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977,浪潮信息,这只股票上市累计是多少倍?
000977浪潮信息2000年上市,按复权后计算,开盘价和最高价统计,涨了7.5倍。
深交所主板A股
公司名称: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Inspu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Ltd
曾用名:浪潮信息-G浪潮
A股代码:000977 A股简称:浪潮信息
证券类别:深交所主板A股 所属行业:电子信息
撰文/吕明侠
出品/每日财报
5月25日,浪潮信息(000977.SZ)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提名王恩东为公司第八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10月,王恩东辞去浪潮信息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及首席执行官等职务,目前担任浪潮集团执行总裁、首席科学家。投资者关心的是,王恩东为何重回浪潮信息,其能给公司带来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5月22日,浪潮信息发布了董事长张磊离职的公告。任职浪潮信息董事长近9年的张磊为何突然离职,同样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每日财报》梳理发现,在张磊担任董事长期间,浪潮信息的营收规模始终保持增长,但自2017年后,浪潮信息的营收增速开始下滑。与此同时,浪潮信息在上游供应端及下游客户端均受制于人,缺乏议价能力,其毛利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
王恩东选择此时“回归”浪潮信息令人关注,能否力挽狂澜,甚或能否推动公司资产重组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张磊去向成谜 应收、存货居高不下
5月22日,浪潮信息公告称,董事长张磊因工作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等职务,辞职后将不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张磊未持有公司股份。公司在新任董事长选举产生之前,将由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彭震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
对于原董事长张磊离职原因及去向等问题,《每日财报》发函询问,截至发稿并未获得相关回复。公开信息显示,张磊出生于1963年,历任沈阳市人民银行证券交易中心信息咨询部负责人,沈阳证监办副处长, 浪潮信息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浪潮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首席执行官,于2012年起开始担任浪潮信息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浪潮集团顾问职务等职务。
张磊在担任董事长期间,可谓“居功至伟”,浪潮信息的营收规模始终保持正增长。但自2017年后,浪潮信息的营收增速便开始下滑。
数据显示,2018-2020年,浪潮信息分别实现营收469.41亿元、516.53亿元、630.38亿元,增速分别为84.17%、10.04%、22.04%,增速下降明显。
而在营收增长逐渐放缓的同时,《每日财报》注意到,浪潮信息的应收账款和存货却在不断增加。数据显示,2018-2021年第一季度各期末,浪潮信息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49.63亿元、100.49亿元、82.07亿元、93.59亿元;存货余额分别为82.17亿元、85.68亿元、109.43亿元、112.17亿元。
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应收账款和存货适度增加也属正常,但是对于浪潮信息来说,由于电子类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价格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价是非常常见的。浪潮信息的存货越多,也就意味着承担跌价损失的风险越大。之前,给苹果做代工的歌尔股份(002241.SZ)就因为存货过高而暴雷。
徒有“一哥”虚名 无“芯”之痛刻骨铭心
浪潮信息成立于1998年,2000年登陆A股,主营业务为计算机及软件、电子产品及其他通信设备等。浪潮信息的控股股东为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6.12%,实际控制人为山东省国资委。
有着“国”字号背景,加上公司产品服务器又是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一环,浪潮信息的经营业绩曾经一路飞涨。2016年浪潮信息的营业收入过百亿,2017年大幅上涨了101.21%,达到了254.88亿元,增速全球第一,提前三年完成“冲刺全球前三”的五年目标。2018年实现营收469.41亿元,到2019年已经突破了500亿元。
市场调研机构Gatner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通用服务器市场数据显示,浪潮以9.6%的市场份额排名世界第三,同比增长率为10.6%,是全球唯一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厂商。在中国市场,浪潮以37.6%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名,份额超过第二、三名(分别是新华三和华为)的总和。
浪潮信息俨然成为了中国服务器“一哥”。但令人“心痛”的是,作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服务器厂商之一,浪潮信息在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芯片掌握在别人手里。据了解,目前浪潮出货量最大的产品是x86服务器,x86的CPU芯片主要来自Intel(英特尔)。
