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集团伊敏煤电公司戴为(华能集团戴新民)

2022-11-06 0:14:51 股票 yurongpawn

加速矿山智能升级 百度Apollo无人矿用卡车效率达到人工水准

10月12日,百度Apollo联合华能伊敏煤电公司正式对外展示矿用卡车无人示范应用成果,将加速矿山无人化应用的产业进程。目前,百度Apollo首先在伊敏露天矿投入使用的自动驾驶矿卡,已经实现自动化作业效率达到人工水准,向着矿山无人化运输进程迈出一大步。同时,这也是目前国内首个面向矿山场景,以超高计算能力为支撑,并具有机器学习能力的单车智能方案案例;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无安全员情况下,人工驾驶车辆与无人驾驶车辆混编作业。

 

合作两年来,百度Apollo与华能伊敏煤电公司联合打造了无人化矿用卡车、自动驾驶智能调度平台等,目前已经完成伊敏露天矿白天和夜间作业测试,实现了车铲对位、自主导航、自主卸载、主动避障,可在多岔路口、复杂路况进行无人驾驶,并完成排土场等指定区域的精准卸载,矿山自动化作业的功能种类和效率位居行业领先位置。

从行业角度来看,矿山智能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部分矿山已进入地下深部开采期,开采难度大、成本和安全环保准入门槛高、招工难等问题攀升。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是落实***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关键举措,是助推能源低碳转型的有效手段,是煤炭行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截至今年8月末,71处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顺利开工建设,已完成建设投资近60亿元。

伊敏煤电公司长期以来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充分发挥伊敏露天矿的资源优势,坚持绿色环保、智能高效的战略思维。2020年,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提出了智能化技术与现代煤炭产业深度融合,实现煤矿智能化的发展要求后,伊敏煤电公司积极响应,在当年5月就开始与百度Apollo展开深度合作,对伊敏露天矿的矿用卡车进行无人化升级改造。

目前,在百度Apollo与华能伊敏煤电公司联合运营过程中,煤矿运输作业已经实现了“采—运—排”的自动化流程,可实现24小时三班倒连续作业,并保证在全工况条件下自动作业效率达到人工水准,为缓解目前东北地区严峻的煤炭紧张形势提供保证。2020年11月,与Apollo合作开展智能化改造的伊敏露天矿被正式列为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在全行业处于示范地位。

与Robotaxi运行的城市交通场景相比,矿山场景相对封闭可控且障碍物、矿车等交通流运行复杂度不高,将更容易实现全无人的自动驾驶。今天,百度Apollo与华能伊敏煤电公司携手公布阶段性合作效果,意味着在零售、载人、清扫、巡检赛道之外,百度Apollo在8年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成果的基础上,又新增一个商业化运营场景。

未来,百度Apollo将与华能伊敏煤电公司等矿山合作伙伴一起,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深耕自动驾驶+AI技术与矿山场景的结合与应用,打造行业领先的智能矿山解决方案,助力煤矿智能化升级。

华能集团伊敏煤电公司戴为(华能集团戴新民) 第1张

有谁了解华能伊敏电厂?能不能帮忙介绍一下大致情况?比如地理位置,生活环境等。

错了,我在这里长大,在青岛生活了四年,在曲阜生活了三年,在北京生活了半年,我给你们说说伊敏这个地方。

伊敏这里的消费跟青岛持平,地广人稀,六月是秋季,七月和八月是夏天,剩下的都是冬天,可以说是四季如冬,但夏天来说绝对是个避暑胜地。

再说说伊敏煤电公司,待遇很好不是说笑的,那是相当好了(不细说了,你懂得)。工资水平看跟什么地方比了,反正如果是正式工的话,除了人际交往的花销,基本是不会让你花钱的。来这里工作,房子车子都不是事。

再说说文化,这里可能研究生很少,但是这里从来不缺少大学生,这里的一线正式工人,你问问,哪个不是大学生!

而且伊敏出人才啊,基本上隔一年就出一个清华北大的,其中一个就是我学前班和小学的同学。

总结一下:这里除了气候恶劣一些(但也没有让你在外面睡啊),完全是个世外桃源。

提前过把瘾!100张建设者大片“沉浸式上冰雪”!

