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牛字最早见于商代。
其古字形像突出一对牛角的牛头。
牛有吃苦耐劳的本性,故引申为顽强、有耐力,又指人的脾气固执、不肯轻易驯服,这是取牛的脾气执拗之意。
牛姓出自子姓,是商朝开国皇帝商汤的后裔。周武王灭纣后,封商朝贵族微子于商丘(今河南商丘),建立宋国。微子之后有牛父,官任宋国司寇(掌管刑狱)。宋武公时,游牧民族西戎长狄人屡次犯宋,牛父曾率军败敌于长丘。后在一次作战中,不幸壮烈殉国。
因其为国而死,后世子孙即以其字为氏,称牛姓。他们尊牛父为牛姓的得姓始祖。
扩展资料
姓氏名望
1、牛莉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空军电视艺术中心女演员。2013年,凭借主演的家庭伦理剧《新女婿时代》获得首届“***中国电视剧年度明星盛典”十佳演员称号 。2015年,凭借主演的农民史诗剧《老农民》获得第11届中美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2、牛根生
内蒙古人。企业家、慈善家,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创始人,老牛基金会创始人、名誉会长,“全球捐股第一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牛
1、牛字的甲骨文
2、牛字的金文
3、牛字的小篆
4、牛字的楷书
5、牛字的草书
6、牛字的隶书
7、牛字的行书
拓展资料:
牛字基本释义:
1.哺乳动物。草食,反刍。家牛有黄牛、水牛和牦牛等。黄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岭间的驮运役畜。中国黄牛有秦川牛、南阳牛、鲁西黄牛、延边黄牛等;水牛有温州水牛、滨湖水牛等良种。云南产的一种野牛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2.比喻固执、倔强,也比喻威风、神气:~脾气。~哄哄。他的样子可真~。
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4.牛顿的简称。
参考链接:百度汉语-牛
牛字是由象形文字演变来的,先有牛,后有字。
字形演变
[ 牛 ] niú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2、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牛,大牲也。——《说文》、
牛(拼音:niú)是汉语常用字,此字最早见于商代 ,其古字形像突出一对牛角的牛头。本义即牛科动物牛。
牛有吃苦耐劳的本性,故引申为顽强、有耐力,又指人的脾气固执、不肯轻易驯服,这是取牛的脾气执拗之意。牛又指二十八宿中的牛宿。牛也是姓氏之一。
牛用作左偏旁时写作牜。用牛作意符的字多与牛相关,如:犊、牦、牟。有的泛指牲畜,如:牧、牢、犒。
象形字
“牛”字的造字原理是用局部代表整体:只要描绘出特征最鲜明的牛角,不画全身也能看懂这是牛。新附1出自商代的“牛簋”,是非常写实的牛头:弯角、横耳、圆眼、宽鼻孔、大肋巴。典型的牛的特点。商代甲骨文为了书写方便,把牛头从轮廓化变为实化了,而且也瘦化了。
但依然看得出牛头的形象来。此后,周代金文、秦篆一脉相承,都相沿这样的形体发展下来。但从汉代隶书起,“牛”便只下一只角,宽的嘴巴也变成长尖的“尾巴”了。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牛
牛(拉丁学名:Bovine),属牛族,为牛亚科下的一个族。染色体数为56的野牛、60的黄牛和58染色体的大额牛,杂交有可育后代,为哺乳动物,容易发生罗伯逊易位(丝粒融合)改变染色体数降低生育率,草食性,部分种类为家畜(包含家牛、黄牛、水牛和牦牛)。体型粗壮,部分公牛头部长有一对角。牛能帮助人类进行农业生产。
牛科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体质强壮;有适合长跑的腿;脚上有4趾,但侧趾比鹿类更加退化,适于奔跑;门牙和犬齿都已经退化,但还保留着下门牙,而且下犬齿也门齿化了,三对门齿向前倾斜呈铲子状,由于以比较坚硬的植物为食。
扩展资料
常见种类:
1、普通牛(Bos taurus)。分布较广,数量极多,与人类生活关系极为密切。
2、牦牛(B.run-niens)。毛长过膝,耐寒耐苦,适应高原地区氧气稀薄的生态条件,是中国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种,所产奶、肉、皮、毛,是当地牧民的重要生活资源。
3、野牛(Bison),如美洲野牛(B.bison)、欧洲野牛(B.bonasus)等。可与牛属中的普通牛种杂交,产生杂交优势和为培育新品种提供有用基因。
4、水牛(Bubalus bubalus)是水稻地区的主要役畜,在印度则兼作乳用。
5、黄牛(Bos taurus domestica)角短,皮毛多为黄褐色或黑色,毛短。多用来耕地或拉车,肉供食用,皮可以制革,是重要役畜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牛(十二生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