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很好,因为是国企单位。国家电网是根据《公司法》规定设立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它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
电网的职能是投资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也就是说我们所用的电及相关电网设施都是电网公司所负责,他们还承担着保障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电力供应的基本使命。
待遇分析
在国家电网上班,待遇很不错,即便是窗口人员现在基本也要考,当然有关系的另当别论。如果毕业后想在这单位上班,虽然没有公务员好,但是也就仅次于公务员了,并且有着不错的上升空间。
国家电网晋升前景较好。工作积极一些,一年之后就可以申请助理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工作满4年后可以申报中级工程师,然后按照工作业绩的积分,逐年逐级向上申报。申报级别越高,业绩要求也会越高,比如发表论文情况、参与一些公司的科技创新项目、平时所获荣誉等。可以评为为高级工程师。
在国家电网公司上班,发展前途如何?
在国家电网上班,待遇不错,说出去很体面,但是晋升空间不大。在国家电网工作的好处是非常稳定,尽管薪水不够高。更多的是平静的生活,你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学习和发展兴趣,有时间照顾你的家人,这些东西价值连城。同时,在老一辈人眼里,国家电网的员工相对比较体面。当然,相对复杂的内部关系,过于稳定也是缺点。
晋升方式分为职称晋升和岗位晋升,其中职称晋升分为助理工程师、中级工程师、副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岗位晋升分为技能岗位、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在提升方面,国家电网更加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企业有独特的人才培养计划,晋升相对公平透明。工资待遇还不错,单位一般在市中心,县域公司一般在繁华地区。
无论是哪个专业,找工作都必须依靠薪水和公司福利。最重要的是离家近一点,照顾好家人。对于电气专业来说,国家电网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在电网中,男孩应该比女孩有更多的晋升机会。国家电网县局中,有很多琐碎的事情,主要是企业配电,考虑到低压变电站。工资比同一地区的略低,大部分是本科生,越来越多的硕士进入县局。
在未来,它只会变得越来越激烈。目前,各县市的招聘比例基本是1:1,有人建议选择研究生。新生一般到供电站负责业务分配。技术含量低,工作氛围差。国家可能没有规定所有的假期,但妇女的产假和福利仍然很有保障。如果你想在职业生涯中成长,国家电网可能没有那么多机会。以上就是关于国家电网公司的分析,感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国家电网作为国企里面的龙头,本身优势就很大的,福利待遇也挺好,电气专业又对口,国网算是很好的一种选择了。而且现在国家电网招聘的人很多都是硕士和博士生,从奕 诚国网今年上岸的学生名单也能看出来,基本上都是985211的学生,说明国网正在往更高的方向发展,想考进去一定要尽量拿高分,才有竞争力。
国家电网近年来的发展前景一直很被看好,其底蕴雄厚,树大根深加上是关乎国家能源和经济命脉的大型企业,就目前以及未来长远来看,它的就业前景都是非常令人看好的,具体有以下几点优势。
1、国家电网的企业优势
首先说到国家电网的经济实力,是非常可观和有前景的,作为超大型国有企业,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
国家电网年营业收入23237亿元,年实现利润910亿元。
2016~2017年蝉联《财富》世界500强第2位、中国500强企业第1位。公司经营区域覆盖26个省,覆盖国土面积的88%以上,供电服务人口超过11亿人。
2、正式编制
考生通过国家电网所有的考试,就可以成为正式编制员工。 不仅享受优越的福利待遇,而且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3、职业选择相对较多
国家电网每年的招聘单位和招聘人数较多,招聘岗位分布较广,对于不同专业的毕业生来 说,在国家电网都能找到相对应的职位需求。
4、其他优势
(1)不容易因为外在环境的变化,例如经济风暴,大幅度裁员。
(2)国家电网酬劳稳定上升,部分考核机制,还是以“年资”为主,成果为辅。
(3)国家电网年资不因为内部调动,甚至企业间调动,而影响个人年资。
(4)国家电网对于“守法”的概念,远远强过私营企业;因为国家电网员工的权益相对被保护得更
好。
(5)国家电网更多的服务于计划,工作相对压力比私营企业小。
国家电网将来不会失业的。国家电网工作稳定,只要不是出现大问题,一般不会出现失业危机。隐性福利好,养老保险、公积金、企业年金、健康保险等一些,还有一定比例的公费医疗、带薪休假、体检、工会福利等一些。
国家电网公司并不完美,只是相对于私企,有优势也有劣势。大部分的都会被分配在基层工作,基层普遍工作环境比较差,劳动强度不低,而收入水平相较于私企并没有绝对优势。由于竞争压力较小,员工会逐渐放弃主动学习的机会,学习氛围、学习欲望也不强,失去了不断提高自己的动力。
国家电网一带一路的建设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适应和引领全球化、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和平等互利的原则,立足主业,发挥企业优势,积极服务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成功投资运营巴西、菲律宾、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中国(香港)、希腊等7个国家和地区骨干能源网。