《每日财报》研究发现,浪潮信息不能生产CPU芯片,似乎也没有动力进行研发创新。数据显示,公司当前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仅为5%,明显低于其他头部 科技 公司。对于技术迭代迅速的 科技 行业来说,研发投入不足意味着其后劲乏力,未来发展动力有限,浪潮信息似乎正走入核心技术高度依赖其他公司的恶性态势,“一哥”之位很难持续。
毛利率持续走低 浪潮信息路在何方
核心技术依赖于大客户意味着浪潮信息很容易受制于人。2020年,英特尔的临时断供给了浪潮信息一个“下马威”,暴露出浪潮信息供应商高度集中在欧美厂商的重大隐患,更显现出其自身的软肋。浪潮信息的供应安全问题就像高悬在头顶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随时都有下落的危险。
数据显示,2017-2019年,浪潮信息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金额分别为143.81亿元、283.46亿元、291.06亿元,采购金额占比分别为58.80%、59.34%、61.04%。其中,英特尔是其最大供应商,浪潮信息同期向英特尔的采购金额分别为73.23亿元、145.76亿元、178.96亿元,占总采购金额的比值分别为29.94%、30.51%、37.53%,无论是采购金额还是占比都在增加,依赖性越来越高。采购商高度集中使得浪潮信息在面对上游供应链厂商时几乎没有任何的议价能力。
这种趋势依然在增加。浪潮信息没有在2020年报中披露供应商的详细信息,但浪潮信息对前五名供应商的依赖性更高。2020年,浪潮信息向前五名供应商的采购金额为381.03亿元,采购金额占比65.54%,比2019年高出4.5个百分点。
浪潮的下游客户主要是政府、大中型企业集团等,而且通过大型项目招投标方式获取订单,前5大客户收入保持在30~40%之间。大客户高度集中同样体现出浪潮信息的议价能力不强,且业绩有很大不确定性。
浪潮信息在上游供应端及下游客户端均受制于人,说明其缺乏议价能力,即便其市场份额和营收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光鲜,但实际上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这可以从其毛利率上一窥端倪。2018-2020年,浪潮信息的毛利率分别为10.96%、11.77%、11.53%,浪潮信息的毛利率仅为十年前的一半,且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2020年浪潮信息的销售净利率只有2.39%,同行业公司中科曙光(603019.SH)的销售净利润则有8.73%,浪潮信息的差距巨大。
如今,随着浪潮集团执行总裁、首席科学家王恩东的“回归”以及新董事长的选举产生,不知浪潮信息能否解决“无芯之痛”。
浪潮信息的毛利率一路走低,盈利不易。再囤积史上最高存货,光跌价减值损失就可能影响公司全年业绩。
本刊特约作者 诗与星空/文
2020年7月1日,浪潮信息(000977.SZ)被传闻断供Intel的CPU,Intel方面回应称,需要根据美国相关法律对我们的供应链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因而不得不临时性暂停对此客户的供货。这次临时性暂停预计两周以内,届时将恢复对此客户的供货。幸运的是,Intel恪守承诺,随后恢复供货。
浪潮信息和Intel的合作,已经超过30年。
2019年,公司从Intel公司采购高达179亿元。如果真的断供,会让浪潮信息吃不消,但很显然,Intel不可能短期内找到能采购如此巨额芯片的大客户,也会很难受。
2019年,浪潮x86服务器市占率超10%,蝉联全球第三,成为全球前五排名中增速最高的服务器厂商;在中国市场,浪潮x86服务器市占率超34%。在中国Non-X86服务器市场,浪潮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50%以上。AI 服务器连续三年以过半市场份额的绝对优势位居中国市场第一。
在服务器领域,浪潮信息是一个全球市场第一梯队、中国市场绝对领先者的存在。
在Intel断供虚惊一场之后,不妨静下心来思考下,如果真的遇到断供,浪潮信息有备胎吗?
据报道,Intel在2019年的销售额为657.93亿美元,约4200亿元人民币,浪潮信息作为Intel的最大客户之一,销售额占比接近5%。从数据来看,Intel和浪潮的互相依存度都比较高。
目前浪潮出货量最大的产品是x86服务器,而x86的CPU芯片主要来自Intel。现在浪潮还不能生产CPU芯片,国产x86架构的CPU只有海光可选。而海光的CPU,一方面,性能与主流Intle和AMD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海光产能有限,恐怕连关联企业中科曙光的需求都满足不了。
虽然是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服务器厂商之一,虽然在架构主板等方面有一定的技术积累,但在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芯片方面,浪潮信息是没有备胎方案的。
利润率极低
2020年10月,公司发布了三季报,受益于疫情期间远程会议、远程教育等行业对云中心的迫切需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9.02%;净利润6.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37%。
和公司巨额的营收规模相比,净利润近乎少得可怜。看起来高大上的服务器,怎么利润会如此低?
最早要从IBM转型说起。据说IBM不做毛利率低于40%的业务,所以当电脑服务器逐渐进入红海市场、毛利率下行的时候,其将PC和x86服务器业务出售给联想,再后来甚至连最先进的小型机业务都卖掉了。
IBM和浪潮信息合资成立了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IBM持股49%,浪潮持股51%,生产IBM最新的小型机。该子公司在2019年净利润接近6000万元,但到了2020年半年报,就亏损4000多万元。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服务器市场毛利越来越低,财报显示,浪潮信息的毛利率已经从十年前的20%左右降到现在的11%左右,再加上研发费和高昂的财务费用等开支,导致公司的净利润也比较低。
公司账面短期借款超过52亿元,为上市以来最高。高额贷款背后,公司1-9月份利息支出1.17亿元。
史上最高存货余额
三季报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公司存货余额136.85亿元,为史上最高。
华为为了备货,囤积了大量的芯片,导致存货余额居高不下。但现在的浪潮信息短期内并没有同样的忧虑,如此高的存货,有什么风险?
