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资产配置的特点是什么(资产配置主要考虑)

2022-10-14 15:11:39 基金 yurongpawn

什么是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是指根据投资需求将投资资金在不同资产类别之间进行分配,通常是将资产在低风险、低收益证券与高风险、高收益证券之间进行分配。

资产配置是投资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决定投资组合相对业绩的主要因素。据有关研究显示,资产配置对投资组合业绩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一方面,在半强势有效市场环境下,投资目标的信息、盈利状况、规模,投资品种的特征以及特殊的时间变动因素对投资收益都有影响,因此资产配置可以起到降低风险、提高收益的作用。

另一方面,随着投资领域从单一资产扩展到多资产类型、从国内市场扩展到国际市场,其中既包括在国内与国际资产之间的配置,也包括对货币风险的处理等多方面内容,单一资产投资方案难以满足投资需求,资产配置的重要意义与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可以帮助投资者降低单一资产的非系统性风险。

有资产配置的需求到金斧子,金斧子致力从家庭目标与规划出发,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家庭财务分析、投资策略、以及跨周期、全品类、多元化的基金配置方案,服务涵盖移动端、PC端、微信端便捷的产品搜索、基金申赎、净值查询、财富记账、配置规划、投资咨询等,最终帮助家庭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和传承。

迄今为止,金斧子平台中产以及高净值注册用户已突破80万,累计为客户配置的公募基金、阳光私募、私募股权等基金规模已超350亿,超过10万个家庭得到了专业、独立、实时、高效的一站式资产配置建议与基金交易服务。

家庭理财资产配置

家庭理财资产配置方式有:

1、第一种是最常见的。大多数人普遍追求稳定的投资和较高的回报。一般来说,大多数人最常用的家庭资产配置方法是按照家庭资产的100份来划分分配比例。他们喜欢以稳定的资产配置方式进行投资,其中50%的资产投资于固定收益或定期保本理财产品。对于定期存款,宜选择越来越高的存单或大额存单。国债可以以凭证形式或电子形式购买。购买国债的数量限制在50份中的15份。30份分配给不同风格的各种基金,20份投资于股票市场或贵金属产品。这种匹配方式适用于绝大多数人。这种资产配置方式的特点是稳健,收益相对较好。缺点是对于追求高收入的人来说,他们的收入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期望,稳定的收入也是一个不错的分配方式。

2、二是一群敢于冒险、激进、具有丰富市场投资经验的人。一般来说,激进的资产配置方式是不愿意将资金存入低收益银行产品的手中。通过市场多年的投资经验,宁可将资金投入市场游戏,也不愿将资金全部存入定期国债。即使是存款银行也应该在极端时期存入流动性极强的金融产品,以便于取款和投资入市。这种资产配置方式增加了高风险高收益基金的占比。

3、三是平衡做事,不求安逸和利益的人。这种平衡投资和分配家族资产的方法,就是攻守平衡。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专注于市场,完全相信银行产品的收益能力。一般将40份资产配置到银行的非盈亏平衡理财产品,到期理财产品跟进继续做好对接,以获得更好的收益

拓展资料:

1)为了家庭资产的合理配置,必须明确家庭理财的总体方向和目标。在充分分析家族资产状况、家族投资的风险承担能力水平的基础上,确定资产配置比例的方法。最好的资产配置方法是根据家庭需要分配资产的比例,是最好的理财方法。

2)金融产品具有三份基本属性: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事实上,在人们对资金的实际使用以及在不同的金融产品中,这三份属性往往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根据自身用途的需要,在相应的金融属性较强的金融产品中配置适当的比例,这就是家庭资产配置的核心意义。家庭金融资产配置金字塔根据金融属性的不同,分为流动性资产、证券型资产和收益性资产三类。这三类资产可以分别对应普通家庭可以投资资金的三类用途。

资产配置有多重要

理财是一个长期的规划,更是一种理性的生活方式,在决定买哪一种理财产品、买多少之前,我们首先要关注的不是收益率,而是要确定自己的理财目标和可以承受的风险,做资产配置。

