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分录是记录了一个交易的两个方向,而T账户其实就只是记录了某一个特定账户的变化情况。
1、假设将内部交易存货全部对外出售,此时需要抵消多确认的收入和成本,然后再将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抵消掉。
2、内部存货交易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抵消处理包括三方面内容:分别是内部存货交易未实现销售损益抵销的处理;存货计提跌价准备的抵销处理;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的处理。
3、具体的抵消方法如下: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将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予以抵消。例如,母公司向子公司销售商品100万元,该商品的成本为80万元。
4、应该进行抵消。如果存在母子公司之间互负债务的情况下,只需要编制以下分录进行调整即可:Dr trade payable Cr trade receivable同时减少一笔应收及应付即可将内部债权债务抵消掉。
5、内部交易的购买方当期全部实现对外销售,此时梳理清楚合并前母公司与子公司发生内部交易时的业务处理,分析母公司、子公司第二笔分录业务属于对外交易,不能抵销。所以,合并之后只能将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予以抵销。
因为内部交易会产生利润,在个别报表中,计入到利润里了,在做合并报表时,只有一个会计主体,自然要将以前形成的利润抵消。
将期末内部购进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消,对于期末内部购买形成的存货(包括上期结转形成的本期存货),应按照购买企业期末内部购入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数额,借记营业成本贷记存货。
如果第一年未全部对外销售,第二年全部销售了,那么第二年的分录为 借:未分配利润,贷:营业成本。如果第二年未全部对外销售,那么分录为:借:未分配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存货。
因为合并报表并不是真实的账务调整,而是对报表的调整。
没有出售,未实现的毛利仍然在的存货里是:借:未分配利润期初,贷:存货。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营业成本 这笔分录不是为了调整合并报表本期的期初数,本期的期初数照抄上年合并报表年末数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