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家独大,况且是国企。这关系到国家安全方面,所以就算是不赚钱,国家也要大力扶持。电就像古代的盐一样,虽然不起眼,但是当今社会,绝对离不开它。还有,这是国家垄断,全民资产,而不是个人资产。所以这个垄断词在这里不是贬义。
二、国家电网仅仅成立了16年,实际上它是一家由国家监管的带有民族性质的企业,与阿里巴巴成立的时间相差不远。阿里巴巴让我们的消费方式得到了巨大的改变,而国家电网却渗透到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当然,所有大公司也必须要依靠电力才能够正常运行。
三、我国有两家电网公司,分别是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国家电网覆盖全国26个省市区,占比88%以上。电网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所以都由国家来管理。国家电网的实力非常雄厚,在2016年到2018年,连续三年成为《财富》世界500强第2名,国内第一。 国家电网可以说常常被人们忽略掉,但是它生产出来的电却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而这种关系是不可分离的。按照计算,国家电网每天就能够有60亿元的收入。可以说人们从出生开始就要使用到电。
四、此外,国家电网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一家跨国公司,因为它在意大利、葡萄牙、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均有控制的产业。只不过国家电网不属于任何一个人的,而是属于国家的,所以才会常常被人们忽略。
五、国家电网主要依靠其它产业赚钱,比如国际业务,通过一带一路,在9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运营了骨干能源网,截至到2019年5月,在海外投资了430亿美元。在产业板块,包括电工装备制造、信息通信与电子商务等行业,拥有16家产业公司、6家上市公司。另外,国家电网的金融业务涉及银行、保险、资产管理3大板块,涵盖10个专业金融单位,参股23家机构。
总体而言,国家电网的实力还是非常强的,2021年恢复很快,一季度利润达到120亿元,而去年同期亏损9.2亿元,今年的利润应该会继续大幅增长。
我国的众多央企中,与电力行业相关的不在少数,主要包括“ 电网企业、发电企业、设备制造企业、建设施工企业 ”这四种类型。
我国有2家电网央企,负责投资、建设、经营电网等,分别是:
1、 国家电网
其全称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国资委的央企名录中排名第15,负责经营26个省、市、区的电网,2020年售电量高达45783亿度,大部分老百姓口中的“电力公司、供电局”往往都是指国家电网。
同时,国家电网2020年的营业收入高达26600亿,资产总额43541亿,在2021年的《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2,仅次于沃尔玛,毫无疑问是一个庞然大物。
而且,国家电网的 福利待遇 在所有央企中都是 位居前列 的!
2、 南方电网
其全称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在国资委的央企名录中排名第16,负责经营“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和港澳地区”的电网,2020年售电量是11064亿度,2020年的营业收入是5775亿,资产总额10125亿,都是国家电网的1/4左右。
毫无疑问,南方电网的体量和国家电网的差距明显,在2021年的《财富》世界500强中的排名也落后不少,排在第91位。
不管是国家电网还是南方电网,都是 中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董事长、总经理按照副部级干部配备,俗称为“副部级”央企。
目前,央企中主要有5大发电集团,分别是:
1、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其在国资委的央企名录中排第17,旗下主要有华能国际、内蒙华电、新能泰山、华能水电等上市公司,在2021年的《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248位。
截止2020年,华能集团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9733万千瓦。
2、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
其在国资委的央企名录中排第18,旗下主要有大唐发电、华银电力、桂冠电力等上市公司,在2021年的《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435位。
截止2020年,大唐集团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5860万千瓦。
3、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其在国资委的央企名录中排第19,旗下主要有华电国际、华电能源、黔源电力等上市公司,在2021年的《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352位。
截止2020年,华电集团的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5300万千瓦。
4、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其在国资委的央企名录中排第20,在2021年的《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293位。
截止2020年,国家电投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8705万千瓦。
5、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其在国资委的央企名录中排第22,在2021年的《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101位。
截止2020年,国家能源集团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5700万千瓦。
这5大能源集团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一样,都是 中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董事长、总经理按照副部级干部配备,俗称为 “副部级”央企 。
除了这5大集团之外,央企中还有一些也涉及到发电业务,主要有:
1、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其下属的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到2023万千瓦。