什么是资产配置呢?资产配置(Asset Allocation)是指根据投资需求和目标、投资资金在不同资产类别之间进行分配,通常是将资产在低风险、低收益证券与高风险、高收益证券之间进行分配。

这个专业概念可能看起来比较晦涩,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还是举个例子吧。

例子:现在有2个人:小张和小王,他们各有100万元,分别进行投资,然后比较谁赚地多。

小张投资风格比较保守,而且懂一点资产配置的概念。尽管股市很火,他也没有拿出所有钱买股票,而是拿出30万投资了股市,70万投资了债券。

而小王呢,觉得股市这么好,买什么债券啊,随即买了100万的股票。

第一年,两个人的账户分别是这样的,小张有30万的股票、70万的债券,小王有100万的股票,债券账户为0。

我们先看第一张表,假设到了第二年,股票赚了60%,债券赚了4%,小张的股票账户从初始的30万变为48万,债券账户从初始的70万变为72.8万,合计120.8万,小王的股票账户是赚的盆满钵满,从100万变为160万,这一年,是小王赚地多。

假设到了第三年,股票市场开始走下坡路了,股票亏了35%,债券赚了5%,那两个人的账户分别是多少钱呢?小张的股票账户从48万变为31.2万,债券账户从72.8万变为76.44万,合计107.64万,小王的账户从160万变为104万,这一年,是小张赚地多。

再看看第四年,股票市场又涨了回来,赚了5%,债券赚了6%,两个人的账户又发生了变化,小张的股票账户从31.2万变为32.76万,债券账户从76.44万变为81.03万,合计113.79万,而小王的股票账户,从104万变为109.2万,这一年,虽然股票市场涨了,但还是小张比小王赚地多。

或许你会说,能不能不要一开始就让股票涨,让股票跌呢,看看是什么结果呢?那我们看看第二张表:

假设到了第二年,股票跌了60%,债券赚了5%,小张的股票账户从初始的30万变为12万,债券账户从初始的70万变为73.5万,合计85.5万,小王的股票账户从100万跌成了40万,这一年,是小张赚地多。

假设到了第三年,股票市场涨回来了,股票赚了20%,债券赚了4%,两个人的账户分别是多少钱呢?小张的股票账户从12万变为14.4万,债券账户从73.5万变为76.44万,合计90.84万,小王的账户从40万变为48万,这一年,又是小张赚地多。

第四年,股票市场,赚了10%,债券赚了6%,于是小张的股票账户从14.4万变为15.84万,债券账户从76.44万变为81.03万,合计96.87万,而小王的股票账户从48万变为52.8万,这一年还是小张比小王赚地多。

你们看啊,本想着靠炒股迅速致富的小王,不仅没有赚取高收益,还亏损了不少,而保守的小张,却靠着资产配置的方法,获得了稳健的收益。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3个结论:

第一,长期来看做了资产配置的收益比不做配置的收益更好。两个表中,只有一次是小王赚地多,其他情况下,都是做了资产配置的小张赚地比小王多;

第二,做了资产配置的收益波动比不做资产配置的收益波动小,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体收益会稳步上升。

第三,相关性很低、性质完全不同的产品,互相对冲风险的效果比较明显。股票和债券就是典型的相关性低、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金融产品,债券的固定收益对于股票的波动起到了对冲的效果。

这就是资产配置,做与不做的区别。

你做过资产配置吗,有什么心得体会呢?欢迎在评论栏分享你的观点。

职场进化论:穿越过世界500强和创业公司的职场辣妈,微信公众号【职场一二一】。

论述基金资产配置的各种类型及特点

资产配置,就是指根据投资需求将投资资金在不同资产类别之间进行分配,通常是将资产在低风险、低收益证券与高风险、高收益证券之间进行分配。在现代的投资管理体制之下,投资一般分为规划、实施和优化管理三个阶段。投资规划即资产配置,它是资产组合管理决策制定步骤中最重要的环节。而不同的资产配置具有自身特有的理论基础、行为特征和支付模式,并适用于不同的市场环境和客户投资需求。

