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指责蒙牛破坏冬奥(对抗蒙牛和伊利)

2022-11-03 5:36:21 证券 yurongpawn

最近的蒙牛和伊犁事件是怎么回事?

7月8日,来自某自媒体的一篇有关中国两个奶业巨头的“深扒文”——《深扒蒙牛伊利6大罪状,媒体不敢说,那就我来说》在社交媒体平台中引起轩然大波。该文以“6大罪状”控诉了蒙牛伊利左右国家乳品标准制定。但随之而来的是文章被封,作者被公关,奶业协会发了“辟谣声明”。

六宗罪说的是以下六个:

2012年蒙牛代工的冰淇淋厂被曝光卫生环境恶劣的“新闻”

结论:当然这个事件的确是真实的,但这个事件是2012年发生的,并不能评判8年后的蒙牛产品是否有质量问题。“旧罪”,看看了解可以,但无需恐慌。

2005~2008年,在伊利蒙牛的推动下,国家启动“禁鲜令”,低温鲜奶的外包装上不能再使用“鲜牛奶”等名称。

结论:禁鲜令是真实存在的,但禁鲜令并不是某牛某利坑害竞争对手的阴谋。是国家制定食品标签指南时,要求标签正规化的合理要求,但最终因为触及了地方奶企的利益,几年后就被取消了。

蒙牛和伊利也和三鹿一样,添加了三聚氰胺。

结论:公允的说,当时添加三聚氰胺的问题,背后是全行业监管不足,或者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的。三鹿作为问题最大,后果最严重并激起民愤的那个,垮掉是必然的。但其他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的奶企,被处罚的力度的确过轻,同时三鹿倒下后的市场份额里,除了一部分被进口奶占领外,大部分还是落到了这些逃过一劫的企业手里。因此,三聚氰胺的旧债,这些奶企巨头的确是欠着没还,这次某牛某利因此被骂,并不冤枉,也不是造谣。

蒙牛伊利利用三聚氰胺事件,降低了奶制品质量。

结论:国标标准低引发争议是真实事件,也有某牛某利的利益诉求在里面。但这个决策是卫生、农业等国家主管部门的决定,怪到某牛某利头上则有失公允。虽然他们的确是得利者。

尽管《深扒蒙牛伊利6大罪状,媒体不敢说,那就我来说》引起的轩然大波代表了国内部分消费者对中国乳制品产业信任度不高的心理。但从客观来讲,任何行业都有规范发展的过程,中国乳业也不例外。如今,我国乳蛋白和乳脂肪营养指标持续提升,体细胞和菌落总数卫生健康指标持续下降,纵向比国产奶粉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横向比接近或达到世界奶业发达国家水平。把矛头全部指向蒙牛伊利的确有失偏颇。

伊利指责蒙牛破坏冬奥(对抗蒙牛和伊利) 第1张

伊利牛奶怎么了2022?

您好亲,很高兴为您服务解答

一篇名为《深扒蒙牛、伊利6大罪状》的文章在网上流传,不仅在乳制品界掀起了轩然大波,更是一度引起众多网友的热议。该文称伊利、蒙牛奶企“往纯牛奶中添加有害化学物质、压榨奶农、欺骗消费者”等,这些事件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对比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就此发表声明,强力辟谣了该文中曝光的“6大罪状”。

不要紧张,一天喝一盒伊利纯牛奶,对身体没有什么坏处。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能有所帮助,满意的话麻烦给个赞哦亲!

如何看待伊利与蒙牛这两家公司?

我觉得蒙牛的纯牛奶相对伊利更甘甜,但伊利比蒙牛更厚重。在电视广告中,我可以肯定的是,伊利出了一种新产品的广告,蒙牛不久就出了类似的新产品的广告。大约2008年,伊利新产品“伊利QQ星”出世,一年后便有了“蒙牛未来星”。还有更早的,伊利出了“伊利优酸乳”,蒙牛便有了“蒙牛酸酸乳”与之抗衡。在雪糕方面,伊利的“伊利心情”“伊利老冰棍”“伊利三色雪糕”,蒙牛分别有“绿色心情”“蒙牛老冰棍”“蒙牛三色雪糕”与之对应,而且销售量二者分庭抗礼,分不出谁先模仿谁。随着对高端奶制品的追求,伊利率先打造“金典有机奶”,过了一段时间(个人觉得这段时间挺长的),蒙牛有了“特仑苏”,特仑苏似乎比金典卖得好,这也蒙牛模仿伊利成功的为数不多的例子吧。随着跑男的大火,“伊利安慕希”被人熟知,而“蒙牛纯甄”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但安慕希似乎比纯甄发展的要好,至少广告和口味的数量等,这些表面的东西是胜过纯甄的。个人认为蒙牛大部分时间一直在模仿伊利,而第一热评也是可以证实这一猜想。

2022蒙牛伊利牛奶事件是什么

6月20日午间,2022年北京冬奥会赞助商伊利股份突然发布公开声明,炮轰国内两大乳企之一的蒙牛乳业,通过中粮集团和美国可口可乐之间的资本合作,染指2022年冬奥会赞助商。

网传蒙牛伊利的六大罪状是哪六大?

