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港股的话可以沪港通、深港通,也可以在香港开户。关于港股是否值得投资,个人认为目前港股是低估值。港股市场作为与内地距离最近的国际化资本市场,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比较,港股具备较大的性价比优势。首先,恒生指数市盈率接近历史估值低位,意味着更充足的安全边际,有助于提高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其次,南下资金抄底汹涌,港股通连续获得净买入。数据显示,今年2020年6月,港股通合计净流入256.6亿元,连续16个月净流入。今年上半年,港股通累计净流入3000.1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712.8亿元大幅增加。第三,高股息率推升港股配置价值。恒生指数自2010年以来的股息率水平多维持在3%以上。在当前环境下,股息率超过无风险利率的公司有望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最后,目前A/H股溢价指数回升,港股价格优势明显。关于散户买港股,我用的这家就还不错,是朋友推荐的一家香港老牌券商,叫南华金融SCTrade。香港上市公司,成立30多年,个人比较满意。
港股目前的整体市盈率在8-10倍左右,历史最低在5-6左右,平均pb在0.9左右,个别的市净率能够在0.3-0.6左右,股息率却能够达到6%-10%,港股长期处于如此低估的局面。其中的原因有这几个。
1、跟股票的成分有关系。
香港市场上,金融、地产占据半壁江山,比如汇丰、友邦、建行等股票,此类股票本身就拿不到高估值,造成港股估值整体被拉低了。
2、跟投资者来源有关。
香港市场虽然是全球性市场,但有超过60%的公司来自于内陆,然而内陆投资者想要进入港股市场操作这些股票是相对比较麻烦的,而且比较小众。港股券商动辄50万起的投资门槛,直接逼退一大批投资者。数据显示,内陆投资者占比才10%左右。
另外,很多做惯了A股的股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可以借道互联网券商进入港股市场。通过互联网券商,可以避开高额门槛,买入优质港股。(关于怎么挑选互联网券商的问题,留言私聊,送你一份《史上最全港股券商对比》)
3、跟股市流动性相关。
香港执行的是注册制,也就是说只要公司有意愿上市,也符合上市条件,就基本可以上市。监管部门只查资质,不对股票本身价值做评判。尤其是发行制度改革以后,香港在去年中半年开始,股票发行节奏明显加快,大量新股上市。
这就造成股票供过于求,势必引起估值下行。虽然有沪港通和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港股,但这部分资金通常更喜欢做价值投资,挖掘被低估的个股,相比于港市的融资需求,就显得捉襟见肘。
4、跟市场定位有关。
虽然港股是国际市场,但欧美国家都有自己的交易所,美国投资者更愿意投资纽交所和纳斯达克的股票;欧洲则投资伦交所等;内陆投资上交所和深交所。
香港交易所就比较尴尬,欧美国家肯定首选自家熟悉的市场,纽交所和纳斯达克等是首选,港交所被当做备胎,只会用于做价值投资,比如巴菲特买中国石油的港股,就是典型的跨市场套利的玩法。
总之,港股被低估不是近期才有的事情,已经持续很多年了。
那么是不是港股就没有投资价值呢?没什么可以玩的呢?
显然也不是,港股被低估的局面现在逐步出现有利因素!首先是互联互通机制扩大化,开放公募基金投资港股势在必行,未来会有更多南下资金去香港买入股票。将会对于改善港股流动性状况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港交所积极求变,在制度创新方面走在了前面。同股不同权制度在港交所已经得以确立,吸引了一大批新经济企业登录港市,而此类企业估值通常不会太低。此前有腾讯、美团、小米等互联网巨头在港交所上市,今年下半年,阿里巴巴也很可能会去香港上市,充分说明了港交所的竞争力。
最后,港交所本就是成熟市场,有近百年的历史沉淀,在市场监管和交易制度等方面优势明显。这些也是吸引优质企业上市的重要原因。伴随着各种优质企业上市,港交所的成分会渐渐有所改变,估值也将向上修正。
这取决于你的首次公开募股价格。港股平均市盈率约为15倍。看看你的IPO价格对应的市盈率,和这个市盈率对比一下,就知道大概的涨幅比例了。
一、港股的新股上市之后是没有涨跌幅限制的,所以上市之后会出现翻倍的情况。至于具体的能翻多少倍并没有一个定数,因为每个上市公司的潜力和上市时间是不一样的。
1,行业市盈率,行业市盈率越高,涨幅可能越大,例如科技类的股票;但是行业市盈率越低,涨幅可能越小,例如银行股。
2,跟大盘行情也有关系,大盘行情好的时候涨的会多,行情不好的时候,不仅不会涨,反而会破发,总之,港股很容易受外围市场的影响。
3,还要跟新股的上市公司本身的潜力有关,市场的认可度有关。
比如2019港股新股的涨幅之王当属鲁大师了,首日收盘涨幅高达218%,一天翻两倍!鲁大师为何能创下如此巨大的涨幅?第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低估值上市。第二是鲁大师融资规模很小。
至于大家都很期待的阿里巴巴,在2019年的新股集资中,集资1012亿港元,成为2019年港股集资王,也是港股第三大新股,在如此高的融资额之下,一手中签率达80%,上市首日收涨6.59%,每手赚1160港元。
二、香港上市的原始股多久能交易
在香港上市的原始股的锁股期(禁售期)大约是1-3年。上市前的招股书中会有说明,这主要取决于保荐人和企业的约定。 流通后想买卖必须通过委托股票承销商操作。
三、所有原始股都是一元一股吗?
