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峥辞任拼多多董事长(黄峥辞任拼多多董事长还有股份吗)

2022-10-06 20:34:47 证券 yurongpawn

拼多多成电商一哥,但创始人黄峥却辞任董事长,背后隐藏了什么?

3月17日,拼多多发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的财报。根据财报显示,多项指标均大幅超出市场预期。

截至2020年底,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达7.884亿,超越淘宝、天猫,成为中国第一。当年四季度,拼多多APP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7.199亿,单季新增7650万。

其实,这件事没什么意外的,因为在2020年第三季度末,拼多多的活跃买家人数已经非常接近阿里,都是7亿级别的用户数。

而拼多多四季度营收增长146%至265.477亿元,2020年全年营收增长97%至594.919亿元。消费者去年为拼多多带去了大约1.66万亿元的销售额。当然这个数字多少有点水分,因为它还包括了退货商品。作为这些海量销售的平台,拼多多赚取了大约540亿元的广告营销收入。

与此同时,市场还接到了另一则略显意外的消息,黄铮宣布即日起从拼多多退休,卸任董事、退出董事会、投票权交给董事会集体决策,董事长由公司CEO陈磊接任。按照他自己的解释是:拼多多要转型,要有新人来领导,因为疫情等原因导致的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加速了拼多多内部业务和管理的迭代。拼多多从一个纯轻资产的第三方平台,开始转重,在仓储、物流及农货源头开始进行新一轮的投入,新的业务开始在拼多多内萌芽并迅速成长,这既改变了拼多多,更催生了、锻炼了新一代的领导者、管理者,“是时候逐步让更多的后浪起来塑造属于他们的拼多多了”。作为创始人,他希望跳脱出来,希望能看得远一点,“去摸一摸10年后路上的石头”。

在中国互联网领域,能够挤上牌桌与国际巨头掰手腕的,便是中国的电商,而其中的代表是阿里、京东、拼多多。它们互为对手,偶尔在公关战场上拳脚相向,如今,这三家公司的创始人,马云、刘强东、黄峥都隐居幕后。

放在美国,这样的隐退现象并不多见。除了偶尔荐书、为疫情奔波的比尔·盖茨外,其他的创始人依然活跃。马克·扎克伯格的Facebook在出售隐私的丑闻曝光后,几次出现在国会听证席,被公司的创始人建议下台的争议中,依旧坚持自己不会卸任董事长;马斯克不过是因为一条大嘴巴的推特,而被要求卸任董事长,不过迄今仍活跃在一线;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在今年三季度计划辞去CEO,但他还将继续当董事长,继续参与亚马逊重要的项目。

而在中国这种现象,在情理之外却也在意料之中。因为翻开中国 历史 会发现一个规律,古往今来,无论是政界还是商界,有太多人虽然功成名就到了人生巅峰,就是因为不懂得急流勇退,立刻又急转直下,身价和性病都不能保,栽倒在人生的终点。记得在2019年的教师节,阿里成立20周年之际,马云宣布卸任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成为了一名教师。如果马云在当时真正退出江湖,也许还能够华丽退场。可惜他身退人不退,依旧活跃在各种场合,依然还在构建更高的圈层,且在公开论坛上发表了震动监管层的讲话。

黄铮显然很聪明,京东和阿里的遭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1980年出生,刚步入不惑之年的黄峥,只用了不到六年的时间,拼多多就有了近8亿的用户,本人身价也来到了4500亿,位居中国第三,站在了马云之前。树大招风之下,低调才是生存之道,所以创始人要和企业进行解绑。

去年拼多多23岁的年轻员工猝死在加班回家的路上,这一悲剧把拼多多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从那时候起,在不少公众眼里,拼多多成了一座没有人性、违反劳动法、加班异常严重的“监牢”。不过,和马云、刘强东等人不同,黄铮与拼多多并没有捆绑的那么严重,马云的阿里、刘强东的京东,在公众眼里自然而然地划上等号。这样的好处是公司和个人形象互相成就,但一旦遭遇危机就会互相牵连。蚂蚁金服出事,大家要提马云,刘强东出事自然波及京东。而黄峥就不一样,拼多多发展到这么大的规模了,却并没有多少人知道拼多多的老板是谁。所以当拼多多遭遇公关危机被口水淹没的时候,黄峥仍然安然无恙。当然这并不能保证以后还能这样安然无恙下去。