截至2021年10月

中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愿景成为现实

北京冬奥会倒计时20天

我们都是运动员

不同的赛场 同一个梦想

央企人“沉浸式” 上冰雪

带你一起感受锦绣河山的冰雪魅力

氛围感已拉满

观赏模式已开启

准备,开滑!!!

山川披锦绣

冬奥保障彰显“央企质量”

中国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的重要比赛场馆之一。

中国建科所属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的雪车雪橇中心。

中国建科所属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的延庆冬奥村南侧全景图。

中国建筑承建的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文创商街金属屋面工程已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北京冬奥会期间,张家口赛区产生的 51枚金牌将全部在项目的冬奥颁奖广场内颁发。

中国铁建参与建设的位于张家口赛区核心区的山地转播中心,是冬奥会 历史 上建筑规模最大、技术标准最高、功能最齐全的山地转播中心。

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风光。该电站是冬奥会重点绿电保供项目,东方电气集团研制、提供二期工程全部4台定速水泵水轮机-发电电动机组及其辅助设备。

国机集团北京起重院承建的北京延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索道正在进行检验。

-32 ,中交集团中交一公局集团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项目保赛人员在G2雪道配合造雪工作。

中国联通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保障团队进行通信综合布线工作。

中国联通保障团队在“冰丝带”场馆,演示智慧观赛。

国家电网唐山供电保障队员在“雪如意”下检查音响用电设备。

作为“跨界跨项单板滑雪国家集训队”合作伙伴和肉类食品供应商,中粮家佳康为运动员们提供安全肉食,为冰雪事业贡献力量。

中央企业除了全方位服务冬奥会以外

站在冰天雪地中遥望

央企人多场景切换,沉浸式体验

小新带你看央企的冰雪时光

乐园裹银装

冰雪 旅游 打卡“央企地标”

随着冬奥会的临近

冰雪 旅游 逐渐升温

各地的冰雪嘉年华、冰雪小镇

成为 旅游 热门打卡点

中央企业在冬季打造出冰雪世界

让市民们不用出远门

就可以享受到冰雪乐趣

中国绿发长白山鲁能胜地积极响应“三亿人上冰雪”的号召,以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

中国绿发九寨鲁能胜地与当地共建原乡藏寨文化体验区,打造特色 旅游 路线,在白雪衬托下每家每户都是一道风景。

中国建材建设 的 内蒙古额济纳旗大漠胡杨居延文化 旅游 区—游客服务中心,该 旅游 区现为国家 4A 级景区,集胡杨、怪树、红柳、沙漠、茇芨草、弱水等自然资源于一体,是世界三大胡杨林之一的额济纳旗胡杨林重要的组成部分。

大雪过后,中国节能所属中节能铁汉生态文旅项目——山东滨州西纸坊·黄河古村银装素裹,换上限定新装。

中国 旅游 集团旗下沙坡头 旅游 度假区中的星星酒店雪景。

中国 旅游 集团旗下新疆丝绸之路度假区的冰雪美景。

中国建筑大连 体育 中心工程是大连市加快和谐大连建设、打造现代化 体育 名城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满足群众 体育 文化生活需要的一项实事工程。

中国建科所属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郑州银基冰雪主题酒店——六边形的雪花伞柱构成落客区,第一眼感受冰雪王国的氛围。

雪中景亭,风韵十足。中建集团所属中建装饰承建的贵州草海植被修复工程雪景。

雪后渐晴的傍晚,中国节能所属中节能铁汉生态文旅项目——山东滨州西纸坊·黄河古村美轮美奂。

通用技术新兴公司新兴建筑八公司建设的青海国际会展中心,被冰雪覆盖的工地,宛若童话小镇。

中国联通在海南打造了5G硬核 科技 赋能的智慧冬奥体验营,游客纷纷来游玩体验。

冰雪世界“造”起来!中国建筑投资建造“深坑冰雪世界”——湘江欢乐城。

中汽中心2021中国 汽车 冰雪挑战赛车队行驶林海。

重器迎碎玉

民生保障输送“央企温度”

