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走势如下:
2017年或今后几年,一线城市、计划单列、省会城市、直辖市会涨价,其他城市不会涨太多,原因如下:
1、中国城市化进程,就是一个人口由农村向县城、县城向二线城市,二线向一线城市流动的过程。而一线城市总是有限的,北上广这些房价只能上涨。
2、一个学生,大学毕业,一般都是留在本地,很少有回家乡的,而大学所在地,一般都是一线二线城市,而留在小县城的人很少,这就导致人口不断向大城市流动,自然房价也就更高了。
3、一二线城市,教育水平,生活质量更高,相对来说房价也有增值空间,而小县城的线房子,自己住还是可以的,如果增值,增值力度不大,除非类似于雄安、通州之类,被天上馅饼砸中的幸福地区。
4、现在的中国城镇化大约为50%,而城镇化按照每年1%的增长速度,至少中国的城镇化应该达到70%。所以至少还要20年时间。所以房价少看也得涨20年。20年以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房价可能还会惯性往上涨,中等城市的房价原地踏步,小城市的房价将出现下跌。小镇和乡村(尤其是偏远的乡村,地处繁华地区的乡村成为城市的一部分)甚至就消亡了。
目前,因为土地稀缺,部分一线城市已经在限制人口,比如北京最近提出一个“誓死守住人口2300万的底线”。2015年随着限购政策的解除,一线城市像压抑已久的火山,突然喷发。其中,深圳更是跳涨50%,随后北京、上海轮番上涨,并蔓延至二线城市。
大家全民买房,这么大的需求量,房价当然很难压下来。
调控房价或者房价向下,开发商就会谨慎拿地,一旦以后库存不够或者政策放开,需求就会爆发式增长。
为了躲避货币贬值,我们对中心地段的需求在源源不断的上涨。一方面,打压楼市,房企不再拿地,致使库存告急。
这个是经济学问题。房子的供求关系是有上线的,房子价格太高居民会改而租房子,以缓解住房压力。同时国家不允许房价过高影响居民生活质量,这样会影响人民对国家政府的认同感。 房价其实与白菜小米价格有一定比例的,超过比例就是畸形房价。2000年前后东南亚经融风暴就是那边经济发展过快,物品价格虚高,生产产品过多而实际消费能力达不到导致的。要不是大陆的支持,受波及的香港早就无数人跳楼了。 最简单的形容:房子价格过高,房地产兴起,房子过多,居民购买量一定,闲置房子过多。但是,房地产商造房子需要成本,钢筋水泥需要成本,这个链条断裂一方,其他方都要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