这个雷是不能再踩了,前人已经付出了足够的代价。不过,黄铮这次的退出,并不意味着放弃控制权,也不代表绝对的风险隔离。黄铮早在去年7月就发出一封内部信,表示从2020年7月1日起,将不再担任公司CEO、联合创始人、而陈磊将接任CEO。在8个月后,黄铮辞任拼多多董事长,新CEO陈磊也顺利接棒。

根据拼多多去年7月1日提交给美国证监会的文件显示,黄峥控制的拼多多股份比例从2020年4月的43.3%降至最新的29.4%;投票权比例从88.4%降至80.7%。如今,拥有三成股权、八成投票权的黄铮,在卸任所有职务后,一比十的超级投票权也将失效,名下投票权也交由董事会投票决策,所以很多人把这解释为“裸退”。

但如果各位去看当年拼多多的招股书,应该会注意到,黄铮的控制权是有多道保险的,和阿里一样拼多多有完善的合伙人制度。这个合伙人制度条款很多,我们摘取最主要的两条:决定执行董事和推举CEO。这种结构极大地削弱了董事会的权利。比如,如果董事不超过5人,则应有两名执行董事;如董事为6-9人,则应有3名执行董事。所以,即便黄峥不当董事长和CEO,也没有了一票当十票的超级投票权,但只要他还控制着拼多多的合伙人委员会,这家公司就还是姓黄。

如今,拼多多也进入了一定的瓶颈期,转型或者升级已经迫在眉睫。很多人说,拼多多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中国有6亿月收入1000元的群体存在,也就是所谓的“低收入人群”的下沉市场。

但这并不完全是拼多多能生存的原因。拼多多能够生存是因为正好承接了阿里系逃离的商户,拼多多对假冒伪劣的高容忍度让这些商户还能赚钱,从而支撑起了拼多多。淘宝当年能够做起来,是因为正好承接了从连锁超市和百货商场逃离的商户,因为超市和百货的压榨让这些商户无法生存,淘宝的出现正好赶上了这一波市场转移的机会。而现在的拼多多,包括直播带货都是如此,为什么直播带货里面的假冒伪劣特别多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赚钱,因为还能赚钱,从而也就能支撑直播带货继续做下去。

因此,随着市场规范,管理日趋严格,拼多多和直播带货都会面临转型,否则就是面临关门大吉。

2020年拼多多实现了营收、平均消费额、月活用户三方面的高增长,但是增速放缓也非常明显。营收上,2020年拼多多全年营收增长97%,相较2019年的130%放缓达25%;作为电商兴衰风向标的商品成交额,2020年拼多多商品成交额达到16676亿元,同比增长66%,较2019年放缓41个百分点。

要知道,现在的拼多多股价已经从2020年年初的40美元左右,上涨到了150美元,最高时的股价一度超过212美元。2020年拼多多的亏损幅度虽然在缩小,但仍亏了71.8亿美元,比市场预期亏损66.63亿还要高。拼多多的高估值让市场开始担忧,在过去资本市场还能信仰“月活跃数量增长”的故事,但接下来就是展示盈利能力的时刻。这是蝴蝶蜕变的过程,也是夺命的惊险之跃。

不可否认,拼多多是一个奇迹,但它也是一个尚未被完全兑现的奇迹。

黄峥辞任拼多多董事长(黄峥辞任拼多多董事长还有股份吗) 第1张

41岁黄峥辞任拼多多董事长:我要去摸一摸10年后路上的石头

北京时间3月17日,拼多多董事长黄峥发布2021年度致股东信,宣布 经董事会批准后将董事长职位交棒给联合创始人、现任CEO陈磊。

黄峥表示,在不再担任董事长和拼多多管理职位后,他的1:10的超级投票权也将失效。

辞任董事长后,黄峥个人名下股票将继续锁定3年不出售。

他将结合个人兴趣,致力于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并着眼于拼多多未来的长远发展,“去摸一摸10年后路上的石头”。