大国重器与冰雪相映成趣

超级工程宛若童话之城

央企人迎风战雪

同时也与冰雪为伴为友

人生处处是赛道

我们健步向前跑

路遥知途望无界

雪霁长空朗乾坤

位于天山南麓的博孜-大北万亿方大气区是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天然气上产主战场。塔里木油田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夯实资源基础,全力保障西气东输和南疆百姓天然气供应。

大雪纷飞的冬日,中国石油一线采油工在零下十多度的户外扫雪,汗水和口罩里哈出的汽水凝结在额头的碎发上,冻成小冰珠挂在眼前。

中国石油一线石油人正在冒雪进行测试作业。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降雪,塔克拉玛干沙漠,一半黄沙,一半白雪。

新疆戈壁油区迎来入冬的第一场暴雪,中国石化胜利新春公司员工在雪中生产。

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乌鲁木齐压气站员工加密现场巡检、认真开展机组运行监测,确保机组运行平稳。

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的亚洲第一铲——迈步式吊斗铲进行走铲运行作业。

国家能源集团的工作人员像冰球队员一样推动风雪,保证铁路道岔状态良好。

中国华能上都电厂输煤检修人员冒着严寒加强输煤系统检查,确保输煤设备稳定运行。

满载煤炭的列车正驶向东北地区,华能伊敏煤电公司有力保障了该地区发电用煤和居民供暖。

由中国能建葛洲坝易普力公司承接的新疆宝明矿业有限公司石长沟露天矿2021—2023年一标段钻爆工程,工作人员在风雪中坚守。

中煤地质总局所属中化局内蒙院扎哈淖尔煤矿项目工作人员在大雪中开展地下水示踪试验。

在皑皑白雪的映射下中核集团徐大堡核电项目部,昔日斑驳的料场也浸透出一丝朦胧。

飘飘飞雪,落地成冰。作为东北第一座核电站,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的红沿河核电站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首个批准建设的核电项目。

中核集团中核华兴唐山曹妃甸LNG项目,雪后簇拥摇曳的芦苇穗与远处巍然屹立雪中的储罐遥相辉映,成就了工业与大自然交融的美丽画卷。

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大岗山水电站,一幅如诗如画般的冬日视觉盛宴。

中国华电乌江公司乌江渡发电厂,飞云见日雪景升。

冬日里,中国船舶下属中国海装辽宁铁岭风电场上演了一场“雾凇+风机”的诗意大片。

雪山之下,迎风而动,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公司三台风电场的风机与雪山交相辉映,美丽壮观。

中广核利川元堡风电场云雾缭绕,伴着雾凇景观,风电场的冬日风光也成为了凉城利川十大美景之一,年接待游客量约4.5万人次。

中国华能风电场运维人员在风雪中执行运维任务。

东方电气工作人员在凉山州采乃风电场进行电机巡检。

爬坡越坎与低温作业是内蒙古华电新能源分公司一线员工在严冬中的工作常态,但他们攻坚克难完成消缺任务后“凯旋”的笑容,是新能源冬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中国能建承建的正镶白旗风电项目现场,气温低至零下26 ,一线施工人员攀爬至集电线路塔上部进行架线作业。

中国华电海拔最高的电站西藏尼玛电站现场,一场大雪将大地覆盖,白茫茫的大地上,有着“华电蓝”的光伏板在持续产生电流,为在藏北高原尼玛县人民送去光明和温暖。

国家电投东北公司泰山热电公司鸿日光伏项目(水面光伏)与雪呼应,照射出清洁能源的璀璨光芒。

鞍钢本钢矿业歪头山矿银装素裹,运输铁轨在雪地上铺开了两条白色的平行线。工作人员紧急清雪,保证铁路畅通。

哈电集团建设的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合作的第一个电站总承包项目——安格连1 150MW燃煤电厂项目在冰雪中熠熠生辉。

2021年12月,中国能建参建的俄罗斯阿穆尔天然气加工厂项目雪景。该项目是中俄第二条大型能源走廊——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的源头。

