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对汽车行业而言是寒冬之年,2020年开局至今,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车企们2020年度销量目标早已制定公开,在过去整年的车市下行中,仍旧不乏逆势上升者,调高年销量目标的车企大有人在。但在年初疫情之下,车市遭受打击,曾经逆势增长的车企也开始下调销量目标。
近期,长城汽车(601633)发布《长城汽车2020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实施考核办法(修订稿)》(以下简称“修订稿”),数据显示,长城汽车将2020年销量目标从111万辆下调至102万辆;同时将净利润预期从47亿元下调至40.5亿元,二者均低于2019年水平。
长城汽车是今年首家下调全年销量目标和盈利预期的上市车企。作为自主品牌的领头羊,2019年长城汽车全年销量超过106万辆,同比增长0.69%,连续第四年突破百万销量大关。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64.55亿元,净利润达45.26亿元。而今年1-2月份,长城汽车也遭遇严重下挫,累计销量为90284辆,同比下滑50.05%。
此外,长城汽车还调整了员工的绩效考核方式,将系数计算公式中销量和净利润的权重,由此前的65%、35%调整至40%和60%。对此长城汽车在公告中解释:“鉴于汽车行业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较大,公司决定对2020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目标进行修订。”
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内车市雪上加霜,据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月份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为25万辆,同比下降78.7%,仅相当于2006年2月的水平。
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车企已经采取了多种对策以渡过难关。上汽集团、威马汽车等通过调整员工薪酬,缩减开支来“弥补”业绩下滑带来的亏损。在复工难以进行之时,常规销售工作无法推进,车企也纷纷采取线上卖车等方式应对疫情,但从2月销量数据看,效果并不够理想。
此前曾有业内人士表示2月车市销量可忽略不计,而这难免会对车企年销量造成影响。据乘联会公布2月车企销量榜单,TOP15车企中均出现60%-90%的下滑幅度,无论合资车企还是自主品牌均未能幸免。
“如果没有鼓励消费政策推出,调整销量目标的企业将会陆续出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甚至一些合资品牌也有调整的可能。事实的确如此,据大众汽车集团公布的2月全球销量数据显示,受中国市场销量锐减影响,2月全球销量同比减少1/4,中国市场跌幅达74%,其CEO迪斯预测中国市场2020年下滑3%-15%。
目前,东风风神已经在今年2月宣布下调年度销量目标;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也于3月16日表示,将下调今年汽车销量预期,由原来增长8%降至增长3%左右,同时他还强调,广汽集团不会通过减薪渡过难关。
2月份的严重下滑对车市再次造成打击,乘联会日前表示,如4月疫情得到良好控制,汽车市场在下半年全面回暖,预计全国狭义乘用车市场全年批发总量影响约270万辆,零售总量损失约200万辆。此前,乘联会已经将全年销量预期增幅调整至-8%。
行业未来不被看好的前提下,要完成当前销量目标,对多数车企而言都有着不小的压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此前“2月的销量几乎可以忽略”的判断有了企业端的印证。
3月14日,长城汽车发布的《长城汽车2020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实施考核办法(修订稿)》显示,长城汽车将2020年销量目标从111万辆下调至102万辆,低于其2019年106万辆的成绩,而且将净利润预期从47亿元下调至40.5亿元,同样低于2019年。
由此,长城汽车成为上市汽车公司中,第一家宣布下调年销量目标和盈利预期的企业。
对于修订原因,长城汽车在公告中解释为:“鉴于汽车行业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较大,公司决定对2020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目标进行修订。”
另外,长城汽车还调整了员工的绩效考核方式,将系数计算公式中销量和净利润的权重,由此前的65%、35%调整至40%和60%。
此外,长城汽车表示,“此次疫情预计对公司2021年及2022年经营状况没有影响,因此公司对2021及2022年业绩考核目标不做调整。”
作为自主品牌头部企业之一,长城汽车此举将带来哪些连锁反应?