黄峥在致股东信中解释这一重要决定时表示,由于疫情等原因加速了内部业务和管理的迭代。

拼多多从一个纯轻资产的第三方平台,开始转重,新的业务在拼多多内萌芽并迅速成长,这催生、锻炼了新一代的管理者。

“是时候逐步让更多的后浪起来塑造属于他们的拼多多了。”

在黄峥眼中,拼多多已从3年前“刚上小学的小孩”迅速成长为“正进入青春期的少年”。

“希望今天我退董事长会有助于这位少年独立成人”。

此外,黄峥还提到,虽然拼多多自身还很年轻,还有很厚、很长的雪坡,还有比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空间;

但如果要确保它10年后的高速高质量发展,那么有些 探索 现在已经是正当其时了。

“我作为创始人,跳脱出来去摸一摸10年后路上的石头,可能是比较适合的人选。”

受此消息影响,拼多多盘前一路下挫,最大跌幅超6%。

而早在去年7月,黄峥辞任拼多多CEO时,华尔街的投资者和分析师们就已经对这一决定表示难以理解。

花旗分析师曾称,对黄峥的卸任感到惊讶,但其理由是可以理解的,过渡也应该是平稳的。

01

依然拥有绝对话语权

先后辞任CEO、董事长,放弃超级投票权,黄峥几乎完全从拼多多中抽身而退。

但黄峥控制的拼多多股份比例仍有29.4%,作为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大股东, 黄峥仍然对拼多多有着隐性影响力和决定权。

黄峥可能是当今中国年轻企业家中最特立独行的一位了。

多数创始人会在功成名就之后再退位,与黄峥同时代的王兴、张一鸣虽同样低调;

但仍然是奋战在公司一线的灵魂人物,对公司发展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

而黄峥却在拼多多上市不到三年时间里,就做出了退出拼多多的选择。

拼多多领导层的交接之所以能如此顺利、黄峥之所以能将拼多多放心地交给接班人,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其 稳定的高管团队——

他们主要都是黄峥创业时期的合伙人,属于拼多多的元老级创始团队。

例如接棒的陈磊,与黄峥相识至少18年,曾经与黄峥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生同学。

2007年,陈磊博士毕业后,回国就职于欧酷网担任研发架构工程师,而欧酷网正是黄峥回国后的第一个创业项目。

2016年,陈磊进入拼多多担任公司首席技术官(CTO)。

现在的拼多多,就像是一个在成长中不断迭代、自我完善的机体,没有了黄峥的一线指导,拼多多也可以独立完成有序运转了。

02

未来专注生命科学

有意思是,黄峥这一急流勇退的选择与段永平极其相似。

2001年,曾一手缔造起小霸王、步步高的段永平,同样在40岁选择隐退江湖。

他兑现对妻子的承诺远走美国,与家人们一起生活,平常做做投资和慈善,打打高尔夫,只希望过得更平凡一点。

而段永平在黄铮的人生道路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留学美国的黄峥与移居美国的段永平成为了朋友。

2006年,段永平拍下巴菲特午餐,并邀26岁的黄峥一同前往,黄峥感受到了股神巨大的人格魅力,那顿饭改变了他人生的格局。

巧合的是,段永平也曾在离开的时候跟OPPO创始人陈明永等一众兄弟说:

“放手去干,干好了分钱,干不好关门,别有负担。”

如今,黄峥也将拼多多交给了陈磊,让他放手去搏。

至于辞职后的去向,黄铮表示, 他将专注于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

“为十年后的拼多多 探索 高速高质量纵深发展的新空间。”

比如,通过对农产品种植过程的方法的控制, 探索 对马铃薯、番薯、西红柿等潜在的有害重金属含量进行可靠有效控制;

同时对其可能有的、有益的℡☎联系:量元素进行可控的标准化提升等等。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分析:

“拼多多过去几年间的成长,基本上都是靠规模和商业模式的驱动,相对简单但适合中国国情的一个增长驱动因素。

但未来不管是电商还是整个移动互联网,甚至实体经济的竞争都会更加激烈。

这也意味着 拼多多的驱动方式需要更精细化、更底层的核心因素去驱动,黄峥也是为拼多多增长的新 科技 动力寻找答案。 ”

选择“生命科学”如此抽象而宏大的领域,非常符合黄峥的人设。

早在2020年的致股东信中,黄峥就几乎没有再讨论分析拼多多,而是洋洋洒洒讲述着疫情带给自己的思考。

信中提及了爱因斯坦的E=MC²、热力学定律,还有他本人对世界、人类、时间、概率、不确定性的抽象思考。

“成不了科学家,但也许有机会成为未来(伟大)的科学家的助理,那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

对这些宏大命题的兴趣与讨论,让我们似乎又看到了那个理性之下透露着一丝感性的真实黄峥。

多年前的一个采访中,主持人就曾问过黄峥,如果没有创办拼多多,你会去干什么?

“可能是科学家。”黄峥回答道。

03

年活跃用户超阿里

黄峥辞任拼多多董事长职位的同一时间,拼多多发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财报显示,2020年四季度,拼多多营收增长146%至265.477亿元,全年营收增长97%至594.919亿元。

截至2020年底,拼多多年成交额(GMV)为16676亿元,同比增长66%。

非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拼多多四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845亿元,全年归属净亏损为29.65亿元,均较上一年同期大幅收窄。

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年报指出:

截至2020年底,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达7.884亿,较上一年底的5.852亿同比增长35%, 成为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 。

2020年第四季度,拼多多APP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7.199亿,单季新增7650万。

在关键的用户指标上,仅仅用了六年时间,从巨头夹缝中冒出的拼多多已经超越阿里巴巴、京东,成长到如今的体量。

其实早在春节期间,凭借“春节不打烊”以及红包促销活动,拼多多日活跃用户数(DAU)曾短暂地超越过手机淘宝,尽管当时只持续了两天。

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手机淘宝DAU稳定在3.19亿,拼多多则约在2.74亿。

但在2月12日,尽管取消了春晚红包合作,但拼多多还是成功超越了手淘DAU,拼多多为2.59亿,手淘为2.37亿。

拼多多未来将与阿里、京东等电商集中在存量用户间的争夺上,将更加激烈。但那个时候,已无黄峥督战。

以下为黄峥2021年致股东信原文:

今年的股东信提前了一点,是为了及时和大家同步一个消息。

刚刚开完的董事会上,董事们批准了我辞去拼多多董事长职位的请求,陈磊将从即日起接任董事长,并继续担任CEO一职。

在不再担任董事长和拼多多管理职位后,我的1:10的超级投票权也将失效。

我名下股份的投票权将委托拼多多董事会以投票的方式来进行决策,同时我个人承诺个人名下的股票在未来3年内继续锁定,不出售。

去年7月1日我卸任了CEO,原本计划在一年整的时候和陈磊完成董事长职位的交接。

两个原因让我们决定将这个计划中的交接进一步提前了一些。

一是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甚至异化。

这让我意识到这种传统的以规模和效率为主要导向的竞争是有其不可避免的问题的。

要改变就必须在更底层、根本的问题上采取行动,要在核心 科技 和其基础理论上寻找答案。

虽然拼多多自身还很年轻,还有很厚、很长的雪坡,还有比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空间,但如果要确保它10年后的高速高质量发展,那么有些 探索 现在已经是正当其时了。

我作为创始人,跳脱出来去摸一摸10年后路上的石头,可能是比较适合的人选。如果还能结合我自身的兴趣,那就再好不过了。

二是因为疫情等原因导致的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也加速了拼多多内部业务和管理的迭代。

拼多多从一个纯轻资产的第三方平台,开始转重,在仓储、物流及农货源头开始进行新一轮的投入,新的业务开始在拼多多内萌芽并迅速成长。

这既改变了拼多多,更催生了、锻炼了新一代的领导者、管理者,也是时候逐步让更多的后浪起来塑造属于他们的拼多多了。

那么,后面的拼多多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未必能决定,但却可以快乐地和大家分享我自己的想象。

