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楠木一般50到60年成材。
金丝楠木属于大乔木,高达30余米,树干通直。在中国建筑中,金丝楠木一直被视为最理想、最珍贵、最高级的建筑用材,在宫殿苑囿、坛庙陵墓中广泛应用。
根据《博物要览》楠木有三种:一是香楠,木微紫而带清香,纹理也很美观;二是金丝楠(桢楠和紫楠的别名),木纹里有金丝,是楠木中最好的一种,更为难得的是,有的楠木材料结成天然山水人物花纹;三是水楠,木质较软,多用其制作家具。
金丝楠木是楠木中品质最高的门类,主要产于四川,是中国独有的珍贵木材,是国家级保护物种。
金丝楠木20公分直径要长60年以上。因为前期金丝楠木的生长速度非常缓慢,生长20年才能长到4-5公分,等60年以上生长速度才加快,大概能长到15公分以上,也是此时开始长心材,栽培金丝楠木需足够的耐心,也正因如此价格才异常昂贵。金丝楠木纹理直、结构细密,不容易变形,是优良的木材。
金丝楠木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
金丝楠木是高大乔木,高30多米,树干通直,叶片革质,呈椭圆形,长7-10厘米,宽2.5-4厘米,4-5月开花,聚散状的圆锥花序,每个伞形花序都有3-6朵小花,花朵中等大小,果椭圆形,革质。生长习性:它喜欢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耐高温也耐寒,原产地年平均气温17℃,年降雨量1400-1600毫米,多是分布在山谷、河沟边,在松软、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壤环境下长势良好。
金丝楠木人工种植需要50-60年才可长成。
根据记录,楠木往往要50-60年才开始生长心材,并同时进入旺盛生长期。心材是由边材逐步转化而来,转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心材由幼年到成年的成长过程,心材的这个成长过程还要50-100年的过程。
在边材转化为心材的过程中,整个树也在不断壮大,只是转化的进度要快于树木生长的进度。当心材占整个树干的95%左右时,心材比例达到极限。达到这个心材比例极限,也意味着心材材质接近最佳状态。根据树种的不同,达到这个心材比例极限需要的时间,从树木生长算起,需要100-150年不等。如果再延长50年左右,大多数楠木树就到达生长极限而开始进入衰老期。
扩展资料
金丝楠木的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环境,但又耐热抗寒。原产地年均温17℃左右,年降雨1400-1600毫米,多分布于荫湿的山谷、山洼和河沟边,可忍受间歇性短期水淹。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冲积土或壤质土上生长最好,干旱瘠薄或排水不良处则长势较差。
楠木为中性偏阴树种,幼年期耐荫蔽。其主根明显,侧根发达,根部萌蘖可长成大径材。金丝楠属耐荫树种,在全光照下常生长不良。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较阴湿环境。深根性,萌芽性强,生长较慢。寿命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丝楠木
自然生长的金丝楠木需要100-150年才能够成材,人工培养的50-60年就可以成材。
金丝楠木生长缓慢,成材时间长,在自然条件下,一般要30年树龄才开始长金丝(树干中长出金黄色的纹理),并且以每年1-2%的进度生长,成材的标准就是芯材占据整个树干80%以上,达到95%左右时就是该树木的最佳状态,优质木材甚至要上百年,所以才有了金丝楠木百年成材的说法,而人工种植的金丝楠木需要50-60年就可长成。
金丝楠木
金丝楠木喜温暖湿润环境,但又耐热抗寒。原产地年均温17℃左右,年降雨1400-1600毫米,多分布于荫湿的山谷、山洼和河沟边,可忍受间歇性短期水淹。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冲积土或壤质土上生长最好,干旱瘠薄或排水不良处则长势较差。
金丝楠木为中性偏阴树种,幼年期耐荫蔽,在全光照下常生长不良,其主根明显,侧根发达,根部萌蘖可长成大径材。
由于资源日渐稀缺,目前,大部分金丝楠木野生树种被列为国家保护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