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整理下:
[经济杂谈]2011-2012股票市场结构性机会分析附时政要闻点评点击 股市论谈]对2011市场十
华夏带头众基金看多周期品种:聚焦水泥金融地产2011年04月04日 06:40陈强理财周报
记者综合调查了几家大型基金公司以及一季度业绩较好的公司,如华夏、大成、南方、新华、鹏华等。
他们对未来市场走势偏向乐观,他们认为二季度市场将呈现震荡盘升的格局。此外由于金融和地产等大盘蓝筹估值便宜,处于历史底部,封死了大盘大幅向下的可能,未来市场收益将大于风险。
宏观经济:二季度控通胀仍是主基调
宏观经济目前有两个主题,一个是通胀将继续存在,一个是以美国为主的发达经济体将继续复苏,这也是目前世界经济两大主旋律。南方基金认为美国经济增长势头加强,总体仍处于恢复性增长中。2011年美国经济前景审慎乐观,增长率可能超过3%。
而在这两大主题中,华夏基金认为:“通胀是二季度的核心问题,是未来经济和市场的主要矛盾。”
对此,鹏华普天收益基金的基金经理张卓认为:“海外经济的复苏增长迹象都将有效支持国际原油、煤炭、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加之如某些资源国家的自然灾害原因,个别品种价格还可能出现短期异动涨价;总体来看,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短期趋势上不会减弱。”
对二季度通胀将继续冲高似乎是行业共识,但也普遍认为上升的动能将会减弱,二季度将是一个冲顶的过程。
新华基金就持这种观点:“第二季度欧美和日本的宽松货币政策和北非的动荡局势,会对大宗商品尤其是石油价格形成正面推动,导致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但国内较为严厉的地产调控和信贷紧缩也会逐步压制通胀继续环比上行,第二季度是通胀冲顶阶段,环比上行的动力会大为减弱。”
在二季度通胀冲高见顶回落后,下半年通胀压力减少时,市场将存在较大机会。
华夏基金表示:“动态地看,政府的对通胀的调控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未来如果通胀有所回落,市场信心将显著增强,届时由于经济和企业盈利增长仍然强劲,再加上股票市场整体估值较为便宜,有可能出现较大的整体性投资机会。”
市场走势:震荡走高
对于二季度市场走势,南方基金认为:“二季度市场将延续震荡反弹的走势,行业轮动加快,行业配置的重要性显著提高。”
大成基金景福的基金经理杨丹也持相同观点,他表示:“基于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目前较便宜的整体市场估值,预计,2011年国内股票市场将延续震荡盘升的格局,市场底部应该逐步抬高。”
此外,新华基金认为目前市场收益大于风险,较具吸引力。它的理由是:“由于受前期信贷紧缩和地产、汽车行业的政策调整影响,以及基数原因,经济的同比增速总体会在未来2个季度出现探底的态势,下半年开始将步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但股市对此已经提前预期,市场的风险因素已经在年初的调整中有所释放。经过年初的调整,市场目前估值总体合理,部分权重性板块如金融地产等估值仍偏低,大盘向下空间有限,向上空间较大。”
普遍看好周期性行业、新兴行业及大消费
在行业板块上,大部分基金公司认为2011年的表现可能会更加均衡,市场延续2010年两极分化的概率不大。
它们认为: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传统大盘蓝筹股,整体估值非常便宜,虽然存在政策上的压制,但考虑到整体板块依然不错的业绩增长,其投资价值已经凸现,二季度将延续盈利推动下的上涨行情。而中小板和创业板等题材股,由于估值过高以及创业板扩容压力,将得到市场的洗礼。
在A股行业选择上,华夏基金看好周期性行业如:水泥、家电、金融、地产,另外新兴产业和消费行业也是重点关注对象。
华夏基金认为:部分周期型行业例如水泥、家电供求形势较好、估值便宜;金融、地产行业尽管存在资产质量、利率自由化、政策调控等负面因素的影响,但低迷的股价已经相当程度上予以了体现,有存在重估的机会;战略新兴行业中受益于国家资本开支方向,或具备替代进口空间的煤机、煤化工设备、节能环保、海工等子行业;受益于消费长期增长趋势的相关行业,如一线白酒等。
大成基金景福经理杨丹认为,在行业板块上,2011年的表现可能会更加均衡,市场延续2010年两极分化的概率不大。“以金融、地产为代表传统大盘蓝筹股,整体估值非常便宜,虽然存在政策上的压制,但考虑到整体板块依然不错的业绩增长,其投资价值已经凸现。新兴产业与大消费板块,代表了未来产业转型的调整方向,依然是孕育大牛股的温床。但由于整体板块估值较高,需要投资者更深入的研究来发掘真正能够长期持续增长的优秀公司。”