首先,拼多多会是一家永远把消费者利益和 社会 价值放在第一位的 社会 的企业。

我们践行的“普惠、人为先、更开放”的新电商理念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更鲜明地为行业和公众知晓。

它面向最广大的人群,一点一滴的作出改进,努力为消费者,为 社会 创造价值,不论它是显著的还是不容易被看见的。

也因为此,它将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它所面临的各种藩篱也会慢慢被打破,即使有时候会需要一点时间,甚至可能会有波折。

但是“普惠,人为先,更开放”应该是个方向,它将在这个新时代绽放出不一样的活力。

其次,拼多多会是一家富予想象,不断迭代创新的企业。

Costco+Disney的愿景将会更具象、更生动地展现在面前。

虽然当前还只是多实惠、多乐趣的初级阶段;

但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多实惠叠加上多乐趣后带来的性质性的℡☎联系:妙的不同,感受到这背后的化学反应产生的1+12的巨大力量。

过去几年的实践让我们更加相信,这个愿景是丰富、有趣、值得憧憬、可以追求的。

第三,拼多多会努力成为一家成熟的、国际化的公众机构。

2018年上市时的股东信里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希望拼多多是一个公众机构,它为最广大的用户创造价值而存在。

它不应该是彰显个人能力的工具,也不应该有过多的个人色彩。

与此同时,它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公众机构,展示它作为一个机构独特的 社会 价值、组织结构和文化;

并且因循着它自身独特的命运生生不息,不断演化。”

那个时候拼多多还像一个刚上小学的小孩,而今虽然只过了3年,拼多多却已像是正进入青春期的少年。

看着他的快速变化和成长,一旁的我既欣喜又焦虑。

但无论是紧张兴奋,还是惶恐,它总会有他自己成长的道路,希望今天我退董事长会有助于这位少年独立成人。

退了后我做什么呢?

我想去做一些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

拼多多是农产品起家的,过去几年里拼多多对农业领域的贡献主要还是在流通领域。

通过提升流通领域效率,去中间补两头来让农民和消费者获益。

但流通效率的提升毕竟不能从质上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也不能性质性的大幅提升身体 健康 水平。

那一步步往纵深走,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比方说,通过对农产品种植过程的方法的控制;

我们是否有可能对马铃薯、番薯、西红柿等的潜在有害重金属含量进行可靠有效的控制;

同时对其可能有的、有益的℡☎联系:量元素进行可控的、可标准化的提升?

如果以后有一种西红柿,每一颗都含有最适合我们身体的VC等℡☎联系:量元素,那我们的生活质量是否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再比如,如果我们能够比较透彻的了解不同的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在摄入人体后的变化和作用,进而通过植物蛋白来合成生产出肉的替代品;

那这种新的素鸡2.0是否有可能成为更 健康 、更绿色的稳定供给?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深入到蛋白质结构及在人体内的性状的研究;

我们是否有可能沿着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分子机器的道路,进一步研究出蛋白质机器人,可以进入到人的脑部血管进行疏通,避免中风?

小时候,老师问我们长大了想做什么,我和很多人一样说想成为科学家。

而今一晃已过不惑之年了,想成为真正的科学家也许已经不太可能了;

但如果我努力,把中学里最喜欢的化学、大学里学的计算机、工作中学习的经营管理结合起来,我天真的想,说不定也能再做出点有意思的事儿。

成不了科学家,但也许有机会成为未来(伟大)的科学家的助理,那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

以马为镜?黄峥辞任拼多多董事长,有怎样的幕后博弈?

无相 财经 出品

2018年到2020年,马云连续三年位列中国富豪的榜首。

2019年,马云选择了急流勇退,卸任了阿里的董事长。

2021年,拼多多的市值超越阿里巴巴。

3月17日,拼多多发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数据显示,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达7.884亿,成为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

6年,仅仅用了6年,拼多多就干掉了阿里、京东。

而就在财报发布的同时,创始人黄峥宣布——辞任拼多多董事长!

