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为了保证股东的利益,每年的分红都比较稳定,基本在4个点以上。今年股价较低,只有6个点。
说起股市大家应该都不陌生,2005年初我国投资者数量为7200多万户,如今我国投资者数量已经达到1.87亿,而且每月仍以百万户的速度增长,可见大家对股市的热情是比较高的。不仅如此,随着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上市公司也逐渐增多,从最初的“老八股”已经发展到现在的4400多家上市公司,可以说是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在股市中获得收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股价差,另一个就是分红。银行股作为股市中总市值居前的版块,通常有股价波动相对较小、业绩和分红比较稳定等特点。那么,如果现在买10万股银行股,一直放着不动,10年后分红够生活吗?
首先,我们以工商银行为例。工行成立于1984年,是一家大型国有银行,2006年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目前,工行股价的位置在4.9元左右。按此计算,买10万股的总成本为49万元人民币,这个数字还是比较可观的,如果存入银行,在存款利率不变的情况下,10年后可以产生约15万元的利息。
据统计,工行上市15年共进行过15次分红,一直保持着稳定分红的状态,近5年的分红平均为10派2.5元,按此计算,10年后可以获得25万元的分红。综合来看,即使按现在的生活水平衡量,想要靠分红或存款利息生活是比较难的,不过改善生活质量是可以的。
另外,需要说的是,银行存款和持有银行股是有区别的,前者的利息会随着存款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后者虽然也会获得分红,但是股价是波动的,当高于建仓成本时会产生市值收益,当低于建仓成本时则会产生减值。不过两者也存在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存款利息和分红数量都是建立在存款基数和持股数量上的。
生活的地方和生活质量不同,生活成本也有很大区别,比如生活在一线大城市,日常消费、房贷、交通等生活成本加起来需要几千元,而生活在乡下很多东西可以自给自足,每月可能几百元就够生活了。
综上所述:现在买10万股银行股,一直放着不动,10年后分红够生活吗?虽然银行股分红相对稳定,但由于持股数量有限,最终很难满足靠分红生活的想法。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讲,要想实现靠分红或存款利息生活的想法,需要增加存款基数或持股数量才行。最后,上市公司存在亏损、退市等情况。银行破产后,根据目前《存款保险条例》,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这一点是持有银行股等不具备的。
有下列原因使现在的工商银行股票价格这么低:
1、发行股票量不同,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发行的量少,价格高,发行的多了,价格就低。
2、市场因素为主,心理因素为辅,同时还受周边市场同类产品价格影响。
3、工行,小散是不会去炒的,基本上都是机构,基金,私募配置的股票,流通股太多,波动率小。
工商银行/市值:1.69(沪深)万亿元(2021/10/22 15:00:00(北京时间)已收盘),1.55(港股)万亿港元(2021/10/22 16:00:00(北京时间)已收盘)
市值 = 每股股价 x 总股本
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1月1日。2006年10月27日,成功在上交所和香港联交所同日挂牌上市。向全球532万公司客户和4.96亿个人客户提供广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目前工商银行的净利润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并且连年增长,粤商贷小编认为按照这个趋势,工商银行超越摩根大通成为世界第一大银行是迟早的事情!