2、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其下属的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华润电力),装机容量达到5531万千瓦。
3、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其下属的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长江电力),装机容量达4549万千瓦。
4、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其下属的国投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国投电力),装机容量达3389万千瓦。
5、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其在国资委的央企名录中排第89,俗称为 “正厅级”央企 ,截止2021年7月31日,装机容量超过6426万千瓦。
主要涉及到的央企有3家,分别是:
1、 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在国资委的央企名录中排第32,俗称为 “副部级”央企 。
2、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在国资委的央企名录中排第33,俗称为 “副部级”央企 。
哈电和东方电气主要是生产 火电机组、水电机组等发电设备 。
3、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在国资委的央企名录中排第93,俗称为 “正厅级”央企 。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是2021年9月刚刚组建的,由中国西电集团和国家电网的部分子公司合并而来,主要是生产 输配电设备 。
另外,还有一家很有名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是 上海电气集团 ,但却属于上海市属国企,不属于央企的范畴。
主要涉及到的央企有3家,分别是:
1、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在国资委的央企名录中排第85,在2021年的《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107。
2、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能建),在国资委的央企名录中排第86,在2021年的《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301。
3、 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在国资委的央企名录中排第87。
这三家都是所谓的 “正厅级”央企 ,主要负责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施工。
毫无疑问,不管是从公司的级别、规模、营业收入、利润还是员工福利来说, 国家电网都是所有电力类央企中的第一位 。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还有他们的上游,以前叫5大发电集团。国电、华电、华能、大唐、国能。
国家电网的薪酬,的确远高于同地行政事业单位,一年收入几十万、上百万的人是有的,但为数不多。
国家电网公司(State Grid),简称国家电网、国网,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是经过国务院同意进行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的试点单位。
公司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以建设和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承担着保障更安全、更经济、更清洁、可持续的电力供应的基本使命。
2020年3月22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称要下决心退出传统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务,加强对宾馆酒店改革督办整改,坚守电网主责主业。
不同地区收入不一样,工种(职位)不同,待遇也就完全不一样。比如电力工程师的平均月薪能达到1万,那么初级操作工就要“缩水”一半。
国家电网员工的收益结构比较复杂,不仅有基本工资,还有月奖、季度奖、年终奖和其他杂七杂八的奖励。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电网正式职工的公积金所占比例不少,如果是国网的双职工想要买房,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压力。所以,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在国家电网上班,其“性价比”都比较高。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是根据《公司法》规定设立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公司以投资、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承担着保障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电力供应的基本使命。
产业布局
国家电网公司直属产业作为公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业务板块包括电工装备制造、信息通信与电子商务、节能与电能替代、境外投资与运营、工程总承包等。拥有16家产业公司、6家上市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金融业务作为公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公司产融结合平台,通过强化公司系统资金管理、保险保障、资产管理等,有力支持了电网建设和公司发展。金融业务涉及银行、保险、资产管理3大板块,涵盖10个专业金融单位,参股23家机构。
按利润排名,中烟稳居第一。利润总额是第二名到第五名的和。大约等于电信移动联通加上两桶油。
当然是中国烟草。国家电网还做亏本生意,但中国烟草从来不做。从烟农那里收购烟叶的时候在赚钱,把烟草甩给烟厂的时候也在赚钱,然后烟厂到零售商那里的分销任务又被中国烟草一手包了。一路交税,外加运输加工损耗,从烟农手上20元/斤的顶级烟叶立马变成数百上千一条的顶级香烟
拓展资料:
国家电网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电网企业,前身为包括全国电网和所有发电厂的“国家电力公司”。以建设和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经营区域覆盖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国土面积的88%,供电人口超过11亿人,公司员工总量超过186万人。
