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文化深陷丑闻风波,导致其公司股票停牌截止到目前北京文化停牌后,复开股票去直线下跌直至跌停板。股票市场的涨跌是一家公司经营状况的晴雨表,北京文化在复开首日就跌至停板说明公司经营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除此之外北京文化其实还受到了其他方面的影响,我认为此次复牌后跌停事件主要受以下原因的影响。
一、北京文化是与郑爽签订阴阳合同的甲方
相信正常事件大家都已经不陌生了,由于天价片酬事件持续发酵和媒体的持续关注,导致与郑爽签订天价片酬的甲方,也就是北京文化,自然也难逃受此事件的影响。而舆论也是影响股价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受到重大负面舆论影响的,北京文化复牌后跌停也是很正常的表现。
二、北京文化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问题
北京文化的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问题是由其审计公司首先发现的。北京文化的审计公司,对其2020年年度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后发现其存在重大财务问题,因此出具了保留意见。此事引起关注后,又进一步发现北京文化还存在欺诈发行债券,谎造营收等其他财务欺诈行为,因此导致了北京文化被责令停牌,此事也对北京文化的声誉造成了较大影响。因此,北京文化在复牌后跌至停板的事件也会受到此前其自身财务问题的影响。
三、北京文化公司的经营状况存在很大问题
北京文化存在较严重的经营问题。虽然由于2020年的疫情较为严重,但是随着我国全国上下一心全力抗疫疫情,在我国很快就得到了控制,北京文化在2020年虽然也有一部分好片上映,但是根据北京文化目前在筹备的项目来看,可能成为爆款的IP,仅有《封神三部曲》。假如此部电影上映后无法达到北京文化所预期的效果,那么北京文化很有可能遭受更大的危机。
这个公司之所以股票会跌停,我觉得是因为郑爽的事件爆发,传出了很多要严查影视行业的谣言。所以股票就跌停了。是因为这个公司和郑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北京文化拍的很多电视剧也跟范冰冰有一些官司。可以说京圈的人几乎都跟这个公司有一些关系。郑爽因为和张恒的纠纷,张恒就爆料了很多郑爽的事情,包括天价片酬还有阴阳合同的事情。所以导致上面要对这些明星严查。好多明星都怕查到自己的头上,真的是连夜注销自己的工作室。就像是不打自招一样。
而北京文化作为一家比较大的影视公司。肯定是拍过很多电视剧。他的烂账一定是不少。上面要是严查的话。他的股价肯定就会下跌。因为股市也是跟现实情况息息相关的。这个公司真的是年年都拍过很多很火的电视剧,但是年年亏损。股民冲着他的电视剧名头去的。但是没有想到自己被割韭菜。可能这个公司有些金融操作,不是我们普通人能看懂的。反正就一直这么亏,这个公司还是一直存在。还是拍了很多不错票房更加好的作品。
我觉得就算这次北京文化倒下了。这些北京文化的员工还会去再开一个新的公司的。毕竟那些员工都是非常有能力的。不过娱乐圈这种阴阳合同的事情。估计是不太敢有人了。因为真的可以说是容易血本无归。上面的打击手段真的是非常严厉的。
我觉得之前还奇怪郑爽怎么能出演北京卫视的上新吧故宫,怎么能有赵宝刚导演亲自用她拍戏。别人说她还替她辩护。而且冯小刚还去郑爽工作室底下留言。感觉这些都太奇怪了。原来是郑爽打入京圈了。可能他们中的大佬觉得郑爽实在是一个太有话题度的人。所以以后想要好好的和郑爽合作。但是没有想到郑爽把他们都坑了。
北京文化被停牌,对公司股票的影响是:
1.公布业绩出现亏损,复牌股票大跌这是必然;
2.郑爽事件跟北京文化有关,这对公司声誉造成影响;
3.停牌出的消息都是利空,复牌之后股票肯定会大跌。
资本市场对于消息反应非常强,很多时候股价已经提前反应了消息,股票停牌在公布消息可以让投资者更加冷静的分析消息对股票造成的影响,正常情况下,公司停牌公布消息对于股价影响都比较大。北京文化被停牌,公司公布业绩亏损7个亿,而且是第二年亏损,按照规定要被ST,这对北京文化来说是利空消息,股票价格下跌是必然;北京文化跟郑爽偷税有关系,他们一起合作的《倩女幽魂》可能涉及到阴阳合同,如果是真消息,北京文化就有造假的嫌疑,这对公司的声誉影响非常大,股票下跌也是必然,两个消息基本上都是利空,北京文化复牌股票可能会大跌。
一、北京文化公布业绩亏损7亿这是利空复牌要大跌
股票要上涨最核心的推动力就是业绩持续性的上涨,北京文化公布年报业绩亏损7亿,这样的业绩肯定非常差,在加上已经连续亏损2年,名字要改成ST北京文化,有退市的风险,这都是利空消息,停牌之后股票下跌是必然。
二、郑爽事件跟北京文化有关可能会影响公司声誉
北京文化子公司跟郑爽有一定关系,郑爽参演的《倩女幽魂》涉及到阴阳合同,如果一旦被证实,北京文化面临诚信的问题,这会对北京文化造成重大影响,这也是利空消息,股票价格下跌也正常。
正常情况下,公司停牌都涉及到重大事情,如果是利好就是大涨,如果是利空就是大跌,北京文化停牌涉及到的都是利空,股票大跌基本上已经成为定局。
因为北京文化虚增了近2亿元的利润,通过这样的方式财务造假,所以才会被处罚60万元。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当这些上市企业虚增利润的同时,上市企业本身会进一步侵害投资人的合法权益,我个人觉得上市企业需要受到更多的处罚,而不仅仅是60万元而已。如果我们不能用更为严苛的方式来惩罚这些做出非法行为的企业的话,这些企业会有恃无恐,甚至会做出更为恶劣的行为。
一、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
这是关于北京文化的新闻,我们都知道北京文化本身的股票走势非常差。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北京文化竟然被查出虚增了近2亿元的利润。在北京文化上映了一系列的电影之后,本身这些电影出现了重大亏损,但北京文化却通过财务作假的方式来虚增利润,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欺骗投资人。也正因如此,北京文化被处罚了60万元。
二、北京文化进行财务造假行为。
在北京文化推出了一系列的电影作品之后,因为这些电影本身出现了重大亏损,为了不影响自己的股票价格,北京文化直接进行财务造假,虚增了多项收入。当证监会查到北京文化的财务造假的情况之后,发现北京文化从2018年开始就已经进行虚假记载操作了。
三、我觉得这样的行为需要得到严惩。
正如我在上面所讲的那样,对于一个已经造假2亿元的上市公司来讲,处罚60万元确实太轻了。我觉得如果不能用更为严厉的处罚方式来处罚这些违法行为的话,上市企业的犯错成本太低了,这对上市企业来讲根本起不到震慑作用。换个角度来想,如果我们能够直接按照上市企业的市值给出相应比例的处罚的话,上市企业可能就不敢这样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