在内部,原始股一般是一元钱一股的。股份制公司成立时发行股票,股票面值都是1元,这就是所谓的原始股。但是原始股的每股价格因为股份制公司实行股份制时间的长短不同,价格也会不同。原始股是公司上市之前发行的股票。 在中国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级市场上以发行价向社会公开发行的企业股票。
被称为“港股市场的纳斯达克”的恒生 科技 指数,春节至今经历了大幅回调。今日(8月16日),恒生 科技 指数再次重挫,跌幅扩大至3%,为两周来最大跌幅,多只成分股跌超4%。
作为“新经济”的典型代表,此前备受关注的恒生 科技 指数究竟还“香不香”?
大成恒生 科技 ETF基金经理冉凌浩表示:恒生 科技 指数在港股市场日益举足轻重,已成为继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后的另一旗舰指数。经过历时数月的区间震荡走势, 恒生 科技 指数已经初步展现筑底迹象 。
冉凌浩认为,恒生 科技 指数已近见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 恒生 科技 指数的估值已经很低 ,但其成长性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其PEG比创业板指数及纳斯达克100指数都低。对应目前情况计算,恒生 科技 指数2021年市盈率为33倍,2022年的市盈率为25倍,2023年市盈率为20倍,对应的复合年化盈利增速达到30%以上,PEG估值较低。
第二, 恒生 科技 指数主要权重股 ,如腾讯、阿里巴巴等的估值水平已经位于 历史 最低水平区间,意味着坏消息已经在股价中体现出来了,未来下跌空间很小。
第三,从最近几天的市场走势来看,哪怕有更多的坏消息公布,恒生 科技 指数也没有进一步下跌,暗示已经基本跌到位。
恒生 科技 指数被称为港股市场的“纳斯达克”。 恒生 科技 指数成分股主要涵盖与 科技 主题高度相关的30家最大的港股 科技 企业,基本上是中资 科技 企业,涉及领域包括网络、金融 科技 、电子商务、数码等。其中大众耳熟能详的腾讯、阿里巴巴、美团、小米、快手、京东、网易等公司都名列其中。
科技 指数普遍具有 高走势、高研发投入、高估值 特点。参考纳斯达克100 科技 指数、上证科创板50指数以及其他市场综合指数,可以发现 科技 指数普遍具有相对市场更优的走势、较高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以及较高的估值,配置价值很高。
恒生 科技 指数也不例外。过去2年,恒生 科技 指数不仅大幅跑赢全球主要指数(包括纳斯达克指数),也全面超越港股两只旗舰型指数——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
这样一只“优中选优”的指数却在2021年春节后经历了大幅度回调。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全球经济复苏使得 周期性行业崛起 , 分流了 科技 板块资金 ;同时,恒生 科技 的一些成分股也正在经历 取消巨额税收优惠等在内的负面利空 。
恒生 科技 ETF基金经理冉凌浩认为:2020年港股表现明显不如美股及A股,但港股前期的滞胀正是为将来的补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未来也将会有多重动能驱动港股上涨。长期来看,港股市场走势完全由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决定; 未来两年,港股上市公司盈利有望快速上行,有力支撑港股走势 。
他重申恒生 科技 指数已经基本到底的观点,但认为反弹可能不会来得那么快,因为市场需要时间来彻底消化政策影响和负面消息,其间可能会出现窄幅震荡的走势。但是 到了4季度,投资者会逐步开始以2022年的业绩来重估恒生 科技 指数的估值状况 ,届时会发现恒生 科技 指数依然有着很好的成长性,同时估值更便宜了,这可能会推动指数出现较好的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