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这个情况基本上属于超跌反弹,同时也跟A股市场本身的情绪面有关。
对于A股市场来说,在A股市场调整的过程当中,部分板块的调整幅度非常大,甚至有些板块已经回调了50%左右。在这种情况之下,因为A股的行情本身就有着一定的回调需求,有些板块的下跌幅度也过大,所以A股才会迎来大反弹的行情。与此同时,我觉得A股的行情基本上已经到达了底部震荡的区间,这也意味着很多股票的价格本身非常便宜,同时有着一定的上涨空间。
A股迎来了大反弹的行情。
在A股调整的过程当中,因为A股的价格已经跌破了2900点的低位,所以A股突然迎来了大反弹的行情。很多人对此感到措手不及,因为有些人已经在此之前进行了止损操作,有些人也没有合理控制好自己的仓位。在A股上涨的时候,3大指数集体高开高走,上证指数更是在一天之内上涨了3%左右。
这个行情主要是跟超跌反弹有关。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因为A股行情的回调幅度非常大,所以A股的突然大反弹本身就属于超跌反弹行为。在逐渐构建了底部结构以后, A股市场本身有着一定的回调需求,同时也会进一步放大成交量,这就会进一步拉高各个股票的股价。特别是对于那些前期回调幅度比较大的板块来说,这些板块的回调需求非常强烈。
与此同时,我认为这个问题也跟北向资金的流入有关,特别是当北上资金已经在接近半个月长期流出的情况下,北向资金的突然流入能够进一步提升市场信心,同学能够进一步带动很多散户投资人相继进场,这个行为会进一步拉高A股市场的整体位置。
大盘上证指数是3085.20。
上海证券综合指数简称“上证指数”或“上证综指”,其样本股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2017年11月23日,A股低开低走,全线深幅调整。上证综指失守3400点整数位,创下年内最大单日跌幅。上一交易日率先回调的深市三大股指同步出现3%以上的跌幅。
指数需要修正的几种情况:
1、新上市。对综合指数(上证综指和新上证综指)和分类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和行业分类指数),凡有成份证券新上市,上市后第十一个交易日计入指数。
2、除息。凡有成份股除息(分红派息),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3、除权。凡有成份股送股或配股,在成份股的除权基准日前修正指数。修正后市值=除权报价×除权后的股本数+修正前市值(不含除权股票);
4、汇率变动。每一交易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该日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修正指数。
5、停牌。当某一成份股处于停牌期间,取其正常的最后成交价计算指数。
6、摘牌。凡有成份股摘牌(终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进行指数修正。
7、股本变动。凡有成份股发生其他股本变动(如增发新股上市引起的流通股本增加等),在成份股的股本变动日前修正指数。修正后市值=收盘价×调整后的股本数+修正前市值(不含变动股票);
8、停市。A股或B股部分停市时,指数照常计算;A股与B股全部停市时,指数停止计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证券综合指数
我觉得没有人可以精准预测后续走势。
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股市场本身就有着非常复杂的基本面,一个市场的涨跌也很难通过简单的信息来衡量。对于A股行情来说,当A股已经跌到2900点以下位置的时候,因为这个位置本身已经非常便宜了,很多个股的市盈率也非常低,所以A股出现相应的反弹行情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因为短期的反弹行情而预测所谓的大涨行情,对于普通投资人来说,我们依然需要抱着谨慎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投资问题。
A股行情出现了短期反弹的行情。
在A股行情一路下跌的过程当中,以医疗板块为首的个别板块出现了大幅反弹的行情,这也直接导致A股在短时间内突然拉升。在此过程当中, A股大盘在一天之内上涨了90个点左右,很多个股出现了涨停的现象。有些人表示A股行情可能会全面开启牛市行情,但这个预测显然会显得为时过早。
没有人可以精准预测后续走势。
正如我在上面所讲的那样,因为A股的基本面本身比较复杂,东西非常容易受到市场面和信息面的影响,所以没有任何人可以精准预测后期的行情走势。与此同时,因为A股整体的市场容量已经达到了5000个股票以上,在这么多股票的情况下,我们也很难看到所谓的全面牛市的行情启动。
