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永续债(企业 永续债)

2022-10-23 10:57:32 基金 yurongpawn

央企是否可以投资永续性信托?若不可以,违反哪些法律法规

在我国永续债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券种,而是可延期或无固定偿还期限附带赎回权的各类债券,目前永续债涉及的债券种类包括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定向工具、金融债等,在发行时分别受不同监管机构监管。由于永续债可计入权益的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高负债率的国企和央企起到降杠杆的作用,契合国企发债主体降低资产负债率的目的,近年来永续债得到较快发展。统计存量产业债主体中国企的资产负债率变动情况可以发现,国企发债主体从14年至今平均资产负债率呈现上行走势,而永续债发行主体平均资产负债率则从2015年开始逐步下降,而永续债发行主体计入其他权益工具中的金额则逐渐上升。

央企永续债(企业 永续债) 第1张

部分上市房企债务暗存“隐秘的角落”

身陷财务危机的泰禾集团近日在回复深交所年报问询函中,披露了公司最新债务情况:截至7月7日,泰禾集团逾期未还债务金额为270.65亿元,占泰禾集团最近一年经审计归母资产137.38%;同时,2020年年内到期债务为555.11亿元。《经济参考报》记者查阅泰禾集团最近两年年报数据,该公司2018年、2019年资产负债率连续下调。

记者调研发现,部分以高杠杆撬动规模扩张的上市房企,其权益大幅增加,导致净负债率降低。这些看似“权益”的背后,疑似存在“明股实债”等财务技法。今年以来,在坚守“房住不炒”底线的背景下,叠加行业下行、疫情影响等多重因素,部分房企的偿债能力和现金流持续承压。

债务规模双位数增长负债率却保持稳定

《经济参考报》记者发现,部分上市房企债务存在“隐秘的角落”,这些企业通过增加权益等财务手法,使负债率呈现下降的“假象”。

记者查阅正荣地产2019年财报发现,截至2019年末,正荣地产负债总额为1381.59亿元,较2018年末1169.2亿元增加18.17%。但该公司2019年净负债率为75.2%,相较于2018年的74%仅微增了1.2个百分点。在负债总额和借贷规模不断增加的同时,该公司的净负债率依然保持平稳。

负责正荣财务的人士介绍说,这与该公司少数股东权益的“爆发式”增长密不可分。该公司2019年财报显示,正荣地产少数权益的增加主要源自于合并报表中的39项股权占比较小的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开发的物业。正荣地产在其中的权益占比大部分为13%至35%,仅有三个项目的权益占比接近50%。

业内人士认为,“谁操盘谁并表”的财务方式可能虚增了所有者权益,实则隐藏了负债。根据净负债率=(有息负债-货币资金)/所有者权益,一些房地产企业通过增大分母,降低了净负债率。

克而瑞研究中心选取的50家典型上市房企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50家典型上市房企的总有息负债规模为46942亿元,同比增长16.4%,86%的典型上市房企总有息负债增加。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上市房企的有息负债总量出现“双位数”增长,但总体负债率却表现稳定。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2019年沪深上市房企的资产负债率均值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68.8%,内地在港上市房企的资产负债率均值仅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至75.5%。

另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2019年上市房企总权益增长21.67%,高于有息债的增幅。业内人士指出,部分上市房企净负债率下降主要是因为权益规模增长显著,高于有息负债的增幅,这一现象值得监管部门警惕。

“房企权益上涨,一方面,来自于2019年房企股权融资的上升;另一方面,随着房企间合作或收并购行为不断增多,少数股东的权益规模和占比可能存在重复计算甚至虚报,由此导致其权益虚增、净负债率下降。”一位房企高管表示。

永续债成避债洼地“隐性杠杆”推高风险

今年以来,“房住不炒”依然是楼市调控的主基调,房地产融资环境并未放松。记者发现,在期待融资放松无望的背景下,部分上市房企疑似通过“明股实债”的方式做低负债水平,进而求得更高的评级、更低的融资利率和更畅通的融资渠道。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不少有央企背景的房企大幅增加永续债发行。数据显示,2019年房地产行业发行永续债的规模约470亿元,同比增长近三成。其中,在前15强的房企中,招商蛇口、保利地产和华润置地三家央企的永续债均大幅增长,分别达190亿元、156.8亿元和100亿元,同比增长171.43%、141.23%和***,三家房企的永续债新增总额接近行业总量的55%。

“如果把永续债计入债务,2019年上市房企的净负债率将大幅上升。但在实际操作中,多数房企将其统计为权益,因此超半数上市房企的净负债率实际是上升的。”克而瑞研究中心总经理林波表示。

“永续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净负债率,优化了财务报表,但实际上将对房企产生未来的偿债压力。”中国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认为,伴随大量债务到期,上市房企的短期偿债压力将持续增大。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近年来,表外融资成为房地产企业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体现为通过联营合营企业融资、“明股实债”融资等。表外融资会让房企债务隐性化,通过优化财务指标,误导有关部门高估房企偿债能力。

