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与前期大股东欲与中广核置换45%的股权传闻有关。以目前三峡集团持股比例,与中广核45%股权对价置换后,三峡集团持有长江电力股份可能无法保住大股东的地位,置换少了,对中广核的控制又将减弱。所以必须增持后实施置换。以中广核500亿元净资产计算,持股45%的对价是225亿元。按现在长江电力8元左右价格,折合30亿股长江电力,占长江电力股本的18%左右。增持至75%后,置换18%左右的股份,三峡集团仍然拥有长江电力57%左右的股份。
文/徐栋章 能源情报
三峡新能源上市后,当天市值突破1000亿元。此后连续上涨,至今市值已接近1500亿。
北京国企北京控股发布公告称,为更好落实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和首都绿色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国资委作为北控集团全资控股股东,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初步共识,通过引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北控集团的战略投资者,进一步深化股权合作。
一家是新能源发展的明星央企,一家是北京典型国企。两家联手,意在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和首都绿色高质量发展。其意义已经超出简单的资本运作之外,强化在执行政策方面的能力。
有媒体报道猜测,三峡集团或将控股北控,从而冲击世界500强。不过,目前官方并没有明确消息。两家资产合计接近1.4万亿,超过500强的门槛。
三峡集团是深耕清洁能源的央企。三峡集团依托三峡工程,引领水电建设,践行“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努力打造中国水电“走出去”升级版,致力于成为中国水电全产业链“走出去”的引领者。国际投资业务聚焦具备互联互通条件的周边国家市场、南美洲非洲水资源富集市场、欧美发达国家新能源市场,展开并购和新建项目。截至2018年底,三峡集团境外可控和权益装机总量超过1700万千瓦,在国际市场形成有影响力的三峡品牌。
新能源业务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截至2021年6月,三峡能源业务已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已并网风电、光伏以及中小水电装机规模超1600万千瓦,资产总额超1500亿元。6月三峡新能源在上交所上市。
截至2020年底,三峡集团可控、在建和权益装机达1.4亿千瓦;资产规模接近1万亿元,资产负债率50.78%,保持最高的国际信用评级。在中央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中连续13年获评A级。三峡集团的装机、资产规模都紧随五大发电集团,而且其发电装机都是清洁能源。
三峡集团因三峡工程而生。
1993年9月27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作为三峡工程建设的业主,全面负责三峡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2009年9月27日,更名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2017年12月28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完成公司制改制,变更为国有独资公司,名称变更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历经近30年持续快速高质量发展,三峡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运营企业和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确定的首批10家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之一。
作为三峡开发的主体,三峡集团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2018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联合批复三峡集团战略发展定位: 主动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在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承担基础保障功能,在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中承担引领责任,推进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建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跨国清洁能源集团。 同时要求发挥好“六大作用”,即: 在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发挥基础保障作用,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在带领中国水电“走出去”中发挥引领作用,在促进清洁能源产业升级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在履行 社会 责任方面发挥表率作用。
归结起来,长江经济带、清洁能源产业升级、走出去和国企改革中都要发挥作用。
北京控股也不简单,是北京最大的国企。其业务涉及城市运营的方方面面。
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05 年1月成立,由原京泰实业集团、北京控股和北京燃气集团联合组建的市属大型国有企业集团。
北控集团以“让城市生活更美 好“为 社会 责任使命,紧抓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引擎,契合国家战略需要,重点投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改善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致力于提供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城市一体化综合服务。
北控提供城市运行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涉及城市燃气、供水、污水处理、水环境综合治理,垃圾发电、环卫、危废处理、城市热力,智慧管网、区域能源互联网、地下综合管廊、城市海绵化项目,地下水污染整治、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等,形成一个城市运行的矩阵。
其业务覆盖全国 400余个城市,海外业务延伸至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东南亚。北控集团拥有各级控股、参股企业 700 余家,旗下有 11 家上市公司,其中 9 家香港上市公司。截至2018年底,北控集团总资产达3204亿元,北控系上市公司总市值 2336亿元,位列“中国企业 500 强”第 202位,“中国服务业企业500 强”第 79 位。
北控在水处理、生态修复方面很早就开始 探索 。这种经验有助于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
北控和三峡在长江经济带战略提出后,已有合作。
2019年11月,三峡集团、北控水务集团旗下三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北控金服(北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发起长江绿色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长江绿色发展投资基金由国家发改委与三峡集团共同发起设立,定位为国家级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200亿元,未来达到1000亿规模。基金重点投向长江经济带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绿色环保及能源革命创新技术等领域,全力支持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实现和谐长江、 健康 长江、清洁长江、美丽长江、安全长江的目标。
