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形态分析点位在3500点(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减值),最基础的反弹幅度在3400点。强势的形态变化是前期次高点3600点上下。这一波是整体牛市走势中的洗盘过程。
分界线4500以下是熊市,分界线4500以上是牛市。
沪深股市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指示数字。
牛市第一期。与熊市第三期的一部分重合,往往是在市场最悲观的情况下出现的。大部分投资者对市场心灰意冷,即使市场出现好消息也无动于衷,开始不计成本地抛出所有的股票。有远见的投资者则通过对各类经济指标和形势的分析、预期市场情况即将发生变化,开始逐步选择优质股买入。
扩展资料:
牛市运行趋势中,过度投机会阶段性改变趋势,正确把握牛市初期投资机会,首先应弄清牛市初期的市场特征。从1992年起始,境内股市的累计涨幅绝不逊于任何国家的股市,日本股市、美国股市行情的牛市规律皆与这一人口变化趋势有关。而一旦步入老龄化社会,就会产生退休潮诱发的因消费乏力而经济滞胀、因养老金套现但接盘者后继乏人的熊市景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多头市场
对于股民而言,A股市场长年累月的下跌已经习惯了。每次都是一涨三回头的态势,好不容易涨了一段时间,几天就跌回原点。所以,大盘总是在3000点附近徘徊。A股停滞不前的原因很多,当然股市之所以在3000点位置徘徊不前也是市场处在发展阶段,很多制度需要完善,股市重融资投资功能减弱,引起的市场熊长牛短的现象一直难以改变。A股却依然很难掀起一波大的行情。经过那么多年,为什么中国股市还是3000点?下面总结大盘指数不涨的原因:
一、股票制度不完善,亏损企业不退市。上市公司不分红,很难吸引长期增量资金的进入。我们通常可以看到,牛市来的时候,亏损企业的股票一起上涨,跌的时候回归价值,从而拖累大盘,导致大盘十年不涨。很多上市公司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分红,很多人不愿意把钱放入。股市中的存量资金之间进行博弈,靠投机赚取差价,且很多都是散户,上涨就抛,自然很难涨起来。
二、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上市以来A股就是熊长牛短的行情,10年间就2015年一波杠杆牛市,期间还走出了一轮大熊市,也让A股出现了千股跌停的奇观。所谓的股指期货无非就是机构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进行买股票卖股指,利用股指期货来对冲风险。但是散户不具备做空条件,只能在市场做多,融券和股指期货50万的门槛限制了大部分股民对冲风险,导致大盘一波上涨机构对冲风险指数难以持续走高,大盘一波下跌市场流动性枯竭指数跌跌不休。
三、交易机制的问题。IPO和减持问题。股东高位套现,资金抽离股市。现在很多的上市公司是溢价发行了,上市后股价翻几倍是常事,很多股东高位套现,只要股价上涨,满足套现规则立即卖出。这些卖出的资金,从股市中出逃,自然股市难以上涨。股市需要有流动性,要有活水市场才能持续走好,如果只能做多不能做空,市场就会变成上涨疯狂下跌疯狂的现象,一波行情到来大家都做多,大盘疯狂上涨,等到高点下跌大家都被套牢,最后补仓都补完没有资金了,流动性危机就出现了。2017年开始出现400多家新股上市,创造了 历史 之最,其后股市进入了常态化发行新股的节奏,虽然常态化发行新股发挥股市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没有错,但是上市公司后期面临的天量解禁问题是股价每次大涨之后的拦路虎,导致A股市场很难有大部分股票普涨的趋势再次出现。
以上几种情况的出现就会导致大家都不愿意割肉,股市陷入熊长牛短的行情,只能是阴跌不停止,最后到达某个极限时期股民纷纷割肉,市场不断缩量后大资金开始抄底才能见底走出行情,交易机制的不对称,引起作为散户主导的股市很难能持续走高。
资金枯竭引起的市场一波下跌后难以持续走强,所以A股经常在3000点左右徘徊不前。加上现在新证券法开始实施,股市生态将改变,A股港股化模式,后期的市场就算在突破3000点也会面临着股票分化的走势,绩优股越涨越好,问题股越跌越低到退市。
第一、A股的3000点是一个“欲擒故纵”的位置!