建议

从资金安全角度来讲,合理的负债、适当的紧急备用金以及合理的保险配置能保证家庭资金安全。下面分别从投资、教育、养老、保险方面给出规划建议:

(1)投资规划

从投资结构来看,家庭资产稳定增长的同时,理财收入逐渐增加并占家庭收入比例提高,表示家庭财务自由度逐步提高。赵先生家目前资金稳步增长,但增长点主要靠储蓄,投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是定存和基金。下一步的目标应该是提高资金投资效率,增加投资收益。对于非专业投资者来说,时间精力不够,投资信息较少,不建议投资风险过高,周期较短的理财产品,建议选择长期稳定增长的理财产品,定期定额持续投资,牺牲资金的灵活性,用时间换取收益。其次,为理财目标设定明确时间、金额和先后次序能帮助家庭尽快达成目标,同时要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全面考虑理财目标。

考虑到可能面临的财务问题,剩余资金可以投资于期限短、本金安全、利率稍高的理财产品,如银行短期结构性理财产品和票据类产品,此类产品主要投向银行票据、短期融资券等货币市场,期限一般为7天到3个月不等,收益一般高于定期存款。另外,也可以投资于货币基金等。

(2)教育规划

教育费用无法推迟,也无法更改,准备教育费用建议尽早规划,预算充足。教育金是最近的理财目标,需要首要考虑。6年后到国外留学的费用大概需要100万元,如果依照目前的投资资产减半,只要投资于市场上年化收益率达到3.7%的产品就可以保证此笔费用。目前市场上的银行信托类投资理财产品和债券基金都可以作为家庭稳健投资的首选。

赵先生的家庭流动资产投资主要投资于股票和黄金,虽然投资结构较分散,然而一旦市场走弱,资产势必缩水或套牢。建议将风险投资减半,采用稳健投资,以便于为今后的教育金和养老金做准备。

(3)养老规划

对于赵先生夫妇二人的养老规划,也建议采用定期定额投资的方式。赵先生夫妻均为38岁左右,距离预计退休还有10年,选择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进行养老储备比较合适。若月投入10000元,投资回报率为6%-8%,10年后将获得约50万-60万元收益,夫妻俩各建立月投入10000元的养老计划,退休时加上社会养老金,基本满足退休需求。

(4)保险规划

赵先生自己做生意,为自己购买了最基本的基本社保,妻子外贸公司上班,也有基本的保障,但是这些保障还不充足,不能帮助家庭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保险类型分为储蓄型保险、保障型保险和投资型保险。储蓄型保险帮助定期储备资金应对不确定时期发生的资金需求。保障型保险主要考虑家庭经济支柱发生风险后对家庭生活质量,各种理财目标的影响,消费型为主。保障型保险主要考虑家庭经济支柱发生风险后对家庭生活质量,各种理财目标的影响,消费型为主。投资型保险结合投资和保障,帮助家庭达成长期理财目标的同时提供必要的保障,账户型为主,如投资连接保险,万能保险等。

投资型保险结合投资和保障,帮助家庭达成长期理财目标的同时提供必要的保障,账户型为主,如投资连接保险,万能保险等。

像赵先生家庭,建议夫妻双方补充重大疾病保险以及意外险,以应对突发的疾病以及意外。保险类型则以保障型为主,能和社保形成补充,这样花费低,保障额度大。

文章摘抄自Beta理财师《成长手册》——综合篇中的一篇对于不同类型客户的案例分析及建议。

文章讲的是:资产配置方案应如何制定才是合理的;又需要坚持哪些原则;如何为不同类型客户指定不同资产配置方案。

希望对您有帮助。

2资产配置的特点是什么(资产配置主要考虑) 第1张

如何理解资产配置?