北控在能源方面,既有公用事业的燃气、水务、热力等传统业务,也布局清洁能源,北控清洁能源已在香港上市。不过其装机规模相比三峡而言,微不足道。
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一部分,保护长江,绿化长江、气化长江等提法已经多年。不过长江上的加注站、岸电建设还是稍慢,这一块两家可以联合拓展。
三峡集团入股北控,开启了央企和地方实力国企合作的新道路:为了执行新战略的强强联合。当然,三峡入股北控,还有政策执行的迹象值得细细品味。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社
三峡水利和三峡能源没有任何关系。
重庆三峡水利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起源于1929年成立的万县市电业公司。1941年,中国水电泰斗张光斗先生设计、建造了万县地区第一座水力发电厂——瀼渡电厂,以此掀开了公司发展的新篇章。1994年,经四川省经济体制改革委批准,公司以定向募集方式改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9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为重庆市首家电力上市公司。2020年,收购了重庆长电联合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及重庆两江长兴电力有限公司***股权,整体规模效益和协同发展优势初步彰显。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能源)作为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的战略实施主体,承载着发展新能源的历史使命。近年来,三峡能源积极发展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大力开发海上风电,深入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积极开展抽水蓄能、储能等业务。同时,投资与新能源业务关联度高、具有优势互补和战略协同效应的相关产业,基本形成了风电、太阳能、战略投资等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
三峡集团是长江电力的股东单位,并且三峡集团是部级单位,应好于长江电力。
长江大保护项目的业务实施主体,三峡集团再一次开疆拓土,耗资16亿入股天津创业环保。
据创业环保发布的公告显示, 二者将共同开发长江经济带环保市场,切实推进“长江大保护项目”。
2019年以来,三峡集团已先后买入十数家公司及子公司股权,包括:纳川股份、兴蓉环境、洪城水业、武汉控股、国祯环保、福能股份、旺能环境、启迪环境核心水务子公司浦华水务、川投能源、广州发展、国投电力,北控水务集团、上海环境集团等等,
2020年,三峡集团频频“扫货”:
2月,三峡集团增持北控水务1015.6万股,持股比例为9.06%;
3月,三峡资本增持福能股份;截止3月底,三峡系合计增持前者2397.87万股,进一步巩固二股东之位;
同月,三峡资本及其一致行动人长江环保集团以4.12亿受让纳川股份10.02%股份,坐稳二股东之位;
4月,据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长江环保集团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增持上海环境股份463万股。而在未来3年内,三峡系还将以自有资金增持上市公司1%至2%股份;
5月,拟与滨化股份共同发起设立水木氢源基金;
7月,兴蓉环境再次获得三峡资本及长江环保集团增持,至此三峡系合计持有兴蓉环境10%的股份;
三峡集团如此招兵买马,果然不愧是大集团,就是两个字:有钱、豪横!
三峡集团这种大笔投资,入股多个公司,真的是号令江湖,守护长江。但是这些投资就够了么?
不够!
据发改委要求,自2020年,三峡集团规划每年投入“长江大保护”项目规模300到500亿元,同时将带动 社会 资金3000到5000亿元。按照这个规模,当前的投入和布局还远远没有达到。未来围绕“长江大保护”必定还有更多的动作。按照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的最新提法,“三峡集团要在水资源相关产业大显身手,两翼齐飞,不仅要做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而且要做最大的生态环保集团。”
三峡集团接下来还要怎么买买买,我们拭目以待。
推动长江大保护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守护好长江母亲河,构筑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
三峡集团是央企。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三峡集团),经国务院批准于1993年9月成立,总部位于北京,是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企业,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入选首批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大型中央企业,属于副部级别。集团懂事长、总经理属于副部长、副省长级别。
中国三峡集团业务包含工程建设与咨询、电力生产与运营、流域梯级调度与综合管理、新能源开发与运营、国际能源投资与承包、生态环保与投资运营、资本运营与金融业务、资产管理与基地服务等。截至2019年底,中国三峡集团总装机规模达1.31亿千瓦,资产规模超过8356亿元,连续13年在国务院国资委年度业绩考核中获评A级。
科学技术研究院是中国三峡集团在京的直属机构,作为统一科研创新平台,围绕集团战略布局和核心主业开展科技创新研究工作,搭建集团产研协同工作体系及科技创新开放工作机制,积极推动集团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科学技术研究院内设水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站运维技术研究中心、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中心、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新能源科技创新中心、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综合能源技术研究中心等7 个研究中心。
[拓展资料]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共有10个全资和控股子公司。其中,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为集团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是集团电力生产管理主体,拥有葛洲坝电站及三峡工程已投产的全部发电机组;长江三峡集团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海外清洁能源项目投资开发;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主要从事国际水电工程承包业务;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主要从事风电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长江三峡技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工程管理咨询和监理业务;三峡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是专门服务于集团公司及其成员单位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三峡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旅游开发和酒店管理;内蒙古呼和浩特抽水蓄能发电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运营;宜昌三峡工程多能公司主要从事资产处置业务;长江三峡能事达电气股份公司主要从事发电厂控制设备全厂解决方案等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