3000点是一个整数关口,一直被大家 拿来说事。有人认为突破3000点就是牛市,有人认为3000点有很大的压力,也有人认为突破3000点风险就比较大。
所以,大部分的人看到了3000点附近,都会产生分歧,从而导致了3000点这里有一定的多空挣扎。
第二、目前市场的主要动能还是在创业板,而不是主板。
可以说,今年是创业板巨大改革的一年,所以大量的资金会被注册制的落地吸引到创业板,而不是主板。
再加上大量的新股都是在创业板上市的,自然吸引了许多投资者购买创业板的股票,从而配置一个创业板的市值打新,主板也就相对缺少了一些活力。
第三、目前其实更偏向于一个二八分化行情。
也就是2015-2019年涨幅较大的个股,有部分已经开始调整,所以拖累了指数。而2015-2019年走出大幅度调整的个股则出现了一个反转向上的走势。
第四,现在是一个牛市第一阶段!
现在是牛市第一阶段并不是一个指数行情的走势,而是一个概念轮动,个股分化的洗盘走势。所以,只有进入了第二阶段,指数才会发力,才能够真正见到主升浪 。
综上!
不要太在意指数,因为现在带动指数上攻的时间还没有到。券商,大周期板块都没有启动,自然是一个个股行情。
如果未来那些券商、大周期板块启动了,指数自然也会上攻,出现强势突破3500点,4000点的局面。
而如今,3000点其实并不用在意,说不定这几天就会突破,也说不定,市场主力就是想要在3000点下方多洗一下盘而已。
上证综指十余年围绕3000点打转,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
上证综指指数涨跌决定于石油、地产、金融等周期股,在茅台大涨以前,权重最大的是中国石油为代表的两桶油和工商银行为代表的银行板块。
中国石油最高股价是48元,现在股价不到当初10%,庞大的市值损失,拖累了多少的上证综指下跌,十年来四大行股价涨了多少,四大行不涨,也是股指不涨的主要因素,另外煤炭钢铁有色的股价走势也是令人失望的,正是权重很大的周期股走势低迷,才导致上证综指十年不涨。
这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在改变,经济发展依靠粗放的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模式已经改变了,向消费和 科技 转变。
另外市场热衷炒概念、炒题材也是上证综指不涨的因素,现在资金集中炒作医药医疗保健和 科技 股,这没有错,错在制造了太大的泡沫,百倍市盈率简直就是算低的,几百倍市盈率谈不上高,数千倍也有。资金大量集中于 科技 题材股,权重股自然出现资金流出,股价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这种炒作恶习主要是市场注重扩容,缺少长期投资机会,市场增量资金较为亏缺,无法推动大象级别的金融股只能通过抱团持股中小盘股,至于茅台等是特殊例子。
这种格局未来不会改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下,银行需要让利,股价缺少想象空间,股市也是差不多,缺少整体牛市行情。
A股这么多年了,还在3000点徘徊,原因很复杂,主要说三点:
一是A股的制度性问题。
过去十年,中国成长最快的公司,无疑是腾讯、阿里等 科技 巨头,他们抓住了这一波的移动互联网红利,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
但因为各种原因,以腾讯、阿里为代表的 科技 公司,基本上都去美股、港股上市,导致A股错失了大部分的红利。
二是结构性问题。
大家说3000点,都是说的沪指,而沪市的公司,基本上就是传统行业的巨头,而且因为他们的权重太大,即使后面持续的有新的公司上市,也是杯水车薪。
相反,深市有不少公司,是享受到了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的,典型苹果产业链的公司,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的。龙头的就是立讯精密,这家苹果的供应商,自从2010年在中小板上市以来,累计上涨超过30倍。
三是 历史 遗留问题。
2005-2007年的牛市,为A股挖的太深,咱们填了太多年。
首先是估值的问题,2007年牛市最高6124点时,沪市的平均市盈率是70倍,而目前,沪市的平均市盈率是14倍(考虑到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用的是静态PE)。
即沪市的估值水平下跌了80%。
那为什么指数只跌了一半的呢?那是因为经济还在发展,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在不断的增长。
总的来说就是:业绩增长的部分,远远小于估值下跌的部分,所以指数只剩下3000点。
其次是2005-2007年那一轮牛市,大蓝筹们批量上市,而且是在高点上市。典型的就是大家听的最多的中国石油,上市以来持续的创新低,不断的拖累指数。
再次是指数编制规则的问题。
过去沪指是在公司上市的第11个交易日纳入指数,而第11天基本上就是新股上市之后的最高点附近,在纳入指数之后,就开启漫漫下跌之路。
这次上证指数编制方法的改革,这个问题也改了,是明显的进步。
总的来说,最近两年A股的改革,确实有很大的进步,下一轮牛市,快来了!