国家电网公司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坚持长期战略,实施本土化运营;坚持规范运作,实现长治久安。坚持共享发展,促进合作共赢。国家电网公司投资和承建的项目均关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基础设施。
所有项目运营平稳、管理规范,得到当地社会和监管机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建立了良好的国际信誉。国家电网公司多个项目在国际上成为金字名片,为当地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树立了负责任的国际化企业形象。
截至2020年底,根据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规划,我国已基本建成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在“十四五”阶段中,我国将重点发展智能电网新能源体系建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国电南瑞(600406)、正泰电器(601877)、特变电工(600089)、长园集团(600525)、中国西电(601179)、卧龙电驱(600580)、平高电气(600312)、许继电气(000400)、科陆电子(002121)、森源电气(002358)
本文核心数据:发电总装机量、智能电网投资情况、“十四五”规划
我国发电装机量随着用电需求的增加呈爆发式增长
2003年开始,社会用电量爆发式增长,我国电网需求量开始快速上升。数据显示,2003-201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年复合增速达到12%。随着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我国电力装机容量迅速扩张。2003-2008年,我国发电装机量从3.91亿千瓦时上升至7.93亿千瓦,装机总量翻了一倍,至2020年,我国发电总装机量已经达到22.02亿千瓦。
然而,我国电网规模的不断提升以及线路复杂度的迅速增加,给我国电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倒逼电网升级。提高电网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成为了重要任务。
智能电网建设规划实施以来电网投资额一直维持较高水平
2009年,中国正式启动智能电网计划,自此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拉开了序幕。中国的智能电网被定义为“坚强的智能化电网”(Strong Smart
Grid)。在“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国家电网公司首次提出了中国的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并确立了总体发展目标。国家智能电网规划的出台,不仅拉开了智能电网建设的序幕,更引领了我国电网系统的不断升级与建设发展。
在我国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电网在智能化投资的比例较低,但是随着智能电网的推进,智能化投资在电网投资中的比例显著提升。按照我国最初的规划,智能化投资在“十二五”期间的年均投资额是第一阶段的一倍,占电网投资比例也由6.2%提升到11.7%。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展开,智能化投资将明显增加,二次设备投资占比将由目前的不足5%提升至12%-15%。根据规划,2009-2010年、2011-2015年以及2016-2020年三大阶段我国电网计划投资额分别是5510亿元、15000亿元和14000亿元,其中智能电网计划投资额为341亿元、1750亿元和1750亿元。
自2008年实施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以来,我国电网投资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从2010年的3410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5373亿元,年均增速7.2%。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不论是社会形态和电网生态都对给电网企业及电力行业带来全新的挑战。积极转型,由粗放式发展转向集约化发展模式,正成为电网企业长期发展的首要任务。
2019年,电网投资进一步受到管控,全年电网工程投资完成额仅为4856亿元,同比下滑9.62%,为近四年最低。电网公司推行精准投资,意在压减低效投资。电网严控投资主要压的是基建,包括输电、变电、架空线入地,还有收益低且不能计入输配电价的储能,包括发电侧的抽水蓄能和电网侧的电化学储能。2020年电力设备行业受益
“新基建”,国家电网2020以来已经两次追加年度电网投资至4600亿元,发力特高压及电力物联网。
2020年智能电网引领提升阶段基本完成
根据规划,截至2020年,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引领提升阶段已经基本完成,基本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十四五”着力构建现代新能源体系建设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纲要》”)发布,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成为了我国下一阶段能源发展的首要任务。而在现代能源体系的框架下,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智能调节能力,加强源网荷储衔接,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等智能电网相关推进政策也在《纲要》中有所体现。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电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