网传蒙牛伊利的六大罪状分别为产品质量不达标、往牛奶里添加有害物质、降低检验标准、压榨奶农、欺骗消费者、卖给香港等地好品质牛奶。

有人发表的一篇名为《深扒蒙牛、伊利六大罪状,媒体不敢说,那我来说》的文章,不仅在乳制品界掀起轩然大波,更是被许多网友热议。可是这是真实可信的吗?虽然据我所知,新疆、内蒙等盛产牛奶的地方,当地人基本从不喝蒙牛、伊利这两个品牌的乳制品,但我还是不敢确定。而且同时,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自称官方发声,要求相关部门强制使该作者删除这篇文章,认为他这完全就是危言耸听。两方各执一词,那么网民又该相信谁所说的呢?在我看来这种事情都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道理,你根本不能完全相信任何一方的说辞,而且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也不是真正的官方,众所周知,它只是一个民间社会组织,而非国家机构。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学会带上自己的脑子看问题,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事物的对错,当然也可以等待准确的官方消息。

但是,根据知乎的一篇回答我们也可以试图去相信中国乳制品协会,这篇文章是一位在乳制品行业已经从事七年工作的人所写,这篇知乎内容逐条反驳了前面所述文章列出的蒙牛伊利的六大罪状,就拿其中一条来说吧——往牛奶中加有害物质,根据知乎作者的意思是这些奶制品企业其实也是这些化学物质的受害者,一直以来深受其害。

综合看起来,这些事情可真的是真假难辨,所以我们就不要在这里盲目跟风带节奏了,更重要的是会带上自己的脑子看问题,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事物的对错,等待准确的官方消息。

明争暗斗二十年,伊利与蒙牛的恩怨情仇,你了解多少?

伊利和蒙牛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两大巨头企业,两大企业在20年来一直在明争暗斗,争夺我国乳制品行业第一企业的名头,这两大企业的恩怨要比许多的影视作品更加的精彩。

一.牛根生和蒙牛的崛起之路

1983年1月郑俊怀被调到了呼和浩特市回民食品加工厂,这家工厂是伊利的前身,当时处于连年的亏损,郑俊怀采取了生产车间承包制,当时牛根生所承包的生产车间是业绩最好的,牛根生也非常受到郑俊怀的器重。

1993年,这家工厂正式更名为伊利,伊利的业绩也是非常的出色,在随后几年时间内牛根生表现非常出色,其风头甚至压过了伊利掌门人郑俊怀,牛根生因此受到了郑俊怀的打压,在1999年牛根生离开伊利并创办了蒙牛,并在以后几年迅速发展,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成为和伊利相抗衡的企业。

二.蒙牛和伊利的恩怨

在蒙牛迅速发展的这二十年时间里,两家企业也是恩怨不断,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些两家企业曾经掀起的冲突。

1.伊利QQ星事件

2010年,许多网友在论坛发帖声称自己的小孩在喝了伊利QQ星后早早就长出了胡须和喉结。但后来的调查发现,这些在网络上发帖的网友都是蒙牛雇的水军。在2012年,伊利QQ星使用了全新的包装,但是3年后,蒙牛的未来星完美复制前者的外观,两家企业闹上法庭,最终蒙牛赔偿215万。

2.宁泽涛事件

蒙牛旗下的冠益乳曾是国家游泳队的赞助商,但是泳坛名将宁泽涛却以个人的名义与伊利展开了合作,对此,蒙牛要求宁泽涛立即停止为伊利代言的行为并公开道歉,但是宁泽涛态度强硬甚至上交了退役报告。

3.争夺北京冬奥会赞助商

在2017年两家企业就开始争夺北京冬奥会赞助商的头衔,伊利将矛头直指蒙牛,认为蒙牛利用中粮集团和可口可乐的影响力,误导广大消费者错认为蒙牛是奥运乳制品赞助商,这种行为完全在破坏冬奥会的规则。

现在伊利的业绩已经远超蒙牛,而蒙牛则在蓄力希望能够赶超伊利,两家企业在以后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