中国能建东电一公司员工在风雪中坚守岗位。

雪舞时节,分外静谧。国家电投东北公司阜新发电公司发电二分场值班员林温祺打破宁静、踏雪巡检,对抽气器排气管道厂、水塔等设备除冰,将安全生产进行到底。

国家电网湖南龙山县供电公司员工在桂塘镇乌龙山村,冒雪抢修被积雪树木压断的线路,确保用户正常用电。

庐山风景区迎来了2022年的第一场雪,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庐山市供电分公司党员服务队队员特巡景区线路。

中国电信人战风斗雪,在海拔3478米的高原开展作业,守护通信生命线。

暴雪天气下依然坚守岗位,无论天气再恶劣,中国电信人始终坚守在第一线。

中国联通工作人员在寒潮降雪中为居民办理业务。

日照珠峰,中国移动的5G基站与珠峰相映成趣。

在中国移动珠峰5G基站,工作人员正在工作。

每年寒冬腊月雾凇天气,福建泉州德化九仙山上总会迎来“雪山云海”壮观美景。山顶上的中国移动通信基站宛如玉树琼花,吸引游客打卡拍照。

广西迎来冰冻寒潮天气,低温导致电力中断,高山基站通信受到影响。中国移动广西公司通信保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故障点,抢在基站蓄电池电力耗尽前用油机发电,确保基站正常运行,通信畅通。

中国电子旗下中电锦江技术服务人员脚踏冰雪、手提工具、身背设备,徒步前往海拔5000多米的山头,开展站点勘验任务。

征程飘寒酥

基建狂魔上演“央企速度”

我看过

玉门关外祁连山上飘的雪

也吹过

白山黑水 兴安龙江的风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这是央企人的日常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雪中的道路绵延远方

央企人奋战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

都与我们有关

幸福的道路千万条

我们都要努力去创造

中国中铁十局扁门项目部建设的道路穿过祁连山脉。路是铺下的碑,碑是立起的路,扁门高速项目建设者用平凡的双手,为雄壮的祁连山脉点上灯。

-23 ,中交集团中交二公局新疆乌尉高速6标项目测量员在海拔4280米的天山胜利达坂进行二等水准联测。

中国铁建中铁二十局集团承建的我国最东端快速改造铁路——佳鹤铁路横卧在黑土地上,与一场雪相遇。

复兴号行驶在中国中铁设计的京张高铁上,穿越风雪。

中国铁建建设的高铁雄安站,在白雪皑皑中雄姿傲立。

中国铁建中铁十七局集团在秦岭大山大雪中进行抢险救援,帮助当地群众抢通救援“生命线”。

中国中铁大桥局中俄同江铁路大桥墩身承台施工现场。

中国铁建中铁十七局集团仁(怀)遵(义)高速项目建设者在冰雪山林中为大美贵州提速“筑”力。

破冰行万里

极地深蓝迎来“央企 探索 ”

上天入海,天高海阔

从雪山之巅到极地之界

央企人 探索 的脚步从未停止

从南极到北极, 从近海到远洋

中央企业逆行而进,破冰而行

中国船舶设计建造的“雪龙”2号在极地进行科学考察。

中国船舶的世界首艘极地重载甲板运输船 “奥达克斯”2号,破冰而行。

中国船舶设计建造的世界首艘极地凝析油轮,在零下50摄氏度的北极航区,破冰前进,畅通无阻。

中国船舶渤海集团克莱因蓝、阿尔卑斯白,给这个寒冷的冬季带来一抹亮色。而在这时下最流行的 时尚 配色面前他们无暇欣赏,只因心中那一团火。

中远海运大连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雪后的船厂,白雪与蔚蓝辉映。

航行在渤海湾的中远海运散货船,犹如航行在海上的冰雪城堡。虽然身披银装,但舱内装载的却是可以温暖万家的煤炭产品。

中国建科所属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服务南极考察站选址设计工作。

中国建科所属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服务南极考察站选址设计工作,工程师在南极进行地质条件勘测。

国投曹妃甸港工作人员在平台巡视,风雪中点检设备。

春天是新一年的开始

春天是一个耕种的季节

而在这个新春

我们又一次撒下了希望的种子

期待有一天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国机集团备战春耕,大轮拖拉机冒雪调试后,准备发运。

……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目标已完成

世界冰雪运动将因此掀开新的一页

不同的赛场,同一个梦想

我们都是运动员

追梦路上我们勇往直前

央企人是冰雪运动中

场馆、赛道的建设者

是冬奥绿电的供应者

是冰雪 旅游 的打造者

让“冷资源”热起来

我们一起向未来

拥抱流光溢彩的冰 雪 世界

与世界共享北京冬奥精彩时刻!

