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报道,今天上午7时45分左右,在鞭炮轰鸣声中,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在多艘拖船的拖带下缓缓离开码头,开始了第二试航。
据悉,首艘国产航母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制造,于2013年11月开工,2015年3月开始坞内建造,并于2017年4月26日下水。它的全面建成也让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之后全球第七个有能力自行建造航母的国家。
下水后,国产航母在码头陆续展开了舾装、设备调试和系泊试验等工作,并于2018年5月13日离开码头开始首次试航。图为今天早晨在多艘拖船的拖带下正在离开码头的国产航母。
据悉,国产航母首次试航用时5天,主要对动力系统等进行了测试,完成试航后,国产航母于18日返回造船厂码头,进行维护保养和设备调试,同时继续未完成的舾装工作。图为今天上午在多艘拖船帮助下正在调头的国产航母。
在完成首次海试后在造船厂进行维护保养、设备调试以及舾装工作期间,国产航母一度重新进入干船坞,但在辽宁舰抵达造船厂准备开展大修后不久,国产航母就被移出干船坞,辽宁舰随后入坞。两艘航母同时现身造船厂也造就了大家期待已久的双航母同框时刻。图为在多艘拖船帮助下正在调头的国产航母正面照。
而在开展第二次试航前,国产航母已经在造船厂停留了3个多月的时间。图为正在进行调头的国产航母舰艉局部照,一艘拖船正在舰艉帮助其调头。
在目前的海权领域,航母是一个国家成为海军强国的必备条件。在这方面,中国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发展速度却是世界各国里最快的。
目前中国已经有三艘航母:辽宁舰、山东舰以及最新的福建舰,从航母数量来看,已经超过了曾经不可一世的英国皇家海军,位列世界第二的水平。不过这还远未到中国航母发展的终点。
那么,我国到底需要多少艘航母,才能满足未来的战略需求呢?这个问题不能盲从,我们需要结合对2050年的预判进行分析,可能会有多少。
三支舰队
先从中国的三支大洋舰队说起。目前中国的三支舰队分别为:南海舰队、东海舰队、北海舰队。其中,南海舰队是综合实力最强的舰队,它负责守卫我们的南海岛礁,捍卫我国的核心利益和保持经济能源运输通道畅通。由于南海是周边形势最复杂的海域,因此南海已经部署了山东舰。
东海舰队则主要承担近海战略防御的任务,因此它一开始并未配备航母,而是依靠大量的近海机场与陆基导弹弥补海上力量。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最新建造的福建舰将会配备到东海舰队,弥补海上力量的短板。作为一支两栖作战实力最强的舰队,拥有福建舰后,东海舰队大有如虎添翼之势。
北海舰队则主要负责守卫渤海、黄海等海域的安危,也是直接拱卫首都的关键要地,因此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直接配备给了北海舰队。虽然北海舰队成立时间比较晚,但它也是三大舰队里发展最快的一支海上力量,装备都很新。
航母数量的需求
可以看出,直到福建舰竣工,我们的三支大洋舰队才算各自配备了一艘航母,满足了三个战略方向的要求。因此,三艘航母必然只是中国海军的起点,那么我们的航母数量达到什么程度才能满足战略需求呢?
