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甲高位运行电煤紧缺,东北地区实现用电供需紧张局面,9月22号以来,东北多地发布限电通知,若电力紧张情况没有缓解,限电工作可能会持续在店里缺口,目前,整个电网崩溃的危险才采取了对居民限电的措施,电力供需紧张情况缓解后,会优先恢复居民用电,但目前时间未知
从2011年至今的十年来,我国一直是世界发电量第一大国,而且在全世界总发电量上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据全国能源信息平台2月下旬发布的数据来看,2020年我国全年发电量为7.42万亿千瓦时(度),用电量为7.51万亿千瓦时。
这说明截止到去年底,我国的用电量缺口仍然有900亿千瓦时,说明虽然我国已经是世界发电量第一大国,但仍然无法完全满足我国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方面的用电量,而相差出来的近千亿千瓦时的电量,是由从国外购电、电网并网外的小规模发电单位发电和发电机供电来补充上的,即便如此,我国仍有不少地方实行了拉闸限电的节电措施,这都表明我国的发电量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还披露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截止到2020年末,我国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为220058万千瓦(约等于22亿千瓦),比上年末增长9.5%,大家都知道我国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为2,250万千瓦,这说明我国的总发电装机容量基本相当于100个三峡水电站。
在这22亿千瓦的装机容量中,火电装机容量为124517万千瓦,水电为37016万千瓦,核电为4989万千瓦,并网的风电为28153万千瓦,并网的太阳能发电为25343万千瓦,可见火电仍然在挑大梁,份额约占56.6%,其次为水电,占16.8%,风电约占12.8%,太阳能发电约占11.5%,核电最少,只占2.27%左右。
我国发电主力是火电和水电,占总发电量的90%,其中火电占72%,水电占18%,其余10%是核电4%、风电4.5%、太阳能1.5%。
水力资源虽然丰富,但受经济、技术等因素所限,水电只占总发电的20%左右。
就全世界范围而言,在1980~1986年间,火电所占比重由70.2%逐年下降至63.7%,水电所占比重由21.3%降至20.3%,而核电所占比重则逐年上升,由8.2%升至15.6%。
扩展资料:
报告认为,2013年,中国经济将继续趋稳回升,带动用电需求增速回升。预计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2.3亿千瓦左右,全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4700-4800小时,其中火电5050-5150小时,较上年有所增加。
全国电煤供应总体平稳,局部地区电煤运输偏紧。其中东北地区供应富余能力增加;西北地区供应能力有一定富余;南方区域电力供需平衡有余。
华中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受跨区通道能力制约、部分机组停机进行脱硝改造以及天然气供应紧张等因素影响,考虑高温、来水等不确定性,华东和华北地区的部分省份在部分高峰时段可能有少量电力缺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发电
火力发电量高达47095.9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总量的比例为70.5%。
去年前11个月,我国的水力发电量达到了11378.2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总量的比例约为17%;风力发电量达到3731亿千瓦时,占比约为5.6%;核能发电量约为3309.7亿千瓦时,占比接近5%。
2020年前11个月,中国的太阳能发电同比增长8.1%,总量约为1307.6亿千瓦时,占发电总量的比例接近2%。整体来看,虽然非火力发电增速更高,但中国的发电类型中“火电仍占据主导地位,比例超过70%”。
发展
火力发电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电站锅炉作为火力电站的三大主机设备之一,伴随着我国火电行业的发展而发展。
当环保节能成为中国电力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时,火电行业在“上大压小”的政策导向下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闭大批能效低、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国内火电设备的更新换代。
至2010年底,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占全部火电机组容量的60%以上。火电行业的“上大压小”也推动了电站锅炉向高参数、大容量方向发展。此外,循环流化床、IGCC等清洁煤技术逐渐成熟,应用也日益广泛,从而推动了CFB锅炉与IGCC气化炉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核能发电量持续上涨。2016年中国核能发电量2105.2亿千瓦时,2020年中国核能发电量3662.4亿千瓦时。2021年1-8月,中国核能发电量269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3%。
未来发展趋势:
1.我国核电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向积极有序发展的新阶段转变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清洁化、低碳化转型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核能作为近零排放的清洁能源,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我国自主三代核电会按照每年6~8台的核准节奏,实现规模化批量化发展。
预计到2025年,我国核电在运装机7000万千瓦左右;到2030年,核电在运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核电发电量约占全国发电量的8%。
2.科技创新将进一步增强核能产业自立自强能力
核能科技创新对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建设科技强国、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突出。
发展背景:中国发电量逐年增加,清洁能源逐步替代火电
核反应堆是由原子分裂驱动的,这一过程称为裂变,其中一个粒子(一个“中子”)射向一个原子,然后分裂成两个更小的原子和一些额外的中子。一些被释放的中子撞击其他原子,导致它们也裂变并释放更多的中子。这叫做连锁反应。
链式反应中原子的裂变也以热的形式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的热量通过循环流体(通常是水)从反应器中移除。这些热量可以用来产生蒸汽,驱动涡轮机发电。
在全球能源危机不断加剧及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的大背景下,各地区能源转型之路不断加速,核电作为清洁的基荷电源,对“双碳”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15万。装机容量是指该系统实际安装的发电机组额定有功功率。装机容量为2*15万千瓦就是两台1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
《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显示,2020年我国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8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4亿千瓦,抽水蓄能4000万千瓦,年发电量1.25万亿千瓦时,折合标煤约3.75亿吨,在非化石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专家表示,推动水电合理开发,不仅将有效保障我国清洁电力供给,还将全方位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国家能源局发布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截至6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为22.6亿千瓦,同比增长9.5%。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为2.9亿千瓦,同比增长34.7%。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为2.7亿千瓦,同比增长23.7%。
据记者了解,1-6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1853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119小时。其中,核电3805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286小时;风电1212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88小时。
1-6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1893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核电226亿元,同比增长44.3%;水电475亿元,同比增长19.1%;太阳能发电165亿元,同比增长12.2%。电网工程完成投资1734亿元,同比增长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