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被美国股市摘牌,是经济事务政治化,也是特朗普政府污名化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成为特朗普的筹码池子。截止2020年10月9日收盘,中国内地共有250家公司在美国上市,即有250只中概股,合计市值高达2.17万亿美元。其中,总市值最大的中概股是阿里巴巴,高达8109.88亿美元,第二大市值的中概股是中国移动,其次是京东、平多多、贝壳、中国人寿、网易、中国石油等。
中国企业需要直接融资,还有很多企业排队等待登陆中国资本市场,中国资本市场融资能力不足以应付融资需求。因此中国确实有不少企业在海外上市融资。
这次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不知道具体在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方面有何成果,欧盟资本之丰富让金融市场负利率大行其道,而这正是中国所需要的。另一个负利率经济体是日本,它的资本过剩,也是中国所需要的。海湾石油国家资金充裕,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投资客,中国世界第一的石油进口量,是可能助力人民币在国际上使用的。开放的资本市场,是人民币国际化助推器,让外国人持有的人民币方便投资和使用。
也就是说美国限制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必将激发中国建设世界级资本市场!中国企业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方便管理,程序简单,财务技术标准无需改变。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凭什么?还是改革开放!具体说:让企业创新得到政策支持,让企业融资方便有效。经济是和平年代的主旋律,发达的经济还可以带动发达的文化产业,让文化潜移默化地增强中国的的影响力,提高各国人民对中国的好感度。
失败是成功之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依然前景无限。
中企在美国股市被摘牌,大致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严重造假,骗人骗到了海外;在美国市场被监管部门发现后摘牌;第二种纯属政治目的而没有任何其它经得起推敲的理由。
最近在纳斯达克闹得最大动静的是“瑞幸咖啡”——这家公司的咖啡店曾经一度进驻了紫禁城;其公司老总的豪言壮语是争取和星巴克并驾齐驱;
在纳斯达克首发成功后,一度被投资者追捧;可谁知好景不长,其公司财务报表作假迅速被查实——纳斯达克监管部门美国的证监会扬言要瑞幸咖啡退市;
受此影响,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企人心惶惶,尤其是那些曾经造假或者由于财务管理制度和美国不一样的中企更是惴惴不安。
不过,这个事件的结局却颇有些戏剧性——瑞幸咖啡没有被摘牌,而是出了一大笔钱赔偿投资者损失,最后达成和解完事儿——用钱摆平的事儿根本就不是什么事。
第二种情况就是“三大电信运营商”被摘牌;这不是发生在纳斯达克,而是审查更加严格的美国主板市场;而且被摘牌的时间节点也非常诡异,不早不晚恰恰发生在川普就要走入之际。
川普政府的理由是这些公司“与中国军方有联系”,“有军方背景”,与川普政府打压华为和中芯国际一样,川普就是见不得中国的公司在美国融资;这一做法正好印证了川普鼓吹的“美国第一”——
只有美国在海外市场薅羊毛,岂能允许外国企业特别是中企在美国融资!
中企在美国股市被摘牌,对我们的影响是什么?
咱们来看下消息层面:
纽约交易所在去年12月31号宣布将对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三家中国公司进行摘牌退市处理,这三家公司将会在1月7号到1月11号期间退市。
从消息层面上来,这三大运营商都是以通讯为主的中国企业,简单来说就是我国最大的三大运营商,那么美国将他们摘牌退市的原因应该都能猜到,就是我国5g高 科技 的通讯技术已经日渐成熟,而这三家企业又包揽了我国移动网络的信息通讯,那么势必会对美国的 科技 造成冲击,尤其是5G高 科技 领域的发展,美国可以说是落后于我们,所以美国在前两年一直压制华为发展,现在又用这种霸权主义的手段将我们的三大运营商摘牌退市,无疑就是害怕我们的高 科技 发展,再次对我们的 科技 企业进行打压。
那么从影响上看肯定是有的:
摘牌退市势必会造成三家运营商的股价产生剧烈波动,甚至会出现大幅下跌的风险,这点应该是可以预料到的,三家运营商一旦退市之后,就开启了先头,那么后面我国在美上市的企业就会陆续出现退市现象,而后面排队准备在美国上市的中方企业也是很难在美国上市交易。从这三家来看,可以说是对在美上市的 科技 型公司都会出现危机感,甚至产生一些中概股的大幅波动,换句话说就是美国对我国压制的一种手段。
从这点可以看出, 科技 发展还得靠自己,不管是在美国上市的任何一家企业都要看别人的脸色去行事,那还不如早早回到国内上市,这样我们可以有效的控制由外部干扰引起的风险,也可以在我国国内进行高 科技 发展,不再受其他国家的压制和管控,其实换个思路思考一下通过这件事情未必对我们是件坏事,因为这样一来,我们的国家和企业能够更有信心的在国内发展,俗话说发展靠自己,打铁还需自身硬,所以这样更能激发我们对高 科技 发展的动能,我相信当我们的高 科技 完全能够领先于其他国家的时候,我们也就占据了世界领先的地位,所以期待这一天早早的到来吧!