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航母并不是随时都能执行任务的。一般来说,一艘航母出航的时长与维护的时长最好能达到六四开,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缓航母的老化速度,延长航母寿命。
俄罗斯的那艘“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就是因为独木难支,航母执行任务的压力过大,因此服役到二十年左右的时候就已经不堪重负、故障频发了。
因此三支舰队最好每支舰队都配备2艘或2艘以上的航母,这样才能满足365天随时有航母调用的需求。届时,每支舰队都能保持一艘在港口休整、另一艘出航执行任务的状态,中国海军将不会出现航母战力空白的时间窗口。
照此算来,中国航母需要至少6艘,才能满足基本战略需求。当中国海军完成这一目标时,在亚太地区,中国基本上就可以维持与美国五五开的力量均势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将会再次获得大幅提高,在国际海权领域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距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进一步。
那么,中国海军能够在2050年之前完成这一目标吗?2050年的时候,中国海军究竟会有多少航母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回顾一下前三艘航母的建造历程就可以回答了。
2050年的预测
从中国的前三艘航母来看,几乎每一艘都会大胆地应用“从0到1”的突破性技术。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本身就是突破了中国海军“0航母”的状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第二艘航母山东舰,则是实现了航母从设计、到竣工的全部国产化,让中国航母产业真正奠定了技术。
至于第三艘航母福建舰,更是突破性地将航母吨位直接提上了8万吨的级别,同时采用最新的电磁弹射技术,跨过了传统的蒸汽弹射,实现了弯道超车。轮战斗力的话,福建舰已经和美国的主力航母“尼米兹”级可以相提并论。以此类推,中国的第四艘航母也必然在某个领域取得大突破。
最有可能突破的地方应该就是常规航母到核动力航母的转变。中国建造核动力航母的技术储备已经十分完善。
按照中国航母的下水速度来看,常规动力航母大约需要4年,那么核动力航母按照延长50%时间来算,则是需要6年建造一艘。那么就可以推算出,在2030年的时候,中国海军可能将形成“1核3常”的航母格局。
而接下来的20年里,如果新航母均为核动力的话,至少还可以建造3艘,若是其中夹杂了常规航母的项目,这一数字还会有所增加。
也就说,在2050年的时候,中国航母可能将会完成建造7~9艘的目标。即使那个时候辽宁舰完成使命光荣退役,中国海军进入服役队列的航母也会有6~8艘,而且其中还有一半是核动力航母。
因此,中国海军在2050年之际,将会彻底实现成为蓝水海军的目标。在海权优先的现代国际社会,将国际影响力辐射到整个亚太地区。
“二十年陆军,五十年空军,一百年海军。”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中国的海军将会站在世界巅峰水平,这是必然的历史趋势。
不能,要知道美国二战时两支舰队都灭在海啸里了,现在11万吨大航母都躲着海啸走
据报道,今天清晨7时左右,首艘国产航母缓缓驶离位于中船重工大船集团的码头,首次海试。国产航母离港后,其自主研制的动力系统和推进系统将首次接受海洋环境的真正考验,向成为一艘真正的作战舰艇迈出关键一步。
资料显示,001A型航空母舰是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新航母,基于对前苏联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中国辽宁号航空母舰的研究,由中国自行改进研发而成,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
我国首艘国产航母也是我国的第二艘航母,于2017年4月26日下水。相比辽宁舰,首艘国产航母从设计到建造,全部由我国自主完成,并在辽宁舰使用的经验基础上进行了多项优化,性能将有全面提升。
其研制和建造,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建造中型航母,以及后续更大型航母的能力。
首艘国产航母是一个伟大的作品。这项工程是对我国舰船、航空、航天、电子、兵器、机械等现代工业体系及能力的一次大考验、大检阅,尤其对总体牵头单位的技术与协调能力提出了极大挑战。
国产航母下水之后,众多网友点赞誉它“高颜值”。但这个高颜值也不是一天炼成的。琢磨研制辽宁舰给国产航母的建造打下了基础。
如今中国不但有完全自主的航母建造能力,专家表示,“我们还有完全自主的配套能力,这涉及到航空、航天、兵器、电子、通信、导航、雷达、机械设备等等。我们国家这几十年的发展,从建国以后,我们的整个工业体系的配备,以及我们军工体系的配备,是非常完备的” 。
国产航母再次出航,进行第二次海试。
8月26日上午,网络上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停靠在大连的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在拖船协助下驶离码头,开始进行第二次海试。
国产航母在拖船簇拥下出航
此前8月22日,有航母“保姆”之称的海军89号保障船驶离码头,并于25日回港。而东方IC图片新闻显示,8月25日国产航母已经甲板清空。上述迹象均被舆论解释为航母再次海试前的准备工作。
8月25日,89号保障船为航母第二次海试完成了准备航行,国产航母甲板清空
我国首艘国产航母,也是我国第二艘航母于今年5月13日进行了首次海试,随后在5月23日完成首次海试,入坞进行维护工作。7月19日清晨,东方ic图片新闻显示“辽宁”号航母接替了国产航母进入船坞,此后国产航母就一直停靠在船坞外侧的码头上。
祝贺我国国产航母成功试航!
来源:新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