以我个人来看,即便有些个股可能会走出单独的牛市行情,而且并非意味着整体的大盘会一路向上。对于个别板块来说,部分板块可能会开启相应的大涨行情,甚至部分板块的个股会走出独立的行情,以后的A股市场的分化度可能更高一些。
沪深两市融资融券标的迎来历史上第七次扩容。10月21日,沪深交易所同时发布公告表示,为促进融资融券业务健康长远发展,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范围。其中,上交所将主板融资融券标的股票数量由现有的800只扩大到1000只,深交所将注册制股票以外的融资融券标的股票数量由现有800只扩大到1200只。
业内人士表示,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范围扩大,总体上有利于吸引增量资金,提升市场活力,提高相关股票的流动性和定价效率,将积极促进融资融券业务的长期稳健发展,满足投资者多样化投资需求。
标的证券结构持续优化
融资融券是重要的证券交易基础性制度。据了解,融资融券业务自2010年启动试点以来,总体运行平稳,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升,投资者风险意识不断增强,证券市场流动性和活跃度不断提高。
此次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范围扩大后,上交所主板标的股票流通市值占沪市主板A股流通市值达到95%,实现对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中沪市成分股的全覆盖,对中证500指数、中证1000指数成分股中沪市成分股的覆盖率分别达到98%、86%。
此前,深交所已6次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范围,创业板注册制股票自上市首日起即可作为融资融券标的。本次标的股票范围扩大后,深市标的股票流通市值占深市全部A股股票流通市值的比例接近90%,实现对创业板指数成分股、沪深300指数中深市成分股的全覆盖,对中证500指数、中证1000指数中深市成分股的覆盖率分别达到97%、83%。
值得一提的是,深交所本次新增的400只股票中,流通市值在100亿元以下的股票数量占比超七成,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股票数量占比近六成,进一步拓宽了中小市值股票覆盖面,增强了两融标的行业和市场代表性,有利于推动市场资源配置到国家重点支持领域。
沪深交易所表示,将继续促进融资融券业务稳健发展,引导证券公司做好风险管理。同时,希望投资者高度关注融资融券交易的杠杆特性及业务风险,树立理性投资观念,防范投资风险。
为A股市场带来多重利好
今年以来,受A股市场走势影响,两融余额震荡回落。今年年初,两融余额为1.81万亿元。随着行情调整,4月两融余额大幅下跌,4月底降至1.51万亿元。5月以来,随着A股回暖,两融余额上升,7月站上1.6万亿元,9月后再次回落。截至10月21日,两融余额1.55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2.41%。
此次两融标的扩容或有助于两融规模回升。华创证券表示,此次新增标的总市值为8.3万亿元,占比12.3%;年总成交量为26.1万亿元,占比18.8%。总规模提升较为明显,或将明显拉动两融规模增长。
“本次扩容标的以中小市值股票为主,进一步增强了两融标的的行业和市场代表性。”西部证券研报表示,考虑到中小市值标的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重更高,假设开闸后新增两融规模与此前100亿元市值以下标的情况相似,则贡献的两融规模增量有望达到2447亿元,占当前两融余额比重或达到15.7%。
两融标的范围的扩大还有望促进交投活跃。招商证券表示,随着近年上市公司数量增加,沪深交易所优化两融覆盖范围,针对主板和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前上市的股票扩容。此外,扩围纳入更多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上市公司股票,有助于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对于两融标的扩容对A股走势的影响,招商证券研报表示,复盘过往6次扩容,指数涨跌不一。从此前两融标的扩容1个月之后沪深300和券商指数表现来看,有4次正收益,分别为2013年1月、2013年9月、2014年9月和2019年8月;两次负收益,分别为2011年11月和2016年12月。“原因是虽然扩容有利于吸引增量资金,提升交投活跃度,但市场涨跌趋势为政策、情绪和基本面共振结果。” 招商证券表示。
开源证券表示,两融标的扩容,直接利好券商两融业务规模扩容,两融占自有资产比重较大的券商或更加受益。同时,标的池扩容利好券商经纪、量化自营和衍生品等业务,有利于提升市场活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