易居沃顿PMBA房地产投融资组课题组组长、阳光城执行副总裁吴建斌在“激荡时代,逐浪未来”易居沃顿房地产实战经营与商业管理项目课题发布会上透露,销售规模在1000亿元以下尤其是500亿元以下的中小房企的净负债率更高,有的企业实际上已经达到200%甚至300%。

“在房地产行业上行阶段,负债率高一点没关系,用融资推动业务发展没问题。但从2018年开始,行业进入平稳发展的‘横盘’阶段,利润率呈现下跌趋势,每年下跌1%左右,目前市场的整体毛利率约25%,中小房企的净利润率在7%至8%,一些小企业甚至更糟。在‘房住不炒’的调控基调之下,中央对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会放松,在房地产市场调控持续从紧的情况下,高负债的房企风险就非常大。”吴建斌说。

融资环境持续收紧房企偿债能力面临大考

记者发现,在融资渠道持续收紧、融资成本持续提升的市场环境下,房企又迎来偿债高峰期,偿债压力剧增,资金链面临考验。

房企负债规模上涨明显加速。根据Wind数据统计,2019年132家A股上市房企负债总额达94861.01亿元,较2018年的82263.74亿元上涨13.28%。其中,13家企业负债超过2000亿元,较2018年增加一家。万科、绿地控股两家负债总额均超1万亿元,万科达14593.5万亿元,绿地为10143.14亿元,保利地产负债总额也多达8036.86亿元,新城控股达4001.7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上市房企中,恒大、碧桂园也拥有超万亿元负债,恒大中国负债总额18480.4亿元,碧桂园负债多达16885.44亿元。

从负债率来看,负债率超过85%的达11家。其中五家超过90%,分别是*ST松江负债率94.72%、云南城投负债率93.75%、鲁商发展负债率91.62%、京投发展负债率91.05%、中南建设负债率90.77%。

净负债率方面,更是多达36家房企净负债率超***。其中,*ST松江高达827%,云南城投为732.48%,京投发展为710.29%,泛海控股为277.33%,泰禾集团为248.33%。

在负债大幅上涨的同时,房企融资成本也有所上涨。2019年下半年以来,房企平均融资成本上升明显。2020年,多数上市房企在融资调控继续收紧、偿债高峰到来之际,开始有意控制负债、降低杠杆。

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业绩会上表示,该公司未来三年将聚焦降负债。有息负债每年平均要下降1500亿元,到2022年恒大要把总负债降到4000亿元以下。深圳佳兆业管理层也明确表示,2020年的目标是将负债率下降至120%或以下。富力地产联席主席李思廉表示,今年年内该公司负债率要再下降15%。

由于多元化融资渠道收缩,房企融资成本呈现整体上涨趋势。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从2019年末50家典型上市房企的融资成本来看,六成公司融资利率上涨,平均成本同比上涨0.33个百分点至7.13%。“2019年境内外融资均有所收紧,融资成本普遍提高。同时,2015年至2017年发行的低成本公司债陆续到期,整体的融资成本水涨船高。”

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表示,今年以来,房地产融资规模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滑,房企的融资压力持续加大。“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房地产贷款额度和比重是有上限的。若海外债大幅减少,房企的现金流就会捉襟见肘。”

今年4月以来,各大房企海外融资基本停滞。贝壳找房统计显示,前四个月房企债券融资5010亿元,同比下降10%,海外新增债务归零。受4月单月海外债券发行量减少影响,1至4月海外债券金额较去年同期下降13%,为近十年第三低位。5月、6月虽有所恢复,但元气已伤。在此背景下,境内股权融资、永续债、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成为房企补充资金的重要来源。

丁祖昱表示,由于海外债在今年三季度、四季度将面临兑付高峰。境内股权融资、资产证券化、债权融资等创新产品的占比恐将进一步提升。

雪上加霜的是,下半年房企将迎偿债高峰期。“房地产行业处于下行期,为了降低风险,房企加杠杆意愿普遍降低。”林波认为,今年宜高度关注开发商偿债能力和现金流状况,避免房企突然“休克”。

泰禾方面,针对2020年到期的有息负债,该公司的到期偿付能力存在一定流动性风险。近期,因流动性受限和融资渠道变窄,惠誉连续两次下调泰禾集团评级。

穆迪则将中国房地产业展望调整为负面,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对房地产需求和库存水平造成压力,而境外融资环境仍不明朗。“疫情造成的市场震荡正在加重投资者的避险情绪,这导致境外融资渠道收窄,一些流动性和信用质量薄弱的开发商正面临更高的偿债风险。”穆迪高级分析师何思娴表示。

易居沃顿PMBA战略与组织变革课题组组长、珠江投资集团总裁王晞坦言,房企已出现规模越来越大、利润越来越少的窘境。“房企现在不是为了盈利而存在,而是需要现金流续命,这是房地产行业面临的难点。”

