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告诉大家一个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登录权威网站中国理财网查询。银行自有理财产品,会在产品说明书标注产品登记编码。对于代销产品,则需要我们到银行系统和官网等官方正式渠道查询相关信息。
1、假理财产品销售同样是需要签订合同、大额资金进出的复杂行为,并非个别人能只手遮天,他们能得逞,和一些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内个人权限过大、不受监督息息相关。
2、作为银行理财业务的基本原则之一,“卖者有责,买者自负”被提示来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强化金融机构的责任,另一方面是防止投资者的道德风险。专业人士指出,二者必须同时强调,不能偏废任何一方。
3、商业银行不得将一般储蓄存款产品单独当做理财计划销售,或者将理财计划与本行储蓄存款进行强制性搭配销售。(3)保证收益理财计划或相关产品中高于同期储蓄存款利率的保证收益,应是对客户有附加条件的保证收益。
从1993年开始,许超凡利用职务之便,假借开平中行客户名义,以代客买卖的形式进行外汇交易,大肆贪污挪用银行资金。
苏建新案判决书披露了该案中诸多借贷业务的套路:贷款中介人通过银行高层打通关系,支行行长运作违规放贷,中介人获利上千万元;而银行行长利用其借贷业务中的信息优势,泄露客户贷款信息,帮助第三方拉过桥资金业务,以便第三方获取高额利息。
一:这名外卖员曾经当过四年兵,干过消防员的工作,后来成为了一名银行行长。一名外卖小哥上了热搜,该名外卖员已经51岁了,在四年前,他的身份是江苏常州一家银行的支行行长,如今他化身成为一名外卖员。
如果是分行级别的,可能都不会接待,如果是支行行长(一个网点),不出意外,肯定是先接待存一个亿的。
鉴于你朋友目前的情况可以委托律师前去会见,一来了解一下案件具体情况、而来可以了解一下其自身的身体情况。
近期,市场传出民生银行北京管理部(分行)航天桥支行30亿元的风险事件。据了解,此事牵涉“萝卜章”票据造假及销售“飞单”两大环节。简而言之,是该支行管理层违规销售理财产品用以表外放贷,掩盖约30亿元的票据造假窟窿。
民生银行的假理财产品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贪图了高利诱惑,银行工作人员承诺将原来“一年期产品原本年化收益率2%,还有半年到期,相当于年化4%的回报”,为了贪图4%的收益导致购买了虚假理财产品。
此次骗局并不高明,相关假理财产品在中国理财网的全国银行业理财产品登记系统,或民生银行系统内均无法查询。据分析,合同上加盖的可能只是不合规的柜台业务章,而非公章。
1、行业坏孩子惹怒央妈, 民生银行触犯三宗罪再遭天价罚单。最近三年来,民生银行可谓是业界的坏孩子,从高管团队到分行支行,违法违规事件频频出现,遭遇的天价罚单也屡见不鲜。
2、民生银行也是31项违规,基本上也是涉及同业理财业务方面的问题, 罚款11450万元,为本次四家银行罚款最高的银行。违规案由主要几个方面:进出口银行共涉及24项违规案由, 罚没7346万元。
3、在今年以来银保监会开出的多张千万级“天价罚单”中,几乎全部涉及房地产金融。从违规“涉房”贷款处罚对象看,既有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等大中型银行,也包括农商行、城商行、村镇银行等中小机构。
4、这个,也不存在违法不违法,还有就是你愿意不愿意让家人帮忙,那也完全取决于你自己意愿,他人也无法左右。对方就是一个说法。也不存在你想的那么严重。望采纳并关注,谢谢。
1、流动性风险:客户赎回本理财产品,资金仅在分配日到账.在本理财产品每个封闭期内客户无法提前取得资金。
2、银行承担什么责任,这还真不好说。即使真的承担什么责任了,也不会对外公布的,相当于还是不知道。
3、一款“假理财”产品如何能忽悠上百位私人银行客户?民生银行透露,依据目前初步掌握的线索,此案系张颖通过控制他人账户作为资金归集账户,编造虚假投资理财产品和理财转让产品。
4、银行理财产品出现问题,银行不用承担责任的,因为你购买理财的时候有提示风险,并且会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试。
5、按理来说,这个情况银行应该不用承担责任的,但银行在这里面也有问题,因为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大的亏损,是因为其员工违规操作导致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法院判决银行要承担一半责任的原因。
6、首先,理财产品虽然是假的,“坏人”张颖却是真的支行行长。民生银行用人失察责任总是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