调整或蔓延至合资品牌
“如果没有鼓励消费政策推出,调整销量目标的企业将会陆续出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坦言,甚至一些合资品牌也有调整的可能。的确,大众汽车集团公布的2月全球销量数据显示,受中国市场销量锐减影响,2月全球销量同比减少1/4,中国市场跌幅达74%,而其CEO迪斯对中国市场的预测是,2020年下滑3%-15%。
车市睿见注意到,在未上市的汽车企业中,已经有东风风神在今年2月宣布下调年度销量目标。
就销量数据而言,长城汽车此次将2020年销量目标下调了8.1%,与行业协会及机构的全年销量预估走势相同。
乘联会日前表示,如4月疫情得到良好控制,汽车市场在下半年全面回暖,预计全国狭义乘用车市场全年批发总量影响约270万辆,零售总量损失约200万辆。此前,乘联会已经将全年销量预期增幅调整至-8%。
3月12日,中汽协副秘书长许海东也在月度数据发布会上表示:“对今年形势尚无法做出准确判断,但结合目前情况,今年下降肯定要比之前预估的-2%的增长要大。”
大摩则下调汽车行业前景由“吸引”至“中性”,并下调今年乘用车销量预测,由早前预计同比有1至2%的增长调整至下跌15%。
虽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只“超级黑天鹅”的冲击,汽车企业和经销商已经开启了自救,不论是云卖车还是高层现身直播,甚至调整员工薪酬制度、提供购车补贴,都在疫情期间屡见不鲜。但是,与2003年非典让中关村关了门,京东被迫转为线上销售并成就一段商业佳话不同,此次疫情似乎并未让汽车电商有所突破。
2月14日,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俞经民变身“网红主播”
在中汽协副秘书长柳燕看来:“如果以最终成交的车辆数量来看,线上卖车的效果一定是极其有限的。”
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马振山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能不能卖车能卖多少车还得有时间的磨练。毕竟这么大件没看到真车,对消费者诚信的建立还是需要不小的考验。”
政策更应关注“首购群体”
也正是基于汽车低频购买、高额消费,且对线下体验需求极强的商品属性,以及云卖车的低转化率,中汽协和乘联会均呼吁出台“促销费”政策。
仅限购一项,华西证券预计,目前全国限购城市堆积需求超800万个,如果分5年逐步消化,预计每年为市场贡献约160万辆销量,对汽车行业增速贡献弹性约6%。
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汽车产业在消费、市场端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撑,如果政策没有及时出台,汽车市场下行的趋势会继续。相反,如果能及时出台政策,则会对整个汽车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崔东树认为,促进汽车消费的核心是要促进私家车的普及,但近两年出台的促消费政策着力点在换购,缺少对更低一层的新购群体的支持,拉动增量的效果不明显,也导致车市增长的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他对车市睿见表示:“中国有车的家庭仅占城市家庭的1/3,无车家庭仍是绝大部分。2020年的车市能否有所突破,关键在于首购比例能否上升。”
车市睿见注意到,近期已经有佛山、广州、长沙等城市进入到了“接力救市”的行列。业内人士分析,这场大接力或将不止于这些城市,“不排除重庆、长春、上海、武汉、柳州、合肥等分布了汽车产业龙头企业的城市会陆续跟进。”
对此,崔东树在接受车市睿见采访时表示,整体而言,地方政府出台促消费政策的做法是可取的,但也要防止 “地方保护”扰乱市场的情况出现。
虽然鉴于严峻的市场形势,汽车行业普遍在呼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刺激汽车消费,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等多个部委也明确表示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但国家层面的“靴子”何时落地,还尚未可知,崔东树的判断是:“刺激汽车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且减免一部分购置税对税收的影响也不算太大,因此即便难以给出时间表,但对相关政策的出台还是有信心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文|耿慧丽
图|来源网络
职场的一个金科玉律是:跟对老板。
长城汽车的高管与核心骨干们估计在庆幸自己跟对了老板。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长城汽车在国外收购印度工厂参加印度车展;国内赈灾捐款、“三减三赋”为经销共度时艰的同时,还干了一件大事。
1月30日,长城汽车(601633)公布2020年股权激励计划,以进一步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员工的积极性。
公告称,本次拟向激励对象授予权益共计约1.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54%,此次股权激励方案包含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其中拟授出的限制性股票0.68亿股,股票期权约1.1亿股。
车壹条注意到,这是去年9月长城汽车提出对公司高管与核心骨干的大规模股权激励计划被港股股东否决之后,长城汽车再次提出股权激励计划。
中金公司、太平洋证券等证券公司的研报对于长城汽车再推股权激励计划都给予积极评价:“反应迅速、再提激励计划,群策群力、充分激发团队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股权激励留住更多优秀人才,打开未来增长新的引擎!”
壹姐也想跟着点个赞,排除万难坚持“重金”奖励核心骨干,魏老板做事就是大气!