央企注资恒大6000亿是真的吗

假的,系谣传。目前没有官方证实。但由于其影响甚广,是存在这一可能的。

为了解决掉恒大财富投资产品的支付问题,恒大宣布一共三种支付方案供投资者选择,即现金分期支付、实物资产支付和购买余额支付。恒大(前身为恒大金融服务)财富也激增400亿元,这似乎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但只是恒大集团流动负债的一小部分。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20年底,恒大的总资产为2.3万亿元,总负债为1.95万亿元,约占其总资产的85%。其流动负债为1.5万亿元,即一年内偿还1.5万亿元。

面对债务问题,在去年3月,恒大开始实施“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发展战略,表示要用最大的决心、最大的力度,通过销售高增长、严控土地储备规模,实现负债大降。截至今年6月底,恒大有息负债已降至约5700亿,较去年最高时的8700多亿元相比,大幅下降将近3000亿。不过,这个债务规模仍居行业前列。

恒大为什么会突然面临生存危机?

恒大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决策者对房地产产业发展趋势出现重大误判。

过去20年房地产高歌猛进是时代的产物,是中国城市化大规模跃进的副产品,当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放缓之后,属于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其实已经结束。特别是从2016年开始,高层旗帜鲜明提出“房住不炒”之后,这也是房地产时代结束的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信号。

恒大在2018年之后依然在疯狂拿地,甚至是加杠杆(负债)拿地——这就是投机性很强的决策,在恒大决策者看来(其实也是房地产行业头部企业共识),中国房地产虽然黄金时代结束了,理论上还应该有个白银时代。在竞争加剧的白银时代,应该遵循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规律。恒大拼命拿地做大规模,不正是让自己变成那个“强者恒强”的强者吗?但是,谁也没想到,从2020年年底开始,国家对房地产的重拳打压来得这么猛。

国电发行永续债之后,计入所有者权益后,分析资产负债率发生什么变化

证券分为两种,一种是股权类的,一种是债券类的。股权类(股票、优先股等)一般是没有期限的,也就是说股权类可以认为是永续的;债权类证券一般是有偿还期限,所以我想题主说的永续证券应该是指永续债券。

在国外永续债券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了,在国内2013年我国第一个有永续概念的债权类金融产品出现——永续中票。2013年,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在监管层鼓励推进债券产品创新、大力发展长期限债券品种的大背景下,推出了长期限含权中期票据(就是我们说的“永续中票”)融资产品。永续中票为交易商协会主导的,纳入现有中票管理框架下管理的创新结构产品。这就是我国的永续债券。

永续中票是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通过在银行间市场流通。的发行条件是要符合一般中票发行条件(不知道可以百度,很容易的……),但是不一样的是永续中票额度与其他债券分开计算,也就是说不受“不超过净资产40%“的限制,因为根据《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及相关会计处理规定》,永续中票已经实现了全额计入权益科目并且利息可于税前抵扣。所以主要适用于资产负债率较高、面临国资委考核压力的央企以及地方国企。发行过程也与普通中票一致,中介(银行或者银行+券商)与需要发行的联系,并帮助其准备相应材料(这个是投行业务范围了,我就不细说了),然后提交到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就可以了(详细可以百度普通中票发行过程……)。

以上是简单答案,如果需要了解细节欢迎追问!我觉得这样的题目给一点悬赏会更好……不然很容易没人愿意回答的……

永续债通俗解释

永续债又称无期债券,即没有明确的到期时间,或到期时间很长。

债券持有人不行使赎回权,但发行人有权根据赎回条款在规定时间选择赎回或续期,因此很多永续债并非真的永久,而是在发行一段时间后即被发行人强制赎回。

拓展资料:

永续债,是指没有明确到期日或期限非常长的债券,即理论上永久存续。此外,永续债还具有发行人赎回权、高票息率、票面利率跳升或重设机制等特征。

永续债券,又称无期债券,是非金融企业(发行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注册发行的"无固定期限、内含发行人赎回权"的债券。永续债的每个付息日,发行人可以自行选择将当期利息以及已经递延的所有利息,推迟至下一个付息日支付,且不受到任何递延支付利息次数的限制。

永续债存在计价周期,我国发行的永续债期限以3+N、5+N为主,即在3年或5年内该债券的利率锁定在固定水平,票息水平一般高于同级别的信用债。

永续债并非一种独立的券种,中期票据、公司债、企业债等债券类型中都包含有永续债,其中以以中期票据占比最高。

永续债的发行主体以地方国企和央企占绝大多数,部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基本达到50%以上,对于去杠杆的需求非常迫切,因此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是发行永续债的主要目的之一。

对于永续债发行人而言,永续债通常被计入所有者权益表中的“其他权益工具”科目,这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企和央企的资产负债率,起到降杠杆的作用。同时,永续债的持有人不参与公司实际经营,也不会稀释公司股权。

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永续债是比较成熟的金融产品。全球共有2146只存量永续债,资金规模达6471亿美元。为提高银行永续债(含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的流动性,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创设央行票据互换工具。

央行票据互换工具可以增加持有银行永续债的金融机构的优质抵押品,提高银行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增强市场认购银行永续债的意愿,从而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为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创造有利条件。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