———— / END / ————

envirenment china

2005年8月12日至21日,全国人大环资委宋照肃副主任委员带队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就生态建设和保护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我们看到,近年来在国家生态保护有关政策的支持下,内蒙古自治区进一步加大了生态保护工作的力度,全区上下非常重视生态建设和保护,采取了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区实际的生态建设和保护的路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的北疆,横跨东北、西北、华北,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2.3%,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防线。从1998年到2004年,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八大重点生态建设工程,范围涉及了自治区90%以上的旗县,累计投资了145.9亿元,共完成了退耕还林3504万亩,退牧还草14958万亩以及京津风沙源治理3247.7万亩的任务,营造了2424万亩公益林,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420万亩,建设与保护了572万亩的草原,治理荒漠化面积570万亩。通过生态建设和保护,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覆盖率由“九五”期末的13.8%提高到目前的17.57%。荒漠化面积与1999年相比减少2409万亩,沙化土地面积减少了732万亩,并且土地荒漠化的程度明显降低,流动沙化面积减少。全区生态状况已进入“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阶段。内蒙古自治区在生态建设和保护方面突出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领导高度重视,责任落实到位

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的保护,把生态建设和保护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全区求生存、图发展、谋富裕的根本战略。近几年,自治区政府先后下发了《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关于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严禁乱开滥垦的通知》、《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沙区、山区生态建设的决定》等重要文件,加大了政策引导力度。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还将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列入各盟市党政领导班子考核目标,建立了各级领导目标责任制度,层层签订责任状,确保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任务、目标、责任得到落实。

2.强化法制建设,提高制度保障

近年来,自治区制定了部分生态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自治区人大先后出台了实施草原法、防沙治沙法、森林法等具体办法或管理条例,并根据本区实际情况,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林木种苗条例、森林草原防火条例、基本草牧场保护条例等法规规章。目前,还正在就生态保护方面进行专项立法,起草了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同时,还在多部地方性法规中对生态保护做出明确规定。通过制定相关法规以及管理办法,增强了法律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为实现依法保护生态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础。

3.以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大生态保护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1998年以来,全区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不仅增加了林草植被,改善了生态,还为调整农牧区产业结构,发展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的退耕退牧还林还草工程,从2000年开始,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建设了10方亩樟子松林和10万亩草场,使原来已经严重退化的土地逐渐转变为优质草场和成片的樟子松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鄂尔多斯市通过生态

工程建设,使畜牧业由原始的粗放式游牧发展到舍饲’圈养,由超载过牧发展为以草定畜、”划区轮牧,实现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增收、企业增效、地方增税的多赢之路。

4.以生态示范区建设为推动,全面提高生态建设质量

近年来,自治区把生态示范区建设作为生态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全区先后建立了43个生态示范区,其中3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个自治区级生态示范区。在抓生态示范区建设中,自治区将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原则与地方实际结合起来,利用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对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恢复。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为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生态经济型产业,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效更为稳固,生态建设的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二、经验和启示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既得益,于国家的有利政策,又与自治区坚持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道路是分不开的。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内蒙古自治区在生态建设和保护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1、坚持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道路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随着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的开发又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产生影响。针对这一实际,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在重视资源开发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对生态的保护,并涌现了一批好的典型,如华能伊敏煤电公司。该公司通过煤电一体化的生产模式,将煤矿开采产生的疏干水作为电厂的循环补给水,经处理达标后再用于灌溉草原。原煤生产后经封闭的皮带走廊输送到电厂,以电力方式输送到用户,既清洁又减少煤炭运输环节的成本。燃煤发电后产生的部分灰渣回填矿坑,并覆盖腐殖土以恢复植被,在煤矿区形成了“边开采、边回填、边恢复”的良性循环。水、煤、灰的循环使用不仅有效利用了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大大减轻了对生态的破坏,将生产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通过对华能伊敏煤电公司的实地考察,我们认为,该公司的成功做法为探索在资源开发条件下有效保护生态起到了示范作用,应该大力推广。