除周末日常休市外,美国股市节假日休市具体安排如下,1月1日;4月10日;4月13日;5月8日;5月25日;8月31日;12月25日;12月28日,时间均为美东时间。
美国股市泛指美国纽约的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场,主要指标包括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及纳斯达克100指数,这三大股指代表着美国股市的兴衰。
拓展资料:
美股,即美国股市。目前国内存在着不少参与美股交易的投资者。
道·琼斯指数,即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是世界上最有影响、使用最广的股价指数。它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作为编制对象,由四种股价平均指数构成.
纳斯达克(Nasdaq)是全美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英文缩写,纳斯达克。纳斯达克始建于1971年,是一个完全采用电子交易、为新兴产业提供竞争舞台、自我监管、面向全球的股票市场。纳斯达克是全美也是世界最大的股票电子交易市场。
SP500股价指数乃是由美国McGraw Hill公司,自纽约证交所、美国证交所及上柜等股票中选出500支,其中包含400家工业类股、40家公用事业、40家金融类股及20家运输类股,经由股本加权后所得到之指数,以1941至1943这段期间的股价平均为基数10,并在1957年由SP公司加以推广提倡。
因为SP指数几乎占纽约证交所股票总值80%以上,且在选股上考量了市值、流动性及产业代表性等因素,所以此指数货一推出,就极受机构法人与基金经理人的青睐,成为评量操作绩效的重要参考指标。
美股和A股一样都是有休市和开盘时间。只是在时间上有所不同而已。美股开盘时间相当于中国的晚上。
美国股市交易时间较长,为美国东部时间9:30到16:00,也就是北京时间22:30到次日5:00,美国因为有夏令时间,因此夏天的交易时间与冬天相比会提前一小时,为北京时间21:30到次日4:00。
美股交易时间和开盘时间是相同的,开盘之后就可以进行股票买卖和交易。投资者在傍晚时分留意一下欧洲股市的表现情况,欧洲股市如果大跌,那么对稍后开盘的美国股市将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美股12月31日正常交易,1月1日全天休市。
2020年12月31日(星期四)港股上午开市,下午休市,2021年1月1日(星期五)港股全天休市。港股通(南向交易)方面,12月31日下午至1月1日关闭服务。
沪、深股通(北向交易)方面,12月31日开放服务,1月1日关闭服务。
扩展资料
在法定假日放假期间(非周六、周日)中国证券市场也为休市日,在黄金周休假节日调整的情况下,如因前面或后面的周末调至与法定假日合并休假,该周末按放假通知为上班时间的话,中国证券市场仍然休市。
因不可抗力的突发性事件或者为维护证券交易的正常秩序,证券交易决定的临时停市。如2011年9月29日,受台风“纳沙”影响,香港政府机关停止办公,股市休市,学校停课。
也有因证券市场剧烈波动引发的临时休市,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俄罗斯、冰岛等国因股市暴跌而宣布临时休市。
参考资料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2021年全年休市安排的通知
1月4日,中国联通(600050)发布公告称,注意到纽约证交所于 2020 年 12 月 31 日(美国东部标准时间)宣布,纽约证交所监管部门职员已决定对包括中国联通间接控股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香港)股份有限公 司(简称“联通红筹公司”)之美国存托证券(简称“联通红筹美国 存托证券”)在内的三家发行人之证券启动下市程序,依据是联通红筹公司因美国总统于 2020 年 11 月 12 日颁布的一项行政命令,根据纽约证交所上市公司手册第 802.01D 条不再适合上市。
该行政命令于 2021 年 1 月 11 日上午 9:30(美国东部标准时间)开始禁止任何美国人士对包括本公司的控股股东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在内之相关公司的公开交易证券、该等证券的任何衍生证券或旨在为该等证券提供投资机会的证券进行任何交易。
纽约证交所将于 2021 年 1 月 7 日上午 4:00(美国东部标准时间)暂停联通红筹美国存托证券的买卖,或倘若存管信托及结算公司(DTCC)确认将就 2021 年 1 月 7 日及 1 月 8 日之交易日执行的交易进行结算,则纽约证交所将于 2021 年 1 月 11 日上午 4:00(美国东部标准时间)暂停联通红筹美国存托证券的买卖。纽约证交所将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出申请,于完成所有适用程序后把联通红筹美国存托证券下市。