甚至有基金认为价值投资的春天即将到来,鹏华价值优势股票基金的基金经理程世杰就认为:“从目前的估值水平,大盘股,特别是周期类股票的相对估值优势较为明显,至少从风险防范的角度看继续调整的空间相对有限。他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增长还将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因此,周期类股票也不会一下子变得一钱不值。”
---------------------------------------------------------------------希望你能够找到答案
A股会议行情的特殊性
十八届六中全会即将于10月24日至27日(周一至周四),A股再度进入到会议模式,重大会议维稳是市场对于会议模式中的预期,尤其是今年3月份两会行情时,就在维稳行情中,出现了两波七连阳走势,当时个股普涨,没有出现明显的“指数效应”,那一波走势也成为年内难得“吃饭行情”,而下半年行情中,虽然也有过两次冲击3100点的走势,但都是依托权重股拉升指数,造成明显的二八效应,其中以8月中旬的那波冲击到3140最为明显,两根中长阳启动迅猛,而随后是连续19个交易日的阴跌,重新跌回,而当时国家队资金都在高位集体撤离,将不明真相的“接盘侠”们牢牢套在高位。文章图片1
那么这一次会议会如何呢?先来看看“日历买股法”中统计的历史数据吧,如图所示,期间有过三次会议期间下跌,两次上涨,不过很有意思的是,会议期间上涨后的一个月反而是下跌;而会议下跌后的一个月却是上涨的。玉名认为这给投资者两个信号:第一,会议期间涨跌没有明显的规律,这与两会行情不同,主要是源于会议时间较短所致;第二,会议后与会议期间走势相反,说明市场对于会议本身预期不强,但对于随后的政策落地很关注,这也直接决定市场的涨跌,尤其是2014年那一波,是源于市场资金杠杆翻开,迎来波澜壮阔的资金杠杆疯牛。接下来对于投资者关心的市场热点做一个分析。
中字头个股炒作逻辑
近期最活跃的自然是中字头个股,那么这里面究竟为何上涨呢?从业绩角度来看,混改龙头中国联通,刚刚公布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净利下滑81.8%;类似高铁的领涨先锋中铁二局半年报时净利润下滑超过30%,包括之前分析过的债转股的中字头个股也是类似,负债多的,业绩差的,如今有了反弹。换句话说,中字头个股,如今都不是以业绩为炒作,而是一种比差式的炒作模式,这才是最令市场担心的,这样的模式能够持续多久呢?众所周知,中字头个股大爆发是在2015年的上半年,几乎只要带“中”字就有大的反弹,当时我给大家推荐的中国建筑、中国铁建等建筑类上市公司也有了较好的表现。表面来看,那一波炒作的理由是一带一路,国企改革等,但真正的依据还是资金杠杆大爆发造成的资金流动性泛滥,这一点是可以类比2009年上半年因为四万亿元刺激计划和信贷超预期发放带来的资金流动性,而引发的蓝筹股行情炒作。这一点应该不难理解,大象起舞需要大资金,而大资金也需要大象的大容量为其带来大的投资收益。那么如今2016年随着市场量能近剩下2015上半年的2-3成,却要启动中字头个股,资金面支持吗?这显然是要打个问号的。玉名认为短期的中字头个股炒作,更多地是基于概念和一种解套式的炒作,这一方面有两个例证,第一是8.16日那一波国家队资金抛售银行股;第二是近期债转股行情之后,机构纷纷抛售相关个股,都是源于被套时间久了,资金解放后迫不及地要寻求“自由”。所以,投资者对此要有认识,要认清其和之前牛市行情中炒作中字头个股的差异,可以短炒,但不要贸然中长线持股当接盘侠,敢于在一波炒作到前期高位或套牢区附近锁定利润。
“智慧党建”概念股的炒作
说到重要会议,自然会对会议主题更为在意。如十七届 六中全会主题文化体制改革,天舟文化在一个月内实现了翻倍;十八届 四中全会的“依法治国”主题股,榕基软件6天上涨超过50%;近期“智慧党建”概念股继续爆发,飞利信、金桥信息、数字政通、***等个股均有不俗表现。不过,这些概念很短暂,往往是一波流时式的炒作,炒作过会就没有了后续炒作(以天舟文化为例,一波炒作过后,持续了18个调整,不仅再创新低,且调整时间也足够长,很长的折磨),所以对此股民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因为概念炒作不考虑业绩和基本面因素,就是高换手推高股价而已,资金撤离,行情结束。
先回答题主的问题,股票融资和信贷融资有这些区别:1.银行提供给企业的资金融通,对企业而言是它的外部债务,体现的是债权债务关系;而企业通过股票融资筹集的资金是企业的资本金,它反映的是财产所有权关系。 2.信贷融资是企业的债务,企业必须在到期时或到期前按期还本忖息,因而构成企业的财务负担;而股票融资没有到期偿还的问题,投资者一旦购买股票便不得退股。
话又说回来,有很多朋友还不了解融资融券,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唠唠关于融资融券的那些事,提醒大家认真看第二点!