众所周知,电子类产品更新非常快,从出厂开始就快速降价,囤积过多的存货,首当其冲的就是降价——存货跌价的风险。
由于三季报数据不够详实,我们以半年报为例,公司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风险。半年报中,公司存货跌价准备累计余额高达9.13亿元。其中上半年新增6.02亿元,接近上年同期的五倍,甚至超过了同期的净利润。
三季报新增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积压到了7.24亿元,结合半年报的明细数据,绝大部分都应该是存货跌价准备。
分红、减持和股权质押
在业绩表现不佳的同时,公司却有两个指标格外扎眼:分红和股权质押。
现金流量表显示,公司自2017年以来,累计分红10.8亿元,接近累计净利润的一半。考虑到近年来资金周转紧张,公司几乎是在借钱分红。
难道分红多对于投资者不是一件好事吗?
这要从公司的股权架构来分析, 2017年的时候,公司第一大股东浪潮集团持股比例超过41%。公司分红现金的近半,都进入了大股东的腰包。
公司分红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回馈投资者,而是为了反哺大股东,因为浪潮集团比较缺钱。比如浪潮信息9月23日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浪潮集团因拟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业务需要,将其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流通股 7000万股股份办理了股权质押登记手续,用于对本次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之换股事宜等进行担保。
除了拿分红,浪潮集团近年来还在不断减持,短短三年时间,持股比例已经从41%以上降到36%左右。
2020年9月和10月的公告显示,浪潮集团分两次质押了7000万股和4500万股,合计占所持21.9%的股份。浪潮集团的实控人是当地国资委,在国企当中,股权质押是非常罕见的现象。
这进一步说明大股东浪潮集团的资金链非常紧张,对公司的经营有潜在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出现利益输送。
浪潮信息半年报中,公司对浪潮集团的应收账款超过1400万元,然而奇怪的是,这笔款项竟然计提了710万元的坏账准备。
一般来说,关联方企业尤其是上下级关系的企业之间,是不必计提坏账准备的,因为不应该存在坏账风险。浪潮信息是浪潮集团的下属单位,浪潮集团是国资,效益尚可,怎么可以欠账不还?
再说了,真的不还能走自己起诉自己的法律程序吗?
再比如,浪潮集团的委内瑞拉项目,拖欠浪潮信息2.95亿元,竟然在2016年就早早全额计提了坏账准备。
从某种意义上讲,大股东投资失败导致的损失,应该由大股东来承担,而不是由上市公司自行承担。
浪潮信息的这种账务处理方式,存在着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嫌疑。
研发投入过低
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浪潮信息理应在研发方面进行更多的投入。然而,三季报显示,公司的研发费用18.8亿元,仅占公司营收的4.12%。与之形成对比的,华为2019年研发费用超千亿,占营收比例超过14%。
无论是金额还是比例,浪潮信息的研发投入都比较低,很难和公司高 科技 企业的形象相匹配。2018年至今,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7.5亿元、23.5亿元和18.8亿元(三季报),占营收比例分别为3.72%、4.55%和4.12%。
服务器是一个人才密集型行业,技术迭代非常快,如果不能保证足够的研发投入,公司很难保持技术领先。公司的毛利率不及十年前的一半,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研发投入不足。
近年来国际形势变幻莫测,公司对Intel等海外供应商的过度依赖,给未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公司应该花大力气解决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问题。
年报不容乐观
从三季报看1-9月份的数据,浪潮信息的业绩是比较靓丽的,但是,单独拿出三季报单季度数据看,却发现并不那么乐观。
公司第三季度单季度营收为152.17亿元,同比下降8.82%;净利润也较2019年三季度有所下滑。
大量的需求在一二季度爆发式采购实现后,三季报的下滑预示着公司全年的业绩可能不是那么乐观。
而公司天量的存货,则极有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服务器爆发式需求,以及断供的风险,公司大规模采购芯片、硬盘等服务器配件,导致库存高企。
但实际情况是,三季度以来,市场需求开始萎缩,公司的存货很难得到消化,随着时间推移,会不断发生贬值。
公司的存货跌价风险也就越来越大,极有可能在年报中“暴雷”,吞噬本来就不富裕的净利润。
浪潮信息属于云计算硬件提供商,而浪潮软件属于云计算软件提供商 000977浪潮信息:浪潮服务器连续10年蝉联国产服务器销量与销售额第一名。
亿万克服务器搭载最新 X86架构的高性能可扩展处理器,具备多核心超线程技术,支持DDR4、PCIe4.0等最新技术标准,提供完整的BMC管理功能,BIOS集成EVOC专利技术 BPI,使服务器拥有超高的处理性能。此系列性能稳定高效、智能环境感知、绿色节能、配置灵活等优势,拥有卓越而优异的整机性能输出,在足量的整机性能与经济实惠之间实现优良的平衡,为数据中心提供实用的高性能、低成本、高密度的解决方案,适用于企业虚拟化、IT核心业务、分布式存储、电信通讯及其他复杂工作负载等宽口径业务用途。【感兴趣点击此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