联通红筹公司已于 2021 年 1 月 4 日开市前于香港联交所网站发布公告。公告主要内容为,联通红筹公司已注意到上述信息。于该公告发布之时,联通红筹公司尚未收到纽约证交所就上述将联通红筹美国存托证券下市之决 定之任何通知。
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联通红筹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约为305.98亿股。联通红筹公司目前已发行美国存托证券约 3300 万份,每份代表 10 股普通股股份,已发行美国存托证券所代 表普通股股数占联通红筹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约 1%,或相当于非由联通红筹公司控股股东所控制的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约 5%。 于 2020 年联通红筹美国存托证券的日均成交量占联通红筹公司股票 在香港联交所及纽约证交所的总日均成交量约 9%。
纽约梅隆银行为联通红筹美国存托证券代理机构。联通红筹美国存托证券持有人可以根据存托协议的条款和条件,将其持有的联通红筹美国存托证券交还给纽约梅隆银行以换取联通红筹公司的普通股, 交还的每 1 份联通红筹美国存托证券可换取联通红筹公司的 10 股普通股。联通红筹公司的普通股在香港联交所进行交易。
此外,中国联通在公告中称,已经注意到于 2020 年 12 月 28 日(美国东部标准时间) 美国财政部发布一份有关前述行政命令的中国公司附加清单,中国联通被纳入上述清单。
数据显示,于 2020 年 12 月 31 日,中国联通已发行股份总数约为310.16亿股,其中大约6.03亿股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名义直接持有,占中国联通已发行股份的 1.9%。
根据中国联通目前可获 得的于 2020 年 11 月 19 日的最新全体股东名册,中国联通已发行股份 中约有7165万股为 QFII/RQFII 持有,占总股份的约 0.2%。据此,中国联通无法确定上述股份中涉及美国人士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情况。
中国联通表示,“本公司及联通红筹公司均对纽约证交所上述决定和行动表示遗憾。本公司日常运营正常,目前预计前述事项不会对本公司带来重大影响。”
1月4日当天,中国移动(00941.HK)发布公告称,尚未收到纽交所“将本公司美国存托股票下市决定之通知”。并强调,中国移动自1997年10月上市以来,一直严格遵守上市地的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依法合规运营,并致力于创造良好业绩,始终愿意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与中国联通一样,中国移动亦表示对纽交所的决定和行动“表示遗憾”。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移动以美国存托股票形式持有的普通股占本公司总已发行股本约2%,或占中国移动总已发行股份约8%。于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美国存托股票在纽约证交所的日均交易量占中国移动证券的总日均交易量约22%。
与此同时,1月4日,中国电信(00728.HK)发布公告称,尚未收到纽交所“就将美国存托股份下市之决定之任何书面通知。”
并称,于2020年12月31日,中国电信已发行股份总数约为809.32亿股,目前已发行美国存托股份约461万份,每份美国存托股份代表100股中国电信的H股股份,目前已发行美国存托股份所代表的H股股权占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57%,或相当于已发行H股股份总数约3.32%。
中国电信在2020年美国存托股份的日均成交量,占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之中国电信H股股票以及在纽交所上市之美国存托股份两者合计日均总成交量约为10.99%。纽约梅隆银行是中国电信的美国存托股份代理机构。
中国电信同样称对纽交所的决定和行动“表示遗憾”,并称纽交所将中国电信美国存托股份退市的决定“可能对本公司的H股股票和美国存托股份的交易价格及成交量产生影响”。
1月3日,据环球网报道,证监会回应纽交所决定对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摘牌一事称,三家中国公司发行美国存托凭证(ADR)并在纽交所上市已经接近或超过二十年,一直遵守美国证券市场规则和监管要求,受到全球投资者的普遍认可。纽交所直接公告启动对三家公司的摘牌程序,是由美国政府针对所谓“中共涉军企业”的行政命令引发的。美方出于政治目的实施行政命令,完全无视相关公司实际情况和全球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市场规则和秩序。