1.资产配置的意义

大卫·史文森在《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和《不落俗套的成功》中阐述的资产配置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资产配置+指数化+被动再平衡。

理解这个思想大致包括几个方面:

1).理解各个大类资产的长期收益水平和价格波动特点;

2).理解择时和证券选择的困难,以及它们对总收益的贡献很低,理解配置决定收益;

3).结合自身的资金性质、心理特点等,有一个合理的收益预期;

4).设定各个大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并用指数化投资的方式构建投资组合来实现收益预期;

5).在持有过程中,由于价格波动使得大类资产的比例偏离一定程度时,进行交易使之恢复到既定的比例。

资产配置+指数化+被动再平衡的意义在于一旦理解并按此操作,那么你在投资方面不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只需要注意管理好心理情绪,做到知行合一,就能达到比较不错的收益水平。

另一个意义在于,这个思想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和处理投资的框架,也是一个实践的起点。我们可以先采取“资产配置+指数化+被动再平衡”的投资策略进入市场,如果不愿意深入研究,那么就这样效果也不错;如果确信在此基础上可以优化,就一步步前进。

2.择时之难

在资产配置框架里,择时的意思是主动调整大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史文森用股票基金申购赎回的统计数据来衡量投资者整体的择时能力。申购基金相当于投资者整体上增加了股票配置比例;而赎回则表示减少了股票配置比例,以此来衡量投资者整体的择时能力。统计结果显而易见,投资者整体上在做高买低卖,择时对收益的贡献为负的。

但是,投资者整体不可能跑赢市场,另一方面,股票投资本来就是少数人赚钱。所以上述统计只能说明择时之难,而不能说择时无效。

根据技术指标来择时是很难的。但是如果锚定一些基本面指标,比如某类指数的PB、PE、股息收益率等,据此设定投入股票的比例,则非常可能做到成功的择时。这种择时保证了低估时股票仓位相对较大,高估时股票仓位相对较小,真正做到了大级别上的高抛低吸。

3.证券选择之难

在资产配置框架里,证券选择是指偏离指数化而进行主动选择股票来购建组合。史文森主要通过主动型基金与指数基金的业绩对比并没有明显优势,说明了证券选择之难。我对此毫不意外,如果统计的是“格雷厄姆部落”的那些价值投资者的业绩,结果又是另一番景象,他们个个都是证券选择的高手。

证券选择确实很难,从收益来源分解来看,在统计主动证券选择的收益时,只有超越指数收益的那部分才算作证券选择贡献的收益。这个定义本身就对证券选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为什么说配置决定收益

为什么说配置决定收益,为什么说统计表明资产配置贡献了90%以上的收益?

正如刚才提到如何计算证券选择的收益贡献那样,超过指数收益的那部分才会算作证券选择的贡献。对于择时来讲也类似,以既定的股票比例为基准,择时(调整股票比例)的结果超出基准收益的那部分才算作择时的收益贡献。

再考虑到投资七亏二平一赚的残酷现实,那么大量样本的统计结果出现“资产配置贡献了90%以上的收益”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告诉我们,择时和证券选择很难,靠资产配置就能取得投资成功。

5.择时和证券选择的意义

尽管如此,择时和证券选择对于积极投资者仍然是有意义的。一般地,从风险和收益来衡量,择时或证券选择可能带来的好处是:

1).在风险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提高了收益;

2).在收益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降低了风险;

3).降低风险的同时提高了收益。

其实不仅这些,只要能带来足够的好处就是值得的,可能还包括:

4).在风险和收益差不多的情况下缩短了投资期限,适用于到期后仍能有较好的再投资选择,提高了周转率;

5).在风险和收益差不多的情况下换到了期限更长的证券,前提是这个收益率很满意愿意长期持有,避免到期再做决策的麻烦;

6).在风险和收益差不多的情况下降低了波动幅度,有利于心态稳定;

7).在风险和收益差不多的情况下构建的组合是自己更熟悉和善于把握的。

6.择时 vs. 证券选择:积极投资者的努力方向

在我看来,从基本的资产配置框架出发,择时比证券选择更容易掌握和操作。就如前面提到的用指数的PB作为锚进行股票比例的主动调整,涉及的知识不多,主要是理解和实践。但证券选择涉及的知识就太多了,没达到一定的水平前只会适得其反。

从资产配置框架出发,积极投资者的努力方向首推择时,即根据估值水平调整股票比例;另一个可选方向是研究各类风险套利机会,以及类似网格交易等系统化的操作策略;最难的是主动选股。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