2.坚持以建设促保护,加快生态建设步伐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在生态建设方面,坚持以抓三个区的建设为重要措施,不断推动全区生态保护工作。一是抓自然保护区建设。全区建立了187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个,自治区级56个,总面积达到了1561.87万公顷,占全区面积的13.19%,形成了国家、自治区、盟市、旗县四级保护网络体系。二是抓生态示范区建设。内蒙古自治区将生态示范区建设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支撑,积极引导、规范各级生态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呼伦贝尔市作为国家环保总局确定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呼伦贝尔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呼伦贝尔生态功能区划等多份指导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纲要、方案和规范性文件,并在生态示范区建设中突出地方特色,不断提高生态示范区的建设水平和成效。三是抓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黑河下游和阴山北麓科尔沁沙地已被列为国家级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试点,自治区还组织8个盟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和专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这两个重要生态功能

保护区的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十分重视草原生态建设,草原不仅是畜牧业的物质基础,还是重要的生态防线。内蒙古草原面积有13.2亿亩,占全区总面积的74%,在生态建设和保护项目的示范带动下,全区草原建设总规模从“九五”期间每年的3000万亩左右发展到2004年的8749.9万亩。草原围栏建设速度明显加快,2000年围栏建设规模是1795.5万亩,2002年则达到了5523.8万亩,到2005年,全区的草原围栏总面积将发展到2.5亿亩,占草原承包到户面积的30%。配套草库伦的建设也加大了力度,全区已发展到4万多处,灌溉面积达到300多万亩,成为了人工饲草料的重要来源。通过草场建设,解决了“草场有界,放牧无界”的草场混放混用问题,增加了饲草料的来源和产量,为减轻天然草原的放牧压力,恢复草原植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重视动员社会力量,创造全民参与生态建设的局面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通过完善政策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全民参与的局面。2004年,全区有98个旗县(全区共有101个旗县)共3250多万人次参与到生态建设之中。鄂尔多斯市通过采取“谁造谁有,合造共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一乡一镇建设一园一区”等生态保护建设政策,吸引了大批企业和个体参与生态建设,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投资的新格局。亿利、伊泰、东达等50多家企业投资3亿多元参与生态建设,建设规模达到258万亩。造林大户承包治理沙漠面积达到210万亩,个体造林面积占造林总面积的80%以上。全市生态建设呈现出治理主体由集体、国家为主向社会各界多元化转变,由简单行政命令为主向政策引导和机制激励转变。库布其沙漠是内蒙古四大沙漠之一。从1989年以来,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国内外众多志愿者来到位于库布其沙漠北缘的恩格贝,开展了大规模的治理沙漠、种树种草、引洪造田等群众性生态建设,经过15年的努力,已将16万亩沙漠改造为绿地,把恩格贝建设成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4.重视城市生态建设,构建绿色和谐城市

城市生态建设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包头市政府把城市生态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城市绿化覆盖率、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大幅提高,城市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在城市建设中,包头市把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作为目标,以高起点、高水平的城市规划为原则,强化法制建设,依靠群众的监督力量,严格制止违法占用绿地行为,多方筹资加大对城市生态建设的投入。近年来,包头市大力实施“绿化、美化、硬化、净化、亮化”等工程,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新建30多个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绿化休闲广场,全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4.5%。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包头市通过对市区周边的成吉思汗生态园的建设和南海湿地的保护,不仅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多样性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有效的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2002年,包头市荣获“联合国人居奖”,2003年获“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称号。包头市的城市生态建设为我国北方城市生态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三、有关建议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北疆重要的生态防线,生态建设和保护不仅关系到全区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华

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生态的保护和改善,责任十分重大。由于内蒙古处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决定了其生态系统潜在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也决定了生态建设和保护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因此,内蒙古自治区要始终正确处理好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关系。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继续采取更有效的措施,继续把生态建设和保护作为战略任务,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实抓好。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完善地方性法规,依法加大保护力度