开始介绍前,我把一个超好用的炒股神器合集分享给大家,千万不要错过哦:炒股的九大神器,老股民都在用!
一、融资融券是怎么回事?
涉及到融资融券,最开始我们要学会杠杆。解释一下,本来你有10块钱,想入手标价20元的物品,我们的钱不够,需要借别人的,这借来的钱就是杠杆,这样理解融资融券,那么他就是加杠杆的一种办法。融资,顾名思义就是股民向证券公司借钱购买股票的行为,到期将本金和利息一同还了就行,融券,换句话说就是股民把股票借来卖,到期后只要返还股票并支付金额。
融资融券的特性是把事物放大,一旦盈利,就会得到好几倍的利润,亏了也可以造成亏损放大好几倍。由此可见融资融券的风险着实不怎么低,要是操作有问题很有可能会出现巨大的亏损,对投资者的投资水平会要求比较高,不放过一丝合适的买卖机会,普通人离这种水平还是有很大一段路要走的,那这个神器就特别推荐给大家,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分析最适合买卖的时间是什么时候,那就赶快戳进下方链接吧:AI智能识别买卖机会,一分钟上手!
二、融资融券有什么技巧?
1. 提高收益的绝佳方法就是采用融资效应。
譬如你现在有100万元的流动资金,你觉得XX股票有前途,接下来就是入股,用你手里的资金买入股票,然后再将其抵押给券商,接着进行融资买进该股,当股价上涨的时候,将获得到额外部分的收益。
就好比刚才的例子,假设XX股票高涨5%,原先在收益上只有5万元,但完全可以通过融资融券操作,让你再赚一笔,但也不能高兴的太早,如果判断有误,亏损肯定会更多。
2. 如果你是稳健价值型投资,看好后市中长期表现,而且去向券商融入资金。
融入资金就是将你做价值投资长线持有的股票做抵押,根本不用追加资金就可以进场,然后再把部分利息支付给券商即可,就可以取得更多胜利的果子。
3. 应用融券功能,下跌也可以进行盈利。
比如说,比方说,某股现价二十元。通过很多剖析,我们推断出,这个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下跌到十元附近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你就能去向证券公司融券,向券商借一千股这个股,然后就可以用二十元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拿到手2万元资金,一旦股价下跌到10左右,这时你就可以根据每股10元的价格,再拿下1千股,这1千股是为了还给证券公司的,花费费用才1万元罢了。
这中间的前后操作,价格差代表着盈利部分。固然还要去支出一部分融券方面的费用。经过这一系列操作后,如果未来股价没有下跌,反而上涨了,那么将在合约到期后,面临资金亏损的问题,因为要买回证券还给证券公司,然而造成亏损。
最后,给大家分享机构今日的牛股名单,趁还没进行删除,快看看吧:绝密!机构今日三支牛股名单泄露,速领!!!
应答时间:2021-09-0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但另一方面,“漂亮50”的投资回报率也十分惊人。1970年6月至1972年底,“漂亮50”指数累计上涨89%,相较标普500获得35%超额收益。
反观中国,目前消费板块最大的争议点无疑是“估值是否过高”。
我们认为,当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对其龙头不应该简单地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02 消费股估值模型正在发生变化
从技术层面来说,我们认为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而这背后,是资本市场对消费行业的理解在进化。
我们以耳熟能详的雀巢公司为例,分析其发展周期中的估值模型切换。
作为全球化食品巨头,雀巢公司1989-2000年处于快速发展期,这一阶段PE估值稳定提升;
2000-2008年,PE估值与营收增速同步波动;
2009年至今,雀巢通过并购整合,业务板块与产品品牌不断壮大和完善,实现了高度稳健的内生增长,估值溢价越来越明显。
在2017年,雀巢的PE达到历史最高水平35倍,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一旦消费品企业建立起稳固的竞争优势、持续的盈利能力,估值不会下降,反而会屡创新高。
纵观整个海外市场,消费龙头进入成熟期后,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可能趋缓,但估值水平并不会下降。
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03 机构抱团消费龙头达到历史高位
在目前的中国二级市场,尽管大消费行业估值已然不便宜,但众多机构资金依然保持较高的配置热情。
从国内资金配置的角度而言,消费白马的配置热情达到空前水平。
从海外资金配置的角度而言,MSCI第三次提升A股纳入比例,北上资金加速流入,大消费行业占据配置榜首。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