正在改
打转已经不错了,看看你圈了多少钱
如同一个水池,有一个进水管在进水,但是水池的扩容量大于进水量,你觉得水池的水面会涨起来吗?目前IPO申请的家数不断增加,所以像07年那种牛市,就别想了,但是结构牛市还是有的。也就是说像以前闭眼睛买股票都能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个去散户化的过程。现在退市制度在不断完善,当退市的速度大于入市的速度,水面就涨了。
从2020年6月到2021年2月,下一轮a股市场将酝酿,包括目前的a股市场正在酝酿下一轮大牛市。
这个牛市不是小牛市,而是超级大牛市。所以我认为这次牛市绝对不会比2015年小,我认为它会和2007年的超级牛市一样大。绝对可以肯定的是,本轮牛市已经达到了6124的历史高点,突破10000点也不是不可能夸大的。
扩展资料:
近十几年能成为A股牛市的只有三个阶段:
其一:从2005年6月6日到2007年10月1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指数从988点上升到6124点,迎来了一波超级牛市。
其二:从2008年10月28日到2009年8月4日,上证综合指数从1664点上升到3478点,A股迎来了一波超卖反弹牛市。
其三:2013年6月25日至2015年6月12日,上证综合指数从1849点升至5178点,A股迎来了一波中间反弹牛市。
最后,根据目前A股实际行情,2019年1月4日,A股熊市以2440点收盘,A股迎来牛市。到目前为止已经将近一年半了,A股自触底以来可以跑一年半,还没有进入真正的牛市。
沪综指全天震荡上扬,于13:41分成功突破历史前高点2245.42点,盘中最高至2250.321点,创造了自1990年12月19日编制沪指以来的近16年历史新高。最终,沪指数收于2249.110,涨幅1。15%。
重压股市5年的历史高点被突破,让市场“群情激昂”。一些分析师忘情地表示,宝钢、中石化、工行、中行,这些昔日的“定海神针”将成为推动股市的“核动力”,“漫天飞舞的红色海洋叫每一位市场的参与者都刻骨铭心、激动不已”。
也有评论称,2006年12月14日这个特别的日子,将载入中国股市史册,它标志着中国股市最伟大的一次制度变革最终取得成功。曾让普通股民记忆犹新的“5·19”大牛市也从此可以淡忘,“12·14”可能成为未来的一个吉祥数字。
扩展资料:
截止到2001年,沪综指从2245点惨跌至998点,然后经过一年多的爬升,终于回到起点,经过了一个让人恐惧又令人痴迷的大轮回。
如今,中国的证券市场远不同于五年前的混沌迷茫,股权分置改革一扫多年沉疴,优质蓝筹纷纷重回A股,股指期货即将推出,基金发行规模屡破纪录,而外部的宏观经济看好,中国经济的全球影响力正在迅速提升,这些条件都让2249点的历史新高拥有相对坚实的基础。
招商证券在刚刚发布的2007年度投资策略报告中预测,从2007年开始,中国经济和股市将步入“黄金十年”。该报告认为,一个大国经济的繁荣必然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与高度繁荣,而资本市场的发展将为本国经济增长带来额外的动力。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中国股市站上历史最高点
沪综指全天震荡上扬,于13:41分成功突破历史前高点2245.42点,盘中最高至2250.321点,创造了自1990年12月19日编制沪指以来的近16年历史新高。最终,沪指数收于2249.110,涨幅1。15%。
股市突破五年纪录的压力,让市场“火”。一些分析师曾兴奋地预言,宝钢(Baosteel)、中石化(Sinopec)、工行(ICBC)和中国银行(BankofChina)这些昔日的“稳定器”,将成为推动股市上涨的“核电”,“翱翔的红海将给每个市场参与者留下深刻印象和兴奋”。
也有评论说,2006年12月14日,这个将载入中国股市历史的特殊日子,标志着中国股市最大的制度变革之一取得了最终成功。曾经被普通股东铭记的“5·19”牛市也可以被遗忘,“12·14”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一个幸运数字。
扩展资料:
到2001年,该指数从2245点暴跌至998点,然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又回到了起点,经历了一个可怕而又令人着迷的周期。
今天,中国的证券市场远不同于混乱失去五年前,股权分置改革全面多年沉疴,优质蓝筹股回归A股,股票指数期货,基金发行打破纪录,和外部宏观经济,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全球影响力,这些条件是2249点的历史高点相对坚实的基础。
招商证券在其刚刚发布的2007年投资策略报告中预测,中国经济和股市将从2007年开始进入“黄金十年”。报告认为,一个大国的经济繁荣必然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高度繁荣,而资本市场的发展将为国内经济增长带来额外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