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是2020年必须实现的战略目标。
那什么是“一强三优”呢?
“一强三优”即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
按照既定战略目标,2020年的国家电网公司是这样一家现代公司:
电网坚强:加快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全面提高建设质量、技术标准和装备水平,形成东、西部两个同步电网,把国家电网建成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现代化电网,安全保障能力、资源配置能力、绿色发展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到2020年,110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129万公里、变电(换流)容量61亿千伏安(千瓦),分别比2015年增长45%和68%,跨国跨区跨省输电能力增长1.6倍,达到3.7亿千瓦。
资产优良:强化资产管理和资本运作,优化资产结构,完善资产布局,治理低效资产,大幅提升资产利用效率和企业盈利能力。拓展产业、金融、国际业务资产规模,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布局。
服务优质:提升服务理念,健全服务体系,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和公平开放,为广大电力客户和市场主体提供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优质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在电力扶贫、普遍服务等方面发挥表率作用。到2020年,城、农网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分别下降2.3小时、8.3小时,供电可靠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展“国网阳光扶贫行动”,投资367亿元,解决3.91万个自然村未通动力电、8.67万个自然村动力电改造问题,建设经营区扶贫光伏发电接网工程,完成公司承担的五县(区)31.9万人定点扶贫任务。
业绩优秀:统筹电网、产业、金融、国际业务协同发展,促进各单位协调发展,公司安全、质量、效率、效益等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同业领先水平,品牌价值、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持续获得国资委业绩考核A级。
现代公司:全面推进集团化、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信息化、国际化,完善企业治理,实现“三集五大”持续提升、高效运转,形成“两级法人、三级管理”企业架构,把国家电网公司建成创新引领、管理科学、实力强大的现代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价值创造力、品牌影响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转变方式如下: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发生变化,由高速转为中低速;同时我国能源结构发生变化,国家大力提倡并发展绿色能源。为应对能源领域的新变化,所以国家电网公司要主动进行战略调整,转变发展方式。
简介: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是根据《公司法》规定设立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公司以投资、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承担着保障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电力供应的基本使命。
020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印发《国家电网战略目标深化研究报告》,系统完善和阐述了国网战略体系“四梁八柱”内涵:从企业共性、行业特性、国企属性三个维度构建战略目标指标体系,并围绕促进战略目标落地实施,提出了“八大战略工程”,即:强根铸魂工程、企业治理工程、电网升级工程、科技强企工程、精益管理工程、卓越服务工程、国际拓展工程、企业生态工程,同时明确配套了35项战略举措,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司战略体系框架。
您好,很荣幸为您解答
战略目标
把国家电网公司建设成为“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公司(简称“一强三优”)。
电网坚强:电网规划科学,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运行灵活,标准统一,经济高效。
资产优良:资产结构合理,盈利和偿债能力强;不良资产少;成本费用低,现金流量大,客户欠费少。
服务优质:事故率低,可靠性高,流程规范,服务高效,社会满意,品牌形象好。
业绩优秀:安全、质量、效益指标国内外同业领先,企业健康发展,社会贡献大。
建设现代公司: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推行现代化管理,具有较高的国际化水平。这一表述展示公司锐意改革、开拓创新、诚信开放、勇于负责的企业形象。
战略重点
电网发展战略: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国家电网,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基地集约化开发,实施更大范围内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简称“一特三大”)。
近期目标:到2010年,初步建成网架结构较为坚强的国家电网,电网主要技术、设备和运行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科技兴企战略: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强化公司科技支撑的关键和推动电网技术升级的中心环节,建设一流人才队伍,实施大科研,创造大成果,培育大产业(简称“一流三大”)。
近期目标:到2010年,公司综合技术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显著增加,电网装备水平和技术含量显著提高,关键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和试验研究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人才强企战略: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抓住培养、吸引、使用等关键环节,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增加教育培训投入,大力开展全员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
近期目标:到2010年末,员工队伍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达到25%,全员培训率达到95%以上;培育100名优秀经营人才,500名优秀管理人才,500名优秀技术人才和1000名优秀技能人才。在重大技术领域培养6-10名院士候选人,争取产生2-3名院士。
国际化战略: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等国际化活动,全面提升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具有国际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一流企业,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在引进国外能源资源、参与国际电力和能源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期目标:到2010年末,国际能源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确保特高压工程建设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发展对外技术咨询和工程服务活动,初步在国际市场中建立国家电网公司品牌;进一步加大国际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初步建立较高素质的国际化业务执行团队。
中期目标:在周边国家能源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适时适度参与国外电网的投资和经营,实现公司海外上市,建立国际化的资本运作能力;实现特高压及相关电网关键技术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技术出口服务活动,在对外运行维护和工程咨询等方面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树立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国家电网公司品牌;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多种手段,与国际先进电力企业接轨,不断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
因为国家电网公司可以通过科技创新、以电带煤、建立坚强智能电网等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促进了新能源开发,既利国利民,又保护了环境,既是对人民负责,又是对政府负责,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敢于担当的体现,也有助于国家打赢蓝天保卫战。
企业核心能力的拥有及其利用不仅决定着企业活动的效率,而且首先决定着企业或战略调整方向与线路的选择;决策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战略调整也是在一系列的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这种选择在一定意义上说是经营者行为选择的直接映照。
战略调整和核心能力的关系
企业战略调整的路径依赖特征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刚度成正比。核心能力的刚度愈强,战略调整的路径依赖特征愈明显;反之,战略调整受企业过去选择的影响程度愈低。核心能力的刚度本身则主要受到两类因素的影响:核心能力的形成时间和核心能力对企业经营领域的支持范围。
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的特点决定了核心能力主要是在企业内部形成的。核心能力的内部形成总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同企业的经营活动本身一样,塑造核心能力的活动也表现出明显的学习效应。
从事某种核心能力塑造的活动愈长,就愈益表现出这种活动效率增进的特点。然而,学习效应愈明显,企业改变核心能力的难度就愈大,核心能力的刚度就愈强,企业战略调整就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