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国际是中外合资。
中电投和国电投在2015年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与国家核电重组成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国家电力投资是央企。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电投,成立于2015年5月29日,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电力(煤电、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天然气发电、垃圾发电、生物质发电、煤层气发电等)、热力的开发、投资、建设、生产、经营和销售,电力配电、售电,与电力相关的煤炭、煤层气、页岩气开发及相关交通运输,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的开发、投资、建设、生产、经营和贸易等业务,节能环保工程投资、建设、生产、运营,核电、火电等电力及相关产业技术的科研开发、技术咨询服务、工程建设、运行、维护、工程监理、招投标代理等,业务范围内设备的成套、配套、监造、运行及检修,电能及相关产业配套设备的销售,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进出口业务,业务范围内的境内外投资及相关融资业务。
今年3月18日,商务部公示了一个名称为《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收购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股权案》称,现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国务院,拟将其持有的66%股份无偿划转给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持有。这是官方首次对此事予以确认。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合并之后,新的公司将命名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 (下称国电投 )。新集团资产将超过7000亿元,年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
中电投是指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有公司,国电投是指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中电投”一般是指“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STATEPOWERINVESTMENTCORPORATIONLIMITED,简称:国家电投),是一个以电为核心、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性能源集团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29日。
扩展资料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简称“国家电投”)成立于2015年6月,由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重组组建。
国家电投注册资本金450亿元,资产总额7223亿元,业务涵盖电力、煤炭、铝业、物流、金融、环保、高新产业等领域,拥有火、水、核、新能源并举的电力产业格局,电力装机容量9668万千瓦,清洁能源比重占38.47%,煤炭产能7440万吨,电解铝产能272万吨,铁路运营里程504公里。
国家电投还是中国三大核电开发建设运营商之一在五大发电集团中唯一拥有核电控股投资运行资质。核电运营控股资质是跻身核电业主俱乐部的通行证,相当于打通了国家电投的核电站设计总包资质与运营控股资质,使之得以与另外两家核电央企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同台竞技。
中电投与国家核电的合并在2013年下半年便已开始就合并事宜进行接洽。在双方上报具体方案并向外界确认重组事宜之后,四位原核工业部部长级元老上书国务院,在反对合并的同时,提出将中核、中广核、国家核电、中核建打包合并的“核电大一统”方案,在核电业内一石激起千层浪。
截至2018年,中国建成投产的核电站有11个、共44台核电机组(不含中国台湾地区核电信息),装机容量达到44645.16 MWe(额定装机容量)。
1、秦山核电站(地址: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秦山镇)
共有7台机组在运行,(秦山一期1台、秦山二期 2台、秦山三期2台、秦山二期扩建2台)。秦山核电站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地处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控股,秦山核电公司负责运行管理。
2、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半岛)
大亚湾核电站(Daya Bay Nuclear Power Plant)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半岛离香港尖沙咀直线距离51公里,由广东核电投资有限公司和香港核电投资有限公司合资建设与运营,隶属中国广核集团管辖,拥有两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机组,所生产电力80%供应香港,20%供应广东。
大亚湾核电站,从1987年开工建设,1994年2月,1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5月份2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此后,在大亚湾核电站之侧又建设了岭澳核电站,两者共同组成一个大型核电基地。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也是大陆首座使用国外技术和资金建设的核电站。
3、岭澳核电站(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街道)
岭澳核电站是1994年2月大亚湾核电站第一台机组胜利投产时,国务院决定兴建的广东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岭澳核电站规划建设4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发电机组。
4、田湾核电站一期(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田湾)
厂区按8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规划,并留有再建4台的余地。一期工程建设2台单机容量106万千瓦的俄罗斯AES-91型压水堆核电机组,设计寿命40年,年平均负荷因子不低于80%,年发电量达140亿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