历史 ,何其相似!

01

黄峥的退位和马云一样,都是有步骤,有计划的。

早在去年7月,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就给全员发了一封名叫《拼多多的一小步》的信。他在信里表示,从2020年7月1日起,他将不再担任公司CEO。

后来,公司联合创始人、CTO陈磊将接任CEO。

卸任CEO以后,黄峥继续担任拼多多董事长,但在拼多多的对外活动方面却逐步“退居二线”。

拼多多的对外发声、宣传中,更多的是突出“拼多多CEO陈磊”。

拼多多的公务活动,黄峥本人也到场,但不做过多宣传。

8个月后,黄峥辞任拼多多董事长,“新CEO陈磊”继续接棒成为拼多多新任董事长。

剧情和马云、张勇的交接剧情几乎相同。

那么黄峥卸任的由头呢?

在股东信里,他是这样说的:

“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甚至异化让我意识到这种传统的以规模和效率为主要导向的竞争是有其不可避免的问题的。要改变就必须在更底层、更根本的问题上采取行动,要在核心 科技 和其基础理论上寻找答案。”

黄铮称,职位改变的缘由之一是为确保拼多多10年后的高速高质量发展。

因为拼多多内部业务和管理的迭代,是时候逐渐让步于后辈与新管理者了。

而后,黄铮还在信里大谈农业(食品科学)研究的相关问题。

最后,黄老板还煽情了一下,说自己最想做的,其实是科学家。

现在成不了科学家了,但未来还有机会成为科学家的助理……

说一千,道一万,黄峥还是退了。

此次卸任董事长和拼多多管理职位后,黄铮1:10的超级投票权也将失效。

为了不影响股价,他承诺,个人名下的股票在未来3年内继续锁定,不出售。

不过,和马云一样,虽然黄峥逐步卸任CEO和董事长,但拼多多的公司的控制权,依旧掌握在黄峥手里。

至此,马云、刘强东、黄峥,三大电商强人,均“退居幕后”。

02

黄峥究竟为什么退,真的如他信中描述的那般吗?

我们不得而知,但透过现象看数据。

拼多多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但背后也隐藏着危机。

众所周知,拼多多之所以能快速扩张,离不开低价补贴,和用户红包。

用户,其实都是投资人用真金白银买来的。

最新公布的2020年财报,拼多多今年的运营亏损为93.8亿,相比于2019年的85.38亿同比增长了不少。

而且,财报还预计,拼多多2021年的损失将超过100亿。

虽然目前拼多多拥有了庞大的用户数量,但如果一家公司一直无法实现盈利的话,最终将会被投资者抛弃。

目前来看,拼多多的转型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拼多多以性价比著称,性价比则意味着低利润,低利润则意味着亏本和长期亏本。

2020年,拼多多花费了192.7亿的营业成本和近495.9亿的整体运营成本,换来了7.884亿的日活数据。

收益不及投资,拼多多的最终亏损,高达93.8亿。

如何激发8亿用户的购买力?如何扭亏为盈?

老实说,拼多多还没有什么头绪。

不然也不会一直疯狂补贴了。

钱烧到什么时候才算完呢?

烧钱的 游戏 ,有两个极端示例。

一个是ofo小黄车,最后一地鸡毛,押金退不了。

一个是滴滴,转型成功,开始盈利,但是用户也因为价格变高,开始流失。

拼多多会怎样呢?

