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数基金是指投资某个指数的基金,它通过购买这个指数的成分股,来跟踪指数表现,赚取与指数涨跌相同的预期收益。巴菲特曾经说过,普通人投资股市最好的选择就是指数基金,那么怎么选指数基金?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一、选择特定指数
以投资股市为例,股票指数一般有综合指数、宽基指数和行业指数。比如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就是综合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就是宽基指数,而行业指数特指某一个行业股票的集合,比如医药指数、消费指数、金融指数等。
国内基金市场上,投资宽基指数和行业指数的基金比较多。投资宽基指数基金的优势是能够避免某一行业黑天鹅的风险,而行业指数基金则方便投资人专门投资特定的行业。投资行业指数的风险较宽基指数要高一些,对投资人的专业要求也更高。普通投资人选择宽基指数基金比较合适。
二、选择跟踪误差低的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是跟踪指数的涨跌来赚钱的,选好指数之后,关键的下一步就是选择跟踪误差小的指数基金。另外,指数基金的股票持仓比例也很重要。股票仓位越小,跟踪指数的误差越大,如果指数大涨,而跟踪指数的指数基金却没怎么涨,这只指数基金的误差就比较大,会出现“赚了指数不赚钱”的情况。
三、选择费用低的指数基金
投资基金的成本越低越好,在这方面,选择ETF指数基金比较划算。ETF基金是可以在交易所交易的基金,和买卖股票的过程一样。它的投资费用基本上和股票佣金是一个水平,相比场外基金的申赎费用要低得多。所以选择指数基金,最好选ETF指数基金。
以上是选择指数基金的三个技巧。指数基金的风险比较高,是否赚钱完全看指数的涨跌表现,投资者要充分衡量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再考虑投资。
; 指数基金在投资基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比起其他投资基金其预期收益性更容易估算分析,那么如何选择指数基金,投资指数基金时需要哪些投资技巧呢?接下来就跟着一起来了解一下。
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是以特定的指数为标的指数,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
指数基金的优势
指数基金最大的优势就是有跟踪对象,比起其他投资基金,对基金经理的依靠能力弱,价值估算也会更容易,信息透明,方便投资等特点。
指数型基金选取技巧
1、选择与被跟踪指数误差小的基金
指数基金与被跟踪指数的拟合度越高,其精确度越高,预期收益估值就会越准。选择误差越小的基金会更容易根据被跟踪指数的涨幅估算指数基金的涨幅。
2、选择抗风险能力强的基金公司
对于任何一款基金来说,发行公司的实力绝对是一重要衡量标准。一个优秀的基金公司,不论是基金经理或是运行机制都会更专业、更成熟,其抗风险能力也会更强,相应的信用风险,财务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3、选择正规的销售渠道购买基金
对投资者来说不管选择投资哪种基金,一定要选择专业的投资平台和投资渠道,一方面是降低风险,另一方面是专业平台的运营能力会更高。
4、 选择基金费率低的基金
投资基金的费用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问题,也是投资者参考对象,选择服务费、管理费、申购费较低的基金可以减少投资成本。
以上关于如何选择指数基金的内容就说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温馨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基金定投有三种技巧,技巧1:定时定额定投法,技巧2:会设置有效的止盈线,技巧3:买增强型指数基金。
理财资料实时更新
链接:
?pwd=2D72
提取码:2D72
资源包含:基金实操课程、基金实战课程、基金定投实战、财富跃迁课程 、基金初级课程之基金课件.zip、基金初级课程之知识小结,基金进阶课之笔记、基金进阶课之答疑、如何挑选打新基金、看懂混合型基金赚多亏少的奥秘等
; 在众多的基金品种中,指数型基金是一种以拟合目标指数、跟踪目标指数变化为原则,实现与市场同步成长的基金品种。很多基民困惑于如何挑选指数基金,下面我们了讲解一下挑选指数基金的基本技巧:
完全复制型基金的根本目的就是尽量贴近标的指数的走势,原则上,跟踪误差越小,指数基金就越成功。因此可以考察相关基金三个月日频率的跟踪误差。
管理费、托管费作为基金运作的成本,会直接影响基金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进而影响基金的基金品种。
第一,指数基金风格不容易变动。一些大盘基金会选择中小盘股票投资,价值型基金投资大量的成长股。指数基金在确定跟踪的指数类型后,不会发生风格变化。
第二,指数基金成本低。指数基金根据现有指数构建投资组合,不需要基金经理投入过多精力进行市场研判和个股筛选,且操作策略常常是买入并持有,不用经常换股,因此管理费用和交易费用都比较低。
第三,指数基金牛市表现卓越。在市场单边上涨的系统性机会中,指数基金能够获得与市场上涨一致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
不过,投资者在看到指数基金的优点时,也必须认识到指数基金从不选时,一直保持高股票仓位,也造成它的一大缺点,就是熊市中会遭受到大幅度的损失。投资者最好从配置的角度来投资指数基金,而且指数基金成本较低的优点需要长期投资才能体现。也就是说,选择了指数基金的投资者,最好不要完全忽略主动管理的基金产品;而那些有较多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的投资者,也不妨适当配置一只指数型基金,来分享高风险资产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