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黑。
给你介绍一下当前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一、不符合申报条件。(1)成果形式不属于资助范围。包括应用研究成果、论文集、数据库、教科书、通俗读物、个人申报译著、简单的文献资料汇集以及古代典籍点校。(2)申报成果为答辩未满三年或满三年未作出重要修改的博士论文。博士论文答辩后满三年且修改幅度超过30%以上的方可申报,修改内容包括主要观点、内容结构、研究资料、篇幅拓展等各个方面。(3)申报成果已经出版。后期资助项目不接受已出版成果修订版或再版的申报,申报成果必须尚未出版,且与已出版著作的重合内容不得超过10%。
二、申报材料不完整、不规范。(1)申请书填写不完整、不真实。有的申请书3位正高职称推荐人的相关信息和推荐意见没填或者虚假。有的申请人资料填写不完整,或者误填、瞒报。(2)申报书稿未能有效匿名。在成果封面、目录、行文或后记中透露了申请人有关信息。(3)申请书及活页未按要求报送。申请书及活页均需报送2份,其中1份送省(区、市)社科规划办或在京委托管理单位。(4)申请评审回避不当。申请书中所列申请回避3位评审专家一栏可以不填,但不要随便填写,要填写确实可能影响评审公平公正的评审专家。
三、申报成果学术规范性较差。(1)不符合学理逻辑和学术规范。如“研究史”没有立足于史的客观叙述,缺乏历时性的逻辑。(2)缺少基本的文献梳理。(3)不符合引文规范。参考文献、注释等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4)有的存在抄袭、剽窃行为。
四、违反申报程序。有的申报材料未经申请人所在单位和所属省(区、市)社科规划办或者在京委托管理单位审核。目前后期资助项目申报有两个途径:一是个人自行申报,二是出版社推荐申报。这两种途径均需要经申请人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审核、所在省(区、市)社科规划办或在京委托管理单位确认,以及3位正高职称专家或我办认可的出版社出具推荐意见后,方可申报。申请人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各省(区、市)社科规划办或在京委托管理单位负有审核责任,要对作者个人情况、申报信息等进行核实,并签署意见、加盖公章。
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评审时间为2022年3月20日。新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标注日期在2022年3月20日之前的,或在3月20日前已向我办提交结项材料的,可以申请2022年度项目。
会的。
评选方法:
1.抽样方案通过方便抽样选取了14 名受访对象,其中男性12名,女性2 名。他们均为教授、博导,具有丰富的社科基金盲评经验,均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领域研究。
2. 访谈方案
采用电话和面谈两种访谈形式。访谈问题共15 个,涉及4 个方面:(1)评审经历(如:您参与过几次盲评?);(2)评审过程(如:拿到申请书后,您会怎么做?);(3) 评审标准(如:您会从哪几个方面评审?);(4)评审建议(如:您对项目申请者有何建议?)。
每次访谈持续35-50 分钟不等,根据访谈录音逐字转录后生成文本。接着作者采用内容分析法(Patton 2015)对数据进行加工,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提炼主题,并进行一、二、三级编码,再根据编码选择代表性访谈片段作为支持例证。
根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工作于2015年4月8日开始,4月17日结束。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名单公示时间为2015年6月10日至16日。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要求
通讯初评是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评审工作的重要程序,评审专家不得以任何方式向任何人透露评审情况,不准擅自复制、抄录、留用《课题论证》(活页),否则将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并记入专家信誉档案。
二、工作程序
1.各单位到科研处领取评审材料。
2.请各单位与评审专家本人联系,确知专家是否能按期完成评审。如专家因各种原因不能按时完成评审,请不要发放评审材料,在4月8日上午11:00之前与科研处联系调换专家。
3.评审材料拆阅和封装由专家本人进行,如发现所装材料有遗漏或差错,请直接与科研处联系。
4.请专家认真审阅评审材料并打分。
5.专家评审完毕后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议意见表》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设计论证》(即活页)全部装回原材料专用袋并贴密封条,在封面注明实际评审份数。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常年受理申报,一律实行通讯评审。
计划于4月(评审3月15日以前申报的)、10月(评审9月15日以前申报的)各集中通讯评审一次,逾期申报的将转入下一评审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