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汽集团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产销快报,上汽集团累计销售新车67.9万辆,同比减少55.71%。其中,3月份销售新车23.1万辆,同比减少58.6%。
具体到各大板块来看,在自主板块中,2020年第一季度,上汽乘用车销量为9.9万辆,同比减少33.74%;上汽大通销量2.3万辆,同比减少21.86%。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乘用车板块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但相对于整体市场的运行情况来看,下降幅度低于整体市场水平。根据乘联会给出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2.4%,中国品牌乘用车下降47.3%,跌幅较整体乘用车市场更大。
在合资板块中,2020年第一季度,上汽大众销量为18.3万辆,同比减少60.89%;上汽通用销量为17.9万辆,同比减少58.03%;上汽通用五菱销量为16.5万辆,同比减少61.53%。
尽管合资品牌受到了较大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从数量上看,合资板块依旧是上汽集团67.9万辆销售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市场的逐步回升或将带动合资品牌销量增长,但这一切都得在疫情好转的前提下。
此外,受全球疫情的影响,上汽集团一向引以为傲的海外业务上也出现下滑,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印尼有限公司销量为2174辆,同比减少23.83%;名爵汽车印度有限公司销量为6928辆。
可以说疫情给上汽集团带来了不小的冲击,随着疫情好转,上汽集团的节奏正在逐步恢复正常。上汽通用上海地区各工厂已全面复工,各地生产基地也陆续有序复工。不仅如此,就连在疫情重灾区的上汽通用武汉工厂,生产车间也已经开始检测设备运营情况,全力为复工做准备。
与此同时,为了确保供应商工厂的复工,上汽通用还采取以“1带200”的方式,帮助上汽通用武汉工厂的200多家供应商联系防疫物资。在上汽集团的倾力支持下,这?200多家供应商已经全部复工。
事实上,受新冠肺炎疫这只黑天鹅的影响下,国内多家乘用车企业一季度销量均遭到大幅度下滑,但上汽集团销量仍然位于行业前列。根据已知的销量信息显示,一汽集团第一季度累计销售整车60.8万辆,同比下降22.6%;长安汽车第一季度累计销售新车30.3万辆,同比下降32.1%;吉利第一季度销量20.6万辆,同比下跌44%;广汽集团第一季度销售30.61万辆,同比下滑38.13%。
当然,随着疫情影响逐渐被减弱,加之各地政府推出扶持汽车行业复苏的政策,接下来车企之间将展开真正的对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美股三大指数大幅收跌 软件、半导体板块跌幅居前】财联社4月30日电,美股三大指数大幅收跌,道指跌2.77%,标普500指数跌3.63%,为2020年6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纳指跌4.17%, 科技 股普跌,软件、半导体板块跌幅居前,亚马逊跌超14%,创2006年7月份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英特尔、英伟达跌超6%,高通跌超5%,AMD、微软跌超4%,苹果、谷歌跌超3%。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拼多多涨超13%,哔哩哔哩涨超9%,阿里巴巴、京东、爱奇艺涨超6%。
2020年2月3日股市大幅下跌,存在不少非理性因素。
2020年2月3日,A股鼠年首个交易日迎来“至暗时刻”,沪指盘中跌逾8%创23年以来最大跌幅,3000多股跌停创下历史纪录。
尽管假期从监管层到金融机构以及媒体已轮番“安抚”市场,但从结果来看恐慌仍难以避免发生,部分私募人士甚至认为明天市场还将面临一定程度的“惯性”下冲。
2020年2月3日,沪深两市指数普遍低开,沪指跌8.73%报2716.70点,深指跌9.13%报9706.58点,创业板指跌8.23%报1769.16点。
多只个股跌停,综合金融、计算机、电子板块跌幅居前,医药板块内,哈药股份、阳普医疗、联环药业、精华制药、泰达股份、南卫股份等多只个股涨停。
亚太周边市场,日经225指数低开1.4%,报22874.27点。恒指低开0.47%,蓝筹股普跌,消费、油气、地产股领跌,医药股上涨。
详情:
两市融资余额大幅下滑,连降三日。截至1月23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5683.7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79.57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4585.6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93.90亿元;两市合计10269.3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73.47亿元。
沪深两市截至1月23日共有1676只个股有融资资金买入。从融资买入额占当日总成交金额比重来看,长虹华意(37.29%)、世茂股份(29.49%)、特锐德(29.3%)排名前三。
从融资资金买入金额来看,共有193只个股买入金额超亿元,其中中信证券(10.02亿元)、中国平安(9.95亿元)、京东方A(9.09亿元)居前三位。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鼠年首交易日:三大指数低开 沪指跌幅8.73%
国防军工板块是市场上一直比较热的板块,从去年开始,国防军工经历了一波明显的资金流入的过程。但是,进入1月份后,却遭受连续的抛*,整个2021年1月板块涨幅排名中,军工板块跌幅最大,板块跌幅达到了22%。虽然前段时间有所企稳,但是在近日的大盘调整中,军工板块再次大幅下行,创出了自去年7月份以来的新低。下面我们以中证军工和上证指数做一下对比

中证军工指数和沪指走势日K线对比图
数据来源:阿牛智投
军工板块去年到今年的阶段表现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中证军工指数的启动点是在2020年的7月初,沪指于7月9日见顶时,军工却正在启动初期,中证军工从7月1日的8525点一直涨到2021年1月7日14676点,6个月的时间涨幅达到了70%,而同期沪指则从2991运行到3576点,涨幅仅19%。所以对比来看,军工板块的主升行情是在去年的下半年。同期,更强的是白酒板块涨幅达到了123%。从空间上看,国防军工之所以受到很多投资者的青睐,原因也是该板块去年走势明显强于指数的表现。但最近军工为什么会出现快速的回调呢?我们可以从基本面和机构持仓来分析一下。
军工板块的基本面如何
基本面来看,目前看多军工板块的机构仍旧很多。2016 年至 2020 年,国防费预算增幅分别为 7.6%、7%、8.1%, 7.5%和 6.6%。2020 年受疫情影响,中国国防费增速放缓。但放缓的 速度远小于 GDP 的增速降幅。主要原因是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是必要的,一些 大型主战装备,比如像航母,尤其是新式航母、新式军机的研发和制造,都需要 经费,是刚性支出。从十三届四次会议预算看,2021 年国防支出为 13553.43 亿元,同比增 长 6.8%。从这方面看,国防预算的增长是符合预期的,并非超预期,而是在部分装备上存在更新换代的需求。不论从政策支持,还是技术升级来看,都有利于该板块的优质龙头公司在未来有比较高速的成长,这个逻辑是对的。

军工板块市盈率仍旧处于较高位置
数据来源:阿牛智投
军工板块下跌的原因可以参照抱团股的逻辑
但另一方面,我们却看到该板块近期在持续下行。从机构持仓来看,我们会发现北向资金从2020年年末开始大举减仓了该板块的配置。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军工板块最近几个月的调整类似前段时间白马抱团股的瓦解。市场提前消化了军工板块的利好因素,在2020年经过了一个比较充分的上涨,虽然市场一致看好相关企业未来的表现,但是该板块的估值已经过高了,现在是一个向下修复的过程。在经过一段时间重心回调,和相关公司的业绩回升后,股价会再次回到上行通道中,但是这个过程可能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如果你是短线投资者可以考虑调仓,如果是长线配置的话,只要耐心等待就可以了。
9月17日到9月25日:
600695 大江股份 -23.50%
000532 力合股份 -21.94%
000839 中信国安 -21.92%
600501 航天晨光 -21.10%
601618 中国中冶 -20.46%
600855 航天长峰 -20.09%
600185 *ST海星-19.63%
600355 精伦电子 -19.58%
000677 山东海龙 -19.43%
002054 德美化工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