外部,所以,相关损益还未实现。调整的原因是因为这时是从两个公司整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比如内部公司发生的应收应付,站在整体的角度是不认可内部交易的,所以会有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进行抵消。
1、采用权益法核算的被投资方实现的净利润进行调整的时候,要考虑内部交易,以及投资时点的资产评估带来的差异。投资企业要按照其在被投资企业拥有的权益比例和被投资企业净资产的变化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账面价值。
2、编制方法不同 个别财务报表的编制有其自身固有的一套编制方法和程序。
3、性质不同:合并报表是抵消内部交易和内部往来之后的报表数据,相当于是整个集团真正对外营业的数据。个别报表是没有抵消内部交易的数据,除了有对外营业的数据,也包含与关联公司的业务往来数据。
1、合并财务报表可以说是CPA会计考试中的一座大山,拿下它,离这门考试合格也就不远了。其中有一个看似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未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
2、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是指对于采用权益法或者是成本法进行核算的时候,是会存在母公司将商品销售给子公司或是子公司将商品销售给母公司的会计处理的。
3、投资方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在个别财务报表抵销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4、您好!合并报表中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在编制抵消分录时,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下同)或其他方式形成的存货、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所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应当抵销。
5、未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的理解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首先,从会计角度看,未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代表了尚未反映在公司财务报表上的潜在利润或亏损。这是因为这些交易尚未完成,尚未结算,或者可能存在外部因素导致交易结果发生变化。
在个别报表中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通过同时减少“投资收益”和“长期股权投资”来消除影响。
全部消除法。这种方法以实体理论为依据,对集团内部销售所形成的未实现损益进行全部消除,因而合并净利润中不包括集团内部未实现损益。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都规定采用这种处理方法。2) 部分消除法。
当时受母公司理论的影响,计算合并净利润时已扣除少数股东损益,故未实现损益的抵销不会影响少数股东损益;而对于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的处理,未进行规范。
所谓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其实就是母子公司之间相互销售资产,并且没有在合并财务报表的当年向第三方卖出去。
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的处理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的抵销,应区分顺流交易与逆流交易处理。顺流交易顺流交易是指母公司向子公司销货等交易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