此外,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三家公司拥有庞大用户基础,基本面稳定,在全球电信服务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其ADR总体规模不大,合计市值不到200亿元人民币,在3家公司总股本中的占比最大只占2.2%,流动性不足,交易量很小,融资功能缺失,即便摘牌,对公司发展和市场运行的直接影响相当有限。(文|方璐 编辑|孙明)
做美股也就大半年的时间,那一天美股并没有休市,我在文中直接给你一张2020美股休市的安排表
美股的休息日比较平均,只有法定节假日才休市一天,一般跟周末连在一起,绝大部分情况是连着周末休市三天况且美股研究社已经每日都发文随时更新美股休市的情况。与A股相比没有很长的春节国庆,因此连续性比A股要好
观察恒生指数和纳指道指的联动很久,大部分情况是情绪上的,比如美股如果遇到暴跌,那么恒生指数不可避免的避险,也会大跌,如果美股长时间长阳,那么国际市场包括恒生指数都会向好。
港币是直接关联美元的,港股有个重要作用就是大陆的避险资金的避风港。如果人民币汇率大跌,那么港股不可避免的要有大批资金流入。如果人民币汇率大涨,那么港股资金会大批溜回内地市场(至于会不会进A股就另说了)
叮咚买菜发布2021Q4财报
叮咚买菜发布2021Q4财报,数据显示,叮咚买菜第四季度实现营收54.8亿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长72.0%。2021年营收为201.2亿元,叮咚买菜发布2021Q4财报。
叮咚买菜发布2021Q4财报1
北京时间2月15日晚,叮咚买菜(NYSE:DDL)发布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业绩报告。第四季度总收入从2020年同期的31.88亿元增至54.84亿元,同比增长72.0%。2021年营收为201.2亿元,同比增长77.5%。第四季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亏损为10.34亿元,2020年同期净亏损为12.39亿元。
财报显示,第四季度完成的订单总数从2020年同期6140万元同比增长63.1%至1.001亿元。2021年第四季度GMV(网站成交金额)从2020年同期的37.63亿元增至60.04亿元,同比增长59.6%。
关于四季度业绩,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在随后的电话会上表示,“第四季度是叮咚买菜成立以来最好的一个季度,收入同比增长超过70%,效率得到显著优化。去年12月,整体Non-GAAP净亏损率低于13%,对比IPO时2021年Q2亏损率为37.2%。上海是叮咚买菜进入的第一个城市,2021年12月上海已经实现全面盈利,我们在这个城市找到了盈利的道路,预计下一个整个长三角地区,在不久的将来全国都可以盈利。”
而对于此前传出公司裁员1万人的消息,梁昌霖也在电话会上辟谣称,受舆论影响,上海市劳动监察部门到公司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证明公司的员工流动与往年没有太大的变动。
前置仓效率相对较高,预制菜成核心竞争力
“很多人怀疑叮咚买菜能不能盈利,是因为担心前置仓要把货送到家,成本太高,其实前置仓模式效率相对是较高的。”梁昌霖在电话会上表示,以上海为例,前置仓履单成本大概占GMV的15%。而公开的数据显示在整个生鲜市场,不管是线下店铺还是线上传统电商,履单费用率大多超过这个比例。此外,前置仓的存储降低了损耗,传统生鲜电商终端损耗大概超过10%,而叮咚买菜只有2%左右。
截至2021年第四季度,叮咚买菜共拥有10个食品研发加工工厂;约60个城市分选中心和约1400个前置仓,前置仓面积达50万平方米。2022年,将开工建设3个大规模、现代化的生鲜综合体。
叮咚首席战略官于乐在电话会上称,目前市场火热的预制菜,最大的门槛主要是销售渠道,也是叮咚买菜最主要的核心的竞争力。“市场上预制菜主要的销售渠道一个是抖音等流量费用和运输费用很高的电商平台,赚钱并不容易。另一个渠道是菜场,但消费层次不高不适合发展。而叮咚买菜的自有销售渠道是以B to C的模式起步,目前规模已非常可观。去年第四季度叮咚买菜的预制菜GMV达9亿多元,年化体量为30多亿元量。对比两家去年A股上市的预制菜公司,规模达到其2至4倍以上。”
对于叮咚买菜在预制菜的优势,于乐表示,预制菜与其他生鲜产品不同,SKU很多。若销量不高,生产端就会缺乏规模化效应。“虽然在资本市场预制菜赛道很火热,但整个生产端的产能依然是过剩的,而叮咚买菜自有的渠道带来了非常稳定的销量,自有生产加工加上上游供应商的产能实现规模化生产。此外,在自有渠道积累的大数据,叮咚买菜能快速反馈到生产端进行研发和生产的迭代。
“力争今年Q4全国接近盈利”
对于2022年第一季度的展望,于乐表示,农历新年,第一季度通常是城市杂货市场的淡季,这可能导致收入环比下降。此外,春节期间产生的加班人工成本可能会影响成本。但仍预计净亏损将小幅下降,并且与2021年第四季度相比,第一季度的经营现金流出将大幅改善。
对于2022年的计划,梁昌霖表示,首先不断提升商品力,继续调整品类结构,开发更多的'消费场景,加大自有品牌和自己研发加工商品的开发。第二,不断提升用户复购率,通过复购率的提升增加规模,同时力争在今年第二季度末实现长三角地区完全盈利,也力争在第四季度全国接近盈利。第三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
