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电网的待遇远远不如以前,人家以前号称是三天两头领现金,指导还特别打招呼,尽管签字,不要问是啥钱!而如今过节费都没有了!时期在变化吧!
可能是开展阶段跟理念不一样吧,在山西可没有这种现象,都是突破脑袋往里挤,国电待遇高,有保证,工作也相对清闲,在这边算是仅次于烟草的单位了。
国企不是每个年轻人的首选,固定的工作形式一眼看到老,有本人幻想的年轻人会选择放弃国企去外面闯荡,去做本人想做的事。
国企单位的待遇,那是绝大多数普通人羡慕的,而电力系统优势国企里面的优质资源。不扫除有些人在里面工作的不舒适想换换环境,或者有些人有更好的资源和去处。但是真正想分开的绝对是少数,说是“辞职热”怕是带节拍了。这里面有很多东西没必要说的太直白置信大家也明白。比照一下私企辛劳和待遇,关于这个问题置信很多私企的同胞能只能 呵呵了。
我觉得放弃的缘由无非就两种,一是待遇满足不了,二是心情不好。
待遇方面,同样是企业,国企就比私企要相对固定一些,同样是有编制,国企职工又没有公务员面子真实,两相比拟仿佛都没讨到好,还不如辞职去奔其中一头。
心情方面,国企就像是机关,工作环境和人际交往都比拟复杂,比私企会有考究,生长开展方面也会更墨守成规,不会有什么火箭速度。有人在的中央就有江湖,而做人嘛,最重要的是开心。做得不开心了当然就会想走。
每次展台便民利民宣传册和配送的东西都是国度电网的最好,问工资也根本上都是他们的最高,我说的是正式员工,你说的辞职人员估量是像辅警一样的合同制员工,可能比拟辛劳工资相对较低。
国家电网将来不会失业的。国家电网工作稳定,只要不是出现大问题,一般不会出现失业危机。隐性福利好,养老保险、公积金、企业年金、健康保险等一些,还有一定比例的公费医疗、带薪休假、体检、工会福利等一些。
国家电网公司并不完美,只是相对于私企,有优势也有劣势。大部分的都会被分配在基层工作,基层普遍工作环境比较差,劳动强度不低,而收入水平相较于私企并没有绝对优势。由于竞争压力较小,员工会逐渐放弃主动学习的机会,学习氛围、学习欲望也不强,失去了不断提高自己的动力。
国家电网一带一路的建设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适应和引领全球化、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和平等互利的原则,立足主业,发挥企业优势,积极服务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成功投资运营巴西、菲律宾、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中国(香港)、希腊等7个国家和地区骨干能源网。
国家电网公司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坚持长期战略,实施本土化运营;坚持规范运作,实现长治久安。坚持共享发展,促进合作共赢。国家电网公司投资和承建的项目均关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基础设施。
所有项目运营平稳、管理规范,得到当地社会和监管机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建立了良好的国际信誉。国家电网公司多个项目在国际上成为金字名片,为当地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树立了负责任的国际化企业形象。
主要是因为大学生们在入职之后,由于社会上的岗位相对饱和,在一些偏远的地区或者是小的供电所才有人才缺口,所以大学生被录取之后很有可能会分配到这些地区,工资待遇很不乐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学生会出现离职的浪潮,宁愿离开国企。
1、岗位不好
其实对于进入国企基本上很多大学生都是非常向往的,因为进入国企就代表着有一份非常稳定的工作,同时也能够去获得一份安稳的生活。但是由于现在国家电网社会上的岗位相对饱和,只有在一些偏远的地区或者是小的供电所才有人才的缺口,因此很多大学生被录取之后很有可能会被分配到这些地方,而一旦被分配到这些地方之后,工资待遇以及自己的工作环境就不会那么的好,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大学生宁愿离开,也不愿意继续待下去的原因。
2、压力大
虽然国家电网是铁饭碗,对于很多向往着能够有一份稳定工作的人来说也是一份非常好的工作,但实际上每次在发工资的时候拿到手里面的工资并不是特别的多,这就导致了很多大学生在拿到这样的工资以后很有可能连自己都养不活,还需要自己的父母补贴自己才能生活,当然最为重要的是由于自己本身有自己的家庭,也有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需要赡养,所以压力非常大,如果继续待在这样的岗位上,很有可能没有办法去满足自己家庭的生活。
3、晋升空间小