目前,我国生态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各个资源法中,如水法、草原法、森林法、渔业法等,生态保护缺乏统一的立法。据了解,目前内蒙古自治区人大正在制定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这不仅对实现自治区生态保护法制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全国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建议自治区进一步加快该法的立法进程,使这部地方性法规尽早出台实施。同时,由于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阔,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因此,还要重视通过地方立法加强对不同生态系统的保护,尤其要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立法的力度,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建立起有效的监督协调机制,促进生态建设和保护。

2.不断推动生态自治区的建设,提升生态建设水平

实践证明,生态示范区的建设对有效保护生态、恢复生态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针对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复杂多样,既有重要生态功能区,又有生态脆弱区的实际,要更加注重搞好生态示范区的建设,通过生态示范区的建设,进一步推动生态自治区的建设。因此,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建议内蒙古自治区坚持生态建设的战略性地位,把生态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全区生态状况稳定,整体遏制、重点治理区全面好转的目标。

3.坚持生态建设和保护并举

内蒙古有着独特的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既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又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要科学合理利用好生态资源,这不仅可以增加资源总量,充分发挥其生态保护功能,同时还可以获得经济效益。内蒙古自治区作为畜牧业大区,草原不仅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自治区牧区畜牧业和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突出抓好草原生态的建设和保护显得十分重要。保护和建设好草原,不仅关系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还关系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建议自治区在生态工程建设中,继续坚持“保护和建设并重,以保护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的相关政策,充分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通过禁牧、休牧、轮牧与舍饲圈养相结合等措施,实现生态建设与保护相统一,实现生态建设与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提高相促进的根本目的。

4.坚持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的路子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突出。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对资源开发的依赖程度会越来越大,能否坚持积极、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对于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样,能否坚持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的路子对全区生态的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按照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

持续发展的要求,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提高加工转化水平,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对现有资源要有度、有序地开发利用,既不使资源闲置,又不能过度消耗和浪费,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在资源开发的同时一定要继续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走科学合理的综合开发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目标。

5.进一步完善机制,巩固生态建设成效

内蒙古自治区不少地区属于生物多样性丰富区、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敏感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承担了重要的生态保护和建设任务,而这些地区的许多地方经济还不够发达,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任务都很艰巨。因此,为加强对内蒙古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对这些特殊区域进行生态补偿。目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已经在全国正式实施。建议参照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逐步将内蒙古天然草地、湿地、自然保护区纳入到国家和地方生态补偿范畴,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重要生态区的建设和发展。

在调研中,地方同志反映,近年来,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草)等重点工程对改善内蒙古生态,提高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发展地方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建议国家应继续加大对内蒙古地

区的生态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保持当前投资的规模和比例,并针对工程实施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整解决。比如,以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安排规模还不够;对生态移民补助过低,难以实际现“迁的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对已建生态林缺少管护费用,防病虫害、防火措施不够等。

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是1995-05-18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河镇。

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507001151964613,企业法人刘增荣,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许可经营项目:火力发电、煤炭开采、销售(凭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营);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 一般经营项目:基本建设施工、机械加工、金属冶炼;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与相关技术出口及生产、科研所需材料、设备、技术的进出口业务,承办中外合资、合作生产及开展“三来一补”业务,经销建筑材料;供水、污水处理;服装加工;砂石开采、销售;房屋租赁;包装装璜及其它印刷、照相;液化气供应(仅限分支机构经营),塑钢门窗生产销售,烟草制品零售(仅限分支机构经营);纺织、服装及日用品零售;文化、体育用品零售;供热(仅分支机构,以前置审批为准);台球、保龄球、KTV、数字影院、健身房、游泳馆、儿童乐园、洗浴以上经营项目(仅限分支机构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源河运动休闲中心经营);黑色金属材料、有色金属材料、橡胶制品、机电产品、工矿配件销售;会议会展服务;机械设备、通讯设备租赁;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煤化工产品生产、销售;云计算服务;非学历培训、电力、煤炭技术开发服务、道路普通货物运输;场地租赁。在内蒙古自治区,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802408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24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对外投资3家公司,具有3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