中国工商银行(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简称ICBC ,工行)成立于1984年1月1日。 总行位于北京复兴门内大街55号,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国有银行, 国家副部级单位。 中国工商银行的基本任务是依据国家的法律和法规,通过国内外开展融资活动筹集社会资金,加强信贷资金管理,支持企业生产和技术改造,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2017年2月,Brand Finance发布2017年度全球500强品牌榜单,中国工商银行排名第10位。 2018年6月20日,《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发布,中国工商银行排名第4位。2018年7月,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2018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榜单,中国工商银行排名第1位。 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26位。 2018年12月18日,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揭晓,中国工商银行排名第43位。 2019年6月26日,中国工商银行等8家银行首批上线运行企业信息联网核查系统。
2019年7月,入选2019《财富》世界500强,排名26。 2019年12月,中国工商银行入选2019中国品牌强国盛典榜样100品牌。 2019年12月18日,***发布中国品牌发展指数100榜单,中国工商银行排名第9位。 2020年1月4日,获得2020《财经》长青奖“可持续发展效益奖”。2020年3月,入选2020年全球品牌价值500强第6位。 2020年8月《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中国工商银行排名第24位。 2020年9月28日,入选2020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排名第五。
可以,首先工商银行市盈率较低,属于严重被低估的股票,具有投资价值,其次工商银行业绩较好,业绩是影响股票涨跌的内在因素,最后工商银行行业地位不可取代,工商银行属于世界第一大行。
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工商银行市值大,很难有很大的涨跌幅度,投资者可以将它作为配置资产,参与股票分红等。
1.第一类就是像工商银行这样的6大行大盘银行股,他们的体量实在是太巨大了,导致经营基本都是很稳健,没有业绩增长的高预期,同样市盈率也不也不高,市净率也不高,股价相对稳定。例如工商银行,3年前2018年5.2元,现在是4.5元。虽然跌了15%-20%,但是长期来看会围绕一个中心价格进行来回20%之内的波动。
2.第2类就是像招商银行这样的股份制银行上市公司。他们在银行体系中排名仅次于6大行,但是其实力又远超于那些上市的城商行和农商行。业绩经营相对比较稳定,还有着一定的业绩增长的预期性。而这些股份制银行经营的结果相差是非常大的,导致股价变化很大。例如招商银行,3年前2018年28元,现在49元。平安银行,3年前2018年9元,现在19元。同行身为股份制银行的民生银行,股价下跌的就比较严重。
3.第3类就是上市的一些城商行和农商行。他们的股价变化就更大了。但是由于他们的实力比较差,业绩波动非常巨大。经营也相对不够稳健,长期的业绩增长延续性很难稳定下来。
所以如果想长期购买银行股,其实就要在第1类和第2类银行中进行选择。如果是保守的投资者,仅仅想收取稳定的股息分红,那么确实可以在第一类六大行中进行选择。例如交通银行曾经一度连续几年股息分红都达到6%以上。如果还想博取未来股价上升的资本差价收益,那其实在股份制上市银行中选择会更好,他们的每年股息分红一般都在3%~4%之间,但是长期来看股价还会有着明显的变动。
招商银行个人金融客户业务的实力非常强,针对个人金融服务,其实是市场中的一个亮点。招商银行在这块业务中的竞争力非常之强,其实长远来看是具备的投资价值的。如果投资者进行长期观察,分批择机买入,长期持有应该会有着不错的收益。