重在奖励核心骨干
推行股权激励的长城汽车并非行业首创,但和以往企业股权激励计划只针对高管不同,长城汽车力推的股权激励计划除了公司高管,还包含核心管理人员、核心技术骨干,覆盖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长城汽车股权激励计划显示,本次激励计划对象为长城汽车高管及核心骨干员工,激励对象人数共计1966人。其中,公司副总、董秘、财务总监、子公司总经理等公司高管共计7人,核心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骨干人员287人,其中核心骨干人员占限制性股票总数约70%。股票期权激励对象为公司骨干员工1672人。本次激励计划范围广泛,基本涵盖公司核心员工,与公司组成利益共同体。
而长城汽车1月30日发布的新版股权激励计划中,新增了一条内容:不包括独立董事、监事和单独或合计持股 5%以上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其配偶、 父母、子女。
这意味着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等持有长城汽车股份超过5%的董事都被排除在这次股权激励计划之外。
车壹条了解,长城汽车去年9月份的股权激励计划被否,一大原因在于外界质疑股权激励的业绩目标定得太低,管理层“躺着就能完成”,有损害市场散户、中小股东利益之嫌。
而新版的股权激励计划,长城汽车将公司核心董事们“摘出来”,也是为了显示奖励核心骨干的决心和诚意。
汽车行业分析师曹鹤对车壹条表示,多年前长城汽车就有意推行股权激励计划,但最终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实行。身处保定的长城汽车的员工薪酬待遇,多年来在行业里都属于偏低水平。这次股权激励计划的重点,本就是奖励多年跟着长城汽车辛勤付出核心骨干,把高层董事摘出去,更有利于在股东大会上通过。
提升挑战难度
长城汽车新版的股权激励计划也调整未来三年的业绩目标,更加重视公司经营质量。
此前的股权激励计划是,2019-2021年销量考核目标分别为107万、115万、125万,归母净利润考核目标分别为42亿、45亿、50亿元,销量与利润权重分别占65%与35%。
最新的股权激励计中,2020-2022 年销量考核目标分别为111 万、121 万、135 万,净利润考核目标分别为 47 亿、50 亿、 55 亿元,销量与利润权重分别占 65%与 35%。新版的股权激励计划中,2020年和2021年将销量目标下调 4万辆,但利润目标提高 2 亿。
按照新版股权激励计划的目标,长城汽车接下来三年分别要实现4.7%/9.0/11.6%的销量增长。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目标难度不小,很有挑战性。
增加业绩目标的考核难度,一方面更容易让长城汽车酝酿已久的股权激励计划在股东大会上获得通过。此前外界质疑2017年销量就接近110万辆的长城汽车制定的目标太低,但2019年的市场实际情况表明,长城汽车销售106万辆,保持微增的业绩已经相当难得。
在车市整体步入低增长时代的大环境下,长城汽车未来3年达到111 万、121 万、135 万的目标,难度绝对不小。外界也无法再用“躺赢”来质疑。
另一方面,也显示了长城汽车对于今后发展的信心。
在国内汽车市场低增长,优胜劣汰加剧的情况下,作为自主龙头的长城汽车优势明显,销量与市占率都有提升空间;另外,还有与宝马合资的光束汽车将带来新增量;在海外市场,长城汽车在俄罗斯投产,取得中国品牌第一之后,又收购通用印度工厂,国际化战略再下一城。印度市场接棒,长城汽车海外业绩也将保持高速增长。
看来,股东质疑不赞成也罢,行业大环境低迷也好,哪怕突如其来的疫情又带来车市下滑与赈灾支出等“黑天鹅”影响,长城汽车是铁了心要对旗下高管与核心骨干进行奖励。
这对于开启全球战略、国内国外市场都迎来升级向上的长城汽车,无疑是稳定军心、吸引并留住人才的诚之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月14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长城汽车2020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实施考核办法(修订稿)》显示,长城汽车将2020年销量目标从111万辆下调至102万辆,低于其2019年106万辆的成绩;而其将净利润预期从47亿元下调至40.5亿元,同样低于2019年。
长城汽车下调2020年的销量和净利润预期下调,可谓是比较理性的,受疫情影响,长城汽车今年2月份生产汽车10010辆,同比减少85.44%,2月份销量为10023辆,同比下滑85.48%,预计疫情还会持续到6月份,这样的环境,长城汽车下调也算正常。
另外,2019年,在国内车市整体遇冷的环境下,长城汽车持续强化品牌力和产品力,经营业绩持续向好,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64.55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9.82亿元,相较2018年增长2.4%。同时,从2019年二季度开始,长城汽车净利润环比持续向好,第三季度净利润环比上涨84.7%至14亿元,第四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12.5%至15.75亿元。整体下半年营收、净利润双增长,其中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9.0%、环比增长33.1%,净利润同比增长94.3%、环比增长91.8%。看似长城汽车2019年还不错,但整体还是有下滑趋势,2020年将更加困难。
2020年整体环境对各家车企都是一种考验,自主品牌3强的吉利汽车2020年销售目标为141万辆,相比去年仅增加1万辆,已经预示着2020的艰难,长城汽车则更为理性,2020年都目标比2019年106万辆还低4万辆,目标已经确定,那就加油干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