其实每年国家电网都会有一批年轻人选择离开自己的岗位,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分配的岗位是非常不理想的,而且哪怕就算可以调动岗位也非常的不容易,晋升空间完全没有,所以很多年轻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想要去拼搏一下,想要去获得自己想要的成功,而不是选择待在这样的岗位之上,于是时间长了之后就会流失自己的兴趣,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综上所述,其实并不是大学生不珍惜这样的机会,而是因为分配的岗位实现理想的,所以很多大学生难以坚持下去。
因为电力行业现状不景气。国电电力公司是由东北电力开发公司等三家企业于1992年共同发起设立,始将发起人净资产和现金投入折为国家股3820万股,定向募集职工股1280万股,总股份达5100万股(至上市时未曾变动);职工股1280万股于1997年3月18日占用额度转为公众股上市交易。
国电电力公司经营范围: 电力、热力生产、销售;煤炭产品经营;电网经营;新能源项目、高新技术、环保产业的开发与应用;信息咨询;电力技术开发咨询、技术服务写字楼及场地出租(以下限分支机构)发、输、变电设备检修、维护;通讯业务;水处理及销售。
拓展资料:
1.电力工业主要包括5个生产环节。①发电,包括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和其他能源发电;②输电,包括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③变电;④配电;⑤用电,包括用电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用电负荷的控制,以及将这5个环节所存在的设备连接起来的电力系统,此外,还包括规划、勘测设计和施工等电力基本建设,电力科学技术研究和电力机械设备制造。
2.历史,1875年,巴黎北火车站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火电厂,为附近照明供电。1879年,美国旧金山实验电厂开始发电,是世界上最早出售电力的电厂。80年代,在英国和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批水电站。1913年,全世界的年发电量达 500亿千瓦时,电力工业已作为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进入人类的生产活动领域。
3.20世纪30、40年代,美国成为电力工业的先进国家,拥有20万千瓦的机组31台,容量为30万千瓦的中型火电厂9座。同一时期,水电机组达5~10万千瓦。1934年,美国开工兴建的大古力水电站,计划容量是 888万千瓦,1941年发电,到1980年装机容量达649万千瓦 ,至80年代中期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1950年,全世界发电量增至9589亿千瓦时 ,是1913年的19倍。50 、60、70年代,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9.4%、8.0%、5.3% 。1950~1980年,发电量增长7.9倍,平均年增长率7.6%,约相当于每10年翻一番。1986年,全世界水电发电量占 20.3% ,火电占63.7%,核电占15.6%;美国水电占11.4%,火电占72.1%, 核电占16.0%;前苏联水电占 13.5%,火电占76.4%,核电占10.1%;日本水电占12.9%,火电占61.8%,核电占25.1%;中国水电占21.0%,火电占79.0%。世界上核电比重最大的是法国,1989年占总发电量的74.6%。
这个道理很简单,都是合同工或者第三方的,而且电力企业基层员工还是非常辛苦的,需要直面很多实际困难,地域偏远,生活不便,工作单调,工作辛苦,特别高压输变电线路检修。大学生很难适应这样的工作环境,带着憧憬进入,但现实情况缺击碎了梦想,辞职比例增高这会是常态,这样的情况施工企业也同样面临。在我们去新单位之前都是充满期待,但是当工作不能达到我们的预期时,可能就会辞职,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
无法适应这里的工作氛围,比较单一和枯燥的工作内容,还需要应对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国家电网的确是很多人眼中的“香饽饽”,但并不适合每个人,毕竟每个人的追求不同,选择也不同。
我作为圈里人,深知国网待遇是分三六九等,与地区电量多少有很大关系~地域经济发达地区,电力系统待遇就好,员工招聘那更是趋之若鹜!地域差的地区,生活水平低,电力待遇在当地比还可以,放眼望去同行业,顿感很多失落~尤其考入县级层面的供电企业,或者分配到偏僻封闭的厂站所,面临的成家难度、生活舒适度等的诸多不利因素更多~再就是电力系统属于知识应用型企业,很多时候需要团队集体协作,自身能力受很多因素影响,不一定能发挥展露出来,可能一眼就能看到退休。国家电网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一是分到偏远地区或者乡镇所,很可能一辈子就进不了城,成家都成问题;二是形式主义严重,很多规定要求即脱离实际又严格,让人不胜其烦;三是裙带关系严重,没有关系很难提拔进步;四是收入“稳步”下降。
诸多因素,使很多考入的大学生,还是选择了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