年年收入超万亿,一个国家电网顶20个腾讯,主营业务为电力销售的国家电网,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卖电,这个想必所有中国人都知道,因为咱们谁都离不开电,而中国的人口在世界上是独占鳌头的,但赚得多归赚得多,国家电网的年净收入其实并没有很高,电价向来都是由国家掌控,而国家电网说到底还只是一家国企公司,国家电网从五大发电企业买电,然后通过大大小小的输电网和高压电将电传输到家家户户,卖给老百姓,国家电网从中赚取差价,并且国家电网的还要建设大部分的建设性投入,实在是利润不高。
中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2013年我国已经建立了系统的特高压与智能电网技术体系,编制相关国际标准19项,特高压交流电压已成为国际标准电压。2009年,全球首个特高压交流线路,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高压线投入使用。2016年,准东-皖南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全长超过3324公里,是世界上等级最高输送量最大、传输距离最长的线路。
国家电网海外布局已成规模,境外投资总额超过100亿美元,境外资产总额达400亿美元,已投资运营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骨干能源网。投资的输变电工程更是遍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投资项目无一亏损,全部实现盈利。据悉国网的目标是到2020年,海外电力资产规模达到公司总资产的10%,国际业务利润贡献超过20%。
截至2020年底,根据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规划,我国已基本建成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在“十四五”阶段中,我国将重点发展智能电网新能源体系建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国电南瑞(600406)、正泰电器(601877)、特变电工(600089)、长园集团(600525)、中国西电(601179)、卧龙电驱(600580)、平高电气(600312)、许继电气(000400)、科陆电子(002121)、森源电气(002358)
本文核心数据:发电总装机量、智能电网投资情况、“十四五”规划
我国发电装机量随着用电需求的增加呈爆发式增长
2003年开始,社会用电量爆发式增长,我国电网需求量开始快速上升。数据显示,2003-201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年复合增速达到12%。随着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我国电力装机容量迅速扩张。2003-2008年,我国发电装机量从3.91亿千瓦时上升至7.93亿千瓦,装机总量翻了一倍,至2020年,我国发电总装机量已经达到22.02亿千瓦。
然而,我国电网规模的不断提升以及线路复杂度的迅速增加,给我国电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倒逼电网升级。提高电网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成为了重要任务。
智能电网建设规划实施以来电网投资额一直维持较高水平
2009年,中国正式启动智能电网计划,自此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拉开了序幕。中国的智能电网被定义为“坚强的智能化电网”(Strong Smart
Grid)。在“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国家电网公司首次提出了中国的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并确立了总体发展目标。国家智能电网规划的出台,不仅拉开了智能电网建设的序幕,更引领了我国电网系统的不断升级与建设发展。
在我国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电网在智能化投资的比例较低,但是随着智能电网的推进,智能化投资在电网投资中的比例显著提升。按照我国最初的规划,智能化投资在“十二五”期间的年均投资额是第一阶段的一倍,占电网投资比例也由6.2%提升到11.7%。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展开,智能化投资将明显增加,二次设备投资占比将由目前的不足5%提升至12%-15%。根据规划,2009-2010年、2011-2015年以及2016-2020年三大阶段我国电网计划投资额分别是5510亿元、15000亿元和14000亿元,其中智能电网计划投资额为341亿元、1750亿元和1750亿元。
自2008年实施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以来,我国电网投资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从2010年的3410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5373亿元,年均增速7.2%。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不论是社会形态和电网生态都对给电网企业及电力行业带来全新的挑战。积极转型,由粗放式发展转向集约化发展模式,正成为电网企业长期发展的首要任务。
2019年,电网投资进一步受到管控,全年电网工程投资完成额仅为4856亿元,同比下滑9.62%,为近四年最低。电网公司推行精准投资,意在压减低效投资。电网严控投资主要压的是基建,包括输电、变电、架空线入地,还有收益低且不能计入输配电价的储能,包括发电侧的抽水蓄能和电网侧的电化学储能。2020年电力设备行业受益
“新基建”,国家电网2020以来已经两次追加年度电网投资至4600亿元,发力特高压及电力物联网。
2020年智能电网引领提升阶段基本完成
根据规划,截至2020年,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引领提升阶段已经基本完成,基本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十四五”着力构建现代新能源体系建设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纲要》”)发布,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成为了我国下一阶段能源发展的首要任务。而在现代能源体系的框架下,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智能调节能力,加强源网荷储衔接,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等智能电网相关推进政策也在《纲要》中有所体现。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电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