不知道,反正这个摊子已经交到了别人的手里,黄峥在此时离场,正可谓见好就收,深藏功与名。

03

其实电商发展到今天,市场的空间已经趋近于极限。

红海时代,各大电商和房地产商一样,都在纷纷寻求转型。

比如腾讯投资海外市场,阿里开始研发芯片,百度进军人工智能……

现在的拼多多则是聚焦农业和生命科学。

无相君以为,黄峥的赛道选得聪明。

未来,随着智能机器的发展,越来越多人会被工业绑架,被机器取代。

现在,没人去做泥水匠了,反而泥水匠的工资已经超过了不少白领。

将来,没人去种田了,农产品自然能卖高价。

至于生命科学,那是所有富豪的追求——长生不老。

如果能在这两个领域取得成功,黄峥或许会找到新的财富密码。

因为人的基本要求不在于网购多少衣服、香水。

而是吃饭,活着。

更何况,这两项都是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的。

顺着政策来,自然很安全。

这些年的大环境上,国家反资本垄断的势头一直在增长。

自去年年底以来,阿里巴巴及其蚂蚁集团一直受到监管的审视。

蚂蚁集团已经停止上市,有知情人士透露,反垄断监管机构正考虑对阿里巴巴处以创纪录的罚款,金额或将超过高通公司在2015年因反竞争行为支付的9.75亿美元罚款。

这或许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 历史 上的最高罚款。

与此同时,在《上海证券报》编制的中国企业家领袖名单中,马云的名字没有在列。

在中国,是绝对不会允许某个资本家成为精神领袖的。

马云已经撞到了南墙,黄峥在一旁看着,他很聪明。

黄峥卸任拼多多董事长,临行之前留下了对拼多多的“预言”

2021年3月17日,拼多多创始人兼董事长黄峥发布了2021年致股东信。宣布董事会已经批准其辞去拼多多董事长一职, 从即日起由陈磊接任拼多多董事长一职,并兼任拼多多CEO。

卸任董事长和拼多多管理职位后,黄峥 1:10的超级投票权 也将失效,其名下股份的投票权将委托拼多多董事会以投票的方式进行决策。并且, 黄峥承诺其名下的股票将在未来3年继续锁定,不做出售安排 。

从2015年上线至今,黄峥带领拼多多取得的进步肉眼可见。2020年底,拼多多用户数达到 7.884亿 ,超过淘宝成为名副其实的用户第一电商平台。 2020年GMV达到16676亿,同比增长66%,增长速度是行业平均水平的6倍。

然而黄峥却选择这个时候进行权利交接,是功成身退还是另有原因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

关于卸任董事长并提前和陈磊完成职位交接的原因 ,黄峥在致股东信中说道:

其一、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甚至异化让他意识到这种传统的以规模和效率为主要导向的竞争是有其不可避免的问题的 。要改变就必须在更底层、根本的问题上采取行动,要在核心 科技 和其基础理论上寻找答案。

虽然拼多多目前还有较大的高速增长空间,但是为了保证10年后的高速高质量发展,作为创始人的他必须提前对未来进行 探索 ,摸一摸10年后路上的石头

其二、因为疫情等原因导致的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也加速了拼多多内部业务和管理的迭代。

拼多多在由纯轻资产的第三方平台转向重资产的过程中,新的业务在拼多多内快速成长,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也锻炼了新一代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未来的发展中将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去塑造属于他们的拼多多。

没有了黄峥的拼多多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想象,黄峥也在信中分享了自己的想象。

“普惠、人为先、更开放”作为拼多多新的电商理念将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的展现给行业和公众。为消费者服务,为 社会 创造价值,为更广大的群众效力是拼多多坚持的方向。

虽然拼多多目前还处于多实惠、多乐趣的初级阶段,但是经过几年的发展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背后隐藏的巨大潜力。未来,拼多多将把多实惠+多乐趣的愿景将会通过不断创新更生动的展现给顾客。

拼多多的存在不是为了展现个人能力,也不应该存在过多个人色彩。 它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公众机构,展示其 社会 价值、组织结构和文化,并且因循着其自身独特的命运生生不息,不断演化。

黄峥走了,带着他对拼多多未来的美好向往离开了,未来的他将专注于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为10年后的拼多多 探索 高速高质量的纵深发展新空间。小聪相信等到黄峥再次归来之时,一定会如六年前创立拼多多一样,再次颠覆电商世界。

至此,电商三巨头的创始人全部下线。英雄远去但是战斗还未停止,“猫、狗、拼”三家最终胜败如何还需时间来回答。

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未来的电商一定会如黄峥所想,会变得更开放、更包容、更加注重消费者的所思所想。以 科技 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始终把 社会 的进步作为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