此外,梁昌霖还表示,“2021年有起有落,2022年也注定不平凡,我们不对股票价格发表太多评论。”叮咚买菜于2021年6月29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当天开盘上涨,尾盘时段一度转跌,最终较发行价收涨0.85%报23.7美元,总市值约55.86亿美元。此前,在叮咚买菜上市仪式上梁昌霖就表示过,“叮咚买菜上市不是为了圈钱,从上市的那一天起,让我们忘记股价,做时间的朋友,创造长期价值。”
截至2月15日美股收盘,叮咚买菜报7.3美元,跌1.75%,市值17.2亿美元。
叮咚买菜发布2021Q4财报2
2月15日晚间,叮咚买菜(NYSE:DDL)发布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业绩报告。
数据显示,叮咚买菜第四季度实现营收54.8亿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长72.0%。2021年营收为201.2亿元,同比增长77.5%。
第四季度,叮咚买菜净亏损为10.96亿元,2020年同期净亏损为12.46亿元人民币。Non-GAAP净亏损约为人民币10.34亿元,去年同期约为人民币12.39亿元,亏损有所收窄。
此外,公司宣布上海地区于12月份实现整体盈利,长三角地区于该季度实现UE(单位经济模型)翻正。
财报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叮咚买菜毛利率为27.7%,相比上个季度环比提升了9.5%。毛利率提升的原因为叮咚买菜商品力的提升——叮咚买菜在财报中表示,叮咚买菜的规模优势和自有生产加工能力带来了生产端的利润空间,此外,商品的品类结构不断优化,使得高品质商品的GMV占比逐步提高。
随着一线人员人效的显著提升,Non-GAAP口径下,叮咚买菜四季度的履单费用率环比上季度优化了4.6%。该季度Non-GAAP口径下亏损率优化13%。
关于该季度业绩,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表示,第四季度公司成立以来表现最好的一个季度。未来,消费升级和商品力是公司主要的增长动力。
商品数据方面,财报显示,目前,叮咚买菜拥有叮咚王牌菜、叮咚大满冠、拳击虾、保萝工坊、良芯匠人等共计超20个自有品牌。叮咚买菜称,将继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尤其是在供应链系统、农业技术和食品研发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截至第四季度,公司共拥有10个食品研发加工工厂;约60个城市分选中心和约1400个前置仓,前置仓面积达50万平方米。2022年还将开工建设3个大规模、现代化的生鲜综合体,以实现更高效地开发、生产与运输商品。
叮咚买菜发布2021Q4财报3
2月15日,叮咚买菜(DDL.US)披露了2021年第四季度的业绩,报告期内,公司总营收为54.84亿元,同比增长72%,净亏损为10.96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12.45亿元有所缩窄,GMV为60.04亿元,同比增长59.6%。
2021年第四季度营收 图源:叮咚买菜财报
值得一提的是,叮咚买菜2021年第四季度成本与费用为65.2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4.16亿元增长48%,环比下降21%;毛利率为27.7%,相比上个季度环比提升了9.5个百分点。
对此,叮咚买菜在财报中解释称,主要是由于规模优势和自有生产加工能力带来了生产端的利润空间;此外,叮咚此前在产地的长期、持续投入所带来的价值正在逐步释放。
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第四季度,叮咚买菜共拥有10个食品研发加工工厂,约60个城市分选中心和约1400个前置仓,前置仓面积达50万平方米。2022年公司还将开工建设3个大规模、现代化的生鲜综合体,以实现更高效地开发、生产与运输商品。
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表示,第四季度是公司自成立以来表现最好的一个季度,收入同比增长超过70%,效率显著优化。在2021年12月,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公司的整体净亏损率收窄至13%以下,并在上海实现了盈利。
梁昌霖还补充道,上海是叮咚买菜进入的第一个城市,“我们已经在这个城市找到了盈利之路,未来将会扩展到整个长三角,公司的财务状况也会很快跟进。此外,第四季度末,叮咚买菜还有52亿元的现金储备,如今公司正走在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在将来完全盈利之前,我们有足够的现金来维持我们的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