工行的十大题材(其中不少股评未提及过),及防风险的的操作方法 工行的优势是: 第一、是沪深300指数权重股,是控制股指期货的必备筹码。谁控制了工行等权重股的大部分股票,谁就可以有了在股指期货中作空作多的控制权,以四两搏千斤的手段赚取巨利。 第二、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没有亏损风险的股票,价格居然比ST股、微利股的股价要低,具补涨空间。 第三、所有股票的涨幅均超过了2倍以上,但工行的涨幅只有50%左右,远落后于大盘,有补涨空间。 第四、工行是各期货主力必争之筹码,如果有其中一庄家把货在目前价位全部卖出,那么,其它主力将把其抛出的筹码通吃掉。所以,以前沿用的庄家作庄模式,也就是吸货、洗盘、拉高、出货的模式,不适合备战股指期货的庄家。因为出完了货,也就是把工行抛完了,也同时失去了对期货指数的控制权。除非庄家以后不玩股指期货,但这有可能吗?所以,对于工行,庄家在高位出了部分货,还会在低位再捡回。不存在如下的风险:把工行炒高后,出货一走了之。而其它亏损题材股的庄家把股票炒高后,出货一走了之,导致以后股票跌跌不休。而工行作为股指期货的必备权重股,就没有庄家出货后一走了之的风险。 第五、股指期货主力要逼空作多时,工行可能会升到你意想不到的高位。 第六,工行是由国务院财政部作为实际控制人的特大型中央国企。中央国企领导人的升迁与所在企业的政绩息息相关,所以会很注重政绩也就是业绩的提升。同时,中央特大型国企的监管是相当严格的,不存在转移资金、掏空公司后恶意关闭破产等的问题。 第七,据悉,市值考核将有可能列入中央国企的考核范围,如以后实施,中央国企将更关心股价的涨跌; 第八,工行除在中国上市外,还在中国香港上市。工行代表了中国的形象,是真正的蓝筹股之一。 第九,新上市的中信银行的市盈率已达80倍,但工行2007年的动态市盈率只有20多倍,与之比较,比价也相当低。而且,目前热点正在向蓝筹股转移。 第十,假如在工行处于5元多的价位上就推出股指期货,期货的庄家是会打压工行到4元甚至3元作空,还是会把工行拉高到7元作多?如果期货庄家把工行打低到4元、3元后会出现什么结果?结果就是:亏路一条。因为如果工行跌到4元、3元,市盈率只有13到18倍,作为银行股已极具投资价值,相信不少有实力的机构会把庄家抛出的割肉筹码通吃掉,然后作多,把工行拉到6元以上,实现既在现货上赚钱,又在期货上赚钱的目的。而且,工行的股票数量是一定的,而钱可以是无限量的(特别是在散户的跟风蜂拥而至的情况下)。期货庄家把工行抛完后,而又不能把股指打下来的话,他就只有爆仓甚至破产一条路可走了。可见,在目前5元多的价位,推出股指期货后,工行是向下打还是上拉,各位可以自行判断。 第十一,工行有向海外扩张的激动人心的题材。 现到4000点附近,工商银行却只有5.7元左右,在比亏损的ST股、微利股都要低,ST股、微利股都升了几倍,例如四环生物从股改除权前的1元多升到现在的4元多,升幅已几倍,但工商银行从3元多升到现在的5.78元,升幅不过是0.5倍,比ST股的升幅少了近10倍。升幅相对这样少,庄家会舍得出货吗?况且,出货完后,庄家拿什么来控制股指期货?所以,大家想一想,工行不升甚至下跌是庄家出货造成的?还是打压吸货造成的?作为股指期货的权重股,作为机构的必争的可以四两拨千斤的控制股指期货的必备的筹码,庄家会在获利这样少的情况下真正出货吗? 所以,庄家打压不是为了出货,而是为了以相对低的价格逼散户割肉出局。因为大量的散户因看好工商银行而入了来,这对庄家的拉升是极其不利的。同时,庄家手上的货还不够多。因为总股数是一定的,庄家要在低位吸够货,相对应的,就要散户在低位割肉。散户不割肉,就意味着庄家吸不了货,吸货不够,当然不会拉升。只有筹码从散户转移到庄家手上,股票才会涨.天天涨停的股,而散户手上是无的,就是这个道理。你可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你看好工行,觉得其有发展潜力,你手上有现金20万,但你手上只有100股工行,你是想抓住这100股工行天天看着其涨停?还是想它跌下来,好使手上的20万资金有低位入货的机会?庄家也一样,也深知工行上述的这些能引起股价大幅上升的实实在在的题材与业绩,但因手上货还不够,只能打压吸货,在指数上升时压盘吸货,并趁着指数大跌的机会,制造恐慌,吓出浮码。 工行居然比ST股、微利股的价格还低,不觉得不正常吗?在两市平均股价已达12元的情况下,现在还有多少只股票是在5元多的?而且代表中国形象的国家银行的股票,价格会长期低于亏损股吗?如果堂堂的蓝筹股,股价居然比亏损股还要低,长期这样的话,股市还正常吗? 既然以吸为主,那么庄家肯定会打压,以降低吸筹的成本。为对付庄家的打压,可以采取这样的对策:我认为有贴曾提过的把资金分成两大部分的方法较好。例如,你有20万资金,第一大部分的10万资金分成几十个价位去逢低吸纳,例如,5.65元买500股,5.60元买500股,5.55元买500股,5.50元买500股……,如此类推。第二大部分的10万资金见机行事,当庄家打压打穿他自己的成本线时,再逢低介入。这样,平均下来,你的成本比庄家还低。如果庄家长期不拉,就和庄家耗着,看谁的利息成本高。股指期货的庄家不可能永远只作空不作多,等到庄家逼空作多时,你就可以获利了。 同意的请顶。